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能读懂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说说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3、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
一、课前百分竞赛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庚(gēng) 遨(ào)游 眷(juàn)恋 拘(jū)留 触(chù)怒 募(mù)捐
2、吓 ┏ hè ( 恐吓 )
┗ xià ( 吓唬 )
3、把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文中是拜师求学的意思。
营救:设法援救。营,谋求。
4、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5、请用一句诗来表达漂泊异国他乡的游子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每节一听
听读有关钱学森的事迹,师生多种形式点评。
三、奏响读的主旋律
一读:师生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内容
活动一: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
二读:小组内接力读课文
活动二:找出课文的明线和暗线
三读:快速的将课文再浏览一遍
活动三:理清课文结构,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概括段意。
四读: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四:
1、文中是怎样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美国时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作者写这些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哪些细节表现了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
3、美国海军次长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这些话表明了什么?
4、美国对于钱学森归国的阻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读:读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含义
1、 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2、 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3、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
活动五:
1、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2、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3、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四、集中展示(在展示中贯穿读,在读的过程中进行展示)
各小组提出有价值问题,相互质疑。
五、课内语段精读比赛
阅读“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凭什么说钱学森是火箭技术的开创人?文段中写了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和美国专栏作家评价钱学森的话,起什么作用?
②文中评价钱学森“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这三个评价的顺序能否随意调换?为什么?
③选段中哪句话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抓关键句)
④本文要写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在文章开头却用了整整四段文字列举钱学森在美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否离题?为什么?
⑤李鹏同志曾称赞钱学森身上体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的高贵品质”,从课文看,钱学森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六、我要积累
邓小平要我们把钱学森等一批老科学家作为学习的榜样。在那一批老科学家中,除钱学森外,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李四光、钱三强、竺可桢等。课外搜集有关他们的感人事迹,在感受他们身上“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的高贵品质”的同时,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5.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10.《为学》教学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