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观察机缘创造艺术真美--解读《花未眠》的主旨(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1-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孔若秋

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究竟要阐述一个什么道理?有人以为它要告诉我们审美的观点,那么审美观点是什么呢?他们的回答是“崇尚自然美”。那么,作者是否真的“崇尚自然美”,认为自然美是最美的呢?让我们看看第七到第九段文章,“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等句子中,我们能体会到的应该是作者对艺术美的无比崇尚,而且是超过对自然美的崇尚。

“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这是评论一般人只欣赏艺术(画)的美,不善于仔细观察自然(真花)美这种普遍现象。联系上文“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显然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在批评“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接着,第七段举了李迪、钱瞬举、宗达、光琳、御舟等人的画,说“许多时候我们从他们描绘的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举罗丹、玛伊约尔的画,说“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作者是赞叹他们的艺术(画)反映了真实的自然美,赞叹他们的仔细观察,并不是崇尚自然美。第八段举宗达画的小狗,从“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斜视精神”一句,就可以知道,作者佩服的仍然是宗达通过仔细观察能够反映自然美的精神。第九段“ 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的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的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一句 其实也是赞扬他们的艺术作品是自然美的真实反映。这三段内容的表述都不是“崇尚自然美".,而是说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自然美的反映,而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仔细观察。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的文章。

《花未眠》的第一二段是引子,“发现花未眠”,大吃一惊,引发作者许多感触。

第三至第五段,写的是作者发现“花未眠”时的第一个感触。其中第一个表明观点的句子是“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接着,论述了两个理由:其一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还有就是因为人生是短暂的,这一点首先用“一朵花很美,那么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来表达,然后引用了画家雷诺阿和米开朗罗琪的话来论证。其二(第五段)因为感受美的能力“是需要反复陶冶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就是说感受美是需要遇到一定的机缘。

所以, 这几段的的主要观点应该是因为人生的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所以必须抓住每一个感受美的机缘。

紧接着文章的第六到第九段,写的是作者发现”花未眠“后的第二个感触。第六段表述的观点应该从"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这个起首的句子、表明自己观点的句子中去找。下面着重评论的是一般人只欣赏艺术(画)的美,不善于仔细观察自然(真花)美这种现象。接着在第七到第九段举了许多真正的艺术作品为例,说明真正的艺术作品是自然美的真实反映,而艺术作品要真正做到反映自然美,艺术家就必须做到仔细观察,即“凝神注视”。所谓"凝神注视"包括仔细观看,认真思考。

第十段“岚山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说明仔细观察也需要有机缘。这还是紧紧扣住第五段的感受美是需要遇到一定的机缘。

确实,一个人感受美是需要许多条件的:诸如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心情下,才能"凝神注视",即仔细观看,认真思考。

所以,我认为,川端康成的这篇文章反复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其主旨是通过自己发现花未眠时一系列感触的叙述,对罗丹的“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名言进行了具体阐述,告诫每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美术家和文学家),应该珍惜任何一个感受美的机缘,仔细观察周围事物, 才能创造出表现真美的艺术作品。

作者邮箱: wangjing08092002@yahoo.com.cn

[珍惜观察机缘创造艺术真美--解读《花未眠》的主旨(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花未眠读后感

2.栀子花观察日记

3.兰花观察日记

4.牵牛花连续观察日记

5.小学凤仙花观察日记

6.牡丹花观察日记400字

7.玫瑰花观察日记

8.桃花观察日记范文

9.凤仙花连续观察日记

10.观察桃花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