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houchuanfang - zhouchuanfang
摘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仅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活动;阅读;写作;听说;书法;社会实践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说:“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既然语文素养包含这么多丰富具体的内容,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课内是基础、是根本,课外是继续、延伸。更准确地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除了必不可少的课堂学习外,在一定程度上更得益于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我在“内外结合学语文”的课题研究中,在这方面做了一尝试,我按内容将语文课外活动划分为五大块,即: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说活动,书法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下面就分项阐述:
一、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 读训练,能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本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如何搞好课外阅读,我采取下列措施:
1、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读物
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庞杂,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我有意识地延伸介绍该作家的其它作品,还比较性地介绍其他作家的相同题材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单篇,课外读全篇、读选集,以增强阅读兴趣,深化学习的内容。例如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阿Q正传》和《祝福》,了解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可以让大家课外阅读《水浒传》中相应的片断,了解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的共同特征。当然,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我还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优秀期刊,介绍班级所订报刊上的精粹时文,社会之窗、人生杂谈、历史典故等。课堂教学的有意渗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
寒暑假更是指导学生进行集中阅读的最佳时光.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推荐书目,既注意和下学期课内学习内容相配合,又注意阅读内容的系统性。书目兼顾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种读物。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选择二分之一以上的篇目,学生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再补充选择一些其他相关的书目阅读。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
为避免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和零散性,要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尤其是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适当指点。对作品的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基础,对语感的敏锐感受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感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得到丰富的语言文字的滋养;通过感知文章的局部和整体来把握文章的主题、艺术方法、人物形象。如阅读《孔乙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感知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把握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这一主题。
《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就要培养学生鉴赏阅读的技巧。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技巧,从中学到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比如阅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我要让学生赏析李白诗歌热情奔放、瞬息万变、高潮迭起、清新飘逸的艺术风格,赏析诗人流露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及无可奈何的情绪,使学生在鉴赏中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品味。而比较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带有学生创造的思想火花。即使是同类的文章,其文体、构思、题材依然有明显的差异。应指导学生不断咀嚼,反复比较,既要能够异中求同,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又要能同中辨异,挖掘其个性,提高自己的文学批评能力。
二、写作活动
写作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对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主要分成这样两个步骤:摘抄和课外练笔。
1、摘抄
语文课内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不可能让学生花较多时间精读。而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无限的,课外阅读可以作为课内“精读”的补充,可以要求学生“略读”。在内容上不仅包括老师推荐的(只要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学生还可以自由选择。而在形式上“略读”绝不是一目十行的走马观花,而必须作摘抄.摘抄的内容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只不过摘抄后要写摘抄后记.在后记中说出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或文章,你读了以后为什么抄这些,是因为它内容深刻,有所启示,还是因为它结构新颖独特,或是因为它语言优美?学生的摘抄本可以不定期地检查,在检查中,我发现了学生的多种特长,他们有的加上版面设计,题图插花,俨然是一份份小小的报纸。有的配上圈点批注,读书心得,三言两语,颇富哲理。可以看出,学生们喜欢摘抄本,努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浇灌着这朵小花.课外摘抄从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出发,不会使学生有完成任务的压力,又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学生读写等多项语文能力。摘抄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巩固了学生的阅读效果,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阅读,实是课外读写的有效尝试。
2、课外练笔
学生的课外练笔是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但课外练笔决不能让学生“信口开河”,必须有所指导。可以把课文作为例子,指导学生完成课外练笔。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如学完《松鼠》后,我指导学生模仿作者的仔细观察,生动说明,完成课内练笔《小白兔》。还可以采用定期命题的方法。因为学生练笔如果不规定内容,学生往往会不知从何下笔;而内容如果规定得太死,学生又会产生被动的完成任务的想法。定期命题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如学习第一册第一单元时,可以以“家庭生活”为系列素材,学生自拟题目,自选材料,字数不限,文体不限,完成练笔。由于这种命题形式宽松,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写起来得心应手。班级交流阅读,大家都说这种方法好。
三、听说活动
现在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比较令人担忧的,短短一句话,不是掐头就是去尾,很少能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1、看电视、听广播、讲新闻
我要求学生每天看(或听)新闻联播,轮流于次日向全班同学复述新闻内容,要求发音吐字清晰、条理清楚、语句完整。学生讲述新闻后,请两位同学作一两句话的简短评论,评论内容可以针对学生复述的情况,也可以针对新闻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听说能力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上讲台讲话时胆量也大了。
2、每周一说
我要求学生总结一周以来班级的情况,自己的得失,改进的方法。由于这种说话内容比较广泛,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形式自由活泼,很受学生欢迎。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使沉闷的班会课成为大家锻炼听说能力的第二课堂.
3、小型辩论赛
针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分歧,我组织小型辩论赛。赛前辩论双方必须认真准备,对对方的论和可能用的论据,思考己方
的论点、论据。赛上,听者要点能听出对方的要点和中心,抓住对方的漏洞,语言连贯完整等方面进行辩论,做到有理有据,使参加的双方,形成息息相关的语言环境。
四、书法活动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朵奇葩,它既可以培养人的智力因素,又可怡情、致用。而目前中学生的书法现状,确实是不容乐观的。语文特级教师、南京金陵中学的喻旭初老师说:“现在中学生的字简直是不堪入目,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有一批作为不及格,就是字送了一半命。”“字乃人之衣冠”,练好字确实是迫在眉睫的。而中学没有专门开设书法课,那么练习书法,仅靠课堂是行不通的,只能放到课外,每周要保证2-3篇的练习。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执笔,坐姿,放本子,保持适当距离等。初步感受书写的技能技巧,认真地一笔一划地把字写端正,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教师授以练习书法的要领。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要从楷书学起:采用“读,摹,临”三步法,效果较好。选择一本自己喜好的字帖,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揣摩其用笔风格,间架结构,章法布局,这就是读帖。而摹帖第一步先追求形似,第二步要求神似,逐渐达到形神俱似。临帖可以分为对临和背临两种,对临是基础,背临是提高,能背临了也就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为了激发学生学书法的热情,可举办各种活动,如书法竞赛,评选优秀习作,举办书法展,推荐好作品,观摩名家书法等活动。有了兴趣,字就会越写越好。
五、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因学校的-扇大门而把孩子们与世界隔绝开来”。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生才能读懂“社会,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
1、社会调查
农村的天地是广阔的,生活是蓬勃向上的,农民已不再是单纯地务农,有的兴办企业、有的经商,有的外出打工,这些都为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向社会,采访了民间吹鼓艺人,乡镇企业的厂长,种田大户,下岗职工,小商小贩,残疾人等等,调查了招牌广告中的错别字,老百姓对乡镇干部的看法,农民的致富经历等。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聆听了下岗职工的心声,参观了乡镇企业的流水线。这样的调查,最大的收获是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极大热情,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参观考察
我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带领学生亲近长江,眼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聆听着长江的优美传说,怀想着半个世纪前渡江战役的激烈情景,憧憬着长江美好的明天。学生的心跟社会,跟生活贴得更近了。另外,参观淹城遗址,使大家了解了历史;参观恽代英纪念广场,使大家了解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可贵精神;参观我校德教馆,使大家了解武进的文明史;观看西安碑林的拓片,使大家了解我国的书法精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总之,有声有色的课外活动,不仅改变了大家认为语文最为枯燥的想法,激发了大家学语文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切实的提高,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力得到了操作实践。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简介:周传方(1969- )男,常州市小河中学教师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相关文章:
3.语言活动中班教案
7.小学生课外课件
8.课外活动教案
9.课外的好句子
10.教师素养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