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的经历小学生随笔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读书的经历随笔(精选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的经历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的经历随笔 1
我有许多爱好,可我最喜欢读书。
在上幼儿园时,我还不认识字,总喜欢听大人说故事,我每次就喜欢坐在某个角落里听。
小时候,我爱听大人们读格林童话里的故事,觉得这些故事好玩,好笑。比如《聪明的格蕾特》这个童话中聪明的格雷特,以他非凡的智慧,让主人赦免他的罪过,重新获得快乐。
自从我上了小学之后,老师教会了我们汉语拼音,我终于可以自己看书了,这些书都是注有汉语拼音,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神话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等。有的是从书店里买来的,有的`是从哥哥、姐姐那里借来的。这些文章虽然很短,至多只有两三页,但自那时起我却更喜欢看书了。
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语文书就开始不再有汉语拼音注释,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读书的喜欢。看书过程中,不认识的字,要么查字典,要么问妈妈。那时候,我不再看童话故事书,妈妈便建议我看历史故事书,如《三国演义》、《杨家将》、《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皇帝史》等等。其中,我特别喜欢罗贯中写得《三国演义》,甚至在吃饭时我的视线都不肯离开书。
后来,我上了五年级,同学之间开始流行杨红樱的作品--《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其中,我浏览过《丁克舅舅》、《贪玩老爸》、《笨女孩安琪儿》。我喜欢杨红樱的作品,因为它反映了当代儿童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随着“淘书节活动”的开展,我买到了黄蓓佳的作品,至今,已有她写的5本书了。
那天,大作家张之路来我校,我感到心情无比激动,当场就买了一本《奇怪的纸牌》,而后,又买了两本《非法智慧》、《魔表》,我喜欢张之路的非常神秘系列。
妈妈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从这些书中,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我常常在想,将来我也要写一本书叫《今天我当家长》。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经历。
读书的经历随笔 2
当我还在牙牙学语时,书就进入了我的生活。
最初,我读的书都是识字书。爸爸念一个字,我就念一个字。一边念,一边看识字书上的插图。从而,我认识了好多东西,并能写出它们的名字,还能说出它们的样子,颜色。
当我到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唐诗。爸爸我读幼儿版的《唐诗三百首》教我认里面的拼音。认识拼音了,就让我读带有拼音的唐诗,我读熟了,就学着背唐诗。听爸爸说,我当时还会背二三十首唐诗呢!
在我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喜欢上读故事书,《一千零一夜》令我浮想联翩;《伊索寓言》令我爱不释手;《安徒生童话》令我如痴如醉……
不知何时,我被一本本厚厚的漫画书迷住了,什么《阿衰》、《老夫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读这类书,别的书,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慢慢地,我发现这种书并不适合我,适合我的是有关学习类的书。我恍然大悟,立刻远离了这类书籍。
当我逐步升入高年级时,我喜欢上了作文书。只要有时间,我就与作文书为伴,和文字为侣,海阔天空地读上半天。慢慢地,书读的多了,我发现读书最大的要领还是掌握书中的写作方式,学习书中的写作方法,积累书里的好词佳句,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里去,才是读书的收获。我把这种“收获”运用到我写的写作里去,我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这时,我突发奇想:读普通的书都有这么大的收获,那读比普通的书更高一级的书——中外名著,会怎样呢?我开始试着读一些中外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三国演义》、《水浒传》……
我爱书,它会永远陪伴着我,永远,永远……
读书的经历随笔 3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快乐,读书能让我的作文水平提高。读书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乐趣。
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叫我去超市买盐。我走着走着,经过书店,我走进去看一看,一本封面漂亮又吸引人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力,我拿起这本书,它就是能解百迷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一看就入迷了。在我看的阶段中,这本《十万个为什么》帮我解开了很多问题。我又来到了“四大名著 ”之处,我拿起其中一本,它就是我们常看的《西游记》。可能看得太入迷了我竟然忘了时间,等我拿起表看的`时侯,已经六点半了。完了完了,我像火箭一样向超市奔去。到超市时超市已经关门了。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回去定要挨骂了,这时妈妈来了,一下子搂住我说:“我的好儿子,以后不会叫你去买盐了。”回去后妈妈把我给骂了一顿。虽然被人骂的滋味很不好受,但是这一次的挨骂是值得的,因为我在看书的过程解决了许多问题。
读书本来就是一种快乐的享受,有一些人还不懂,而我已经体会到了。朋友们你们也和我一起来分享所有的快乐吧!
读书的经历随笔 4
受《星期六晚邮报》的委托,我写了三篇文章[注释]。为了响应众多读者的需求,既便于读者阅览珍藏,又让那些没有看到过原文的读者能有一些收获,现在将它们重新印刷装订成册。委托方告诉我每篇文章写四千字,因而就算我写的比四千字稍微多一些,也只能竭尽全力压缩。说实在的,在这三篇文章中,任意拿出一篇都可以扩写成厚厚的一本书。
在前人留下的众多精神财富面前,许多读者感到无所适从,不清楚自己应该读哪些书,我的目的是列出一张推荐书目的清单给他们,清单上的任意一本书都会使读者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获得很大的收获。
怕读者们嫌弃书单太长而心生沮丧,所以迫不得已把很多重要的著作都省掉不写了。每个作家的书我只推荐了一本,但是很少一部分作家(像简·奥斯汀、狄更斯、萨克雷、巴尔扎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把他们的几本书都推荐给读者,而且任何一本都严格按照我的择书标准来推荐。除此之外,我迫不得已删去了像夏洛蒂·勃朗特这样一些有才华的作家,因为篇幅不允许加进那些接近一流的作家。我还删除了所有像艾萨克·沃尔顿的《生活》和詹姆斯·莫利阿的《伊斯法罕的哈吉·巴巴历险记》这样名气不太大的书籍。这些书都能给人阅读上的享受,但是篇幅的限制促使我只列举那些大家都认可的名篇佳作。我这样做就像带着一位朋友去雕塑馆游览,虽然这位朋友有很大的热情,但是他的时间却很仓促,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使他领略到最辉煌的风景呢?我避开罗马时期的肖像,跳过古风时期的雕塑,直接把他领到希腊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面前,但是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认可那些被跳过的艺术瑰宝的价值。
在浩如烟海的欧洲文学里,我挑选的'作品都是令我十分佩服,并且被公众认可的经典佳作。如果哪本书称不上特别出众,那么我有什么必要推荐它呢?但是我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推荐美国文学,因为它的历史比较短,如果我只列出四位作家来,我想读者们不会满意的。
再说说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历史很短,著作也不多,三流作家因此能够进入主流,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作品根本不应该受到这么高的推崇。现在的美国不该再抱着爱国主义的偏见,不要只把美国作家看成美国人,还要把他们看作世界公民;要想做出恰当的评价,就要把他们和那些卓越的艺术家们放到一起对比。
最后,我想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引用约翰生博士写给斯莱尔夫人的一句话:“那些不读书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去思考的,也没有什么可以去说的。”
读书的经历随笔 5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前时,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着这句话,我就又想起了在两天前读过的《简·爱》。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简·爱的小姑娘,从小就父母双亡。她从七八岁开始就在他的舅妈——里德太太家居住。但是舅妈并没有善待她。她天天把简关在“红屋子”里。她的哥哥姐姐也都对她不好,天天都打她,骂她。而后来,她去了一所“慈爱”学校。所谓的慈善学校其实就是折磨女孩子的地方。天天的饭只有臭肉片和坏土豆,好的时候,只有一片面包。而在这里,是一种打着慈善口号去打压女孩子的地方。从这里,我体会得到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后来,简去了一个地方当女家庭教师,从而认识了这所房子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并爱上了他。最后,在经历了种种变故后,简·爱成功地与罗切斯特先生结了婚,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禁产生出一种对简·爱无尽的敬佩和尊重。她的性格是不屈服的,是清高的。当她受不了舅妈对她的嫌恶时,就奋起反抗,第一次赢了她舅妈,用一种反抗激烈的语调,憎恨着她的舅妈,使舅妈头一次去躲避她。当她在慈善学校,认识的一个叫作海伦的朋友,在受到了老师的羞辱后,是沉默的,也去承受那些本不怪她的错误。而简,往往在老师背后去批评她们,用愤慨的语调去为海伦分辩。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简在离开罗切斯特家后,曾经向别人乞讨,要饭。但在被人误会后仍会为自己申雪。在这件事中,体现了她也有自己的尊严。
我要象简·爱学习,学习她不屈服的精神,那样才会得到美好的结果。
读书的经历随笔 6
阅读给予你人生的不是外在的成功,改变的是你对人生的认识和思想境界。通过读书来吸取书中的营养,丰满内心、看清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可以养心,而且能让你得到精神上的提升。
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生活,和动物有什么区别?但一味的追求精神境界,脱离集体,孤立地活在自己的精神空间,那就真成了异类。
做人既要做到有思想又具备理智,是人都食五谷杂粮,并不是读书比别人多些理解就高人一筹。你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度量他人。每个人经历不同,眼里的世界也不尽然相同,对生活的认识各有感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要接地气,与生活相融合。
本好书不但可以净化心灵,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初读《简爱》和《飘》是上初中时,书中女主简爱和斯嘉丽柔弱外面下蕴藏的那种坚韧、顽强的性格对我的影响却至今。
简爱生活在寄人篱下的环境,饱受欺负,但她靠着坚强的意志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名家庭教师。她对自己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把握,和对人格理性的认识,以及勇敢地追求真爱,都令我欣赏。看完《简爱》,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她那种刚柔并济的性格,她的大度与宽容,深深地打动了我。
每当遇到不顺,想起《飘》里的斯嘉丽在经历情场失意,战乱、家园重建、爱女夭亡、丈夫出走、生活一团糟情况下,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都不向命运屈服,独自挑起全家的重担。她那种不悲观不泄气的精神同样给我带来内心的颤动,并激励我勇敢面对人生。在别人看是绝望而斯嘉丽眼里始终充满希望。本生长在一个优越家庭的贵族小姐,在人生中最孤独和艰难的阶段都不向命运低下高贵的头,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从斯嘉丽身上,我看到了女人的独立,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对生活积极的一面,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男人能做的事,女人照样能独立做,女人的舞台不仅仅在家中,哪怕生活亏待了你,只要不绝望,相信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读书可以让你彻悟真、善、美,一篇美文能滋润心田。失意烦恼时或许书里某一句话正好适合你当时的心境,顿时豁然开朗,因而解脱,这便是书带给人的智慧。
所以,书在一定时候,是人的精神食粮,空虚寂寞时,唯有书可以充实你那空洞的部分。一个人无论多么成功,也有失意的时候,生活中能懂你的人,恐怕只有自己。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遇到知己,甚至有时会感觉身边的人近在咫尺心在天涯。这个时候,书能让你找到精神的慰藉。
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情操的陶冶,书读得多了,心逐渐也变得仁爱、宽容、豁达起来。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你读的书表面上并看不出什么,无形中却在改变你的气质和品味。爱读书的人面容里蕴含一种淡泊和从容,对生活的态度也相对比不爱读书的人坦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当然,这个差别仅仅局限阅读带给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无关身份、事业和成败。
读书是一种兴趣,至少有一部分人喜欢把读书当成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也有部分人会把时间放在运动,美食、旅行上,不管以哪种方式放松,只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消遣,都是生活之道。能保持心情愉悦,就是天然良药。
对我个人来讲,如果枕边没有两本书,睡觉都不踏实。也许有人会笑,“那是你不困,就不信你没书睡不着觉。”说的没错,我也有倒头就睡的时候。这里所指个人习惯而已,喜欢在夜深人静时,静心翻看几页书,待困意袭来,枕书而眠。
人的脆弱,往往在夜深人静时轰然来袭,乘虚而入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像“嗜血鬼”缠身,消耗你毫无防备的能量让心无力挣扎。我们无法凭单薄的躯体与“心魔”抗衡,但可以借助外界的力量改变困惑,用另一种方式转移“心魔”的侵蚀,读书便是克服胡思乱想的天敌。
读书的过程,是聆听另一个灵魂的声音,从作者的文字里感知不一样的多彩世界,领略他人的遭遇,丰富自己的情感。把阅读当成是在和一个灵魂高尚的人对话,切记金玉良言,读一篇好的文章,胜过无数说教。通过他人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去思考自己。书籍犹如一盏明灯,帮助我们驱散无知的黑暗,照亮你的心灯。
读书不仅能使人静心,还可以修为一个人的性情。涉世难免浮躁,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当一颗心感到迷茫时,书便能为你指引方向,从阅读中丰富心灵,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用微笑坦然的心态稀释心中的郁结。
书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你的不足。让人自省、自勉、勤奋,让你不再彷徨犹豫,保持清醒冷静地头脑分辨是非。
书带有灵性,它是一个智者,能帮你打开智慧之门,为你指点迷津,不让你走弯路。有心人看得懂,走马观花的人不过是书的过客。读后通过思考,结合现实,能让你透过别人的人生看清自己。用凝思去读书才能体味到书中有情,感悟到作者的心灵。
读书能让人内心清澈,埋头一片净土之间,两耳不闻窗外事,心自然就变得宁静。
书籍给了我生命中最安然的时光,与书为伴,都市的喧嚣和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都归于了平静和淡泊。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感动着别人的故事,吸收着书中的营养和阳光,在墨香中与智者对话,心灵也随之清透。读一本好书,如品一壶好茶,过后还唇齿留香。
正因有读书这个爱好,促使我今天写一些心灵片语,不安于只从别人的文字里品读人生,我要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也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我的思想能与你产生共鸣,证明你也有写这个潜质。那么,就行动起来吧,这个世上,只有人不敢做的事,没有人做不成的事。
这便是读书给我的信心,有人用彩墨绘画人生,有人用旅行游记人生,有人用镜头拍下人生,我用自己的文字挥洒人生。不管如何演绎,只要自己喜欢,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各人兴趣取向不同而已。
我的人生,与书结缘,终生相伴。
读书的经历随笔 7
海,一个美好的字眼。海,博大精深,宽广无际。古往今来,《海的女儿》,《精卫填海》。海,给了人们无限的追寻与向往。
古人有句话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嘻,不好意思,俺自认为俺的心胸还是蛮宽广的。我是山里娃儿,没见过世面,更没看到过大海;但是,可以通过广阔的胸怀,可以看看无际的天空,自己去幻想,去品味。等有朝一日,我见到了大海,也不知会是啥样子!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有海那样广阔的胸怀,要把心放宽一点,一切事情尽在你的.意中。
其实我原来心胸也不是很宽广,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繁上几天。可后来,不知咋的,终于开窍了!懊!想起来了,“郑渊洁”知道不?童话作家,看过他的《鲁西 西传》吗?没看过劝你去看看。哦!算了算了,忘了咱们都是中学生了,不看童话了。归正传,俺们就是小时候看了这篇童话后,深受启发,心胸才宽广了许多。这篇文章是以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要心胸宽广,具体什么内容就懒得说了。反正我看完之后那感觉就是豁然开朗觉得自己以前许多小心眼儿真是不应该,顿时心明眼亮,心中由原来堆积着许多礁石,终于边成了一片宽广无际的汪洋大海。
同志们,说了这么些,你们应该明白我要告诉你们什么了吧?那就是:心胸宽广,像大海那样!
读书的经历随笔 8
外飘起了沾衣欲湿的杏花春雨,蒙蒙的,丝丝凉凉,心里好清爽。在飘雨的夜里,我忽然有了品味读书的愿望。
我爱书。因为读书不受时空局限,思接千载、出入六合,与大家巨擘攀谈,同泰斗耆宿交流,和巨人英雄对话,向导师领袖请教。好书是一扇轩窗,能吹来丝丝清风;好书是一泓清泉,能滋润干涸的心田;好书是一轮明月,能使人豁然开朗;好书是一缕阳光,能温暖和抚慰心灵;好书是一位智者,能给人哲理启人睿智。
我爱书。我读了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读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读了李清照“悲悲戚戚,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读了李后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读了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读了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读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读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书中,我明白了“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的修养,明白了“绳据木断,水滴石穿”的真谛,明白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我领悟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领悟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美德,领悟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领悟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险峻,领悟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空灵。我知道了“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寂寞,知道了“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绝望,知道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我懂得了黛玉葬花之凄美,懂得了破釜沉舟之豪壮,懂得了草船借箭之妙算,懂得了邯郸学步之愚笨,也懂得了烽火戏诸侯之荒唐。
我爱书。当我流连于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当我吟咏着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当我欣赏着李太白的杯中酒,感叹着曹雪芹的`梦中泪,当我品读着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魏王的老骥壮志,萧峰的英雄气慨,杨过的专一痴情,郭靖的侠义正气……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陶醉,更让人憧憬呢?这就是书籍的力量,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听窗外的细雨霏霏,闭上眼睛,沉浸在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中,想象着花儿沐雨的清爽,一天学习的疲惫和烦恼顿消,心灵得以净化——读书的感觉真好!
读书的经历随笔 9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过瘾的书了!那天从网上买了毛姆的两本小说,当时看到有这一本,看到评论中好评居多,便加买了这本《毛姆读书随笔》。前几天终于忙里偷闲,先看了这本书,结果是一开篇便被吸引住了,不忍释手,以至于前两晚熬夜把它给看完了。
很认同毛姆的看法,读书是一种享受与娱乐,当然这种娱乐是精神上的娱乐。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喜欢的书才会用心读,如果文字可憎,读之无味,那远不如花时间去散散步好了。
毛姆是个读书人,所读的书涉猎甚广,在这本随笔中,他主要记述了自己对文学名著及哲学书藉的体会。我觉得他像个文化导游,带领读者去拜访欧美文学名家,像狄更斯、简·奥斯汀、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一批十九世纪的大师。
毛姆以说故事的方式,将作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和作品成就一一展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品背后的`一系列的奇闻趣事,而且难得的是毛姆并没有给文学大师们作任何粉饰,树立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向读者揭示其真面目,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故事,这对于读者去理解原文学原著大有帮助,而且他对作品的评析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说出其主要的精神内核,风格特点,然后点到即止。
由于毛姆的文笔生动风趣,情感真切,叙述又逼真传神,所以真是好看!所以读他的随笔,不仅能获知很多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是一次愉快的精神畅游,虽然他介绍的很多文学作品我并未读过,但是却生出兴趣想去一读了。
译者刘文荣的译笔特别好,晓畅通达,意韵俱全,难得!好读书的人不读这本书,遗憾。读书是一种享受,读这本书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好读书、爱读书的人是幸福的。
读书的经历随笔 10
“布里丹选择”的故事很有趣:有一个外国人叫布里丹,听到驴子饿得咕咕叫,就牵着它到野外去找草吃。看到左边的草青,便把驴子带到左边;看到右边的草更青,又带驴子跑到右边。放眼一望,远处的草又青又嫩,便连忙牵着驴子跑向远方……就这样反复折腾,始终拿不定主意,结果驴子就饿死在寻找更好草料的途中。
就像人无完人一样,决策永远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永远没有最佳的方案。不能为了追求决策的绝对正确,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犹豫不定,让绝好的.机遇失之交臂。
校长要拓展决策的视野,就必须力求做到:放眼全局、全盘考虑、设想后果、抛弃偏见、多谋善断。
校长的主要职能是决策,其决策要正确科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多谋善断。要体现“多谋”,要求校长一方面要广泛收集信息,另一方面要集思广益。在体现“善断”上,要突出重点、把握时机、敢于独断(不是“独断专行”,而是更高境界的决断。),还要按照严密的决策程序,即判明问题、明确目标、拟订方案、权衡选择、有效执行、追踪反馈六个程序。
在日常学校管理中,自我感觉有时很果断,有时就犹豫不决。记得三年前,我刚到学校时,发现每到放学,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又像是百米冲刺般的奔向学校大门口。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学生不排队放学呢?经过调查,以前学生少,每个班只有20多个人,教室离学校门口也近,还有个别学生会被留在教室值日,所以一直也没要求学生排队放学。当时我想提出让学生排队放学的要求,试着随口说了一下,老师们都不愿意,觉得太耽误事。我又观察了一个星期,发现:随着学生的增加,这种学生离校方式很不安全,低年级的学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万一有一个学生跌倒,摔得痛不说,就怕后面的学生再次摔倒。于是,我在办公室放了放学时学生离校的照片和视频,指出这样存在的问题,在会上提出排队放学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方案:学生在班级门口整队,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负责护送学生到大门口,班子成员亲自带领护路队的教师在校门口疏散交通,做好监督。并在校门外的路边为每个班划定接送范围,以利于交通的畅通。经过长期的坚持,排队放学已经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样做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也受到家长的好评。从这件事上,我感觉在进行决策时,校长不能求得意见完全一致,只要对学校的发展有好处,校长就要当机做出决断。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反思、去领悟、去分析,用书中的理论对照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读书的经历随笔 11
但我的一个堂弟,恰好与我相反,他以前不喜欢读书,还总在学校里与人争强斗狠,高中读一半就因为打架辍学在家,待在父母身边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后来听到身边的人说起外面的花花世界,他也心生羡慕,便跟着朋友去了南方打工。
起初他在车间做工,后来嫌工作枯燥又跑去天桥摆摊,还差点被骗进了传销组织。摸爬滚打了一年多,他终于认识到了世事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才静下心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报名去技校,想学厨以一技傍身。
还记得他走得那年,与我聊了很多,他说自己好后悔当初以为读书没用,没有用心学习,还天真地以为别人读那么多书也不过是为了赚钱,不如自己早点进入社会赚钱。最后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都是赚钱,但站着赚钱和跪着赚钱真是天差地别。的确,就算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读书,它也是最实惠的,因为人所需要的付出的只有时间。
读书的经历随笔 12
最近再次学习了原来的领导推荐的《推动对方思考才是真正的领导力》及所附的《沉静领导六步法》推荐序言,文章的内容很多,大概有十几页之多,其实在一周前就大概看了,只是印象没有那么深,在今天重新又认真详细读过之后,才发现确实有很多需要我学习的地方,感触颇多。
这让我想到了其实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岂不是和很多没有经验的老是一样,学生有问题了,我们不是想办法推动学生的思维,而是直接给学生讲解怎么去解决问题,这不是和文中的那些传统的领导一样吗?
这篇文章也引发了我很多深入的思考,其中体会最多的是怎样改变员工的思维,这也正是辅导学生的重要目标所在。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又决定个性,因此改变学生的思维是我们工作的本质需要。在多年辅导中发现,学生只有自己产生了顿悟,他们的思维习惯才能得以改观,学习兴趣才能发生本质性的转变,也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这不正是我们教导处需要解决的问题吗?那就是让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成为会推动学生思维的老师,只有我们的老师们有了这种思维,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有新的进步。
学生怎样才能实现顿悟呢?学习障碍的理论体系中曾提到,只有实现问题情境的整体表征,才能产生顿悟。那么,辅导老师怎样帮助学生对当前的知识进行整体表征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学中不要给学生直接讲解问题的答案,而要去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其产生顿悟。一旦学生产生顿悟,他便会感受到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从而增强了其对该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这也可以用到我们教导处的工作中,如何让我们的老师顿悟,那就是引导老师思考,督促老师们的`工作,让其工作有进步,让老师们在工作中获得自信,对工作有兴趣,获得职业幸福感,从而大大提高老师们的积极性。
学生自我顿悟的实现是与老师全面、科学的引导密不可分的。引导思维是辅导老师通过恰当的语言引导,推助学生思考问题,形成自主思维产生顿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辅导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利用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思维,而不是辅导老师把自己的思维结果(解决问题的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把答案讲给学生,学生难以把答案与自身思维系统中的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至此学生很难运用老师传授的新知识解决问题。
至此,我想到的了我们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一学,二导,三练”,这不正是文中提到的领导解决管理问题的很好的方法吗?我想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我们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的应用到我们的教师管理工作中去。但是我也知道这个工作很难,我会迎难而上,竭尽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读书的经历随笔 13
看过了《暮鼓晨钟》,再看《慈禧前传》,大清朝的历史,就是一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剧本。也许,哪个朝代都是如此,就算是在当下,亦不例外。想起一句话: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孝庄也好,慈禧也罢,不过都是踩在了多而滚和恭亲王肩上得到那万人之上的地位。孝庄是个太不平凡的有大智慧的女人,注定了不能寂寞。二十多岁的皇太后,用尽了多少心血耗尽了多少心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算计着先后将顺治和康熙送上帝位的宝座。还要让一个可唾手可得大清江山的男人多尔衮心甘情愿放弃帝位,辅佐自己的儿子做皇帝,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即便是她与多尔衮有旧情,这期间也失去太多,值得与否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深切。与孝庄的不能寂寞相比,慈禧则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从“天地一家春”到垂帘听政,也是机关算尽。如果文宗与恭亲王之间兄弟失和,慈禧是不会有可趁之机。假设顾命大臣中有恭亲王,能够和肃顺相互牵制,祖宗的法制不会变,大清末期的历史恐怕也会改写了。女人和男人同台演出,演绎了一场历史的戏。只是,荣华富贵一手遮天的权利亦不能帮助她们多活一天。不幸生在帝王家啊。成天算计着别人,又提防着别人算计,生亦无欢。
那日,看了香港电视台的《金枝玉孽》,剧情早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可谁又能说那深深的帝王之家中,不是最能藏污纳垢的地方?不知道生活在帝王家中,面对那么多的你争我斗是怎样的心情?不知道那时候的女子,怎么去容忍男人的三妻四妾七十二嫔妃?有得宽容才叫贤淑,能够容忍才叫有德。我想,就是现在的男人,也都希望自己是古时候的九五之尊,能够坐享齐人之福的。现在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如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各自心怀鬼胎,机关算尽。男人和女人,都有着不同的贪婪欲望,不过是有些人的欲望没有被现实所勾起罢了。
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越大,却越是不明白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名为利,到了也就只能占个一身之地。人分三六九等。男人大多数一生都在追求地位名利,就像马原所说的那样,不过是为了得到权利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征服的欲望。他们需要别人用敬仰的眼神去看待他们,他们需要那种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成就感,到最后,就是为了征服他们所要征服的人,和一切!得到了,还得要更加费心地巩固地位,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这令人炫目的权利地位。做人真的很累很累,有几个人是真正为自己而活呢?有时候会想,若是我出生在古时候官宦家庭,会不会也有很大的野心呢?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他们居然说都我一定是有野心的女人,而且武断刚愎自用。有些道理吧,毕竟他们旁观者清。只是有一点,我倒觉得没有女人天生野心大,大多是生活的经历逼得她们不得不如此。十五年前的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象今天这样。看着以前的照片和录像,真的做梦想不到自己那时候单纯得近似于蛋白质。可能是我的脾气越来越不好,才会让他们有这样的感受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便有心想再回到从前的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我能做的,是要好好再多读点书,让自己变得充实一些。我既不要做孝庄,更不要做慈禧,我只想做一个普通平凡的小女人,就连做好这点,都不太容易呢。收回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幻想,务实一些,回到自己的轨道上。
不能改变什么,但可以倒空忧伤,让自己快乐生活。不为凡尘俗世的事情浪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该来的让他来,该走的让他走。巴尔扎克说:“生活本来就是一场烦恼,我们还在不停地制造灾难”。多么尖锐啊!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应该知足了。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下去吧。至少,衣食无忧。其他的,少想或者不想为妙。闲得无聊的时候,想想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吧,比起他们,我简直就是在天堂里生活,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写下如此文字,仅以自勉!
读书的经历随笔 14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手斧男孩》整套书,分别有《手斧男孩》、《冒险河》、《一个人的冬天》、《寻找鹿精灵》和《猎杀布莱恩》五个故事。当我拿起第一本《手斧男孩》时,我发现它竟有如此强大的魅力,让我爱不释手。于是,我就如饥似渴地看了下去。
《手斧男孩》这套书是盖瑞。伯森写的,他于1939年出生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他先后当过卡车司机、猎手、弓箭手、导演、演员、歌手、水手、工程师、农夫和教师,多种职业经历造就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
《手斧男孩》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一个只凭一把手斧在丛林中挣扎着度过54天的勇敢男孩的故事。
这个名叫布莱恩。罗伯逊的13岁男孩,因为父母离异,所以他平时跟妈妈住,每逢寒暑假就坐小型飞机去爸爸那儿。但有一次发生了意外,飞行员突发心脏病去世,布莱恩只能独自驾驶飞机,被迫坠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大森林里,而此时布莱恩身上唯一的武器就是临走前妈妈给他的一把手斧。
在这里,布莱恩饥寒交迫,不得不以野果当食物,还要提防“吸血鬼”蚊子的进攻。但是,他用手斧制作出了打猎用的弓、箭,制作出了捕鱼用的.鱼叉,找到了临时的“家”——石屋,成功地用手斧、燧石、桦树皮生起了火,甚至只凭一己之力学会了打猎。
在这里,布莱恩先后被满身刚毛的豪猪偷袭,被有强大鹿角的驼鹿的袭击,被臭气熏天的臭鼬屁熏到,被横扫一切的龙卷风卷走好多“家当”……但是,这一切他都挺过来了!布莱恩真正成长了,他明白了两个道理:自怜自哀毫无用处,对任何生物来说进食是最重要的生存方式。
和其它冒险小说一样,主人公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最终获救了,布莱恩获救的情节设计得十分巧妙。
当布莱恩在森林中生存的第54天,他突然想起坠毁的飞机中有个急救包,于是他冒着危险潜入坠毁的飞机里,找到了急救包。打开一看,里面竟有那么多好东西!有食物、果汁,有杯子、锅、勺子,有钓鱼用的鱼线、鱼饵,还有打火机、枪。突然,他发现包里竟有一个应急无线电发报机!布莱恩按了一下,没有反应,估计是摔坏了。这时,一驾小型飞机忽然降落,驾驶员对布莱恩说:“我收到了你发的无线电,我是来接你的。”布莱恩看了看飞行员,清了清嗓子说:“我叫布莱恩。罗伯逊。”于是,他获救了。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敬佩布莱恩。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孤身一人在森林中度过了54天,换做是我,恐怕连5.4天都无法度过。我佩服他的勇气、信心、沉着,佩服他的顽强、机智、聪明,还佩服他超强的生存能力。我经常想,如果我是布莱恩,我能像他一样化险为夷吗?
书中的一句话非常吸引我:
困境之中,一把手斧可以化险为夷。但是,即使没有手斧,还是要有勇气!
读完这本书,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
只有经历过真正的磨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读书的经历随笔 15
看着窗外大雨如注,夹杂着雷鸣闪电铺天盖地的下了起来。目之所及都在大雨中变得模糊了,白茫茫一片。在阳台出神得看着这一切,几缕雨丝拂过脸庞,凉丝丝的,说不尽的惬意!走近书架顺手拿起了曹禺先生的《雷雨》,“雷雨”“雷雨”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心情。
《雷雨》的作者曹禺先生于1910年出生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在国内革命期间创造了大量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话剧,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而《雷雨》曹禺先生在1933年创造的处女作,也是他最有影响力的剧本之一。《雷雨》的问世引起了轰动,获得广泛的赞誉。
《雷雨》我之前已经读过两次了,每次读完都是压抑与揪心并存,心情久久不能平伏。《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周朴园是这个家庭的统治者。讲述了在二十年代初,周朴园抛弃了前妻(其实也不是妻,只是他玩弄过家中的一个侍女而已)再娶了繁漪,而长期的生活压抑使得繁漪与他前妻所生的儿子周萍不断发生一些暧昧关系。周萍在疏远繁漪时,又去勾引下人四凤(周萍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二儿子周冲是个具有新思想的青年,他爱慕四四凤。四凤的妈妈来周家接走被解雇的四凤时,发现周萍就是自己的儿子。而侍萍和鲁贵生的儿子正是带领工人在周朴园工厂罢工的代表。所以的矛盾,纠纷,长期压抑的愤恨等等紧紧地缠在一起,爱恨情仇一触即发。在一个狂风暴雨的黑夜,出走被阻的四凤和周冲被闪电打中,死了;周萍自杀了,繁漪疯了,侍萍痴呆了,鲁大海出走了。一个辉煌一时的周公馆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在这里我最想说说的是周朴园,周朴园是一个旧社会的彻头彻尾的资本家,他阴险狡诈、唯利是图、毫无亲情。年少时自恃风流,勾引女佣侍凤。却像所以悲剧一样,一来受社会等级制度的限制,二来也是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周朴园只是贪图侍萍的美丽。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在玩弄过后就吧侍萍抛弃了,又抛弃了他的儿子,他那是毫无怜悯之心,在利益的驱逐下就算是亲人也可以弃之不顾,留给我们的只是冷血的狰狞的资本家面孔。几十年后,当他重遇侍萍时,第一感觉就是害怕而不是羞愧。他害怕她会说出他以前的丑事以及冷血。还带侍萍去看他一直为侍萍留着的房间,以示他对侍萍的关心。可是他关心的.不是侍萍而是他自己,他用这种方法来掩饰他的罪过无情。那个房间只是周朴园寂寞无聊时,用以回想他的年少青春,他的过往的辉煌成就;用以彰显自己的虚假的情意,存放肮脏的灵魂,仅此而已。在他以为侍萍会对他不利,影响他的前途时,立即就把一张支票递给了侍萍。他谁都不在乎,谁都不爱,他爱的唯有他自己。他在赶走侍萍时,娶了一个他认为的门当户对的人——繁漪。可是他从未真正关心过繁漪,他把她娶回家好像只是买了一件可与家庭地位相称的物品而已,不闻不问地放在家里。他毁了一个女人的幸福,有又把外一个女人丢在家了,让她的青春岁月好在无尽的等待与寂寞中,任其枯萎。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坑埋苦工等害人发财的事情上。这一切反映的都是资本家卑劣的本质。
然而,所有的一切一切,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想闪电划破黑夜一样所有的阴谋,秘密,纠纷都暴露无遗。真相的面前却是一颗颗沉重和破碎的心,结果在周家的那座大宅了,所有的人死的死,疯的疯,出走的出走。周朴园一生阴险狡诈,卑劣图利,自私无情,以为得到了很多,却牺牲了所有,失去的亲人,失去了自我和尊严,只留下一座空空的,死气沉沉的大宅,在历史的风雨中摇摇欲坠。
挖尽心思的自私、算计,换来的只是孤独和唾骂。
【读书的经历随笔】相关文章:
读书的经历小学生随笔(精选16篇)01-13
读书的经历作文02-09
读书的经历作文02-18
我的读书经历作文 我的读书经历03-30
读书的经历作文(热门)10-10
(热门)读书的经历作文11-28
【热】读书的经历作文01-06
读书经历作文01-12
实用的读书的经历作文03-05
读书的经历作文结尾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