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内容分析
《乡愁》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可感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情诗。意象独特,构思精巧,形式完美,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一周回家一次,对“乡愁”有较深的感受
2.学生都是十四五岁的学生,思维活跃,语文学习兴趣较浓厚
3.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感受浓浓的乡愁
4.学生结合以前讲过的诗歌鉴赏技巧,能够理解和感悟本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提前预习,掌握字词,初步感受本文情感
2.合作交流策略
3.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策略
4.学教并重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
资源准备:1.自制的《乡愁》ppt教案 《乡愁》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走近乡愁(循环播放《故乡的原夜》的曲子)
对于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最美的梦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人却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见,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二)、倾听乡愁(循环播放《故乡的原夜》的曲子)
1、首先我们一起熟悉本文的作者。(点击余光中)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赴台。(大屏幕显示)虽然,诗人的后半生是在台湾度过的。但他却与大陆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有家难回,思乡之情也愈来愈浓。《乡愁》就是诗人思乡的代表作。现在,我们一起倾听《乡愁》。
2、多媒体播放《乡愁》(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3、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读诗,更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斜线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重音。我先为大家诵读一遍。
4、我们再次倾听《乡愁》,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下面分组朗读,注意感情。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朗读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三)、品味乡愁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明确: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板书)。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
2、整首诗都是围绕着乡愁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何有这么多的乡愁?如果他不曾远离亲人和家乡,会不会有这么多的愁绪呢?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故土,所以,这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明确: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
4、这些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返回画面,女同学读一节)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板书: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
船票:(返回画面,男同学读第二节)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板书: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请同学们结合画面,仿照前两节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把三四节的内容讲给小组里的人听。(学生发言后,老师可做总结)
坟墓:(教师读第三节)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板书: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齐读第四节)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板书: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到这里,诗人把乡愁推向极至,暗示了只有祖国统一,心中的乡愁才得以了结。由个人的思乡念亲推广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小结:诗人从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屏幕显示: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浓浓夫妻情(屏幕显示:夫妻情),坟墓虽矮,却是生死别(屏幕显示:生死别),海峡虽浅,更使游子乡愁无尽(屏幕显示:故乡情)。看似平常、单纯的事物,蕴涵着饱满的诗情 。这就是诗人常用的技巧之一:托物寄情(板书:托物寄情)。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抽象的感情表达的形象、具体。
5、让我们再一次倾听《乡愁》(多媒体播放《乡愁》)
6、下面,我们带着感情来背诵这首诗。之后,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为大家背诵。
(背诵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四)、感悟乡愁-ザ杂诔て谄泊的游子来说,家园的影子最让人牵绊,乡愁更是挥之不去,
(五):作业:
1、熟读、背诵余光中的《乡愁》。
2、 搜集并整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乡愁
小时候--邮票小小 含情依依 母子情
长大后--船票窄窄 相思殷殷 夫妻情
后 来--坟墓矮矮 哀痛深深 生死别
现 在--海峡浅浅 乡愁浓浓 故乡情
托物寄情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听读--诵读--解读--欣赏--拓展”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意向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于雪
[《乡愁》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5.乡愁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