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记忆、给我三天视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9-1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郭志海

人教版职业教育第二册第五单元

荷塘月色 1

第一课时 2

第二课时 6

故都的秋 10

第一课时 10

第二课时 11

记忆 16

给我三天视力 18

第一课时 18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一幅放大的挂图--“北京清华园荷塘”(局部)、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高中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对于朱自清,大家应当记住他有四个值得自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他一人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六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的美景的。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提问:同学们,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教师可以提示找背景的方法,比如:历史事件、写作时间等)。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 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可分成五组讨论回答)出示挂图,配以“舞女”简笔画。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段的回应,也是第4、5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参考课后方框内的提示,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大家阅读了课后方框里的内容,了解了本文结构上是圆形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片显示: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    边走边想:想现实    边走边看          

                                                                               叶

                                                                               花

          出门看                                              月下荷塘         香

          荷塘                                                                 浓

              颇                                                               韵

       家     不                                                               光

              宁                                              塘上月色         影

              静                                                               色

                                                            

        深夜回家去     忆过去     边走边忆     江南采莲      看   近树远山

                                              《采莲赋》     四   没精打采的路灯

                                              《西洲曲》     周   热闹的蝉声蛙声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不论学生答出哪一点都应给予肯定)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追求的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展现的是荷塘月色的令人“惊异”之美。可以看出,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同学们,揣摩语言结合具体语境,惟其如此,才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二对“通感”修辞手法,以两句古诗为例,但没有全诗,阅读《读本》中臧克家的《春鸟》进一步理解这种感觉转移的艺术效果。

2.阅读《读本》中叶圣陶的《读〈飞〉》和正之的《怎样读一篇文章》,借鉴名人读文章的方法和经验。

[板书设计]

        不宁静        想荷塘

                                        幽僻寂静                     淡淡的哀愁

                                        阴森的小路

                                 去荷塘

            婉                          月下独处                      暂得解脱

            曲                          的妙处

            回

            环                          素淡宁静

            之                          的荷塘

            美                                                        淡淡喜悦

                          观荷塘        朦胧和谐

                                        的月光

                                        蛙叫蝉鸣                       愁思难脱

                                        的四周

                          想采莲,惦江南,回家门                       不宁静

[延伸阅读]

    阅读《读本》中汪国真的《短文五则》,体会文章充满活力的语言,揣摩那些隐藏在美好字眼后的人生哲理。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 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常常象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维模式一 

      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好。现在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打出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三、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问题,导入新课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二、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 

   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 

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三、揣摩体味 

1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 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打出意境的构成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他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用我们在学习《风景谈》中的方法,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画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       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 与悲凉”? 

      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 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大家还可以分析其他的画面 

四、讲解全篇(非教学重点)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学习目标已经达到。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       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一篇读罢头飞雪”,我们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不过这只是学习。好,现在来回忆我们的学习过程。 

五、回顾认知过程 

怎样达到的认知过程? 

掌握分析这类文章的思维程序: 

一:了解文章写的景物对象,感知景物对象的整体。 

二:分析文章怎样写的这些景物对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三: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五:迁移训练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1. 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 司空曙) 

绿 红 黄 残 

明确: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六、板书设计 

                    以   情  驭  景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青布   淡绿微黄  清 

 秋          蓝朵                                          悲    

                                                                  凉    

 味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以  景  显  情  

记忆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1. 知识教学点:(1) 探究“记忆”的真谛和构思特点。 

               (2) 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2.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培养良好语感。 

3.德育渗透点: 能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对诸种社会现象的鉴别能力,逐步培养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 

二、教学思想原则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当前教改方向,坚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 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1、 本文是散文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所以要在读中体会情与理。 

2、 本文写作意图藏而不露,采取曲线式写法,迂曲婉转地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 

中要把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旨(“记忆”的真谛)及构思特点(也是鉴赏点)作为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及创新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文教学目标的定位,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诵读、探究、品味的教学方法。 

对教材处理有较独特的地方,首先由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旨直接从第三部分切入(理由见“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能与作者有着灵魂深处的情感交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略) 

2. 初步感知 理清脉络 (略) 

3. 探究文章主旨 

学生对文章初步感知后,头脑中有疑点,很难弄清记忆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吸引着他们急于想知道。文章第三部分用三个新奇的比喻从正面在说记忆是什么,描述自然现象暗示社会现象,如设计好问题稍为学生的理解搭个桥,学生在品读中悟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歌颂正面现象,再品读第四部分作者对各种人不同记忆的评价,这时再展开讨论,老师点评,学生能解开疑点,明白“记忆”的真谛,所以我认为直接从第三部分切入来探究文章主旨较好。 

4. 鉴赏 (构思 语言) 

学生在明白“记忆”真谛的基础上,回到文章的一二部分就较容易体会出文章奇妙构思。(文章第二部分说记忆没有“外在形式”<“记忆”没有“重量”、“体积”、“色彩”、“标价”>也不好理解,但因学生已在三四部分中悟出“记忆”的真谛,所以在这时品读就能较轻松地理解,这里可以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来谈认识和理解,有意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 

品味语言,鉴赏文章艺术特色。 

六小结(略) 

七、板书设计

给我三天视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2、品味文章精警句段。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电脑显示《二泉映月》的画面及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 

在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中,老师导入。 

教师语: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出的是……(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板书:给我三天视力 

二、整体感知 

1、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 

明确:“塞满那美妙的回忆”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2、眼睛是心灵的门窗。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 

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天美妙的时光,(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明确:(多媒体以表格形式出现) 

第一天 

白天: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回忆这一天。(亲人,友人) 

第二天 

白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夜晚:看戏(艺术) 

第三天 

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夜晚:看喜剧。(平常生活) 

小结:三天的活动,虽是想象的,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是作者精神世界和人格的写照。 

三、透视语言,体会思想感情(对比阅读) 

(课前印发阅读材料,引发学生比较思维,激发阅读兴趣。布置学生对《盲人看》和《给我三天视力》仔细阅读,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的感受较深的地方勾画出来,供上课讨论研读用。 ) 

材料: 略 

1、海伦凯勒三天光明的日子里,她最急切看到的是安排在第一天的内容,她最希望看到的是……,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指导学生重点朗读对麦西夫人打量这段,体会其情感之真。) 

(提示: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和典型材料揣摩玩味,作者第一眼要看的是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而这其中首先“长时间凝视”的是她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明确: 之所以“长时间凝视”麦西夫人,从她脸上能“找出同情的温柔的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因为是她“打开了我的外部世界”,这是一个多么困难艰巨的任务,但靠着“温柔和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和任务”,海伦对她是充满感激而尊敬之情的。 

海伦把看望亲友安排在第一天,足见她对亲情的极端重视,因为是这些人给了她生命和智慧,表现了她对自己周围的人是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之情的。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美。海伦称其为“再塑生命的人”。 

扩展阅读:《再塑生命的人》之“杯子与水”片断; 

一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再次朗读此节文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老师麦西夫人的温柔和耐心,海伦对老师的感激而尊敬之情。) 

2、“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唤醒了灵魂的她要茧住世间的一切;正如《盲人看》中作者饱含觉悟地感到:“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阅读海伦的第二天活动,从中找出这样的语句,并比较两位作者的情感。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提示:学生会勾画出的语句:(略) 

毕淑敏是站在健全人的角度,对健全人提出劝告的,同时也含蓄地表达着自责之情; 

而海伦则不一样,她作为一名严重残疾的人,十分珍惜这三天的“光明”时间。常常地感到了健全人拥有各种天赋的可贵,可是却有许多人没有去珍惜自己拥有的天赋,而是在懒怠中虚度光明,对人类的历史文明熟视无睹,漠然对之,她不得不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以自己的“设想”证明拥有光明的幸福,并劝告人们珍惜自己拥有的这份幸福,珍惜光明。 

她在这三天的假想活动中,“看”到了人类灿烂的历史文明和丰富的文化艺术,有着一种艺术的美。 

3、“怀着发现新的欢乐的渴望,将再次迎接那初升的旭日。根据她想象中的奇迹的期限,这是她能看见东西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把第一天给了我的朋友,给了那些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东西,第二天我看到了人类和自然的历史面目。今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对比阅读《盲人看》,盲人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其目的却是“我只知道……黑了,难受”。“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阅读海伦第三天的活动,看一看她是对日常世界拥有怎样的心态?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提示:海伦在这一天中,不仅对那沸腾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赞叹,而且“看到微笑,我感到欣慰;看到果断,我感到骄傲;看到疾苦,我产生怜悯”。 

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 

这样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充分显示了一位残疾人的博爱襟怀和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她渴望一种平凡的生活,从这位残疾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最善良的天性。 

阅读方法指导:在这里我们运用的是一种对比阅读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阅读方法,但在对比阅读中我们必先明确:要对比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怎样进行对比的广度和深度--确定对比专题(表现作者的情感异同,还是语言特色各有千秋等)。 

小结:我们通过对两文表现作者情感的异同,就自然流露出这位盲人作家对大自然的爱恋和渴望,这是对人类美好的大自然、人类美好生活的高度礼赞。同时也向世人展示着她那颗对美好的未来的人生之路的执着追求的心,而这种对光明的渴望,对生命的珍视,对美的追求,从这位生来就有生理缺陷的盲人女性身上迸发而出,不能不给我们这些健全人以强烈的震撼。 

四、自主探究 

透过这些“美妙的回忆”我信能感到她是用“心”在感受生活的真谛,也正如《盲人看》里的盲人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纵观全文,我们看海伦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去“看”外部世界,去安排这想象中的三天光明旅行的。 

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阅读资料的简介,讨论、交流。 

提示:同学们,会联想,想象海伦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一颗炽热、求索的心。 

一颗坦诚、趋势的心。 

一颗朴素、博爱的心。 

一颗对生活热恋的心。 

一颗对知识渴望的心。 

一颗对人类友爱的心。 

一颗坚忍不拔的执着心。 

一颗积极乐观的上进心。 

一颗追寻人类美和崇高精神的心。 

…… 

而这恰恰又是一颗平凡的心。 

四、教师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收束全文: 

同学们,我们从海伦的三天光明中,丝毫没有看到恐惧、凄凉、悲哀,看到的是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的爱。因此,海伦的人生之路是一曲《二泉映月》吗?不是!应该是: 

《命运交响曲》 

透过这些,我们看到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她坚韧不拔,自我超脱而又追求美和崇高,也正是她引导人类迈向光明的未来。而只要这种精神存在,海伦凯勒的名字就不会被遗忘,《给我三天视力》就将为人们所珍视。正如罗斯福夫人为海伦的《我生活的故事》写的前记所说:“这个故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认识,我们就不会忘记!” 

(师生在《命运交响曲》的伴奏下,结束全文。) 

简要板书: 

亲情 

美妙的回忆 艺术 美 

生活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记忆、给我三天视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故都的秋》教案

2.《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

3.故都的秋简单教案

4.荷塘月色教师教案

5.故都的秋教案两课时

6.故都的秋微课教案

7.故都的秋获奖教案

8.故都的秋明细优秀教案

9.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10.故都的秋语文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