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解疑

发布时间:2016-7-1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黄蔼北

牐牎侗ㄈ伟彩椤分杏姓饷匆欢位埃骸案俏耐蹙卸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以作也。”

牐犎嗣嵌琳舛危一般是这样理解的:文王被拘于羑里之后,才演《周易》;孔子被困于陈蔡之后,才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之后,才作《离骚》;左丘失明之后,才作《国语》;孙子膑脚之后,才作《兵法》;吕不韦迁蜀之后,才作《吕览》;韩非子被囚于秦之后,才作《说难》与《孤愤》。这样理解,显然与司马迁在书中写的内容存在矛盾。比如说,吕不韦的书成于秦王政八年,有其《序意》篇为证,而他是在十年被贬黜到蜀的(其实他未到蜀即自杀),可见著书在前,迁蜀在后。《韩非传》中写得很清楚,《说难》、《孤愤》诸篇作于在韩国时,秦王见了这些文章,感叹说:“得与此人游,死不恨矣。”可见韩非著书在前,被囚在后。

究竟是司马迁写书矛盾呢,还是读者理解错了呢?我认为司马迁所述并无矛盾,而是读者理解错了这段话。《报任安书》反复说自己受腐刑所带来的精神痛苦。他认为一个读书人受腐刑是奇耻大辱,他宁肯死了,也不愿苟活。而他终于忍受这奇耻大辱而不死,是因为他的《史记》一书尚未完成。在信中,他表白:“且夫大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下面就接着写这段话,引前人的行事作为例证。意思是说,文王虽被拘于羑里,还有《周易》传世;孔子虽被困于陈蔡,还有《春秋》一书传世;屈原虽被流放,还有《离骚》;左丘虽失明,还有《国语》;吕不韦虽被迁,还留下《吕览》;韩非子虽被囚,还有《孤愤》、《说难》诸多文章流传后世。司马迁认为古人受辱,但有美名传播后世,他要学习古人。所以他又说:“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报任安书》解疑]相关文章:

1.报任安书教案

2.《报任安书》教学课件

3.报任安书原文翻译

4.《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

5.《报任安书》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6.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

7.报任安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