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 汪茂吾 邮编 243100
《愚公移山》作为一篇典范的文言文,被选入人教社初语教材(第二册)由来已久。在平时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像这样的典范作品一般要求同学们能熟读成诵,以提高同学们的文言素养。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的结果显示,有不少同学在背诵这篇古文时,常常是思维混乱,甚至把人物的语言张冠李戴。例如,分不清“阴”、“阳”的含义,把“阴”当成“阳”,或把“阳”当成“阴”;把愚公妻子说的话与智叟说的话混为一谈;再就是混淆或颠倒愚公反驳智叟的话,或根本记不住,等等。不过,不要紧,只有同学们看了本文的介绍后,你就再也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不信,请你接着往下看。
1.对“阴”、“阳”含义的理解记忆。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此句中的“阳”教材是这样注释的:“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问题是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记忆,不至于混淆。我们不妨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来推测。原来,山的南面,太阳从东方一出来,就能照得到,人们站在山南就能看得到太阳,所以叫做“阳”。那为什么水的北面也叫“阳”呢?而不是水的南面叫“阳”呢?因为水不同于山,水一般都有堤岸,水在堤岸的下面,太阳刚一出来,堤岸正好把水的南面遮住,所以叫“阴”;与之相反,水的北面却遮不到,所以叫“阳”。看,这样一理解你还会混淆吗?
2.对愚公之妻与智叟质疑语句的理解记忆。
第二段中,愚公充分发扬家庭民主,征求全家人的意见,要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从家门前移走。大家都纷纷地表示赞同。这时,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疑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而在愚公挖山的过程中,自以为聪明的智叟也向愚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不少同学在背诵过程中,常常把这两个人的话张冠李戴。其实,只要仔细琢磨一下,这两个人的话还是可以分得清的。首先我们看看愚公妻子的话,从语气上看,显然她担心的是愚公年老体弱,根本不能胜任这样庞大的工程;从内容上看,“魁父之丘”与“太行、王屋”对举,一个是小小的土堆子,一个是两座巍峨的大山。最后她提出了一人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且焉置土石”(把挖出来的土石放到何处)。从根本上说,愚公之妻并不反对挖山,“杂然相许”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智叟的话,如果把它翻译出来就是:“凭借你晚年剩下的那一点点力气,就连山上的一根草都难以拔动,何况要移走山上的土石呢?”仔细体会就不难发现,智叟的话含有强烈的讽刺和挖苦的意味;从内容上看,“山之一毛”与“土石”也构成对举,你看“一毛”是多么地轻,而“土石”又是多么地重,愚公啊,你真是太不自量力了!从根本上说,显然智叟反对愚公移山,也难怪,他用禁止的目光看问题嘛!这样深入到课文内部来理解,这两个人的语言就再也不会混淆了。你再背背试试,看看效果如何?
3.最后我们来看看老当益壮的愚公是如何反驳自以为是的智叟的:“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划线的句子是同学们最容易混淆的,尤其是在考试填空时,答案更是五花八门,原因就在于同学们没有从一个适当的角度来理解。细读划线句,不难发现它有两个层面:前者是愚公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对智叟说的,自然是在“我”死后,还有儿子,儿子又会生下孙子,孙子又会生下儿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是站在儿子的角度说的,可不就是儿子后面还有儿子,儿子后面也有孙子吗?你看,聪明的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因此驳得智叟是“亡以应”,也就是哑口无言。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背诵古文,理解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再细心体会、比较、揣摩,这样就一定能把古文烂熟于心,永不忘记。
本文发表于《读写月报》2003年第10期。
作者信箱: wangping9918@sina.com
作者邮箱: wangping9918@sina.com
[《愚公移山》背诵技巧(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2.《愚公移山》课件
3.愚公移山教案
5.经典美文背诵
10.愚公移山的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