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INHUANET.com 2005年04月15日 08:36: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天津4月14日电 从4月起,南开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做科研课题,将名正言顺地拿到津贴。他们的“工资”,分别从原来的250元和300元,平均涨到400元和800元。
这是按照学校新出台的《研究生科研津贴的实施细则》执行的研究生助研制。为此,南开大学每年将投入1000万元给研
究生发放科研津贴,但是其中的300万元由研究生导师从科研经费中支出。具体到每个研究生,导师出多大比例,还要根据文理不同专业类型确定。
6200多名研究生将从这项改革中直接受益,包括在校接受学历教育的所有计划内公费研究生和非在职的计划外自费研究生。一名2004级自费硕士生说:“我们的压力是最大的,除了学费自筹,平时是没有补贴的,按照这项规定,我们也能拿到一部分科研津贴了。”
据了解,南开大学还针对无固定收入的自费研究生设立专项科研津贴,进行一定的资助;将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和“三助”制度(助教、助研、助管)进行相应改革,其中“三助”制度将向贫困生和自筹经费生倾斜。
这项规定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及其导师的欢迎。许多教授认为,新规定能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也有利于来年吸引更优质的生源,同时也能促进导师积极争取科研课题。对经费充足的导师而言,30%的负担不是问题。“我们实际上会比学校规定的给得更多些。”现代光学研究所的一位教授说。
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对于这项政策的出台有不同意见,因为学校还同时规定,导师没有课题和经费就不能招收研究生。
法学院一位教授说:“提高研究生的待遇,一是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更好的生源,这是非常正确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南开大学的发展。但应该从研究生培养的大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国外的大学普遍实行奖学金制,研究生申请的奖学金就已经够租房及日常生活支出了。理工科学生帮导师做一些实验,再拿一些报酬。像我们这样硬性规定导师拿出多少钱,不太合适。”
物理学院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说他自己的科研项目不少,拿出钱给自己的学生不会有问题,但还是认为体制没有理顺:“国外的科研经费中专门有人工费一项,国内的科学院或是一些研究院科研项目预算中会有人头费,但是高校教师申请到的课题,尤其是从上到下的纵向课题,经费只是设备、调研、实验成本等,没有人员成本这一项。”
持反对意见最大的还是文史哲类的教师。一位老师说,文科的纵向课题,一个课题经费1万元钱就算多的了,与理工科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经费没法比。我们如果给研究生发补贴,科研经费就几乎没有了。有的老师研究方向非常窄,申请不到课题,难道就不能带学生了?
对此,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明光解释,30%由导师负担的规定并不是一刀切,对于文史哲类学科,有一定的倾斜。有的学科导师每月只需负担50元、100元,甚至有的学科导师不用拿钱给学生。
他说,这项规定的出台是研究生院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在充分征求各院系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一是保护学生,不让研究生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二是给导师们上一根“质量弦”:研究生培养也要讲成本、讲产出。
据了解,南开大学的许多研究生都参与到导师所承担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已经有一些导师给予研究生一定报酬。但目前国内高校还未确立将研究生人力成本计入导师科研经费的资助制度,导师的行为缺乏标准和规范。在国外,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是可以拿到报酬的,而且许多大学规定导师没有经费是不能招学生的。
此外,对于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南开大学新增了两个“一票否决”:一是学科评估,看导师是否有校级以上的科研课题;二是对于教师育人方面的评估,成立学生机构,让研究生对于导师的教学质量有发言权。 (张国 记者 李新玲 )
[南开:不让研究生当廉价小工(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6.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7.南开大学简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