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2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阮秋红

设计理念:1、走入文本,营造课堂品味文学美的氛围;

2、启迪思维,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文章、了解文风。

设计灵感:1、随多媒体的推广运用,不少语文课都引入音乐,但常常是教师配 好曲子堂上一放,确实能启发学生感悟,那么反过来,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曲调配上,不也同时引导了学生感悟作品情感吗?

2、如果可以以曲调感悟,那么以美术、以影视等等其它艺术形式不 也可以帮助解读文学作品吗?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为学生合作疏通字词句义。

本次实录为第二课时。

授课班级:深圳石岩公学初二(1)班

授课时间:2003年12月17日星期三第一节 授课老师:阮秋红

师:一提起“艺术”呀,我们总觉得它特-- 生:(纷纷)高雅……还有很高深…… 师:是啊,艺术是高雅的,但艺术也在我们身边。其实我们接触过很多形式的艺术,譬如……说说看-- 生:(七嘴八舌)音乐……美术……电视电影……舞蹈……

师:对,别忘记了文学,我们语文课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艺术的形式真多,但艺术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

师: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学生点头默许)我中学时读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边说边板书)很喜欢,后来读起时,总会有一首曲子在我心中似水般流过。我想请大家静静地、轻轻地吟诵一下这篇文章,看看仅仅是你我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作家高超的文学魅力唤起了我们同样的艺术感受。

生:(自读课文,且读得很投入)

师:听到你心灵的的曲子没有?……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 生(甲):很缓的,很低的。

生(乙):应该是古筝或琵琶或……总之,比较古典的。

生(丙):好像又有欢乐,但并不欢快。

师:三位同学描述的跟你们内心听到的一样吗?(学生点头) 那么你们是从文中哪些文句读到的?

生:(纷纷)“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

师:(出示课件思考题)那么,柳宗元来游小石潭,到底是“乐”还是“凄”?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联想柳宗元的相关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江雪》、《黔之驴》)

生(甲):初一时课外背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就写“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一直因被贬而失落抑郁,应该是“凄”多。

生(乙):他在《江雪》中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就是他失意孤独的写。

师:是啊,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与变革,也一起被贬。还记得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怎么写的?

生(齐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 年,后又被贬柳州。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则是--

生:(齐答)“借景消愁愁更愁”

师:他是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 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的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曲子。 老师暂时以一首相似的古筝相配,让我们以这样的情调一起读一读全文,感受作者的失意与哀伤吧。 (生齐读全文)

[老师板书:《小石潭记》也是一首……曲。(抑郁寡欢的情感)]

师:读得真好,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态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音乐帮助我们解读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了。 其实呀,中国文人太多这种遭遇了:怀才不遇,抱负难施,惟有借文学抒写出来,柳宗元是一位,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还了解其它人吗?

生:(纷纷)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

师:那是时代的悲剧啊!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如果有兴趣,我想请大家利用课外时间,对这一系列的文人作一番深入的了解,从他们的作品中去走近他们内心,去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气与坚韧。解读失意文人应是很有品味的事。 那么,《小石潭记》能不能是一幅画?

生:可以。

师:有那些景物?

生(纷纷数出)水、石、树、竹、鱼、蔓……

师: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写出,譬如,“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把什么景物写出?

生:树和蔓。

师:对,写出了树蔓的自然生长态势,四个字,或茂盛、或自然,或静态,或动态,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鸣佩环”,那种由水声带来的快乐也跃然纸上。文中这种例子实在很多。下面我们来试一试,找出你最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触你展开想象的景物,加以描绘,说给你的同伴听,然后组里选一个说得最好的,一齐润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读。

(生分四人小组活动,或说或写,老师随堂指导)

师:瞧,几个小组都很投入,有的已经写好了,有的还在不断地润色。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来把他们的“作品”读一读。哪一个组来?

生:我们组选的是“鱼”,我们想那儿的鱼应是:“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鱼儿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忽然,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还不忘了与潭边陌生的人摇尾问好!”

师: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儿也仿佛游进了我们的思维中了。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一小组的同学多次强调潭水的“清澈”,文中第二段好像并没有写呀。

生:(齐答)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实也表现了水之清。

师:同学们真有眼光,这种描写也叫--

生:侧面描写。

师:对!第一组的同学做得好,还有哪一组?

生:我们选的是“树林”。“四周的树林静静地伫立着,它们紧紧地挨着、靠着,似乎除了彼此便失去了依靠,那青翠的脸庞被冷风拥护着,在瑟瑟地颤抖呢?”

师:同学们听到没有?这一小组用了几个动词来表现树林的茂盛?

生:(齐)“挨着、靠着”。

师:这两个动词除了表现树林的茂盛外,还可以表现什么?

生:它们在这少有人来的地方好像靠着“挨着、靠着”来互相安慰。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他这样品味你们的用词对吗?(学生点头)这从中也传达出作者的失意之情。写得真好!再请另一个小组,请选的不是这两种景物的小组来说说。

生:我们选的是“溪水”,我们这样写的:“溪水顺着崎岖的山路弯弯曲曲地流来,一会儿溪水被巨大的山石遮住,只听到潺潺的水声,但是,延伸而来,穿过了一段山石后,在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又熠熠闪光。”老师,我们猜想此时作者也会有感想,不知对不对?

师:什么感想?说说给大家听。

生:他应该想,人生何尝不与这溪水一样,曲曲折折,挫折应该是暂时的,总会也有突破的时候。

师:大家认为呢?

生:有一定道理吧。

师:有些牵强,但很有创意,这是这一小组同学所闪耀出来的思维火花。我们应该给予掌声吧。(学生鼓掌)我还建议这一小组的同学去参与“柳文化”的研究。“柳文化”中“山水游记”是重要部分。不过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大家一起探讨的,“小石潭”并非名胜之地,只是幽静之所,“小石潭”也只是作者给它起的名字,文中写的景物不少,为什么唯独以“石”为其命名?“秀竹潭”、“欢鱼潭”、“茂林潭”等名可以吗?

生:因为文中写道“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师:对,潭以石为底,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吗?

生:“如鸣佩环”应该水冲击石而发出的。

师:又一位同学闪出了思维的火花,还有吗?

生:(抢着答)“蒙络摇缀”中“蒙”与“络”应是树、蔓覆盖、缠绕在石头上。

生:“影布石上”也是写石头。

生:“其岸势犬牙差互”也是写岸边的石头。

师:很好,作者既然起名为“石”,描写的笔墨也关注到这上面,潭因石而美。还有吗? (学生讨论后不少举手)

生:“凄神寒骨”应该是作者坐在石上,寒气刺骨、“石”的冰凉刺骨。

生:然后由此而感慨身世而内心也凄寒。

师:是啊,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人由石而感,于是“石”就成为潭之名。看来,作者的笔下是“一切景语--

生:--皆情语”

师:对,寓情于景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难怪有人称赞他是继《水经注》郦道元之后的又一山水能手,有人还甚至称他为“游记之祖”。

《小石潭记》的确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那么请我们展现相关的画面,跟随着音乐,或背或读全文。 (学生齐读) [老师板书:《小石潭记》是一幅……画(寓情于景的写法)]

师:多么令人向往的美景。柳宗元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不幸者,今天我们在欣赏他带给我们艺术美的同时,也想欣赏自然风光。假如要拍摄一部“小石潭”的自然风光片,你是一位摄影师,你如何忠实于原作,把握好你的镜头。请小组再次合作,这一次你们是摄制组了,好好地找出作者游览的线路。 (学生热烈讨论)

师:(引导学生回答)由“篁竹”远远的广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潭周,并渐近到特写潭中鱼,然后又把镜头再拉远,“望”潭之源,最后把镜头拉高拉远。 看来柳宗元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导演,由“西行”到“而去”,清晰的游踪让景物也移动变换起来,这叫“移步换景”法。 [教师板书:《小石潭记》也是一部……风光片(游踪清晰的顺序)]

师:老师不是摄影师,只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相近的图片,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在图片的变换中,根据提示,试着背诵全文。 (放课件,学生试着背诵)

师:艺术就是这样,很美,很高雅,很有魅力,但艺术绝不是难于接近的,不管哪一种形式,艺术是相通的,希望我们同学们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学等艺术的高雅!

东方雪 头衔: 独行客

勋章:

门派: 不二法门

信息:

威望: 0

魅力:

经验:

现金: 1078 瑞文币

存款: 205640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江苏 

在线: 638 时 11 分 52 秒

总发贴数: 4652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0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3 楼]

要体现两个尊重:尊重学生、尊重文本。

这是课堂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要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与学生一起发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采薇教案及课堂实录

2.小石潭记教案

3.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4.小石潭记的教案

5.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6.小石潭记优质课教案

7.《小石潭记》的教案范文

8.小石潭记微课教案

9.小石潭记两课时教案

10.小石潭记的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