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 李新明
2005年高考语文,从题量的直接感官来说少了4题;而从题的实质看阅读量和答题书写量也与往年相比少了许多;更主要的是该考的内容并未涉及,尤其是《考纲》中去掉星号的知识点未曾露面。让一直摸着高考语文题脉搏的高考师生无从下药,初一晤面,倍感简单;再一深思,有点懊妙;进一步探求,“偶然”之中有“必然”。
偶然--
十二年苦读中文,就这样几个题目打发我们?语文知识就这么一点?这就是高考题?它的全面性系统性哪里去了?
必然--
不限考内容,凡是语文知识均属考查点,不限题型,所有类型都在其中;不限分值,在注重能力的观念下,检查语文。“知识立意”的命题已成历史,“能力立意”的理念已显端倪。而且素质教育已渗透人心,怎样体现?有人说:有高考就无素质教育。实际上,高考与素质教育并非两条平行线,而今,让高考促进素质教育乃未尝不可。今年高考语文:题量少,留给思维空间,考素质;题型不固定,见出机智,看考生应变;不圈定知识点内容,让学生不以应试入手,而更多的从能力入手,考能力。语文学科更多更直接体现素质,语文高考更该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先锋。
敢于对“偶然”说“不”--
“基本功+能力”=高考。
功底深厚,哪怕“千变万化”。
基本功:考纲上每一知识点均该思考、练习、掌握,即使今年不考,难道学习仅为高考?更何况考前并未说不考。
能力:听、说、读、写。但高考仅只是笔试,看组织语言、表述语言。体现在高考中不外乎知识的运用。如何运用?是对材料的阅读,包括词语语境、句子语境、语段语境、篇章语境的把握和理解分析,然后再组织语音,表述书写出结果,即是答案。
语文学习, 重识记 的方法不能适应高考。它确实要在扎实基本功之上的化每个知识点为能力。熟悉的不是一个个例子,也不能记例子,而是该变成应用的能力,以过手的娴熟的能力应对高考。
语文教学,更不能“教”得太死,因为你教不完六万汉字,更不用说它的不同组合以及不同的组合规律。而该显示自己的思维和过程,让考生们把握理解和分析规律。
让高考促进素质教育,准备充分了,自然敢于对“偶然”说“不”!
作者邮箱: lxm083@tom.com
[敢于对偶然说不--小议2005年语文高考题(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敢于担当名言
3.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心得体会
10.美文:说不尽的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