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体会父亲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
5.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体会父亲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
2.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宋代学者苏洵送二子苏轼和苏辙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问密窥。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其实,知子莫若父,苏洵又是如何评价和教导两个儿子的呢?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其文得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文章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如《衡论》《上皇帝书》等文,以古鉴今,明确提出治国兴邦的政治革新主张;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为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同时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将才等主张。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
三、写作背景介绍
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
四、朗读课文
1.听范读。明确字音。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齐读。
五、理顺文章大意
1.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名二子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谈给两个孩子命名字的道理的文章。
2.结合注释,试译课文。
3.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
参考:
构成一辆车子,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如果去掉轼,我就看不出它是一辆完整的车。苏轼啊!我害怕的是你过分显露自己而不善掩饰外表。
天下所有的车无不按照车辙行进,而讲到车的功用,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即使车辆翻倒马匹摔死了,祸患患也和车辙无关。因此车辙是善处于祸福之间的。苏辙啊!我知道你是能避免祸患。
六、夯实基础
1.识记重点实词。
① 名二子说:命名,起名。
② 虽然:即使。
③ 去轼:去掉,去除。
④ 惧汝之不外饰也:担心,忧虑。
⑤ 辙不与焉:参与。
⑥ 吾知免矣:了解,知道。
⑦ 不外饰:不装饰外表。
⑧ 辙:车轮辗出的印迹。
⑨ 仆:倒下。
⑩ 毙:死。
2.课时速背课文,同桌互考。
七、整体感知
1.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
“轼”名说。
“辙”名说。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苏洵依据车的组成结构特点,给两个儿子起名的缘由和期望。
八、作业
1.抄写实词。
2.背诵并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名二子说
苏洵
“轼”名说
“辙”名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八家之中苏家占三席,可见其父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如果没有一个父亲的用心良苦,也不能有我们日后的两位文学大家。
二、课文研读
1.这两个名字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是“车字旁”,都与车有关。
2.“轼”“辙”和古代的车都有什么关系。
明确:古代的车是木制的。它由车轮、辐(即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条)、盖(用来遮阳防雨的车盖)、轸(车厢底部的横木)等组成,这四项是古代车的主要组成部分。“轼”则是车厢露在外面的扶手横木。而“辙”则是指车行后车轮的印迹。
3.苏洵写车轼,借助车轼对苏轼提出怎样的希望?
明确:苏轼个性刚直不阿,才气过人,锋芒毕露,所以苏洵告诫他要注意“外饰”,注意收敛约束自己,隐蔽自己,要像车轼那样不显眼而又不可或缺。
4.从这一段文字中能看出苏洵对苏轼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能看出苏洵对苏轼的担忧和关爱,苏洵了解苏轼的性格,为苏轼的锋芒毕露深深感到忧虑。
5.第二段文字写车辙有什么特点?
明确:苏洵认为天下所有的车辆都必须循辙而行,但是论车之功时车辙是排不上的,而当车发生灾祸时,祸患也不会殃及到车辙。车辙是“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6.从苏洵的这番话里能够看出苏辙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苏辙温良敦厚,谨慎持重,能够避免祸患。
7.从这一段文字中能看出苏洵对苏辙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能看出苏洵对苏辙的性格十分清楚,对苏辙的为人处世很是认可,表现出对儿子的拳拳之爱。
三、写法归纳
提问: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是引物托喻,作者找到物与人的相似之处,以物喻人,以物的特性来写人的性格,使道理更加明确清楚,令人信服。
四、拓展
1.阅读苏轼的《洗儿诗》,体会苏轼对自己儿子的情感和希望。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2.了解“大小苏”。
苏轼:北宋诗人、词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21岁中进士,曾任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等职。政治上不满王安石变法,和旧党意见也有分歧,故新旧两党执政时,均自请离开朝廷,任地方官多年,最后被贬至惠州等地。是一位全才作家,诗、词、散文造诣都很高,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代很有影响。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如《赤壁赋》等。
苏辙:北宋文学家。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9岁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但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晚年定居许州颍川(今河南许昌)。政治态度与其兄相同,文学创作自幼受父兄影响,文风与其兄接近。擅长各种文体,以书信和亭记最为出色。有《栾城集》。
3.名字知识:
名字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姓名文化,它包括“姓、名、字”三部分,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
古人因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夏商代两代人的名如夏桀商汤;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注重玄学,讲究高雅,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僧佑;唐宋时,道僧红极一时,以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
古人都因名取字,两者相联,通称名字,清朝王应奎做了最权威的阐释:名用来区分彼此,字则表示德行。古人小时有小名,大了叫大名,名是阶段性的称呼,等有了字,名就应该避讳。而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jī簪)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小结:其实无论文中的苏轼苏辙,还是同学们的名字,都不能称之为名字。名字名字有名还得有字。因为苏轼从小生性旷达,苏洵希望他在轼的位置上瞻前顾后,所以又给苏轼起了个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让他高瞻远瞩,谨慎小心,而对于另一个儿子苏辙,相对比较放心,取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仿效依循,谨慎持重。
五、作业
1.依照课文,为自己的名字写一篇《自名说》。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名二子说
苏洵
“轼”名说--劝诫--内敛外饰
“辙”名说--勉励--冲和淡泊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一门三文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洵的文章,这节课我们再来常常苏轼的文章。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
二、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朗读课文
1.听范读。明确字音和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齐读。
四、理顺文章大意
1.结合注释,试译课文。
2.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
参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五、夯实基础
1.识记重点实词。
① 欣然:高兴的样子。
② 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
③ 遂至:于是、就。
④ 相与:共同、一起。
⑤ 交横:交错纵横。
⑥ 盖:原来。
⑦ 但:只是。
2.课时速背课文,同桌互考。
六、整体感知
提问: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1)寻伴夜游;(2)庭院月色;(3)月下感叹。
七、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四课时
一、导入
齐背课文。
二、课文研读
1.文中哪一句点明了作者夜游的缘由?
明确:“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欣然”一词体现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明确:作者喜悦的心情。
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用了哪种修辞,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入”字用拟人修辞,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寂寞无聊,悄悄地走进门来和他做伴,作者把无情感的月光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也衬托出
4.作者为什么唯独找了张怀民做伴?
明确:“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因为当时张怀民也被贬黄州,二人的心境相同。“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二人的心境相似,遭遇相同。“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两人关系甚笃,有相同的志趣。
5.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文中描写庭院中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什么特点?
明确:空明。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
7.作者仅仅用18个字就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这主要得益于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
明确:
比喻;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从“盖竹柏影也”能体会到作者恍然大悟的心情,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正侧结合,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
8.文中“闲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明确: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闲情逸致的人。
9.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的“闲”?
明确:
①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 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③ 月光如积水空明,竹柏影
④ 藻、荇交横。
⑤ 夜来无事,解衣欲睡。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11.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参考;乐观、积极向上;从容面对苦难;豁达乐观;不汲汲于名利,坦荡豁达等。
三、拓展
1.借月抒怀的诗句:
①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③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李白
④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建
⑤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⑧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
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
2.苏轼的代表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四、作业
1.默写全文。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月--积水空明、藻荇交横--比喻
闲人--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雷真民
[《短文二篇》教案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相关文章:
1.长春版颐和园课件
3.北师版保修教案
5.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送阳光》教案
9.中班下册语言教案
10.中班下册语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