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死因探源(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3-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江苏 景向阳

读过《阿Q正传》的人无一不对阿Q最后的无辜被杀感到震惊,并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慨叹:精神胜利法真是害死人!但我以为,阿Q的死固然是由于光头老把总的诱供,也与他的懵懂无知、喜欢张扬的个性有关,若要说阿Q的死因就是精神胜利法,是缺乏根据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小说中描写阿Q如何被捕的一段文字:

“……阿Q在半夜里忽被抓进县城里去了。那时恰是黑夜,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五个侦探,悄悄地到了未庄,乘昏暗围住土谷祠,正对门架好机关枪;然而阿Q不冲出。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进去,里应外合,一拥而入,将阿Q抓出来;直待擒出祠外面的机关枪左近,他才有些清醒了。”

赵家被抢之时,阿Q是远远地观望过,同时作过观望的还有小D。但小D没有被捕,甚至没有被讯问。或者有人说阿Q先前在城里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警察此次不过是例行追捕逃犯,这个理由也站不住脚,因为从后来的审问来看,关于小偷小摸的行为,只字未提。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这次抓捕行动,会发现抓捕行动目标明确,计划周密,准备充分。如果事先没有准确的情报,是难以做到的。那么,城里的把总是如何得知未庄的阿Q与抢案有关连?他的住址又是谁提供的?只能有一个解释:未庄有人出卖了阿Q。

为什么被出卖的偏偏是阿Q呢?

一、靠打短工为生的游民身份使阿Q一直被排斥在未庄社会之外。

在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宗法社会,人与人之间往往构成一定的依附关系。像在未庄,赵太爷和钱太爷两家财大势大,是未庄的主宰,其他村民则依附于这两家,他们之间也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或姻亲相连,或左右为邻,或世代相交。阿Q大多住在未庄的土谷祠,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他没有姓名,没有家小,甚至没有朋友。阿Q也不是不想融入未庄社会,有一次,阿Q想做赵太爷的本家,说自己姓赵,结果惹恼了赵太爷,给了他一个嘴巴。在未庄,阿Q如同无根的浮萍,虽然他不把王胡、小D等人放在眼里,但实际地位比王胡和小D更为低下,王胡、小D好歹是道地的未庄人;也有别于村外尼姑庵里的尼姑,遇有纷争,小尼姑尚且有老尼姑彼此可以照应。在抢案无法侦破,需要杀一儆百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阿Q自然成了最佳人选,而且少了阿Q对于未庄毫无损失,还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人际和道义上的麻烦。再来看阿Q死后未庄的反应,“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可见阿Q在未庄无足轻重的多余人的地位。

二、阿Q不安分的性格使未庄人感到疑惧。

“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的眼里”,阿Q无疑是狂傲的,并且注定要为自己的狂傲付出代价。他嘲笑未庄人是不见世面的乡下人,对“文童”和“文童”的爹爹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 “革命”来临之时,又忘乎所以地充当出头之鸟,大嚷“造反”,以至于“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尤其不应该的是,他对未庄的最高统治者赵太爷也表现出大不敬:其一,胡说自己与赵太爷同姓,已使赵太爷蒙羞,更何况还比秀才长三辈;其二,居然敢在赵太爷家里调戏吴妈;其三,从城里回来,都没能优先满足赵太太买一件价廉物美的皮背心的要求,让赵太爷失望气愤至极;其四,“革命”之时,趾高气扬,害得赵太爷也叫一声“老Q”,可谓不知天高地厚,等等不一而足。

三、流氓阿Q 和小偷阿Q对未庄安全构成现实威胁。

阿Q对着吴妈的伏地一跪,一声“我和你困觉”,使他从此不仅独不许踏进赵府的门槛,而且连到一般老主顾家打工的机会也彻底丧失了。女人们从此见了阿Q就躲,警惕性颇高的未庄男人们则不约而同地将阿Q挡在了自家的大门之外。阿Q从城里回来,很是风光了几天,但自邹七嫂将赵太爷的关于阿Q的可疑之点传扬出去后,村里人便开始“敬而远之”了,与一个小偷为邻,谁还会再睡安稳觉呢?好色和偷盗之名让阿Q在未庄再也无法立足下去。

阿Q的游民身份、不安分的性格以及不检点的为人,使他最终成了替罪的羔羊。在抢案发生后,阿Q首先被作为犯罪嫌疑人提供给了当时的警方,在案件难以侦破的时候,继而被警方当作替罪羊押上了祭坛。那么,未庄究竟是谁出卖了阿Q?当然赵太爷父子的嫌疑最大,因为在没有买到阿Q的皮背心的时候,赵秀才就有了驱逐阿Q的建议,赵太爷当时担心结怨,时机不够成熟才作罢。赵家被抢后,赵秀才上城报官,阿Q就是此时被出卖的吧,因为进土谷祠抓阿Q的二十千的赏钱还是赵太爷家出的呢!

通讯地址: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邮编:226661)

我的邮箱是hajxy@126.com

[阿Q死因探源(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阿q正传教案

2.j、q、x的两种误读

3.阿喽喽活动教案

4.有关阿狸的语录

5.阿长与山海经的课件

6.关于阿长与《山海经》的课件

7.有关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8.《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9.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10.阿长与《山海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