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李修红

目的要求: 

1、掌握《左传》的体例和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3、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二、板书课题,介绍《左传》

1、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春秋》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三、分析课文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

5、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6、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示:(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7、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 

    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8、拓展激趣: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相信同学们会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的。

9、阶段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四、人物形象分析 

1、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明确: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2、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攻打,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五、文言知识梳理:

(一)古今异义词 

(1)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2)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3)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4)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5)去:     古义: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二)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把…作为边境 

(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5)退秦师   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6)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7)越国以鄙远   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偏远的地方 

(8)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亏缺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动词,扩张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动词,损害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③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2、宾语前置句:     

①何厌之有?    ②有何厌? 

3、省略句:         

①晋军函陵     晋军(于)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敢以(之)烦执事   

③辞曰:臣之壮也   (烛之武)辞曰 

六、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

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

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

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3、叙写战争是《左传》所长,应对辞令也是《左传》中富有文学意味的一部分。 

    春秋时期,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本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125字,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一直说到阙秦以利晋,始终围绕着秦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

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七、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的文言文知识。       

2、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附:板书设计: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左  传》

 

一、秦、晋围郑,点明原因,为下文作铺垫。

                      佚之狐举荐贤人

二、烛之武临危授命    烛之武牢骚满腹

                      郑伯情真自责

                      一层:欲扬先抑,提出问题

                      二层:亡郑对晋有利

三、烛之武说退秦师    三层:友郑对秦有利

                    四层:历史上,晋过河拆桥

              现实中,晋贪得无厌

四、晋师撤离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烛之武退秦师试讲教案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

3.烛之武退秦师全程教案

4.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教案

5.《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6.烛之武退秦师获奖教案

7.烛之武退秦师微课教案

8.烛之武退秦师说课教案

9.《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

10.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