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2003-01-03 陆小娅
这次讨论中,有不少是老师的来稿。在一些老师的文章中,我能读出一些强烈的情绪:对学生深感失望和伤心;对媒介的批评非常委屈和愤怒;身为人师,面对无法“管教”的孩子十分焦灼和无奈。这是一种失控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糟糕。
但在另一些老师的文章中,我读出了自豪、自信,读出了一种游刃有余。尽管面对今天的社会和孩子,他们同样有压力有挑战,但教育这个职业却带给他们很大的满足和快乐。
我想到近年去过的不少学校,我发现每一间教室,每一座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氛围。如果用颜色来比喻的话,有的是阴郁的蓝,冷漠的灰;有的是温暖的粉红,蓬勃的翠绿。
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呢?
也许大家首先会归结于生源不同---快乐的老师面对的是“好学生”,他们家庭背景好,有教养,肯学习,不用老师操心。按这种说法,在外来打工子弟学校工作的老师可能心情最差。事实却不是如此。在一所这样的学校里,我看到老师们脸上充满阳光;相反,在一些重点中学里,我也听到过老师们的深深叹息。当阴霾遮住了老师的心灵,他们又无力摆脱时,学生、家长、社会就成了声讨和谴责的对象。于是,我们听到了“学生缺管教”、“家长素质低”、“媒介不负责任”等等抱怨。
我想,那些心里充满阳光的老师,得益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由于师生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肯定、鼓励,会大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改正缺点的勇气;老师出于爱和责任对学生加以约束、进行批评甚至惩罚,也会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反过来,从老师那里得到信任、尊重、肯定和鼓励的学生,也会给老师许多积极的反馈,让老师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老师们无法从学生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就会对自身的工作价值产生怀疑,也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当老师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工作时,就像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到的学生是那样令人失望!这种恶性循环,让师生都深受其害。
尽管在师生关系中,老师更有能力进行调整,但在这里我不想责怪老师。因为把问题放大一点看,老师心中的阴霾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一方面要面对巨大的应试压力,一方面要面对已经变化了的学生(社会文化的变革削弱了教师的制度化权威,同时孩子的自主性提高了,因此变得难以“管教”)。如果他们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信任、尊重,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得到提升和发展的机会,我深信他们也会把这些回馈给学生。但许多老师在工作中却没有得到这些,他们没有学习提升的机会,没有来自领导和团队的支持,没有发挥创造潜能的空间,他们作为“人”的许多需要被忽略了,变成了升学这架巨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他们心中的焦灼和愤懑是不难理解的。
老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是人就都有不完美之处,也都有成长的潜能。有位老师对我说,她是用一种期待的眼光来看那些智力发育迟缓、行为有偏差的孩子的,所以她不讨厌这些孩子。正是这种期待的眼光,点燃了孩子的心中之火,让他们变得一天比一天可爱。
也许,我们需要多给孩子们一点期待的目光;同样,也需要多给老师们一点期待的目光。
至于说到“管教”,我想起了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家伊根的一句话:在心理咨询中,缺乏支持的挑战会使人沮丧,缺乏挑战的支持会使人空虚。同理,在教育当中,缺乏爱和关怀的“管教”是一种摧残;缺乏“管教”的爱和关怀是一种放纵。只有在接纳、爱、关怀、尊重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管教”,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面对学生 多一点期待的目光]相关文章:
1.目光如炬的造句
2.目光长远议论文作文
4.期待新年日记
9.目光微笑礼仪课件
10.期待下雪的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