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论文

时间:2024-08-31 08:07:15 论文 我要投稿

科学小论文优选[1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小论文优选[15篇]

科学小论文1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能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奶奶说:“奶奶,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奶奶”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奶奶:“你信不信,我能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奶奶’两个字来。”奶奶,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奶奶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奶奶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由于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能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神奇吧!

科学小论文2

  星期六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我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说:“你自己做个实验就明白了。是这样做的……”

  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爸爸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我想如果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让我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结果还是一样。我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么样呢?我又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如果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象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我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好习惯。

科学小论文3

  在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也会有许多的奇妙现象,比如:干冰和热水的碰撞的奇怪现象……那这些奇妙现象下,又有什么奥妙呢?让我们一齐进入探索飞船,一齐探索生活中的奥妙吧!

  这天我们要探索的`生活奥妙是:干冰和热水碰撞后,会突然冒出浓浓的烟雾,这是怎样一回事呢?让我们做个试验吧!

  首先要准备一些干冰和热水以及一个扎实的手套。我们实验的第一步是:在手套里放入事先准备的干冰,分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干冰如果太多或太少会影响实验的效果。放入干冰后,在手套里,倒入热水。然后,立即把手套捆紧。

  此时,我们会发现,手套开始慢慢的膨胀,越长越大。我们再把手套慢慢地摇动,我们会看见,手套胀得像一个充满的气球,慢慢地,手套爆炸了!为什么在手套里放入干冰后再倒入干冰然后封闭手套,手套会慢慢膨胀最后爆炸呢?让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吧!

  我们参加婚庆典礼上是,会在里面有干冰的蛋糕上倒入热水(酒),此时,蛋糕会冒出浓浓的烟雾,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先,刚才我们做的两个实验会产生如此搞笑的现象,是因为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将热水与干冰放到一齐,二氧化碳开始升华,干冰就从固体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温度大约是零下八十度左右,当二氧化碳遇到比它温度高的物体时会迅速的汽化,所以干冰遇见热水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怎样样啊?同学们这天又学到了奇妙的知识吗?同学们,在生活中,会有许多的奇妙现象,也有许多的生活奥妙。让我们一齐继续探索生活中的奥妙吧!

科学小论文4

  气垫船又叫"腾空船",是一种利用空气的支撑力升离水面的船。这种船一出现立即受到全世界造船界的关注。

  老师在三天前也叫我们制作气垫船,我兴致勃勃地拿出了制作气垫船的材料:光碟、101胶水、气球、瓶盖、吸管,开始准备做气垫船了。我一开始不会做,可是我们班的朋友有很多都做好了,于是我决定试一试。

  我班的朋友做的样子都一样,可为什么有的跑远,有的跑近,有的跑快,还有的跑慢呢?我就一边思考着这些问题,一边开始操作,可是一开始不大顺利,连瓶盖都粘不到光碟上,我就请母亲帮忙。瓶盖终于粘好了,刚好粘在光碟的正中央,我看起来很满意。下一步工作是用针把瓶盖钻一个小洞,可是我不会用力,一下子把手都扎破了,但是我忍着疼痛继续干下去,小洞终于扎好了。然后我把气球放在上面,大功终于告成了,虽然样子不是太好看,但是我现在兴奋不已,因为这是我自己完成的手工制作。接下来我很紧张,因为要开始试了,能否成功呢?不管怎么说还是试一试吧!我就用吸管向瓶盖眼里吹气,然后把吸管拿开,把它放在桌面上,一松手,气垫船跑起来了,终于成功了,我的气垫船虽不及真正的气垫船,但是,它也是形式上的`气垫船,所以我很自豪。

  通过这一次气垫船的科技小制作,我更加喜欢上了科学,所以我以后要加倍的努力学习,将来的一个成功的科学家。

科学小论文5

  “咕咕,咕咕……”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听到从厨房里传来了一阵怪叫声。天生胆小的我不禁吓了一跳。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可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这时,又传来了“咕咕、咕咕”的声音,我这才注意到,原来是脚边的泡菜坛子在作怪。咦,泡菜坛子怎么会冒泡呢?会不会是空气钻进去,然后又从水里冒出来呢?可是,泡菜坛的盖子盖得紧紧的,

  一丝空气也跑不进去呀!

  姐姐上班回来了,还没进大门,我就迫不及待地跑上去问:“姐姐,姐姐,泡菜坛里为什么会冒泡泡呢?”姐姐笑眯眯地说:“泡菜坛里的菜泡得时间长了会产生一种厌氧菌,它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大量繁殖,当它发酵的时候,就会排出气体,所以泡菜坛子里会冒泡泡。”

  什么?厌氧菌?我最怕细菌了,它们都是坏东西,怎么可以出现在食物里呢?我们吃了这些东西生病了可怎么办呢?姐姐的回答已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我拿来《百科全书》寻找答案。啊,答案在这里!原来,自然界里有一些菌(如酵母菌、厌氧菌),可引起食物发酵,产生酸,同时放出气体,它们对人类并无害处。我想:以前奶奶做好后只有拳头般大小的`馒头,蒸过之后成了巴掌那么大,而且又香又甜,原来都是酵母菌的功劳啊!没想到,以前在我眼中深恶痛绝的菌类,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这么重大的作用。

  我正想得入神,突然泡菜坛子里又冒出了一个大泡泡。姐姐对我说:“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只要您留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看,“咕咕”叫的泡菜坛就是很好的证明。

科学小论文6

  科学小游戏

  今天一早,爸爸把我叫到房间里,指着桌上的一个透明杯和一枚纽扣说:“咱们现在做一个科学游戏,叫做被子里的纽扣。”“么?被子里的纽扣?”我脑子里顿时冒出一个大问号。爸爸有意卖着关子说:“过会儿你就知道了!”

  游戏开始了,爸爸把纽扣放入水中,纽扣向下沉,一直沉到杯底。一会儿,爸爸站了起来,对着纽扣挥了挥手说:“纽扣纽扣,你快上来吧!”扣子向气球似的慢慢浮了上来。爸爸又对扣子说:“纽扣纽扣快沉下去吧!”纽扣又悄无声息的下去了,哇,好神奇,我不禁张大了嘴。

  爸爸看我那么疑问,说:“纽扣沉下去,是因为纽扣有重量,下沉时,石灰末与稀盐酸发生了变化,放出了二氧化碳,有许多小气泡集在纽扣上,气泡多了,浮力变大,扣子就升了起来。等扣子升到了水面,石灰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就变小,气泡随之减少,浮力也会变小,这是纽扣的自重力就会大于浮力,于是它又下沉了,经过多次试验,还可看出,要让扣子听指挥要掌握好扣子上浮下沉的'时间。”听了爸爸的话,我茅塞顿开。

  啊,这个实验真有趣!

科学小论文7

  一、个体合理性与集体合理性

  科学合理性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

  20世纪以来,科学哲学家们针对科学哲学中的许多重大理论议题,围绕合理性提出各种模型,试图通过对合理性的论证来达到对科学与真理的说明。

  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的合理性在于逻辑的合理性,逻辑可以将世界的一切形式表达出来。

  逻辑实证主义之后,证伪主义者波普尔则将科学看作是一个通过否证而达到真理的过程,这与逻辑实证主义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达到真理的方式不同而已。

  但是,历史主义者库恩在解读科学时,认为人们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要依赖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并将这样的一种信念灌输到对科学的理解中,即“科学是一个逐渐形成、不断变化的过程,科学的领域是没有边界的,科学的合理性绝对没有先验的和一开始就永远确定的基础,不存在着普遍有效的、永恒不变的评价标准,合理性同科学自身一样具有自己的历史并将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科学的真理观从此受到了置疑。

  自库恩的开创性言论之后,科学哲学研究力图寻找到一条可行的科学合理性描述道路。

  例如,劳丹就将合理性与价值问题联系起来,将科学的目的与标准合二为一,在他看来,合理性不在于合乎理性,而只是合乎某一标准,这个标准在他那里就是能够解决问题,引导科学进步。

  总体而言,以理性主义为标准的传统科学哲学弘扬的是一种个体合理性标准。

  “基础主义的合理性模型是一种超越时间、超历史的合理性模型,它力图建立一种永恒的、普遍有效的合理性模型。

  这个模型的主要标准是一套认识论原则和知识评价标准。

  一旦这样的合理性模型建立起来,科学研究就成了个人事业,个人完全可以按照既定的合理性标准和原则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检验认识结果,别人的存在是无关紧要的。

  这样,主体合理性最终划归为个人合理性。

  但是,这一标准的存在也将科学一人类共有的事业转化为个体的研究,从而理性主义的合理性模型也内涵了一个大前提,即不同主体的心灵是同一的。

  或者,至少人们在对待理性这一问题时,心灵是同一的,相应地观察语言也是中立的,所有人对自然界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这样,科学知识便被看作是思想与外界单纯的二元关系,最终导致忽视不同个体心灵之间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随着人们对科学审视的不断深人,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科学事业与科学知识做社会学考察的倾向,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应运而生。

  科学社会学将科学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考察,看到科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比科学社会学更为深人,将从前“黑箱”内的科学知识也放置在社会学框架内考察。

  在这样的研究中,科学知识社会学不同于传统科学哲学认识论中将科学合理性划归为个体合理性的倾向,而是提倡一种集体主义认识论和集体合理性:“科学知识社会学是试图建立一种关于科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把科学家集体看作科学认知组织的相关单元,强调‘认知共同体’的集体认知或社会认知的突出地位。

  个体合理性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这里也就不再适用,原有的科学合理性的内涵必须改变,认知共同体的作用得到强调,科学合理性中展现了集体认知的合理性。

  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信念考察

  针对理性主义模型所要求的人类心灵同一性问题,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汉森的“观察负载理论”以及库恩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等,都提出了质疑。

  而且,在库恩之后的科学哲学研究中,人们也意识到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意识到“鸭一兔图”所表达的格式塔式鱿变化是个普遍现象,虽然人们目前还无法对人类大脑的认知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但是已经开始了对这个领域的研究。

  同时,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观点说明了语言的非同一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也对人类语言使用的多元性给予说明。

  为此,科学知识社会学学者指出,既然语言对于每一个人不同,由语言表述出的自然图景相应地也不可能是相同的,这必然导致对纯粹的、单一内涵的科学真理、客观性与合理性的深度怀疑。

  所以,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需要对社会因素进行考察,“在他们(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确立知识的本质,不能单纯地只靠对孤立个体的行为和信念进行哲学的或心理学的分析,还需要考虑科学中的集体的和社会的认知行为。

  其实,科学合理性在科学哲学史上发展到现在,其内招I已经演化为理论选择与接受标准之间的理性关系,而它的外延则体现在人类的信念和行为之中。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信念一方面是随自然及文化规范而变的,另一方面是与个体感觉经验相联系的.。

  这就一方面进入到对认知领域的寻二究,另一方面则必不可免地涉及到观察语言的情境性。

  信念是知识论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在对知识进行研究的时候必定要涉及到各种信念。

  巴恩斯(B.Barns)指出,人们对不同的信念不能够一视同仁,对流传下来的理论和知识形成了思维定势,同时,认为行为者自身(持信念的认识主体)也理所当然不需要解释,而其他人的不同信念则当作是反常的和有偏见的。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没有任何一组特定的关于自然的信念可以看做是合理的或者是惟一的真理,“不过,通过证明可以合理地持有某些信念,包括科学信念,人们仍有可能声称它们具有特殊的地位。

  人们也许会用科学活动的合理性来证明科学信念的可靠性。

  尽管对这个世界总应当从某种初始的观点来探索,尽管‘事实’并不仅仅限于直接的感觉印象,人们还是有可能声称,某些特定的理论,由于参照它们局部界定的经验而通过了检验,或者根据这种经验得到了合理的完善,或者合理地与其他理论进行了比较,因而这些理论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比那些没有经历过这些过程的理论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更值得信赖。

  选择那些不太可信的信念体系恐怕是不大合理的,而且人们可能会认为,如果这样做就需要加以解释。

  科学知识社会学正是倡导以这种姿态而持有的合理性信念,但是这种合理性不是一种约定的合理性,而是一种适时的合理性,这种适时合理性的构成所依据的就是在前面所说的文化规范与经验的情境性。

  由此,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合理性的疑问,并不是意味着完全放弃什么是合理的,而要放弃的是那种可以作为知识衡量标准的惟一合理性。

  因为,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关于自然信念变化的原因,也能够正确理解信念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科学知识社会学提倡的是一种适时的合理性,就像标准是在不断改变的一样,合理性是与情境性相关联的,他们否定一种惟一的合理性或有效性,是要建立起一种动态的、多元的合理性。

  先前科学哲学研究的科学发展模型中,理论的生产者基本上不用去负责理论的评价问题。

  而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模式中,理论的生产者不仅仅是生产者,还是理论的评价者,也就是说二者的身份是同一的,科学家的生产者身份在对理论评价时必然发挥作用。

  因此,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既要关注行为者自身因双重身份而具有的相对性立场,更要关注在这样的过程中科学合理性受到的冲击。

  三、实践、文化与科学合理性

  对科学合理性的认识论信念考察,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实践性研究所讨论的问题更加细致,深入到了科学知识产生的微观过程,表明了科学受到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更加丰富了科学合理性的内涵。

  著名的科学知识建构论的主要代表诺尔一塞蒂娜(K.Know一Cetina)就认为:“科学成果从与境方面说是特定的建构。

  这些建构带有创造科学成果过程的境况偶然性和利益结构的标志,没有对这些建构进行分析,就不可能充分地理解这些科学成果。

  科学研究程序中,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选择是当地的,依赖于具体的研究境况,科学知识的产生以及接受被内化到实验室的细枝末节中,实验室这个微小的单位已经将科学知识体系细致地描述出来。

  在诺尔一塞蒂娜的后期研究中,她转向了对实验室文化的研究,她将这种实验室文化的研究称为“认知文化”。

  认知文化比前期的科学实践考察视野更广泛,以前对科学实践的考察只是关注与实践相关的科学家事务、实践规则和科学家活动,而基于认知文化的实验室生活世界则将视野拓宽至参考情境以及关于情境的世俗的、本体论的和空间的等结构。

  诺尔一塞蒂娜指出,“认知文化聚焦于不同的以知识为导向的生活世界,不同的关于经验的意义,参照物(知识客体)的特殊建构,关于仪器的独特的本体论,认知主体的特殊模型。

  在我们看来,诺尔一塞蒂娜对科学知识的实验室考察虽然没有直接讨论科学合理性模式怎样改变,但是她所提倡的科学实践分析模式则隐含着人类合理性在科学研究中的演变)也就是科学合理性不是文化无涉的,而是受到多种认知、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

  与诺尔一塞蒂娜的研究方式相近的另一位人类学家特拉维克通过对HEP(高能物理学)社区的考察,描述了物理学家的文化取向和物理学界文化,以及日本和美国各自的HEP社区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等。

  这种实践性研究采用大文化的视角,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被看作一种信念或文化现象。

  在科学认知中,科学合理性必然要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人类科学理性的形成过程因而具有了更多的文化色彩,这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学者那里早有论述,巴恩斯认为“科学是亚文化的集合”,科学的不同分支有着潜在的文化内聚性。

  他指出,科学在逐渐被当作是一种有着相当不同的社会控制系统、相对自主的文化。

  马尔凯(M.Muikay))也对科学做了文化意义上的分析和解释。

  他指出,在对科学知识做社会学的分析中,文化资源同科学家们所使用的认识或技术资源同样重要,科学知识作为科学文化成果,应该和其他文化领域一样,接受社会学的分析。

  因此,科学合理性的内涵中就不可避免地融人了文化等因素。

  四、小结

  探索科学合理性问题,其实也就是力图说明,我们如何解决科学理论选择中的争论,如何选择一种可以用来约定的标准。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这里,科学合理性问题的外延延伸到人类的行为与文化实践中,布鲁尔(D.Bioor)在巴恩斯的启发下,也曾作了“自然合理性”与“规范合理性”的区分,自然合理性表现为人类的一般认知特性;而规范合理性是指确立或认可的推论模式。

  他们认为,不可能有真正.原始的观察语言,观察语言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协商,也是在互动中被维持和修改的,因而也就没有一组特定的信念是合理的或为真理的;真理不意味对某一问题绝对正确的把握,更不意味是其他问题的衡量标准,基于此可作为科学知识衡量标准的单一的科学合理性是不可能的,衡量知识的标准也是一种适时的集体协商的产物。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离开了行为者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便很难说明科学因素变化的动因。

  科学家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选择固然可以从他持有的理论、方法和目的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说明,但这并不能排除当时社会环境、生产实践水平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讲,至今,科学哲学提出的任何一个科学合理性的模式都不能完全应用于科学的实际过程。

  这里的问题就在于前述的模式都是基于一个前提,即科学知识只是对自然界进行的客观描述。

  科学知识社会学虽然并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性的模式,但他们力图证明,科学知识不只取决于自然界的经验事实,它还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由作为集体成员的人社会性地建构或构造出来的,同时也并不存在与环境无关或超文化的合理性规范,从信念的心理分析以及文化的角度看待科学事业,科学合理性也会从一种约定的合理性变为一种自然的、适时的合理性。

  正是在消解静态的合理性并建立一种动态的合理性的过程中,科学知识社会学学者表达了他们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即:不存在独立于任何范式的关于世界运作方式的客观真理,科学领域也不例外,更没有一套固定的标准衡量不同范式下的信念。

科学小论文8

  内容摘要:科学论文阅读包括科技类文章阅读和社科类文章阅读。许多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存在很大的畏难心理,如果能在阅读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阅读技巧,比如了解一些文体特点,对症下药,找出文章每段的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者是如何论说的等等,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阅读就不再是一种困扰,而是一种探询、享受。

  关键词:粗读 研读 细读

  所谓科学论文阅读包括科技类文章阅读和社科类文章阅读。科技类文章即科技文,是指研究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文章,高中阶段选用的科技文往往反映的是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科研成果。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文章。社会科学论文涉及面广,所论多为人们共同关注的某一问题,因而读者范围较自然科学论文广泛,也是高中生必读的一类文章。许多学生对于两类文章的阅读存在很大的畏难心理,如果在阅读中能明确此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及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就完全有可能驾御文章。

  一.文体特点

  科技类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与我们平时所学的科技说明文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内容知识含量大,信息密集,新词语、新概念较多,科学术语较晦涩,不仅提出新的概念,而且还在文章中对这些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进行解说、分析和阐释。文章思路清晰,大都先提出话题,然后介绍原委,主体部分有四五段,多是一段一个侧重点,段意明确。但往往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阐释。写法较单一,表达方式以说明或议论为主,行文准确,术语较多,表达直白,不讲含蓄。

  社科类文章:有别于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主要特点:理论性较强,它既是探讨社会科学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内容涉及面广,包括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政治、教育、艺术、考古、语言等。写法灵活多样,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讲求科学性、严谨性,语言准确严密。

  二.阅读策略

  (一)粗读全文――圈画重点、疑点

  首先标出自然段数,以自然段为单位,思维积极灵活,高度集中,采用逐句阅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也就是抓关键词和关键句。常见关键词有: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文章要解说的“主概念”及为“主概念”解释清楚而出现的“次概念”。重要“问题”或“概念”前后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表示“问题”之间,“概念”之间,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关键句有:中心句、要点句。是用来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一般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记叙中的议论句、描写中的抒情议论句、在阅读中都是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句子。首句、尾句、过度句。科学论文的观点非常鲜明,作者往往把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使读者一目了然。

  然后进行圈画,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如果该段没有关键词、关键句,可以找出该段的写作对象,并通过划分层次指出其特征。也可采用提要式概括、总合式概括、理解式概括能方法来概括该段内容。对文章粗读一遍以后主要了解文章主要说了什么事,什么新发现,观点是什么,通过段落理解而达到把握全文内容,领悟全文主旨的水平。明确了每节的中心内容后,能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只有把每一段的小论点、小中心提炼出来,才能对原文的轮廓形成大致的印象,才能分清作者主要说的是什么,分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粗读全文,是带有全局性质的大略理解和把握,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让文章的内容很快的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各别语句读不懂,也可暂时圈画出来。二次三次阅读时可着重处理解决。

  (二)研读全文 ――把握结构、观点

  在圈画出文章的重要信息以后,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大层次即文章结构,注意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御文章,包举万象,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意图。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的结果层次,从结构分析入手,把握全文的内容,进而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其次还要着眼于文章的小层次即段内结构,注意理清段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探究文章,以小见大,局部感知文章的内容。有了对文章的总体把握,我们在理解个别语句时不至于犯“一叶障目”的错误了。

  分析研究文章的结构布局,是把握文章观点的前提。科学类文章组织结构的方法,是为表达中心而设计的,阅读时要领会文章是怎样有序合理的安排层次、组合结构,在圈画的重点语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文章的一般结构(诸如总分、并列、对照、层进)。文章的观点往往是有层次的,一个总论点下往往由若干个分论点来支撑,或是几个不同层面的分说整合为一个辨证的总观点。至于入题、过度、推进、呼应、收合等结构因素的分析,阅读时也要注意,要在动态分析中把握作者的思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思想倾向、主张。包括:提出一个意见供学术研究或思考;明确表示反对、赞同、补充某一个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商榷什么,否定什么,批评什么,一篇好的科学论文总会旗帜鲜明的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一些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词、句。

  (三)细读全文 ――体味词语、句子

  科学类文章是人们表达观点、宣传主张、阐明思想的信息载体,这类文章在范围的限制、程度的强调、数量的表述、肯定和否定的语气、事物的可能性和模糊性上,在语言上都有精准的要求。所以阅读文章要特别强调体味语言、领会语意。领悟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概念,二是根据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含义,三是根据上下文把握词语的语境义,四是代词或非代词的指代义。如何理解呢?

  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具体辨别、严格筛选出文中有关重要信息,选出揭示概念的有关信息,把握关键。不可主观臆断,不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判别,必须忠实于文本。

  对于其他词语,可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义项;仔细比较辨别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分析词语源生或隐含的内容。总之,对词语的理解必须放在大的语境中读,而不能脱离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句子:一是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文眼句、中心句、首句、尾句、情感句、矛盾句、过度句、深化句、总结句等),四是含有修辞的句子。

  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对单句可用“抽取主干法”,先找到句子的主干语,明确陈述的对象,清理掉修饰、限制的修饰附加语;对复句要明确区分分句间的关系,还要善于借助句群关系来理解句子表达的重点。从而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对内涵丰富的句子,应先分息这句话的字面意,再根据上下文语境,仔细分析领会在文中的意思,整体解析。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它们要么体现了文章的思路,要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么承上启下,要么阐明主旨,它们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类句子也是较容易理解的。对含有修辞的句子,先判别运用了何种修辞,将修辞还原,比如对词语比喻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理解的关键。明确运用此种修辞达到什么效果,效果也就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意思。

  总之,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最基本的能力,是在无数次的心理阅读和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只要辅之以恰当的阅读方法,就能化难为易,领会文章的精髓。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较文学作品的阅读简单,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不是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的,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只要我们按照最基本的思路来阅读,借鉴这些阅读方略,并重视感悟,我们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科学小论文9

  科技改变生活,时代在渐渐发生变化,科学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咱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在以前,农民伯伯每到春天,就要辛辛苦苦的进行插种,播种等的工作,夏天又要杀虫,秋天又要忙着收获,跟着种其它农作物。它们要一年四季,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顺序,天天佝偻着背下地干活,经常弄得自己筋疲力尽。可有时候天气会喜怒无常,下几场大雨或连续几天的干旱,再加上某些地方环境的污染严重,害虫随处可见,这些足以让农作物无法生长,农民辛苦的劳动得来的却是落得一场空。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培育方式—太空育种。它是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地面卫星,借助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等地面不可模拟的环境变化,使种子发生变异,经过地面多代选育获得稳定的`遗传性状,从而培育出新的农业品种来。

  自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地面卫星,先后进行了多种植物的空间搭载实验,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小麦、番茄、青椒、芝麻等作物的新品种。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从太空的带来的果实,它的重量和外形都发生了变化,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好吃得多。

  科学之门已经打开,科技带给咱们的便利随处可见,以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咱们来探索,来创造。让咱们插上科学的翅膀,在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遨游,发现并探索咱们生活中的科学,为未来的科技贡献咱们的一份力量。

科学小论文10

  实验器材:凸透镜(放大5倍的放大镜)、蜡烛、白纸做成光屏状、近视镜和一把刻度尺。

  实验一:首先我们把蜡烛放在一边,凸透镜放在蜡烛的右边并离开一段距离,但其距离要小于凸透镜与蜡烛的距离。然后把烛焰,凸透镜和白纸板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调节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使得在白纸板上得到一个烛焰所成的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此实验中我们用白纸板模拟眼睛的视网膜,能在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像。

  实验二: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此时烛焰的实像不再落在原白纸板上,白纸板上的烛焰的形象变得模糊,用另一张白纸在原白纸板的左边移动,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实验可以模拟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近视眼视网膜的前面。

  实验三:在实验二的基础上用一个近视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模拟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这时蜡烛发出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入凸透镜,可以看到原白纸板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

  通过以上的几个实验,我得知近视之所以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由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所导致的。犹如实验二中的现象那样,当凸透镜成模糊的像时,把近视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就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一现象说明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使远处的景物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其实眼球的前后径可能和照相机的暗箱的功能差不多,在保持物距不变时,先调节暗箱的长度使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然而当暗箱的长度拉长时,照出的景物的像就越模糊,暗箱的长度要恰如其份时,照出景物的像就越清晰。相对于正常人的眼球而言,若是眼球的前后径越长,近视的度数就越高。看到的景物的景象就越模糊,如果眼球的前后径是正常的话,那人的视力也会较佳,看到的景物的景象也会比较清晰。

  大家一定要保持眼睛清洁,不要让眼睛过度疲劳,要是近视了,就惨了,经常戴眼镜那感觉十分不好受,我也亲身体验过,因为我就是近视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哦!

  生活处处有物理,小知识蕴涵着大智慧,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勤做物理实验!

科学小论文11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前一课,学生们知道了物质一直在变化,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这一课则要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它们的区别。因为本单元要锻炼学生从物质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所以本课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掌握科学的方法。做为启蒙阶段的学习,这一课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科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地位至关重要。

  教材设计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观察混合分离沙子和豆子的实验,第二部分观察白糖加热的实验。第一部分内容沙豆混合分离,目的是提醒学生观察实验中,没有看到明显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认真留意和记录。第二部分白糖加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新物质生成的过程,以达到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目的。

  我刚拿到教材的时候,也是按教材内容编排授课,但总觉得有些别扭。直到一次上课突然有学生提问:“老师,让我们看沙子豆子是干什么呀?”,我说“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物质变化的时候有的变化明显,有的变化不明显。”学生就很小声的嘟囔“我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沙子豆子掺在一起没变化了,怎么还要做……”

  我很惊讶,没想到孩子们自己对教学内容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反复思索,沙豆混合的意义只是为了提醒学生要注意到事物变化不明显的地方,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验证一个学生已经特别熟悉、闭着眼睛都能想到结果的事情,有必要吗?

  后来针对这个事情,我也请教了教研方面的高手。那位老师给我点出来:“编者的意图是要以一个学生最熟悉的事物为起点展开本课内容,这个起点的确是定的很低,但它后面白糖加热这部分内容水平却很高。你可以适当做些调整。”

  于是我就有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改变现有教材内容,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强调一下什么叫“有明显变化”和“没有明显变化”。

  首先,保留沙豆混合的实验,但把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加入白醋小苏打混合实验作为对比,用这种反应剧烈的实验与沙豆混合实验做对比,就可以向学生强调“看到了吗?这就叫做有明显变化,沙豆混合就叫做没有明显变化,它们都是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记录的!”

  然后加入加热铜球的演示实验,此实验是学生们五年级学习热胀冷缩知识就做过的实验,让学生们看到加热铜球,铜球只改变了大小,却没有新物质生成;接着学生分组观察加热白糖的实验,观察到有新物质生成。由此可以顺利引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根据这些想法,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流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新内容

  教师先拿出一张报纸,提问“这是物质吗?”,学生回答说是。教师把报纸揉成一团,问“报纸变化了吗?”,学生回答“变化了”。教师把报纸点着,问“现在变化了吗?”,学生回答“变化了”。教师问“两次变化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样的引入,是为了复习上一课所学的物质,物质一直在变化的概念,同时也引发了新问题,引出了新内容。

  二、演示沙豆混合实验,白醋小苏打混合实验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探讨两次变化有什么区别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实验。”

  首先演示沙豆混合实验。学生要观察混合前、混合后及分离后沙豆有没有什么变化。教师可以提问“沙子、豆子都是什么样的呀”,“混合了又是什么样的呀?”“分离之后呢?”,通过这些问答,学生就能回答出没有什么变化。

  接着教师展示白醋小苏打混合实验,这时学生还未认识白醋小苏打两种物质,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混合的是什么物质。我选择的反应容器是试管,这样两种物质混合后就会猛烈的喷出试管,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通过这样两个实验的对比,就可以突出“有明显变化”和“没有明显变化”。教师在学生震惊之余,就可以强调“我们观察实验的时候,必须注意有明显变化和没有明显变化是同等重要的,都要引起足够重视!一会我们要分组实验,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

  三、演示加热铜球实验和分组实验加热白糖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先演示加热铜球的实验。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热胀冷缩的知识,所以他们也很容易想到铜球受热变大了。教师可以提问“铜球变化了吗?”学生回答“变大了!”,教师继续提问“变大的铜球还是铜球吗?”学生回答“还是铜球!”,教师就可引出概念“像这样的变化只改变了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就可以称为物理变化!”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加热白糖的实验。分组前务必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教师还要发给学生一个详细的实验记录单。本课的难点就是如何细致的观察记录白糖变化过程,所以实验记录单要详尽,避免学生因为不严谨不规范造成的观察遗漏。学生观察完毕应组织回报结果,学生一般会回答“融化了”“冒泡了”、“变了颜色”、“燃烧了”等等,教师可以顺势提出“变了色的白糖、燃烧的白糖其实已经不是白糖了,是一种新物质,像这样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四、总结回顾、知识拓展

  教师通过板书总结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应回到刚上课时的问题“报纸揉皱了是什么变化呀?”“报纸燃烧呢?”。最后由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大家一起讨论。

  关于本课的评价方法,我认为至少应该有两条:

  (一)在分组实验时,看学生观察是否认真,记录是否详尽。

  (二)在最后总结举例时,看学生能否熟练判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这样的改动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和尝试,是否合理,希望大家能给与指导批评。

科学小论文12

  茶壶盖上的小孔

  我家有一把紫砂茶壶,上面雕刻着一些黑色的字,看上去很精致,但盖子上有一个小洞,我觉得很奇怪,我问爸爸:“你怎么买了个破茶壶呀?”爸爸说:“茶壶没有破,你别小看了这个小孔,它可有着大用处呢!这里面还藏着科学道理,不信你可以自己做实验研究一下啊!”

  于是,我拿来茶壶做起了实验:我准备了一个杯子和一瓶水后,在茶壶里面倒满水,然后盖上盖子,按住茶壶盖并用手指堵住盖子上的小孔, 从茶壶嘴向杯子里倒水,刚开始时,水能断断续续地滴了几滴,后来就再也倒不出来了,我打开茶壶盖检查,发现里面还有很多水。我又接着做实验,松开了堵住小孔的手指,水马上就通畅地流出来了。我又反复做了几次实验,都是这样的情况。看来,如果茶壶上没有了这个小孔,还真是不行的,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爸爸解释说:“茶壶盖上的小孔之所以那样重要,是因为它是空气进入茶壶的唯一通道,如果没有这个小孔,水在向外流时,就会受到外界向相反方向的空气压力,由于这个空气压力大于茶壶里面的空气压力,这样就阻碍了水的`流出,所以很难把水倒出。如果有了一个小孔,水在向外流的同时,就会从小孔里会新进来一些空气填补到茶壶里面,茶壶里面的空气压力和外界的空气压力就一样大了,也就不会阻碍水的流出了。

  看来,茶壶盖上的这个小孔的确不能小看了它,这里面藏着空气压力的科学道理呢!

科学小论文13

  在合一的最后一个寂寞而又宁静的夜晚,我发现了一种一闪一闪的昆虫,经过了一番的辛苦调查,我终于知道了它的真实身份:萤火虫;它那一闪一闪的灯,可以在漆黑的夜晚给迷路的人们指引方向,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观察,我发现了其实萤火虫是一种食肉昆虫;它喜欢吃蜗牛,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发明麻醉之前,其实萤火虫和其他昆虫就早已掌握了这一门技术,我们都知道蜗牛是不会主动跟其它昆虫主动发起争斗,如果蜗牛在树叶上爬行,或是躲在壳里,攻击它是很难的,然而萤火虫选择了夜晚,因为在那时攻击它是轻而易举的,所以萤火虫才把它当成主要的食物。

  我还发现了发光器生长在虫体的`后三节,那个地方就是它的尾部。在前两节的腹部是有一大块发光器,几乎盖住了整个腹部:在第三节上,只有两个发亮的亮斑。光从背部透露出来,发出了一种美丽的亮光,白光中带着一丝丝微微的蓝色。萤火虫雌虫是不会长出翅膀来的,更不会在湛蓝的天空中飞翔,它就只能以直保持着幼虫的形态,但却一直是一种一直发出明亮的灯的昆虫。

科学小论文14

  灭火记

  星期天,我看见妈妈在厨房炒菜,我就站在一旁看。突然,锅里的油烧了起来,熊熊的火苗冒出了一尺多高。我急忙用勺子接水水救火,妈妈阻止了我,只见她娴熟地把锅盖往锅上一罩,一会儿,火就灭掉了。为什么盖上盖子火就灭了呢?我惊奇地问妈妈:“消防员叔叔救火都是用大水车浇水灭火,你为什么不用水呢?”妈妈笑着说:“救火也不一定都是用水的,尤其是油着了的时候更不能用水了。用水去浇着火的.油,只会令火势更大,就像”火上烧油“一样。因为油轻水重,往锅里浇水油火就会迸出来,不但灭不了火,而且容易引起更大的火灾。”妈妈还告诉我:火燃烧需要氧气,油锅着火后迅速把锅盖上,一会儿,锅中的氧气没了,火也就灭了,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啊!

科学小论文15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我找来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因为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神奇吧!

【科学小论文】相关文章:

科学小论文04-30

科学的小论文08-15

科学小论文(精选)08-27

关于科学的小论文12-11

[集合]科学的小论文08-15

(合集)科学的小论文08-16

盐的科学小论文09-06

豆芽科学小论文03-12

【荐】科学小论文08-17

科学小论文(热)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