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毛颖传》 (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6-8-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毛颖传

韩 愈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①,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唐宋八大家散文》

【注】①毛颖是毛笔。明视是兔子。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拔其豪 豪:同“毫”,毫毛

B. 与上益狎 狎:亲近

C. 以衡石自程 程:限定

D. 见绝于孔子 绝:绝交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氏家族被围捕,毛颖被带回章台献给皇帝,逐渐得到皇帝的恩宠并管理事务。

B.毛颖和绛县人陈玄、弘农县的陶泓和会稽县褚先生友好相善,互相推崇备至,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基本偕同一致。

C.文章以毛颖功勋卓著却“赏不酬劳,以老见疏”,讽刺了统治者的薄义寡恩,为历史上有类似遭遇的人鸣不平。

D.《毛颖传》寓庄于谐,“以发其郁积”,巧用事典,双关隐喻,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读来使人兴趣盎然。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4分)

(2)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贺 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1)分析前三句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2)赏析下阕最后两句的妙处。(6分)

------------

答案:

9.D 绝:绝笔,停笔。10. B(“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基本偕同一致”错了。)

11.(1)今天猎获的,不长角不长牙,是穿着粗布短衣的人。(2)秦灭诸侯,毛颖参与其事有功劳,但赏赐不足以酬报他的功绩,还因为老迈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

译文:

毛颖,是中山人。他的祖先明眎,辅助禹治理东方的土地,养育万物有功,因而封在卯地,死后当了十二生肖神之一。明眎曾经说:“我的子孙是神灵的后代,不可与其它东西一样,应当从口中生出子女。”后来果然如此。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往南方去攻打楚国,驻扎在中山,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围猎,来使楚国畏惧。召来左庶长、右庶长与军尉,用《连山》占卜这件事,得到了一个天运、人事的预兆。占卜的人祝贺说:“今天所猎获的,不长角也不生牙,是穿着粗布短衣的人,口缺须长,有八孔,盘腿坐在脚背上。只选取他们中的佼佼者,书写竹简就依靠这些人。天下大概就会统一文字,秦国就会兼并诸侯吧!”于是去打猎,围住毛氏家族,选出他们中的佼佼者,用车子载着毛颖回来,在章台宫向秦始皇献上俘虏,使他的家族聚居在一起,加以管制。秦始皇恩赐让蒙恬将它放入汤池沐浴(汤:洗澡的池汤.到过西安的华清池的人就明白了。暗指毛笔之沐于砚中),并赐它封地:管城(暗指:做成毛笔,必需竹管),(赐)名字:管城子(子:尊敬的意思,先生),逐渐得到(皇帝)的恩宠并管理事务。

毛颖这个人记忆力非常强并且敏捷、敏锐,从结绳记事的年代起直到秦代的事,没有不编纂记录的;阴阳、卜卦、占卜相术、医疗方术、民族姓氏、山川的记载、地志、字和书法、图画、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等天下的书,乃至佛学、老子、外国的各种学说,全都详细地记下;还通晓当代的各种事务,官府公函,市井中货物钱财的账目记录,全都为皇上服务。从秦始皇到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官名)赵高,下到国民百姓,没有不爱重他的。又善于随人的意,正直、邪恶、委婉、巧妙、拙朴的,全都随人的意。虽然有时被废弃(一边),始终沉默但不泄气。惟有(一点)不喜欢武士,但是如果被请也经常前往。

  毛颖长期被封为中书令(官名。掌管传递、宣示皇帝命令。),和皇上更加亲密,皇上曾经称他为中书君。皇上亲自决断公事,每天阅览公文以达到规定的重量来限定自己,就是宫里的人也不得站在他的旁边,惟独毛颖和拿蜡烛的奴仆经常在旁边侍奉,皇上休息时才完。毛颖和绛县人陈玄(陈:旧、玄:黑。指墨。墨以时间久为好。绛县以产墨著名。)、弘农县(当时产砚台)的陶泓(砚台)和会稽县(当时产纸)褚先生(指纸)友好相善,互相推崇备至,他们出现的地方必定互相偕同。皇上召见毛颖,(他们)三人不等皇帝召见,一动就是一起前往,皇上从没怪罪过他们。

  后来一次进见时,皇上要任用差遣,就拿起笔拂拭,于是脱下帽子谢恩。皇上看见他的头发秃了,并且所画的画不能如皇上的意。皇上讥笑道:“中书君老并且秃头,不能胜任我的任务了。我曾经称您是中书(中:中用。书:书写。),您现在是不中书啊?”回答说:“我就是尽心啦(暗指:用尽笔心)。”于是(皇上)不再召见,(他)回到封地,在管城终老。

  他的子孙很多,分散在中国和外地,都冒充是管城人,惟有住在中山的后代能够继承父辈祖宗的事业。

  太史公(《太史》作者)说:“毛家有两族,其中一族是姬姓,周文王的儿子,封为毛,就是所谓的鲁、卫、毛、聃。战国的时候有毛公、毛遂(人名)。惟有中山这一族,不知道他们的祖宗,子孙最兴旺。孔子作《春秋》,是见捉到麟而停笔的,而不是他(毛颖)的罪过(孔子当时正在写《春秋》,听到这个消息,认为麟出现不是时候,于是绝笔,停止写《春秋》)。蒙将军拔中山(兔子)的毛,秦始皇赐封管城,于是世代有名,而姬姓的毛族默默无闻。毛颖起始于俘虏的样子出现,完结于任命和重用。秦灭诸侯,毛颖肯定有功劳,没有赏赐和酬劳,还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

《毛颖传》是一篇诙谐戏谑的寓言文章,被后世赞为“千古奇文”。在这篇以史书列记传体写成的文章里,韩愈用拟人的手法为毛笔写了传记。“毛颖”即毛笔,古人多用兔毛做笔头,顶端又锋颖。于是韩愈在此让毛笔姓毛名颖。本文大约写于唐宪宗在位时,当时韩愈因上书获罪被贬,后得赦,终于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因而对龙颜易变、皇帝寡恩、群臣倾轧、宦海浮沉、人心痛楚早就蓄积于心中。于是文中一方面大力表扬毛颖能尽其所能,一方面暗中讽喻皇上的寡恩薄情。

这篇文章很是精辟巧妙,明明是描写毛笔这一事物的特性,却把它当做人来写,而且郑重其事地为之立传。从毛颖的家世写起,煞有介事地考证其祖先,到毛颖被皇上重用与抛弃,再到作者对毛颖一生的评论,可谓惜字如金,发人深省。

12.(1)描写杨柳环绕,鸳鸯休憩,绿萍涨浮,交代荷花生长的清幽偏僻的环境。(2分)描写鸳鸯双栖双宿,反衬水中荷花的孤寂。(1分)“莲舟路断”为下文写荷花无人欣赏作铺垫。(1分)(或交代荷花无人欣赏的原因)

(2)托物言志、拟人。(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不肯在春天开发,只在夏日盛开,最终在秋风中凋零的凄凉命运。(2分)借荷花的形象表达词人不愿趋时附势的高雅节操以及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苦闷。(2分)

[韩愈《毛颖传》 (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1.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

2.韩愈《师说》原文翻译

3.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

4.韩愈《与崔群书》原文及翻译

5.韩愈《与于襄阳书》原文及翻译

6.韩愈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7.韩愈《猫相乳说》原文及翻译

8.李渔《水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9.磨山春天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0.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