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学实录及点评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11-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新)语文第7单元第29课《核舟记》教学实录及点评

上海市娄山中学  王荣

(说明:本教时为第二教时。据执教者讲:第一课时,主要是教了一些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介绍苏轼、佛印和鲁直。具体的说,让学生解释每一句话。一个学生负责解释一句,其他同学补充。这大概用了半节课的时间,然后归纳了课文中出现的几个语法现象,一字多义呀,通假字呀,表示数量的句子翻译的时候要注意的几点呀,再讲苏轼、佛印和鲁直这几个人。)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核舟记》。

师“核舟”是什么东西呀?

生:就是用核刻的舟。

师:说得大致不错。(多媒体展示)

核舟是微雕的一种,它专门选取桃核(现在也有用橄榄核的)雕刻成长舟或小船。微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核舟就是用很小的桃核刻一条船。这篇课文所写到的核有多大呀?我们看课文,在哪里呀?

生:“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师:那么我要问问同学们了。这个“八分有奇”究竟有多长?“二黍”又究竟是多高呢?

生:“二黍”就是两颗黄米粒竖起来的长度。

师:那两个黄米粒是多高呢?

生:大概一厘米左右吧。

师:见到过黄米粒吗?

(生摇头)

师:他说“二黍”大概一厘米左右。还有“八分”呢?知道是多少吗?

(生摇头)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老师拿起一个橄榄核,给学生看。)

师:据考证,八分约为1.96厘米,二黍约为0.49厘米。老师手里拿的这个橄榄核,长就是1.96厘米,高就是0.49厘米。

(老师把橄榄核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托着。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的表情都非常吃惊,意外。)

师:这是一个橄榄核,文中是用这么小的一个桃核来雕刻的,有什么想法?你已经看得愣住了,请你来说说吧。

生:整个桃核非常修长……嗯……高度也不太高。

师:已经语无伦次了,是吧?(学生笑)

师:还有谁来说说看?

生:太小了。

师:那么在如此小的一个体积内,作者雕刻了多少内容?找找看。

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字共三十有四。”

师:这么多的内容,找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的纸船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学生课前已折叠好纸船,每个人将纸船举起。)

师:你们都做好了纸船,下面把作者描述的内容都画在自己的船上。

(学生开始认真地在纸船上画画,一边画一边看课文。教师边巡视,边适当给以指导。)

师:同学们已经画好了吧?画完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请那位船最小的同学来说说看好吗?

生:太多了,我画不下。

师:你那个船比我这个还大一点吧。(教师又拿起橄榄核)你画不下,有什么感受?

生:王叔远太厉害了!

师:还有谁来说说?船大一点的同学。

生:在那么大的船上写字画画都那么难了,他在那么小的桃核上雕刻,真是很厉害!

生:我觉得船大真的很好。

师:为什么?

生:我没有他那么高的技术。

师:还有谁来说说?

生:我尽管是全部画上去了,但是画得相当难看。

生:在较大的船上画已经很难了,可想而知,在1.96厘米长的桃核上刻东西是多么难啊。

师:刚才同学们都画上了人物,有五个人,那么“情态生动”我们表现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我们到文中看看王叔远的“情态生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我找到的是第三段的“神情与苏黄不属”,我觉得他把三个人的形象都雕刻得非常逼真,可以看出神态不相同。所以表现了情态生动。

生:从第三小节“鲁直左手执卷末……如有所语”中的“如有所语”可以看出王叔远雕刻得非常精细。人好像在说话一样。

生:我找的是“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如果让我来刻的话,刻一个脸就不错了,他刻出来的那个人神情好像听烧水声一样。基本上每个人刻出来的神情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

生:第三段,“东坡现右足,各隐卷底衣褶中。”我想他连“微侧”这细微的动作都能刻出来,说明情态真的非常生动。

师:刚才同学们都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表现了王叔远雕刻的情态生动。我们先一起把这两段读一读好吗?一边读。一边体会感受“情态生动”。

(学生朗读)

师:王叔远人物雕刻的奇巧。我们今天已经无缘得以一见了,却能通过这些文字体会和感受到,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字的力量,作者非常细腻而且很真实地描绘了船上这些他所看到的景象,比如“珠可历历数也”,“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从这些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作者描写得非常的细腻。

师:很好,这可以看出作者叙述得非常详尽。你看,右手、右脚、左手、左脚都介绍得很清楚,是不是?因为有如此详尽的叙述,我们才好像亲眼所见一样。魏学洢用大量的笔墨进行了客观描述,在客观描述中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你能从字里行间找出这些赞美之词吗?

生:(齐答)“嘻,技亦灵怪矣哉!”

师:好,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他的赞美。还有,作者间接的赞美,你能找出来吗?

生:“佛印绝类弥勒”,他情不自禁地认为佛印就像是佛一样,赞美把佛印的神态描写了出来。

师:很好,你能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吗?你就是魏学洢,你看到了王叔远的雕刻如此精细。

(生朗读)

生:从最后一段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可以看出,王叔远雕刻那么多东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长的桃核,作者为他这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钦佩的感情。

师:钦佩之情你能读出来吗?(生有感情朗诵)

生:“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各具情态”,也表达了对王叔远的赞佩之情。

师:来读一遍。

生:“珠可历历数也”,用了一个破折号,是对前面念珠刻画得精细发表赞叹,念珠甚至可以一粒一粒地数出来。

师:好的,你来读一遍,要把这种由衷的赞叹的感觉读出来。

师:王叔远雕刻得如此精细。魏学洢在看的时候禁不住击节赞叹,好像他也在一粒一粒数的感觉,我们一起来把这种赞叹之情读出来好吗?

(师生一齐带着感情朗诵)

生:这里还有一句话“细若蚊足,勾画了了”,这里运用了比喻,把刻的字比喻像蚊子的脚一样,突出了雕刻的精细。

师:你再读一下。读得慢一点,要把这种“了了”的感觉读出来。

(生朗诵)

生:我现在觉得,其实课文里面没有一句不是赞叹!

师:啊,你有这样的感觉了。为什么?

生:我看着看着。每一句都是说他雕刻很精细。很生动形象。

师:你理解魏学洢了。他看着这么精美的核舟。一边写,一边肯定禁不住要发出赞叹之情的。那么写到这里,核舟上的人和物都叙述描写出来了。文章也该结束了,但是魏学洢仍然没有收笔的意思,他又把核舟上所雕刻的内容统计了一遍。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段。

(生朗读)

师:作者最后又进行了如此的统计,如此的铺陈,你们觉得啰嗦吗?

生:不啰嗦,他用实际的数字,从侧面描写了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生:我觉得他作了一个很强烈的对比,从“为人五;为窗八”到“为字共三十有四”,用那么多的东西和“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作对比。

生:我认为他还是给读者带来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前文如此细腻的描写都是分开来写的,从一个空间的顺序来描写的,也许我们看着并不觉得雕刻了多少内容,可是最后一段话一统计,我们就感觉到,哦,那么小的桃核,雕刻了那么多的内容。给读者一个很深刻的印象。

师:我们看看,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人五;为窗八;为翁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句式看似非常单调,但是思想感情却是--

生:(齐答)非常强烈。

师:强烈的什么之情?

生:(齐答)赞叹。

师:再请一位同学把这种强烈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生朗读,其他学生都沉浸其中)

师:好的,就是这么小的一个桃核(老师再拿起那枚橄榄核。展示给学生),雕刻了这么多的内容,王叔远的技艺真是非常的高超、奇巧啊。王叔远的这枚核舟,他没有起名字吧?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生:游赤壁。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段写的最后一句话,“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枚核舟讲的就是苏轼去赤壁游玩的场景,所以为它起名为“游赤壁”。

师:哦,“盖大苏泛赤壁云”,原来王叔远已经起过名字啦。那么大苏泛赤壁。大苏是谁?

生:(齐答)苏轼。

师:苏轼这里有了。在船头。那么“泛”字在哪里呢?老师看不到啊!

师:“泛”字本义是漂浮。哪里表现出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

生:“舟尾横卧一楫。”舟子并没有在划船,而是让船自己在漂。

师:舟子在干什么?

生:烧茶和摇蒲葵扇。

师:(笑)烧茶和摇蒲葵扇,这是一个人吧?还有一个人在干什么?

生:啸呼。

师:那么这两个人有没有在划船?

生:没有。

师:舟子没有司其职,说明船是怎样的?

生:随波逐流。

师:对,是漂在水上的。那么“泛”字也有了,“赤壁”在哪儿?我也没看到啊?

生:第二段中的两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里面的句子。

师:是的,一枚小小的核舟,我们不仅看到赤壁,仿佛还看到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刚才老师朗诵的就是《赤壁赋》中的句子,多么优美的意境啊!我们不得不感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啊!

7

师: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两件精品:一是王叔远的雕刻杰作,另一个是魏学洢的这篇文章。如果没有王叔远,就没有这么奇巧的核舟;如果没有魏学洢。这份奇巧就不能保存下来。王叔远用雕刻表现出“大苏泛赤璧”这一主题,从而给人以艺术美感的享受。当然,我们享受这艺术美感的时候,还必须要感谢用文字将这“奇巧”体现出来的人--

生:(齐答)魏洢。

师: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约则裕  动则活  化则融-----《核舟记》评点

昆山国际学校   刘恩樵

前几日,偶得上海市娄山中学王荣老师的《核舟记》教学实录,读之,颇为欣喜,确有为之一振之感。细读,再酌,遂以《约则裕  动则活  化则融》为题述写读后体会。

一、约而裕

约,即简单、简要;裕,即丰富、宽绰。

以简约来赢得丰绰,应该是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之一。

为了解析方便,笔者将王荣老师的课堂结构简要划分为七个部分(已有序号标出)。我们不妨简单归纳一下这七个部分所示的教与学的行为。

1、导入。

2、看橄榄核

3、画纸船

4、玩核舟

5、赏《核舟记》

6、品核舟之名

7、结语

从《核舟记》的大致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这节课,环节完整而明晰,简单而精当。先说课的开头与结尾。在这节课上,我们没有看到凤头,也没有看到豹尾,课的开头与结尾,仅仅就是一句极其简单的叙述的句子,简直朴素得一塌糊涂。其实,朴素本身就是一种方式,一种华彩。我们再看中间的几个环节,看橄榄,感受核舟之小,画纸船悟雕核舟之难,重点是“玩核舟”“赏《核舟记》”“品核舟之名”三个环节,环环相扣,节节加深,简单明了,不枝不蔓。就说这节课的多媒体的使用也是简单得体的。在这节课上,只是在说明微雕艺术的时候,出现了一处PPT的使用,简单介绍微雕艺术,别的,也没有频繁更换一张张PPT,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简易的流程却给了课堂师生极大的思维空间。如果说,这节课既没有凤头,又没有豹尾,但是,却有猪肚。在“看橄榄核”“画纸船”这两个环节的蓄势之后,丰厚绰裕的内容全集中在“玩核舟”“赏《核舟记》”“品核舟之名”三个过程之中,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对核舟以及《核舟记》之美、之精、之绝的体会可谓入心入肺,“读”透纸背。

穿衣,宽大则舒服;舞台,宽敞则舒展;思维,宽松则灵动;课堂,宽绰则厚重。我们不宜把课堂处理得密不透风,密匝无隙。简单一点,舒缓一点,从容一点,也许只有这样,课堂给学生的滋润才会真切与透彻一点。

二、动则活

从《核舟记》的课堂实录来看,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况。

其一,把一个橄榄核放在一张纸上,拿给学生看。

其二、让学生在自己折的纸船上照着课文上写的画画。

其三,让大家说,比照王叔远的核舟你有什么感受。

其四,让学生说说《核舟记》的文字的力量。

其五,让学生说说对“大苏泛赤壁”的理解。

其六,让学生不断地朗读文章的句段。

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教师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工艺品的精巧”,而采取的方式方法,这就是“活动”。尽管本节课上的这些的活动可以再改进,但是,活动,确实使得课堂不闷不僵,学生有活气有活力。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核舟记》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这一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语言的基础上,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体验”到核舟的精巧,从而感受到中国工艺品的精湛艺术,让学生“体验”而不仅仅是“认知”,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那么,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完成这样的内容,教者以“活动”为主要的教与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

让“活动”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形式,这是近来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突破。李海林提出了“活动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态”新概念,王晓春也在他的新著《语文课,如何是好》一书中给出了许多“语文课堂活动”的实践案例,王荣生更是把“课堂学生活动”作为“有效的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这样来大致描述语文课应有的策略:“语文课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应该主要教‘体验’--主要方式是‘搞活动’。反过来也可以这样归纳:语文课为什么要‘搞活动’?因为教‘体验’的需要,‘体验’的最好办法就是‘搞活动’;那语文课为什么要教‘体验’呢?因为语文课的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会用语文,教学生用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体验’一番。”(李海林语)

所以,语文课堂,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这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策略,更是让语文课活起来的法宝之一。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新观念。

三、化则融

依我看,“化则融”是本课教学的最大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核舟,还是《核舟记》,对初二的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陌生”的。这种“陌生”,也许就是熟视无睹,熟视无感,抑或是一看便知却又看而不知。

因此,如何让《核舟记》这短短的五百多字所包含的意蕴,打个比方就是《核舟记》的中“珠玑”去尘生光,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珠玑之芒,这并非易事。

王荣老师做的就很好,其功夫全在一“化”字上。

化,即通过一些恰宜的方式,“读”透纸背,让文字鲜活起来,柔软起来,温暖起来,闪烁起来,不再是坚硬冰冷无味的笔画的组合。

我想,许多教师的课堂在“大苏泛赤壁”这五个字上一定没有什么着力。但是,王荣老师不是这样。他对“泛”字的引导可谓“化”到极致。

师:那么“泛”字在哪里呢?老师看不到啊!

师:“泛”字本义是漂浮。哪里表现出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

生:“舟尾横卧一楫。”舟子并没有在划船,而是让船自己在漂。

师:舟子在干什么?

生:烧茶和摇蒲葵扇。

师:(笑)烧茶和摇蒲葵扇,这是一个人吧?还有一个人在干什么?

生:啸呼。

师:那么这两个人有没有在划船?

生:没有。

师:舟子没有司其职,说明船是怎样的?

生:随波逐流。

师:对,是漂在水上的。那么“泛”字也有了。

真是精彩!一个“泛”字被化解得如此精到。

其实,对“泛”字的化解只是微观上的一则例子。可圈可点的还有许多。请看下面一段。教者紧扣“作者间接的赞美,你能找出来吗?”这个主问题,一下子把《核舟记》的大段文字“化”开了。

师:好,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他的赞美。还有,作者间接的赞美,你能找出来吗?

生:“佛印绝类弥勒”,他情不自禁地认为佛印就像是佛一样,赞美把佛印的神态描写了出来。

师:很好,你能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吗?你就是魏学洢,你看到了王叔远的雕刻如此精细。

(生朗读)

生:从最后一段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可以看出,王叔远雕刻那么多东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长的桃核,作者为他这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钦佩的感情。

师:钦佩之情你能读出来吗?(生有感情朗诵)

生:“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各具情态”,也表达了对王叔远的赞佩之情。

师:来读一遍。

生:“珠可历历数也”,用了一个破折号,是对前面念珠刻画得精细发表赞叹,念珠甚至可以一粒一粒地数出来。

师:好的,你来读一遍,要把这种由衷的赞叹的感觉读出来。

师:王叔远雕刻得如此精细。魏学洢在看的时候禁不住击节赞叹,好像他也在一粒一粒数的感觉,我们一起来把这种赞叹之情读出来好吗?

(师生一齐带着感情朗诵)

生:这里还有一句话“细若蚊足,勾画了了”,这里运用了比喻,把刻的字比喻像蚊子的脚一样,突出了雕刻的精细。

师:你再读一下。读得慢一点,要把这种“了了”的感觉读出来。

(生朗诵)

生:我现在觉得,其实课文里面没有一句不是赞叹!

师:啊,你有这样的感觉了。为什么?

生:我看着看着。每一句都是说他雕刻很精细。很生动形象。

师:你理解魏学洢了。他看着这么精美的核舟。一边写,一边肯定禁不住要发出赞叹之情的。那么写到这里,核舟上的人和物都叙述描写出来了。文章也该结束了,但是魏学洢仍然没有收笔的意思,他又把核舟上所雕刻的内容统计了一遍。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段。

(生朗读)

请再看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一句的化解。一个普通的句子,当古代的度量单位与现代的度量单位简单地一个换算,再加上“橄榄核”的加入,一句无味的数字,一下子出现了表情,带上了温度,被延展得通透明白。

师:那么我要问问同学们了。这个“八分有奇”究竟有多长?“二黍”又究竟是多高呢?

生:“二黍”就是两颗黄米粒竖起来的长度。

师:那两个黄米粒是多高呢?

生:大概一厘米左右吧。

师:见到过黄米粒吗?

(生摇头)

师:他说“二黍”大概一厘米左右。还有“八分”呢?知道是多少吗?

(生摇头)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老师拿起一个橄榄核,给学生看。)

师:据考证,八分约为1.96厘米,二黍约为0.49厘米。老师手里拿的这个橄榄核,长就是1.96厘米,高就是0.49厘米。

(老师把橄榄核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托着。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的表情都非常吃惊,意外。)

师:这是一个橄榄核,文中是用这么小的一个桃核来雕刻的,有什么想法?你已经看得愣住了,请你来说说吧。

生:整个桃核非常修长……嗯……高度也不太高。

师:已经语无伦次了,是吧?(学生笑)

师:还有谁来说说看?

生:太小了。

点评:

如果说,《核舟记》第一教时是“语言学习”的话,这只是疏通词句意思而已,这种语言学习只是坚硬的寡味的无趣的,学生是感受不到文字的魅力的。但是,这一教时就不一样了。经过这一教时的学习,《核舟记》的这些“之乎者也”一个个都鲜活起来了,都站立起来了,甚至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带有温度的清泉,绽放着带有五彩的花朵。这500多颗字中已经弥漫出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沁入学生的心脾。

文字的“化”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融”,融汇,融通,融合,融洽。打个比方,这就是“生米煮成了熟饭”,一个个生硬的米粒经过温度与水的催化融和在了一起,散发出香浓的味道。

王荣老师的《核舟记》第二教时的教学,从其实录来看,可斟可酌可商可榷的地方应该说也是有的,但是,一节课,能够让我们有一些耳目一新之感,能够让我们有为之一振之感,这也是极其可贵的。俗话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但是,我们是不是多来关注一些“不遗憾”的地方,以“不遗憾”的积极效应去渐渐减少遗憾的存在呢?这也许正是我们评课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侯晓旭

[《核舟记》教学实录及点评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核舟记》教案

2.《核舟记》原文翻译

3.《核舟记》课文原文及翻译

4.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5.文言文《核舟记》原文

6.核舟记原文及译文

7.核舟记教学课件

8.《核舟记》的文言文翻译

9.《核舟记》文言文翻译

10.读核舟记有感优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