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好玩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6-5-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凌宗伟

  当你觉得教师生涯越来越枯燥乏味时,

  当你的课堂出现越来越多的“瞌睡”学生时,

  你是否忘了,教育最初带给你的新鲜与激动?

  教学,应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这是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的观点。

  一个学生心中好玩有趣的老师,一定是受欢迎、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定水到渠成。

  如何做一个“好玩”的老师?

  我们来听听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怎么说。

为什么说做个“好玩”的老师呢?

  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课本该是所有的学科课程当中最好玩的一门课程,语文老师同样应该是个好玩的人,老师要变得好玩,就要不断地阅读,通过阅读使自己变得丰满一些,变得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善于批判与舍弃,使表达变得通俗一些、有趣一些、幽默一些、好玩一些。

“好玩”的教学要进入具体情境才会发生

  有一回某地中学语文同仁让我去给他们上一节研讨课,同他们一起聊聊语文。我想,借班上课,要好玩一些。

  那次上课,我选了安徒生的童话《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热身花的时间往往要比在自己的班级多。我原本的设计是,教材事先不发,穿一身老头子的服饰,在黑板上板书“老头子做事”几个字让学生猜一猜,这后面可以填上哪几个字使句子完整起来,在大家七嘴八舌之后再将教材发下去,然后一起研究,今天这老头子会怎样跟大家一起来研究语文课,我觉得这一定是很好玩的。但人算不如天算,他们的语文老师看课文过长,就将教材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读一遍。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还怎么玩?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同时请他们将自己做的席卡放在学桌上,相互认识一下。并问了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走进课堂,看到我这个小老头有什么感觉?有同学说,感觉穿得比较特殊,有同学说穿得比较好玩。于是我又问,想不想知道,今天这小老头,会跟我们怎样来上《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同学们都说,想。

  在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的时候,我边巡视边思考,这一课,怎么跟这班孩子玩呢?巡视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有几位同学在教材上,写下了“马”“牛”“羊”“鹅”“鸡”“苹果”等词语,于是我就决定这一课,就跟同学们一起来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具体情境中,体现你的智慧,就能让课堂变得意想不到的好玩儿。

“好玩”的老师,会在文本中找到独特的乐趣

  《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另外还有一个文本的翻译是《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的》,这两个标题,两种不同的语气,是“总是对的”,还是“总不会错的”好呢?是不是可以引导同学讨论一下,我们在教参上、网络是找不到的。只有我们带着一个好玩的心态去阅读的时候,才能找出文本中这些有趣的好玩的地方。

  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过程。所以我拿到一个文本的时候,总是会想这“文本最精彩的段落、句子、词语在哪里”。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一样,所理解的“精彩”也是不一样的。所谓读出自我,并不是要我们将文本中的人物、意象变成自己和自己所处的那个环境和意象,而是我们在阅读中从这个人物和这个意象中联想到了我们哪个方面的人生经验和体验,或者曾经读过的、看过的、听过的,而未必就是我们自己直接的经验。”

  印刷术和网络的发达使我们有了大量的教学资料,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别人的分析文本、教案、PPT,甚至微课资源。于是,一些老师慢慢地弱化了解读文本的智能和热情。人与人的智能原本是没有多大差异的,差就差在心态上,一个人如果总是以一种好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教学,他就总是会想着了解,尽可能多地了解教材,了解学生,了解生活,只有这样才可能慢慢地了解课堂,了解教学。

“好玩”的老师,必然是有强劲学力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要适度地在学生面展现自己才华。学生喜欢有本事的老师,喜欢好玩的老师,所以凡是学生会玩儿的,作为教师都应该会玩。学生能玩的你也能玩,就可以缩短与他们的距离。要提供新的玩法,你就得会玩,你要会玩,就要不断地吸纳,没有丰富的吸纳,就不可能有新的产出。

  一个人好玩不好玩,有基因的问题,更有一个善不善于学习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纷繁的教育生态中不失初心,不致迷茫,唯一的路径就是阅读和学习。我始终认为,阅读是同智者对话的最佳途径。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更确切地说是借口,而“没有时间”阅读和学习,因而我们的课堂也就变得越来越没有乐趣。

  一个好玩的老师是会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教育看教育的。尤其是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应该是学生仰慕的“学者”--学习者。我年近花甲,不仅有博客,有微博,有微信,有个人的网站,还有自己的手机APP。今天,我们的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我们充其量也就是一移民,如何融入他们的生活,如何用我们的生命影响他们的生命,唯有阅读和学习。

  当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些概念和技术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我就去学习研究这些概念和技术,这两年,我几乎将国内出版的关于大数据的权威书籍都翻了个遍,至少当人们谈起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大数据,我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在大数据背景下,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依然用上个世纪的知识和技术来同21世纪的学生来玩,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呢?

  如果我们想成为为学生未来人生提供帮助的重要他人,我们首先就得成为一个不断学习的人,一个具有强劲学力的学习者,这样,我们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好玩的人,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变得好玩起来。

“好玩”的课堂,是可以滋养学生生命的

  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积累、心态、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

好课要有“料”

  “有料”,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课程资源。一堂好课,教师是会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的,这资源既有我们自身的经验积累,更来自与学生的互动。我们必须明白“我”就是课程,“我”就是课程资源,同样,课堂当下发生的,每一个教师之外的存在,也是课程,也是资源。问题是在具体的课堂上我们如何来调动和使用这些资源。

  当然有料是要建立在教师自身的功底和阅历的基础上的。语文教师有深厚的语文功底,丰富的人文素养,像夏昆老师那样的教育热情、那样的多才多艺,他们的课堂就可能是有个性的,多姿多样的。

课堂要“有趣”

  所为趣味性,就是课堂能让学生产生发现到某种稀罕之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他的乐趣。其是儿童,有趣的课堂,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境地,寻求知识的宝藏。

  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总是习惯了搬教参,甚至现成的教案。于是我们就慢慢丧失了对教材深度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无趣”与“无情”慢慢导致了我们课堂的枯燥乏味,诱导了学生的漫不经心的,被动接受,敷衍了事。

  一位教政治的朋友陈蕾老师在执教高二《社会发展规律》一课的时候,一开始通过PPT给学生呈现了一叠钞票、一把枪、一只手机、几个儿童、国际诺贝尔和平图标、课程表六张图片让学生尝试分类,连我这个观察者开始也给陈老师搞傻了,怎么去分类呢?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归类各有不同,但都有他的理由,也有不少学生猜不到,没有发言,但没有发言不等于他不在思考啊。“有趣”的资源就是能够触发学生思考的。

课堂要“有变”

  “有变”说的是一堂好课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是随机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动态生成”。一堂好课是一定会根据课堂的实景调整教学预案和教学方法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张力,有灵气的。教学面对的是人,既然人是活的,我们怎么可以死守预先设定的教学方案呢,又怎么能够按照一个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呢?

  其实,有变的课堂就是要打破我们对他人的迷信,对标准的迷信。我们的课堂要勇于挑战传统的模式,不能用一个不变的标准来认识自己。

[怎样做一个好玩的老师?]相关文章:

1.《好玩的球》教案

2.好玩的纸飞机课件

3.好玩的冰教案及教学反思

4.好玩的谜语带答案的

5.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教案

6.好玩的谜语及答案

7.《好玩的圈》活动教案

8.好玩的汽车教案

9.好玩的磁铁教案

10.《好玩的磁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