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д媲楣刈

发布时间:2016-9-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文/李文华 

  

    一、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特征,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是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ゴ印霸凳露发”的《诗三百》到“为人生”的五四新文学,汉语文从未悖离它的人文性特点。几千年来,汉语文培养了无数名垂青史的才子学人。

-ヅê竦奈幕氛围,决定了汉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征,语文学科的教学也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人文特点。正如著名教育艺术家于漪所指出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当然,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不意味着勉强学生接受一切思想和情感。但是,谁都无法否认的是,只有理解之后,才能谈到批判与继承。教学一篇作品,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学生自觉的发现,保护他们精神的自由;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尊重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只有尊重了作者的情感,促使学生对他们产生深度的理解,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发展学生。

-ザ、文化变迁是产生理解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ト魏我桓龈鎏澹都应该属于他的时代,都或多或少地要带有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

-ノ幕是一个动态系统。文化的变化有两种:文化主体结构的质变,即文化变迁;文化内容细微的量变。大而言之,它的各个子系统如科学、哲学、教育、宗教、艺术等的矛盾运动,导致了文化变迁的出现。小而言之,人类生活中的每一天甚至每一秒钟,都在发生着无数次的文化继承与更新。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于文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也曾谈到:“通过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才从蒙昧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从某种意义而言,人类是在文化的不断变迁中进步的。

-ヒ话闳衔,汉民族发生了三次大的文化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打破了儒家一统天下局面的佛教进入中国;1840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闭锁的中国文化;改革开放至今,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人的不同的思想、行为特点,而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每个个体都要依赖于他的生存环境。曾听到过许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的确,面对活跃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的青少年,以旧有的经验来应万变,当然会有些无所适从。现代青年与前人之间的认识差距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都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崇尚个性发展,追求人格独立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生观的高度体现。试想,生活中缺少艰苦战斗岁月的洗礼,怎么会轻易地理解七根火柴的珍贵,又怎么会轻易地领悟作家王愿坚的良苦用心呢?

-ト、缩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差异,使双方的认知水平达到一种新的和谐

-テ湟唬以诵读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读书是一种非功利性的高层次精神活动,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还是一般意义上的应用文章,都有它独特的个性特征。学生理解它的前提是,去除一己的杂念,进入其中情境,然后才可能发生情感的交流。于漪老师注重诵读的指导,诵读中的重音、停顿,无不与情感相通。长年的语言积淀,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经验,而这样的经验会成为新的认知活动的航标。在这航标的指引下,认知的主体会迅速筛选出认知对象中的相对重要的信息,从而在诵读中逐步走向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一种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ゾ验思维是人类思维形态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义而言,中国人充分使用和发展了这种对世界的把握方式。酒是多样的,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伤,也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得意,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郁闷,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所以,无论是战国纷争还是盛唐气象,无论是解读李白杜甫,还是解读庄周与陶渊明,“酒”总是一个“忘情物”。理解酒时,我们无法离开这种文化的氛围。在反复诵读中,酒也必然会成为我们所关注的意象之一。

-テ涠,介绍背景,缩短与作者的文化距离。有些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处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却又似乎不太关注民族与时代,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有些作品,流露的感情需要在一个大的背景下去理解。读巴金的散文《灯》,我们看到的是辛弃疾那阑珊的灯火,昏黄的灯影是人类不灭的追求;我们看到的是徐志摩那斑斓的星辉,猎猎的火光便是闪动的希望;我们看到的是草地夜行暮风冷雨中的七根火柴,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是无名战士永恒的青春。甚至,我们读出了人们真挚的友谊、忠贞的爱情、深厚的亲情,总之,灯是光明与温暖。但是,在老作家的眼中,它原本的内涵该是什么呢?放眼于1941年,日本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有无坚不摧之势;另一方面又因战线太长而疲于奔命。因此,国、共、日、汪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中国的抗战前途,在许多人看来,云山雾罩,扑朔迷离。那灯,难道不是抗战的胜利,不是民族的解放吗?20世纪80年代初,巴金在他的《创作回忆录》里谈到了当时的情况:“在桂林,生命的毁灭、房屋的焚烧、人民的受苦,我看得太多了!但是这一切是不是就把中国人民吓倒了呢?是不是就把中国的知识分子吓倒了呢?当然没有。”由此可见,对于像《灯》这样的文章,如果不结合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作家的理解总像欠了点什么。

-テ淙,提供同类作品,在比较中理解。的确,长于综合而短于分析是汉民族的心理特点。然而,很多时候,语文教学也需要比较。

-ヒ桓鍪贝,总会有些人们共通的感情流露在作品中,且不说盛唐的宏大、宋末的感伤,单就五四时期而言,巴金、冰心、徐志摩等一批作家都从“星”中看到了希望。读冰心的诗集《繁星》,不妨把巴金的散文《繁星》、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作为注释。教学中曾遇到郑振铎的散文《蛰居散记(六)》,这是一篇极有思想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渔人以鹈鹕捕鱼的场面描写,几乎所有的学生看到的都是鱼米之乡的自然风光图。夏衍的《包身工》中有一段关于墨鸦的议论,如果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从那个时代作家相近的写作风格中,触摸他们相似的情感,便会有所感悟:不管是鹈鹕还是墨鸦,它们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一种人间的罪恶--利用与剥削。这样一看,文章便容易理解多了。

-ビ惺痹谙嗤的时期,同一作家的创作题材和思想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巴金的《长夜》《怀念》《寻梦》《灯》《火》就是这样的一组散文。

-サ比唬学生与作者情感隔膜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如不同的主体心理上的个性差异,它常和文化的差异共同作用于双方情感的交流过程中。

-サ贝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所著《人论》中说:“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发掘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人创造文化的作用。”中学教学是文化传递的重要阶段,尤其是语文教学,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然要注意到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伦规范、审美情趣,也必然要依仗民族的语言,以本民族的思维特征为基础去培养新人。认真思考这类问题,关注情感的差异,语文教学才会得到健康而又充满灵性的发展。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跨越时空д媲楣刈]相关文章:

1.媲美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