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维训练 教学案例(高一作文指导)

发布时间:2016-8-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第三讲  强化思维训练

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

许多考生怕写作文,怕就怕在找不到恰当的材料,写不出作文。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看了他们的文章才知道,他们写作的局限是不善于联想发挥,往往是干巴巴的写着几个事例,拼凑成文。搞清楚了题目的含义,构思好了文章的立意,这时能发挥一下自己的联想与想像,那么,已掌握的材料就能扩大了好几倍。 

大多数学生在描绘某一个事物(自然景观)时往往只注意事物本身的表面(表象),只重视了对事物的感性感受,造成写作时千人一面的局面,作文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开启思维,没有展开想象,使写作呈现僵化现象。联想和想象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对生活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会使我们的感情世界更加丰富、更加美好。

    数字笑话:

一天0和8在街上相遇,0不屑地看了8一眼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裤腰带啊!”

0碰到101(大吃一惊):“哎,兄弟,怎么拄上双拐了?”有一天 7对2说:下跪也没有用,我不会嫁给你的 。6碰到(    ),6不屑的说:走就走呗,还玩什么倒立 !”

联想

一、什么是联想呢?

我们先来看《世说新语》中一个故事:

东 晋 丞 相 谢安 喜 爱 文 学,善 于 清 谈。一 天,窗 外 纷 纷 扬 扬 地 下 着 大 雪,谢 安与 侄 儿 侄 女 一 道 欣 赏 雪景,不由诗兴大发,他想考一考侄辈的 诗才,便 指着窗外的大雪笑问:“白雪纷飞何  所 似?”侄子谢朗略一 凝 思说:“撒盐空中皆可拟”,  侄 女 谢 道 韫yùn从 容 不 迫的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就是联想。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谢安听了谢朗的话说:“不好,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盐撒得满天都是?盐在空中马上就要落下来。用撒盐做比喻,能准确的表现大雪飞舞的动态吗?”而谢安听了侄女的话后,拍手大笑说:“好!好!风吹柳絮上云霄,正象雪花漫天舞,絮白似雪,雪轻若絮,这个比喻真是又形象又贴切。”

分析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一般。而 “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所以说联想,人皆有之,但深度、广度、强度、层次很不一样,人们对生活感悟力的不同决定了这一点。 

二、联想的方法

很多同学写作文的时候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往往并不记忆仓库里没有材料,而是不能“浮想联翩”,不能由题目或材料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关键是找到恰当的一点,也就是要了解并掌握一些联想的方法。

    钟子期何以负知音的雅名?因他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李颀在胡笳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白乐天在琵琶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苏东坡怎样形容洞箫?他说:“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些都可以证明是人们在欣赏音乐时,音乐唤起了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当然,不同的知识经验的人对于同一个词语有不同的理解。联想的两个要点: 1、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力;2、知识的积累。 

(1)相似联想:由此物想到与之相似的彼物,或由此物(具体的)想到与之相似的情、理(抽象)。如“砖”的联想,我们可以从“砖”的制作过程联想,由烂泥巴制成的土坯,是经过烈火的烧制才形成坚硬的砖,由此联想到一个人想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和过硬本领的人,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我们也可以从砖的形状联想,由形状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砖联想到为人处世应该做方方正正、奉公守法的公民。我们还可以从砖的性质联想,由具有刚性、宁断不弯的砖联想到做人要有坚毅不屈、宁折不弯的英雄气节,以上的联想就是由具体的“物”(砖)联想与之相似的“理”。

(2)相关联想:由某一事物联想到与相关的其它事物。

事物间有空间的相关,如见到教室就想到学生,见到黑板就想到老师。事物间也有时间的相关,如由眼前所见到的弹痕就想到过去的战争,由当前改革中存在着旧的习惯势力,就想到几千年来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影响。事物间还有原因和结果的相关,如由地球的“呻呤”联想到对地球的污染和破坏。一片叶子落下来-- 秋天到了; 树生病了…… 

(3)同类联想:是在同一类事物间的联想。

例如,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写到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尊重、怀念和思念那些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时,由夏禹联想到李冰父子、扁鹊、黄道婆、霍去病、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和孙中山这些人,作者运用的就是同类联想,从而使文章的论据更加充分,更有说服力。

(4)对比联想:即由一事物或形象联想到与相反的事物或形象。如朱自清在《绿》一文中,为了突出梅雨潭绿的特点,他就联想到别的地方所见到的“绿”来和它作对比:“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太浓了。其余呢,西式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作者通过这样的联想对比,从而突出了梅雨潭的绿有着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特点。

三、联想能力培养

 联想依赖知识。培养联想能力,一要注意扩大自己的表象积累,使联想具有大量的素材;二要学习联想的知识,提高自己展开联想的自觉性;三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事的限定运用某种联想的定向训练,以期熟能生巧。

四、课堂训练

以《桥》为题目,进行联想训练。

1.从造桥用料联想:

2.从字型出发:

3.从作用联想:

4.从比喻义联想:

5.桥所代表的精神

6.过河拆桥

7.代表尊重

8.天桥,

9.桥上的特殊故事

五、联想实例:

1、泥土--

泥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总是无私地孕育着万物,万物的根都在泥土中。春日里的泥土,显得更加不起眼,在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花丛中,人们哪里还有心思去欣赏这脚下的泥土?可是,人们忘了,忘了这春天虽然需要花朵来装扮,但是,没有了泥土,花儿将在何处开?树儿将在何处栽?我们美丽的春天,哪里才能寻找到她?

    我们无从知道。

    泥土这丑陋的身躯下,隐藏的是善良圣洁的灵魂。

    泥土从不抱怨花儿使它显得不起眼,不报怨树儿将它衬托得更加低俗,更不会报怨小草遮住了人们看到泥土的视野,它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世界上最芬香的便是雨后那阵阵湿润的泥土的芬香,那香气,没有桂花的浓郁,没有腊梅花的醉人,没有百合的清新,有的只是朴实的香,纯洁的香,淡淡的香,令人无限回味的香,这香沁透心脾,使你感到踏实、沉稳,更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心情感到愉悦,精神感到振奋。

  2、树根--

于是,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深深地深深地饮着这份永无尽头的黑色寂寞。

    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黑色寂寞。

    没有语言,没有交流,没有阳光,没有欢呼,千年万年,有的只是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和绿色的梦想。

    缄默是唯一的语言。也许,唯有缄默才能有真正表述万语千言也难以表述的丰蕴内涵。缄默也是一种灵魂的对白。在无月的黑夜,假如你悉心谛听,黝黑而神秘的森林里有一颗热情的灵魂在痛苦地呻吟或欢乐地喊叫。

    有什么比家雀和秋蝉更乐于絮絮叨叨呢?那么,就成全它们吧!让它们一千遍一万遍尽情地陈述着肤浅的生命感悟吧!根无须表白,根永远默默无语,用生命的伟大为人类撑起一片绿荫。

缄默,才有力量倔强地延伸。

……  ……

或许,会有风暴,但风暴只能摧毁地上的茎干,却不能摧毁地下的茎干,却不能摧毁地下深植的根;或许,会有野火,但野火只能将大地化为焦土,却不能烧掉根的绿色的梦想,而风暴和野火过后,满山遍野照旧奔涌出那神奇的绿。

是的,只要根在,生命之绿便永存。

六、例文欣赏

下面再讲几个故事,或者说是几段话:

1、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2、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角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

3、骆驼妈妈

     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这样一幕:

     无人区里有一只母骆驼带着几只小骆驼一路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沙子。按照常识,旅行者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它们虽然渴坏了,几只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烤下,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快要支撑不住了。

     旅行者还发现,小骆驼们紧紧挨着骆驼妈妈,而母骆驼总是根据不同的方向驱赶孩子们走在她的阴影里。

     终于,它们来到了一个半月池边,它们停住了。几只小骆驼兴奋异常,打着响鼻。

     可是,池水太浅了,站在高处的几只小骆驼不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把嘴凑到池水边上去。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只骆驼妈妈围着她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池潭……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4、几个猎人将一群羚羊赶到一座悬崖上,悬崖对面有座山峰,但没有一只羚羊能跳过去,后来羚羊分成两队,一队年轻一队年老,一老一少同时起跳,年老的羚羊在年轻的羚羊下面,小羚羊踏在老羚羊身上,如同享受一块跳板飞到了对面山崖,羚羊以这样一种方式换取了一半的生命。

5、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

6、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处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问1、请同学复述几则材料。

问2、展开联想想象,构思成文。

例文:

                                敬畏生命

                                         文/易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角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人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在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水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处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贻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对例文的分析:第一则材料,他当作是问题的提出,也就是引出话题“敬畏生命”,第二则材料,当作是反向的例子,“自己”曾经不敬畏生命,然后让自己深深自责。第三则到第五则材料证明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最后一则是怎样敬畏生命。这期间作者用了相反联想,相似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相通联想,然后将这几则材料运用到一篇文章当中。 由此可见,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这样就可以丰富我们作文的内容,有了引发开去的途径,也就打开可写作的思路。

想像

一、想象

想像与联想不同,想像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过程。之所以称之为“虚”,是因为想像出来的形象是新创造的,现实世界尚不存在的。 想像任凭思想野马般地奔驰。

二、类别

   用想像的方式作文,大致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幻想”想像。它从眼前的某一事物辐射开去,尽情到四面八方漫游一下。如屈原在《国觞》中那样,从战士为国牺牲的场景展开想像,想像着“子魂魄兮为鬼雄”。 

    第二是“再造想像”。这种想像常借助于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进行创造。如郭沫若在《炉中煤》一诗中,把自己想像成一块燃烧着的“炉中煤”,而把经过五四洗礼的新生的祖国想像成一个“年青的女郎”。 

    茅盾曾说过,“想像的来源,’就是观察”。人虽然能想像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形象,但想像的内容总是源于客观现实,被想像出来的事物定是由已经感知的事物加工改造而来。下面的文章片断,其材料的丰富性,主要得益于联想和想象,可以细细玩味。 

三、想像的手法:

1、变异:异化事物,神话形象、科幻人物等。如孙悟空=人+猴子。 

2、拟人夸张:童话、寓言故事等。如《匹诺曹》。 

3、梦幻:通过设置梦境来想像。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黄粱梦”的故事等。 

4、推测:根据现在的情况推测以后的发展。 如补写故事,推测结局等等。 

5、时空转换:上天入地,穿越时空。如某些 科幻电影等。 

6、角色错位:假设你是某人或你变成了某 人。如《假如我是市长》。 

7、其他:比喻,缩小,扭曲,增加,删减…… 

四、练习

1、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装着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那诗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  

①你们猜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②为什么路人看了这句话都比较愿意给乞丐献上自己的同情和施舍?  

2、一家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一个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但你的汽车只能再容得下一位乘客,你会选择谁? 明确:这是一道人格测试题。每个人的答案都有他的理由:也许你会选择老妇人,因为她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也许你会选择医生,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但也许你也可以在将来不断地回报他);也许你会选择你的梦中情人,错过这个机会,也许你就永远也找不回她(他)了。。。。。。  

联想与想象的联系

一、关系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联想的拓展与生发。联想和想象经常处于“伴生”状态。1、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想象的内容则比较丰富,一般有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或情节过程,如寓言,童话等。 2、联想的事物之间通常要有联系点,想象则可以有合理的虚构,创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联想在作文中起到打开思路,搜集素材,甚至产生灵感佳构的作用。面对题目或话题,如果学生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浮想联翩,那么作文就好写多了。联想部分,告诉学生要围绕一个话题,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联想,即“复合联想”。在实际的思维中联想和想象是难以分开的,但又各有侧重。联想重在对存在的事物的连接,想象侧重于“无中生有”。所谓“无”,是“故事”“情节”,情和理却是真实的,是和“客观”相连的。教材中所说的“假设法”,是给想象一个“支点”,然后生发开去,表现在写作形式上为扩写、改写、续写、虚拟故事等,借助一个“由头”,想象出合情合理的原本没有的内容。我们所学过的课文,给我们这种想象练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已有的“资源”。如对诗歌形象意境的扩写,诗对历史故事的补充,对小说故事结尾的续接等。如,“孔乙己之死”,“祥林嫂之死”,“假如项链没有丢失”,“还项链以后”,“阿Q新传”,“昭君出塞”,“李白醉酒”,“陶令回家”,“采菊东篱”等等。

联想和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经常处于“伴生”状态,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缺一不可。

二、想象与联想的要求:合理性、独创性

例子:

这一扇窗户好像牛哦(不合理,因为它们没有任何联系)

重庆的雾好大啊,把手伸出窗外抓一把,可以捏出水来(这是大胆的想象,新颖独特)

    村落沉睡了,幽暗的夜空泛着银光。一颗颗绿色的星星,像夏夜那般温柔,它从深奥莫测的苍穹,从遥远的银河深处,若隐若现,友爱地向我眨着眼睛。当我走在布满灰尘的夜路上,它随我同行;当我停在桦树林边,在那幽静的树阴下,它就守侯在树丛中间;当我走过家门,它就从漆黑的屋檐后面向我亲切而温柔地闪着光辉。 

--(苏联)邦达列夫《星星和月光》 

三、例文赏析

  与诗仙李白对话

  郑旭赓

  我问李白:“海客和越人离瀛洲、天姥有多远?”李白回答说:“不远,不远。”我又问:“那它们为什么可望而不可即?”李白回答说:“烟涛微茫和云霞明灭的神秘迷惑了他们,于是他们盲从了自己的错觉。”

  我问李白:“天台为什么拜倒在天姥脚下?”李白回答说:“他自卑了。”我又问:“它一万八千丈,又为什么自卑呢?”李白回答说:“他因为自己的一万八千丈而过于自负,在自负被天姥打败之后,他便走向了自负的另一个极端。”

  我问李白:“湖月美丽吗?”李白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又问:“你不是在湖月的照耀中到达剡溪的吗?”李白回答说:“我已经溶解在月光里了,当时月光即是我,我即是月光。美与不美,那是局外人的看法。”

  我问李白:“谢公屐穿着舒服吗?”李白回答说:“极不舒服。”我又问:“那你为什么穿着它登山呢?”李白回答说:“舒适会使我安于现状,安于现状之后就不会想着向前、向上,那又怎么能登山呢?”

  我问李白:“天鸡的叫声好听吗?”李白回答说:“不甚好听。”我又问:“那天下雄鸡为什么随之报晓呢?”李白回答说:“曲至高则和者寡,曲至劣则愿闻者绝。”

  我问李白:“仙人降临之前的山崩地裂可怕吗?”李白回答说:“一点儿也不可怕。”我又问:“如果陷身其间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李白回答说:“此时献身于山崩地裂,就是真的羽化成仙了啊。这正是我一生寻寻觅觅的归宿,只是依然没有实现。”

  ……

  我把该问的都问完了,于是牵来他的白鹿。李白诗意而又失意地活了一辈子,我相信他想成仙,也相信他成仙了。

  李白的死是个历史之谜。

  我想,所有有诗意的人,都相信他是羽化成仙去的。

  (取自王立根《作文智慧》)

  [点评]

  

四、想象和联想是不拘一格的,但必须注意:

  一要从所见所闻的事或物引发开去。想象或联想要大胆,但不能没有依据地胡思乱想。想象,不是无中生有,它离不开真实,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不是凭空“瞎想”。如果《卖鸡蛋的老大爷》一文的作者,没有经历过那件事,或者没有收到老大爷补还的那半斤鸡蛋,或者老大爷当场发现称错当场补还的话,是无法产生对老大爷在凛冽寒风中找“我”情景的想象的。

  二要让想象、联想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深化文章的中心服务。仍以前面提到的那篇作文为例,作者写老大爷连续一星期找“我”补还鸡蛋的事,是要赞扬老大爷诚实的美德。而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展开的想象,细致具体地描述了老大爷在寒风中找“我”的情景,不仅与文章的中心相吻合,而且使文章的中心更为鲜明和突出,字里行间流露了“我”因此而产生的敬意,所受的感动。

  总之,要充分运用想象相朕想使文章内容丰富、具体,但要想象、联想得自然、合理。

  思路一打开,就能神驰遐想,浮想翩翩。学会联想,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写人,能开掘出人物的思想境界;状物,能把事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说理,能说得更加透彻精辟,从而使文章的主题思想更有深度。我国南朝齐梁时有个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名叫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一书里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写作时候的构思,他的精神活动能到达很远的地方。当作者静静思考的时候,他就会联想到几千年之前;他的容颜开始有所变化的时候,他的视线已经到达万里之外了。所以,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所以说,联想与想象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是创造之母。

  联想想象的能力不能期望通过一两次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要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前提下,保证一定的“量”,以求得突破,并且在以后的其他作文环节训练中,不断渗透或回头训练,这样才能形成习惯和能力。联想想象在实际的运用中,不可能截然分开,但是我们可以作各有侧重、相对集中的分解训练,然后再作综合训练。 

孙宇

[强化思维训练 教学案例(高一作文指导)]相关文章:

1.高一英语学法指导教案

2.思维训练教学计划

3.胜似亲人作文指导教案

4.作文课指导教案

5.看图作文指导课件

6.小学作文指导教学课件

7.优秀作文指导教案

8.小学作文写作指导课件

9.中考化学强化试题及答案

10.高一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