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05-17 09:38:20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凝固的音乐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综合“欣赏·评述”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凝固的音乐,本单元凝固的音乐采用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以建筑为教学题材,通过欣赏、制作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凝固的音乐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以及基本的美术素养。

  课题《凝固的音乐》应理解为:建筑艺术和音乐一样,能够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

  教材从欣赏进入,以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为对象,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以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引导学生用体积、空间的认识方式感受优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

  两个教学活动按梯次由浅入深展开,从简单形体的制作尝试中理解建筑的某个部分,进而丰富学生的想像,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较完整的建筑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立体构成的制作技法,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

  资料库提供的术语解释: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与造型艺术通用的术语,结合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建筑在造型结构与空间上的艺术表现。

  学习大空间是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分别从生活中构成形式的运用、中国古代建筑等方面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教材综合欣赏和制作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应以形体空间感受和认识为主线,联系建筑艺术的人文精神和立体制作的技能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与表现、知识与技能方面都能够有所获得。根据学生能力条件设置模型制作的难度水平及要求,注意活动之间的梯次关系,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力求做出较完整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赏经典建筑的形式美,体会和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制作简单的形体,并构想建筑模型,画出设计草图,根据设计草图,制作简单的建筑模型。

  三、教学思路

  1.教学题材

  首页图片用于欣赏活动,感受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以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教学运用中应该有所侧重,能够让学生了解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

  布达拉宫随山势耸峙,俯瞰山峦环抱的一片广袤的平原,宏伟壮观;色彩搭配单纯、简洁,错落的组合给人丰富的视觉感受。可以比较下图加拿大蒙特利尔某住宅,同样是直线造型,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

  天坛祈年殿层层台基和重重屈檐以平稳的节奏,造成向上的动感,表现与天相接,突出“天”的肃穆崇高。

  悉尼歌剧院富有诗意的建筑群,重复的壳体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让人联想到出海的白帆、盛开的百合。比较上海体育场飞扬的曲线造型,用以启发学生对建筑构图的认识。

  教学提示启发学生对建筑作品进行联想,引入对简单形体的思考。活动一设置的教学任务可以作为制作活动的第一阶段,让学生从简单形体的制作中学习基本方法,逐步完善建筑模型的构思。第16页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了想像的参照。

  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创意制作,教材为此呈现挖切、折叠和粘合等制作技法详细的步骤图和相应的学生作业。创意制作应该在简单形体制作的基础上丰富和完整,体现教学的延续性。

  2.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用纸张、工具刀、尺子、铅笔垫板、直尺、圆规、胶棒等;分小组制作模型;明确制作过程中安全、卫生以及爱护公物等注意事项。

  3.教学策略

  从建筑艺术给人的视觉、形体和空间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凝固的音乐”:即好的建筑不仅仅是用于遮风避雨的构筑物,它还像音乐一样,使我们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

  欣赏过程注重视觉效果的感受,启发对生活的联想,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从造型、结构、色彩、环境等方面对建筑作品进行分析,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并运用于对建筑作品的评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能够对建筑作品做出积极的?穴或许是独特的?雪反应,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高音比较适合这种舒展、明快的建筑风格。针对学生对建筑和音乐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可以考虑在课前组织一次评选活动,让学生为教材中的某件作品选配一段背景音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用意,促使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创设他们认可的教学情境。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为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有机结合,随机调整师生的主从关系,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如:设置“阳光下的悉尼歌剧院”、“世界屋脊上的神殿”、“建筑的直线和曲线”等话题,让学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描述自己对建筑作品的感受;点评突出的制作,让学生介绍制作方法与体会等。诸如此类,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拍摄当地有特色的建筑图片运用于教学,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形成观察习惯。

  注重运用示意图归纳形体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作品;强调动手演示的作用,直观感受更有利于制作技巧的传授;制作几何体的展开平面图,供学生随时查阅。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字,利用校园网络或橱窗,举办“建筑博览会”;通过征文的活动形式,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欣赏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缓解课时不足的压力。

  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几何体体积和它展开平面的形状有很大区别,帮助学生完成从平面到立体转换是教学中的难点。可以利用几何模型教具,从各个角度观察其平面投影。对学生而言,更简便的方法如:拆开一个旧包装纸盒,即可获得展开平面图。

  六、教学资料

  建筑与音乐

  德国文学家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因为建筑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某种情感,例如创造出庄严、雄伟、幽暗、明朗的气氛,使人产生崇敬、自豪、压抑、欢快等等情绪。建筑与音乐的联系突出体现在节奏和韵律、重复和再现以及对比等概念与方法上。

  节奏和韵律在音乐和美术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古今中外的建筑?熏不论是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熏乃至细部装饰,几乎处处都有运用韵律美造成节奏感。

  在音乐中某一主旋律的重复或再现,通常有助于整个乐曲的和谐统一。在建筑中,往往也可以借某一主题的重复或再现来增强整体的统一性。一般说来,重复或再现总是同对比和变化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凡对称都必然包含着对比和重复这两种因素。中国古代建筑中常把对称的格局称为“排偶”,偶是成对的意思,也就是两两重复地出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还可以造成一种韵律节奏感。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祈年殿、故宫角楼的屋顶和香港力宝大厦等。

  建筑形式美法则

  一个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建筑形体的几何关系

  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圆、正方形、正三角形这样一些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具有抽象的一致性,是统一和完整的象征,因而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

  抽象的一致性指这些形状有确定的几何关系。例如圆周上的任意一点距圆心的长度是相等的,圆周的长度是直径的π倍;正方形或正立方体的各边相等,相邻的边互相垂直;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等长,三个角相等,顶端处于对边的中线上。这些形状既然有明确、肯定的几何关系,就可以避免任意性。这种观点对建筑构图影响很大。古代许多优秀建筑作品不论是平面形状、体形组合,乃至细部处理,都以上述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构图的依据?熏从而获得了高度的完整统一性。后来虽然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出现了多种不规则的构图法则,但有时仍然借助于简单几何图形来达到构图上的完整统一。参看希腊巴特农神庙、卢浮宫金字塔、台方斯大拱门等。

  直和曲的对比

  直线能给人以刚劲挺拔的感觉,曲线则显示出柔和活泼。巧妙地运用这两种线型,通过刚柔之间的对比和微差,可以使建筑构图富有变化。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拱柱式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举折变化都是运用直曲对比变化的范例。现代建筑运用直曲对比的成功例子也很多。特别是采用壳体或悬索结构的建筑,可利用直曲之间的对比加强建筑的表现力。如:悉尼歌剧院、上海东方之珠、上海体育馆。

  虚和实的对比

  利用孔、洞、窗、廊同坚实的墙垛、柱之间的虚实对比将有助于创造出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的建筑形象。如:朗香教堂的窗孔使厚实墙体显得和谐而富有变化。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课,是一堂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造型、表现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美术中的点与线基本知识。

  2.过程目标: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时动植物的情景。

  2.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油画棒或者水彩笔

  2.教师:课件、教具和纸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在玩中学的学法。

  一是在“听雨”中,玩点与线,表现形象;

  二是在“看雨”中,玩点与线,丰富形象;

  三是在“讲雨”中,玩点与线,组织形象;

  四是在“评雨”中,加深对点线美的认识;

  五是在“组合”中,加深对整体美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雨声,唱《小雨》儿歌,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1.播放下雨的各种声音,听自然的雨声,请两位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到黑板上画点与线,让学生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2.听《小雨沙沙》音乐,打开教材,唱、念《小雨沙沙》的儿歌,体会音乐、儿歌与点、线的旋律。

  3.播放春雷响了的声音,快躲一躲吧。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从听觉到用美术方法表现的能力。同时师生共唱《小雨沙沙》,放松心情的同时,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二)展开:看雨天,引出与雨有关的形象,打开学生的思维。

  播放小雨沙沙情景的幻灯片,用视觉去感受雨中有哪些形象出现和变化,并在纸上画出来。

  1.蔚蓝的天空飘来了云。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一朵云,看一看,谁画的云能轻轻地飘在天空上?

  2.眨眼间乌云堆积在一起。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乌云,看一看,谁画的乌云厚厚的,满满的?

  3.春雷响了,划过一道闪电。学生练习用线条画闪电,看一看,谁画的闪电有力量,有速度?

  4.天空暗下来了,开始下小雨了,一滴、两滴,学生练习小小的点。雨点串在一起成了什么?理解由点连成线。雨越下越密了,成了长长短短的细雨丝,理解由线连成面。让学生认识用点——线——面来表现雨天变化的方法。

  5.风呼呼的吹着,细雨丝被风一吹斜斜的落下来。学生理解雨的随着景象的变化线条也变化的方法。

  6.雨也越下越大了,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打在(教材中)非洲菊的花瓣上,学生观察水滴,溅起了又成了一朵朵的水花。教师描述,与学生一起想象着画。

  7.雨渐渐小了,风也停了,(教材图片中)芦笋怎样了,念儿歌,画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练习,用点和线表现下雨情境中的基本要素。下雨时,不仅有雨点,还有其他天气变化:天阴了,乌云聚集了,闪电了??所以下雨了不应该仅仅只关注不同的雨点。雨天典型变化图片的播放,让学生对雨天变化有所了解。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可能对天气变化时所有的特征都有所认识,观察之后还需要有个内化的过程,所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画雨天的天气变化,降低了难度。(下图为学生的练习

  )

  (三)深入:想雨中情,说雨中的故事,丰富学生想象力。

  创设雨中情境,启发学生讲故事,拓展思维,为学生画下雨的情境创作准备。

  情境1:画下雨天动物和植物的拟人故事。雨好像一个娃娃真调皮,跑到了田野里了。小花特别喜欢雨娃娃,猜猜它会怎么迎接雨娃娃?

  (出示教具小花),示范小花拟人的方法:在小花脸上添画表情;摆放小花的叶子。还有谁会来迎接雨娃娃呢?雨娃娃来得太急,小青蛙还没做好准备呢。你们有躲雨的办法帮帮它吗?(出示教具小青蛙)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添画荷叶、蘑菇当雨伞。

  教师再启发学生讲故事,那其他的小动物在下雨天会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动植物拟人手法的指导练习。一年级的.学生,处在“样式化前期”,美术基础还是幼儿水平,语言表达的时候说得非常到位,一旦动手表现就未必那么回事了。所以在唤醒了学生对雨景的记忆后,就应该安排雨景的具体画法指导。对于植物而言,拟人的具体手法就是添加表情和动作。表情可以是眯着眼睛享受雨水的滋润,也可以张开嘴

  巴喝着甜甜的雨水,但是教师示范的只是其中一种,其他表情由学生来思考。小花会拥抱,会跳舞,而这些动作靠叶子来完成。教具中的小花叶子是可以变长的,然后可以把两片叶子相向折呈拥抱姿势,也可以一个高一个低呈舞蹈状态。

  教师的表情添画和动作摆放是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草,大树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现。而对于小动物而言可能有趣的就是躲雨的样子:躲到荷叶下,藏到蘑菇下,还可以用小花做伞挡雨。但一堂课里不可能所有的画法都示范,这些用贴的形式会更快更有效。

  情境2:模拟雨天人物的情境故事。小雨沙沙下个不停,它跑到我们教室里来啦。用手接住它,(教师做动作,让学生也跟着做)洗洗手吧(师生一起做),洗洗脸(师生一起做),地上有好多水坑呀,踩一踩(师生一起做)雨越下越大了,这可怎么办呀?

  谁有雨伞呀?快撑起来,(师生一起做撑伞动作)谁有雨衣呀,快穿上呀(教师做动作帮学生穿雨衣)没有伞也没有雨衣的小朋友怎么办呀?快,捂着头,跑回家吧(师生一起做跑步动作。)终于到家了。(甩甩手)

  【设计意图】调节课堂节奏,适应低段学生心理需求。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保持20分钟,当课程过半,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疲劳状态,注意力开始不能高度集中。

  如果这个时候还是安排高强度的操练或是枯燥的问答,学生根本没办法全力投入。情境2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设计的一个放松环节:让学生在音乐中跟着老师一起尽情地做雨天才会做的事:

  撑雨伞,穿雨衣,蒙头快跑,踩水坑,既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又唤醒了学生雨中情景的回忆,加深了情感体验,为后面的创作埋下伏笔。

  (四)学生想不一样的故事,创作一幅独特的下雨天的画。

  教师发各种彩色几何形纸片。学生进行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下雨天的画。

  可以画小花、小草、小动物的可爱模样,

  也可以画人们有趣的样子。

  教师巡回指导,幻灯片放小学生画下雨天各种题材的作业。

  (五)赏佳作,评雨景

  评价要求:

  1.用了哪些点和线,为什么这样用?

  2.小花、小草、小动物哪里最可爱?

  3.能给你的作品取个动听的名字吗?

  4.谁的画更有下雨天的情境?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都是针对本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要求进行讲评。

  (六)雨景组合会怎样?拓展思维

  1.把作业排成下雨天。(教师摆)

  2.把作业排成雨伞。

  3.拓展:给你的作业配儿歌、古诗、谜语等等。

  和你们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有关小雨点的儿歌、古诗、谜语,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比比谁找到的更合适放到你的画面中。

  最后让我们看着自己画的雨景,再来唱一唱小雨沙沙沙,把我们的工具都收拾好。

  【设计意图】组合让学生看到更大的空间,进一步创意的情景,把美的表现方法不断的拓展。

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教材展现给学生一个丰富的传统民间虎文化。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的空间非常大,可根据学生的设计意图,引导、帮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虎。发展学生的个性情趣,才是教材的主要目的。

  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浏览虎的资料,是学生了解虎的特征以及传统文化中虎的魅力,从而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虎的形象做一做,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虎的形象做一做虎。

  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和创新。

  教学用具:铅笔、记号笔、图片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启发法、示范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森林之王是谁吗?对了,是老虎。

  了解虎的文化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虎的了解。我们来看一看汉代的“虎纹瓦当”。自古以来,虎是威武勇猛的象征,是扶正镇邪的“保护色”。因此,以虎的形象制作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深受群众的喜爱。

  小组内说一说虎的特征和文化。

  欣赏各种虎的作品

  陕西的虎头面具虎灯笼陕西的泥坐虎布老虎等这些民间传统工艺品各具特色,你喜欢哪一件?说一说你的感受?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学小组讨论

  分析实物虎和作品虎的不同

  我们来看两张图片。 看一看实物虎和装饰图案虎的不同。

  从五官特征说一说实物虎和作品虎的不同。

  欣赏书中学生作品

  1、 剪纸作品是先在纸上画出虎的外形,用剪刀剪出眼、耳、鼻花纹等,再沿着外形完整剪下。2、 泥塑作品看书中的制作步骤,想一想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同学说说泥塑虎的制作步骤:1、 用泥制作出虎的各个步骤。2、 用牙签把各个部分固定好。3、 用水粉颜料画上虎的眼、耳、鼻花纹等。

  学生实践活动

  试着用彩纸或泥等材料来塑造一只可爱的老虎吧!

  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作业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看谁做的虎最威武,最好看。

  学生。

  教学延伸

  你还想用什么来制作虎,回去试一试吧!

  学生说一说。

  虎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虎 的形象已无所不在,运用在文字、诗歌、雕塑、绘画、戏曲等各个方面。你想能不能把你做的虎运用于你的生活呢?

  可以做一张有虎的书签;可以把虎的作品放在桌上作为工艺品······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编与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 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 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 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 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 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 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 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 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 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 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 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 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

  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 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 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 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 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 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 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 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 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 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三、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 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滴色、拓拓印的方法表现春雨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

  2、能使用滴管作画,体验滴滴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绿色雨滴图片、教师滴画的录像。滴滴管、报报纸、颜料(绿色、红色、黄色、蓝色)、素描纸、托盘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绿色雨滴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宝贝们,你们认识小雨滴吗?小雨滴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带来了绿色的小雨滴,它想和小朋友玩游戏。

  二、播放教师滴画的录像,让幼儿观察滴画的方法。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材料?小雨滴是怎样的?

  再次播放录像,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教师是如何滴画的。

  引导语:小朋友们,请你们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滴画的。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是如何滴画的,请个别幼儿描述。小结滴画的方法:用滴管吸一吸,在纸上滴一滴、转一转。

  三、幼儿绘画,教师观察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引导语:有许许多多绿雨滴也想来玩滑滑梯的游戏,现在请你们和绿雨滴一起玩吧!

  幼儿滴画绿雨滴,教师通过提示和适时的帮助使幼儿掌握滴色的方法。

  四、增加颜料,引导幼儿再次创作。

  引导语:哇,好漂亮啊!你们看大地变成了一片绿色!现在黄雨滴、蓝雨滴、红雨滴也想和绿雨滴玩游戏喽!你们也来试试吧。

  示范创作,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五颜六色的春雨。

  五、师幼相互欣赏作品并评价。

  引导语: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在不知不觉中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欣赏春雨的色彩,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美术教案 篇6

  一、激趣

  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讲草丛故事。

  播放轻柔的音乐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

  每组发放草叶实物并插在泥团中

  三、组拼(几棵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棵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棵草长在一起的情形,教案频道 /jiaoan/将带来的几棵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

  各种各样草的实物、大块泥团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

  玩具、标本等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

  (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

  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在教材预留空白处添画

  六、欣赏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课件和线描作品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 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能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八、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美术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巩固粘贴各种图形的技能。

  2、通过范例和教师的提示引导,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粘贴活动。

  3、能体验美工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学习单

  2、一桶饼干(实物)

  3、每张桌上放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蜡光纸。

  4、每组两盒胶棒、两块抹布。

  5、范例一幅。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从桶中拿出各种饼干给幼儿看,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吃的?

  教师边说边拿出各种饼干给幼儿看,请幼儿说说饼干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材料,并带领幼儿进行粘贴饼干的游戏。

  (1)教师在每张桌上放置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蜡光纸。

  (2)教师将画好饼干桶的纸发给幼儿,想幼儿示范讲解游戏方式:在一组粘贴完后,可以带着自己的饼干桶选择其他小组进行粘贴。

  (3)教师向幼儿示范讲解使用胶棒粘贴的方法。

  教师:用胶棒均匀地抹在蜡光纸没有颜色的那一面,一定要抹均匀,然后贴在饼干桶上。

  3、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找人少的地方进行粘贴。

  (2)鼓励幼儿用多种形状进行粘贴。

  (3)对个别不太擅长的幼儿进行鼓励。

  4、完成粘贴活动后与幼儿一起分享饼干。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美术教案 篇8

  1授课名称:飞天

  2授课教师:XXX

  3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

  4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2、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参考传统的飞天形象,临摹创造一幅飞天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

  5教学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6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感受飞天的美感,使枯燥的课程变得有趣。7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材,飞天的相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关于飞天起源的宗教神话传说,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师生交流飞天引出敦煌莫高窟。

  2、以让学生课前观看有关莫高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莫高窟、认识飞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件展示)。

  3.、教师介绍飞天的发展阶段及各个时期飞天的风格特征。

  4、引导学生分析交流:飞天没有翅膀也没有羽毛,她是靠什么在天空中飞翔的。

  5、通过小鸡啄米图的白光使学生形象生动的了解飞天头顶白光的作用。

  6、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画飞天都是用的什么样的线条,为什么要用曲线而不用直线?

  7、通过设置动画让学生观赏,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曲线的动感。

  师生小结:

  飞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飞天是靠翩翩起舞的彩带和舒展灵动的动态才呈现出飞天的美感,这些瑰丽的传统艺术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自豪感的来源。

  学生作业:

  了解飞天的美感和尝试画出飞天的动态。

  作业要求:

  1、造型准确

  2、姿态优美、线条流畅

  3、可以是线描,也可以涂颜色。

  学生作业展评:

  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2、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作品。

  课外拓展:

  课下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飞天在国际艺术史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印画游戏。

  2、欣赏自己制作的小背心上的图案,享受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物体。

  2、水粉颜料、擦手毛巾。

  3、收集的有漂亮图案的背心的图片,教师事先印好的小背心一件,废旧的白色背心人手一件。

  4、一段活泼的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收集的有漂亮图案的背心,认识上面的各种颜色。

  2、请幼儿拿出老师准备的背心和图片中的背心进行对比,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怎样才能把背心变的和图片中的背心一样漂亮?

  3、出示教师制作的彩色小背心,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做出来的?都用了什么颜色?

  4、组织幼儿制作彩色小背心。

  (1)指导幼儿印画的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然后蘸上一种颜色,进行印画。

  (2)幼儿进行探索:你选择的工具能不能印出图案,印出的图案像什么?

  (3)提醒幼儿在印画时,将各种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效果会更漂亮。

  (4)教师提醒幼儿,一个工具只能蘸一种颜色,在印画的同时注意画面、桌面、衣服的洁净,对保持清洁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5、作品完成后,请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我用的什么工具和什么颜色印出的这个形状。

  6、等颜料干后,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穿到自己的身上随音乐,以时装表演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并把幼儿作品挂在作品栏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

  孩子的世界是七彩的乐园,他们对色彩绚丽的物体极为敏感、关注。这节活动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和颜色,将白色的背心装饰一新,增强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让幼儿体会其中的快乐。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5-14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5-12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合集6篇05-12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6篇05-14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5篇05-02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7篇03-22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2-20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模板5篇03-18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汇总9篇05-03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集锦10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