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官的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5第二单元第8课《一个文官的死》
教材简析:《一个文官的死》(又名《小公务之死》)是契诃夫于1883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因为在看戏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而唾沫星子可能溅到了坐在他前面的文职将军的身上,于是前后陪着小心、惶惶不安地向将军作出解释、赔礼道歉,而被这个低级文官的反复赔罪搞得不耐烦的文职将军,终于铁青了面孔向他大喊一声“滚出去!”切尔维亚科夫听到“滚出去”这声呵斥之后,“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退到门口,走出去,到了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他信步走到家里,没脱掉制服,往长沙发上一躺,就此……死了。”契诃夫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小说通过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小人物,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上小人物的奴性心理。契诃夫的创作目光又不仅仅停留在小人物被侮辱、被损害的一面,还揭露了造成这种心理的是沙皇专制制度,对这种制度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契诃夫在小说中塑造的被吓死的文官切尔维亚科夫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奴才相十足的形象。小说语言含蓄幽默,契诃夫完全没有对小文官切尔维亚科夫作外部形象的描写。切尔维亚科夫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人物性格,以及他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人物本身的性格化动作加以展示的。小说的幽默色调是接近“黑色”的,契诃夫用幽默的语言给一个荒诞的社会揭开了盖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找出切尔维亚科夫打了喷嚏后的心理历程,分析其心理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2)理解切尔维亚科夫之死背后的主要原因: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能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实质的能力。
(2)体会切尔维亚科夫形象的典型性。
3.情感目标:
(1)培养高尚的人格,热爱社会主义社会。
(2)领会文章的讽刺语言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883年,契诃夫创作了一个短篇小说《一个文官的死》,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死去的文官的形象却仍然活在很多人的心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可怜的小文官的形象为什么能在今天仍然有着其典型的意义。
二、阅读小说,思考探究:
(一)小说中死去的文官是谁?其死因是什么?
明确:小说中死去的文官是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他是被吓死的。
(二)他是被什么吓死的?
1.切尔维亚科夫打了喷嚏后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明确:“一点也不慌”--“心慌了”--“感觉不到心旷神怡”、“惶惶不安”--“脸色发白”--“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
2.将军面对切尔维亚科夫的道歉,态度有什么变化?
明确:“没关系,没关系……”“哎,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冷漠)
“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简直是胡闹……”“您简直是在开玩笑,先生!”(不耐烦)
“滚出去”(大发雷霆)
3.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因是什么?
明确:得罪上司的罪恶感、恐官心理、奴性心理。
(三)探索小说主题:
1.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
明确: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处在沙皇统治之下,官贵民贱,官官相卫,大官压小官,小官欺小民,社会上等级制度森严,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正是这种环境造成了切尔维亚科夫的恐官心理、奴性心理。
2.作者对这种社会环境和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切尔维亚科夫的态度如何?(小说主题)
明确:作者对在社会的重压下人们普遍存在的奴性心理以及造成这种心理的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深刻的鞭挞。
(四)作者在小说中通过什么表达他的态度?
1.含蓄幽默的语言。
明确:“他绝不去唤起读者的同情,促使他们欢笑或流泪;而是让情节的发展去触动他们的神经。因此,他对读者不作任何解释,只是用一个个的细节和一次次的触动让读者逐步深入理解他的人物。”--亨利特罗亚《契诃夫传》
契诃夫完全没有对小文官切尔维亚科夫作外部形象的描写。切尔维亚科夫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人物性格,以及他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人物本身的性格化动作加以展示的。小说的幽默色调是接近“黑色”的,契诃夫用幽默的语言给一个荒诞的社会揭开了盖头。
2.高度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1)切尔维亚科夫的形象特点:唯唯诺诺、胆小怕事、一副可怜虫的奴才相
(2)切尔维亚科夫的形象的意义:
在官场中对着上司是一副奴才相的切尔维亚科夫的形象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是因为社会虽然变了,但始终有一些人甘于作奴才,这篇小说也是对现代社会中的奴才的嘲讽。
三.知识扩展。
同学们还知道中外作品中有哪些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明确:如阿Q、守财奴葛朗台、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等等。
[《一个文官的死》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5.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10.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