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9-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材分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题材上看都是现代诗,内容上看,多属表达对祖国的爱。《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 “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象能有自己的理解,但由于思源的学生属农村学生,基础较差,缺乏系统的表达能力及其他同年级学生本该拥有的理解能力,再加上,由于年代相隔,学生并不能很深地感受到诗人对于侵略者切肤地痛和对解放区深切的爱,故而,对诗歌内容及诗歌写法不宜做太多的分析,而应该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方法: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清这首诗的思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对沦陷区的凄楚忧愤及对解放区热切期望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诵,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难点:

1.能深入体会诗人内心对沦陷区的凄楚忧愤及对解放区热切期望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念片,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听读,品意象

1.教师配乐深情范读,配乐为小提琴曲《沉思》

2.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要求学生前16行用沉重、低缓的语气语调读,后半部分用明朗、积极向上的语气语调读)

3.明确重音,个别句子指导朗读

4.本诗中的情感线索是什么?这里分别出现了两个动词,找出来。

明确: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轻抚”

5.作者分别用残损的手掌“摸索”了哪些地方,又“轻抚”了哪些地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地方?这些词语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角 那一角  我的家乡  长白山 黄河  江南 岭南  南海

灰烬   血和泥   微凉  冷到彻骨  寂寞 憔悴  阴暗   消极的冷色调

温暖  明朗 坚固  蓬勃生春 爱  希望  太阳  春      积极的暖色调

 

6.这两组词语描写的分别是什么地方?两组画面分别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沦陷区和解放区     凄楚忧愤和热切盼望

7.男生女生分别带着不同情感朗诵(朗读后正音)

 

三、品词,知情感

将诗按情感变化分为前后两节分别赏析,进行朗读指导

1.指导前半部分

诗人将我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一幅幅画面依次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用了画面连缀的手法,我们先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我的家乡的。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里是否可将“该”和括号去掉?

明确:通过对“该”字的赏析和对回忆中家乡的美好让学生感受到现在家乡早已面目全非,只是血和泥后作者的愤怒、悲伤,并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感情。

紧接着带着悲愤的感情朗读前半部分。

2.指导第二部分

对解放区作者怀着希望和爱,所以在这里他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朗读,说出作者在哪些句子或哪些词语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明确:1.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恋人和母亲是我们一生中最亲近的两个人,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与解放区的关系比作恋人与母子的关系,可见诗人对解放区深深的爱

2.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将解放区比作了太阳和春,而太阳和春则象征了光明和希望,说明诗人对解放区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

3.简介写作背景

4.齐读后半段

 

 

 

板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摸索     沦陷区    凄楚忧愤    画面连缀

轻抚     解放区    热切盼望    直抒胸臆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设定就是一节朗诵指导课,希望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诗歌情感,从学生最后的表现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算是一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但是,在这节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我几乎降低了所有理解及写作手法上的难度,专门把重点放在了朗读指导上,这样,一方面是朗读上成功了且保证了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很多本该由学生去思考去讲的东西变成了我直接的灌输。这点需要再做思考。另外,因为紧张及不熟悉,在窜语部分,说的并不流畅,方知,一堂成功的课需要充足的准备,更需要个人素养的不断提升。

 

孙宇

[2016年12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试题

2.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教案

3.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4.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案设计

5.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心声》教案设计

6.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7.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设计

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

9.九年级语文试题

10.语文课诗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