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时间:2024-08-01 12:33:02 论文 我要投稿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1

  一、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路运输企业的学习能力。公路运输企业的学习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能力的强弱以及企业潜在竞争力的高低。主要包括一下的三个重要方面:第一,企业工作人员的平均文化程度;第二,企业员工的人均培训费用;第三,企业的经营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大小。

  (2)公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公路运输企业通过自身的管理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协调,把目前现有的潜在竞争力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公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主要包括四项重要的指标:第一是生产设备的配备水平;第二是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的程度;第三是资源的调配能力的高低;第四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高低。

  (3)公路运输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公路运输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包含四项重要的指标:第一是企业的总体生产水平;第二是企业的核心产品的价值占到整个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例;第三是其它产品的产值占到整个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例;第四是企业的平均产值。

  (4)公路运输企业的企业文化。公路运输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这个企业的文化底蕴和潜在力量,它的存在可以极大地帮助前面三个因素的发展。公司企业文化的情况如何,我们完全可以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的竞争规范程度和企业的信息技术普及率上考察到。以上的四点都是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它们是一个共同的整体,是整个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二、提高我国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提高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能力。目前,我国很多的公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管理水平普遍都是很低的。很多的公路运输企业都是在传统的同种类企业上传承或者转变过来的,企业的组织能力都是比较差的,控制力也不够强大。有些企业不但没有盈利,甚至亏损严重。不可否认,经济体制是影响它们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企业的管理能力更是影响它们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各方面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和企业的战略管理等领域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外来投资企业方面,设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2)开发新的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发展得比较落后,在这个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的时代,落后的公路运输企业更加是显得力不从心。过去,我国的交通运输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都是以人和物为本,单纯强调的是企业的物流流动性。如今,现代的公路运输企业强调的却不仅仅是人和物,还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收集和传递。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新的的高速公路收费法,规定在节假日的时候免收高速公路费。这一政策的出台本意是好的,是为人民着想的,但是最后却有点弄巧成拙。由于免收费用,导致每年的节假日,我国高速公路的出行车辆大量增加,很多高速公路都变成了“低速公路”,出现严重塞车的情况。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公路运输企业本身存在的技术缺乏问题。唯有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企业才能够快速灵活地应变和解决这些情况。

  (3)增强公路运输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资源的获取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正常运作情况,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充裕的资源,才有资格去谈及其他的发展,没有了原始的资源作为基础,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扯淡。增强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主要涉及市场营销能力、资源整个能力和企业战略能力等方面。企业想要获取充裕的资源,必须提高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够无后顾之忧。

  (4)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和创新无论是对于哪个时代的企业和哪个行业的企业来说,都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有创新的企业,才有资格去谈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没有创新,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无木之本、无源之水。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是管理创新、第二是技术创新、最后是制度创新。技术的创新是提高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方式,制度创新是确保一个企业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的重要保障,管理创新则是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手段。这三个创新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着。正是因为有着它们的完美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得以不断提高。

  三、小结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资源获取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提高创新和学习能力各个方面去重新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组合,才能够生生不息地前进和发展,在世界的激烈竞争中始终走在前列。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2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市场范围扩大,机会增多;另一方面,风险加大,竞争更趋激烈,这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很大部分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僵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参与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不足。由此,中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要和跨国公司抗衡,要抵御住国际经济风险,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

  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后,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企业基于市场需求,整合有效资源而形成的,支撑其持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系统能力。它涉及管理、产品、技术、能力和文化等多方面,但由于环境和文化差异,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各有不同。归纳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把握。

  第一,目的要素: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前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如华为基于顾客需求的技术创新和美的的品牌差异化战略。如果缺乏对顾客价值的足够关注,就不可能在市场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把握好市场需求,即使技术很先进,也难免会由“先驱”变为“先烈”。

  第二,动力要素:知识创新和企业文化。知识创新是企业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和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各种竞争力的精神源泉。一个企业能具有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企业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华为的“狼文化”、深南电路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第三,保障要素:制度、管理和人力资源。制度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前提条件,管理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制度、管理和人力资源这些因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有的直接体现为核心竞争力,有的内隐在核心竞争力中。如华为、海尔的管理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制度则是深南电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第四,外化因素:技术、营销、服务、质量、品牌和成本等。这些是直接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关键环节。技术尤其是独有的核心技术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质量是产品的灵魂、企业的生命;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营销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实现市场竞争优势的必要方式;服务是企业在技术、质量、营销等能力趋同情况下的竞争新领域。当然,不同的企业,会在不同的环节狠下功夫,其核心竞争力所体现的特点也不一样,如华为抓住了技术环节,东风日产抓住了技术、品牌和服务环节,美的则抓住了技术、营销和成本环节。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3

  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核心竞争力应反映客户长期最看重的价值,要对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②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③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等这样的特征,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实际上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问题转化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

  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外企业的实践证明,当企业的领导人把注意力集中到核心竞争力上的时候,不仅能够培养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而且企业还会在经营中逐渐获得一种产业洞察力,帮助企业不断拓展公司业务和能力,使企业有一个更加广阔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使企业挖掘交叉领域的“蓝海”商机,成为新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我们需要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会计核算计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纳入到企业的的核算中去,从而向外部传达企业真正的价值的信息。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核算概述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核算中信息披露的动因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资本市场不是那么健全,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导致相关、有用的信息难以在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进行有效传递。企业的投资者,作为资金实实在在的投入方,他们不仅关注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状况,更加关心企业未来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而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价值,因此,企业若能在提供财务报表现阶段的信息的同时,披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会计信息,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也可以很好地吸引广大投资者,向资本市场传递企业良好发展的信息。

  (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披露可以向外界传递企业良好发展的信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企业在对自己核心竞争力进行披露的时候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充分披露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合理保护商业机密的原则等。其中,充分披露原则是指企业应该提供可靠的、完整的会计信息给各部门,以便合理安排企业的未来战略,很好地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服务,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会许信息充分披露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内部战略需要,也很好地满足了信息使用者得决策需要;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企业的披露行为在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成本,这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披露过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这就是显性成本,披露的时候可能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即是隐性成本,企业在充分披露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时要权衡成本收益。

  (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对核心竞争力的会计信息披露还不是很完善,相应的披露方式也五花八门,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来体现,所以其披露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行的披露方式主要有资源披露和强制披露相结合,对内报告和对外报告相结合以及披露方式不断多样化等方式。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研究的深入,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披露方式也会随之不断完善和多样化。

  三、创新基于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的企业会计核算方式

  (一)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视角下的会计确认、计量方式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从某中意义上来说核心竞争力就相当于是企业的一项资产,但是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的确认准则,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排除在了资产之外,这就要求对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方式进行必要的创新。一方面,应该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认为是几项无形资产的组合,当企业发生了相关的支出时,将这些支出先看成是递延费用,当其转换为核心竞争力时再将其并入到核心竞争力的资产成本中,对于无法计入核心竞争力资产成本中的递延费用将其确认为当期的损益,直接在当期所得税前予以扣除;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计量,简单的传统的货币计量&不能满足对核心竞争力的计量要求,要用一些观念上的货币或者指数型的货币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计量才能够正确的表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为企业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信息,使企业能够更加了解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及其运行趋势,做出更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决策。

  (二)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视角下的会计记录账户

  在创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视角下的会计确认、计量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将企业核^竞争力看成是企业所拥有的'一项特殊的资产,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一个资产集合,然而目前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并没有针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资产设定所需要的合理的会计账户,因此为了能够使会计核算各个环节都做到正确合理,要创新会计的ja录账户。一方面,要设立有关于资产类的账户,如核心竞争力^产账户和核心竞争力变动账户,当企业发生核心竞争力资产增加时在核心竞争力资产账户借方计入,减少时计入其贷方,当现存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增加时计入核心竞争力变动账户的借方,反之贬损时计入贷方,将有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充分的记录下以备决策使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面对的环境是时时变化的,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面临着风险,必须要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检测,着其是否己经减值,因此还要设定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账户以记录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大幅降低。

  (三)创新基于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的企业对外信息披露方式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整体的价值中体现的,现存的企业对外信息披露方式已不能满足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告对外的信息披露,要基于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创新企业对外的信息披露方式。一方面,企业的现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方式要做到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以及时间提出比较严格的要求,然而每个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有所不同,如果只是强制性的统一要求所要披露的内容,可能导致企业之间无法进行比较,执行比较困难,所以在要求企业进行强制性披露的同时还要使其能够自愿的进行信息披露,以提供给相关利益者更多的信息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时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披露方式,不能单纯地使用文字说明的财务报告,还要综合使用像媒体、网络等电子信息方式的非财务报告披露方式,有助于使企业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有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以做出更合理的决策。例如,天津金融城开发有限公司在信息披露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不但采用了文字说明的财务报告,还使用了网络信皋平台,给企业信息用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有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方式。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竞争的日益激烈,现存的会计的核算方式拫大情况下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企业的要求,要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视角下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创新,创新其会计确认、计量方式、会计记录《户以及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以牝使企业更加了解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价值,做出更造合企业的决策。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4

  摘要:在各行各业中,财务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希望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讨

  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促进企业持久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战略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由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两者互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一般企业财务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盈利、偿债、成长以及运营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个相对分散的概念,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则是指由上述所有一般财务能力构成的共同体,并不特指某一方面的具体能力。

  一、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相关理论综述

  财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各项工作战略发展计划的重要指导依据之一,在高效的运行机制下,财务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调动、支配、运行企业一切财务资源,这是最基本的财务能力,然后再经过整合、协调、提升等成为一种累积性的财务知识,令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超越对手,脱颖而出,实现企业财务价值管理目标的最大化。一般来说,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特征主要包括:异质性、战略价值性、动态性、整合性以及内在性等等。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企业内部所独有的一种隐藏性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此外,随着其应用程度的加深,财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也随之提升,有利于促进企业朝着更加充满活力的新领域发展。

  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核心竞争力认知不足首先,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对于财务核心竞争力的认知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自然无法深入挖掘、发展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其次,不少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还停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层次上,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才是最根本的目标。最后,尽管部分企业意识到财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但只是一种定性认识,并没有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企业不足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订发展战略计划。

  (二)财务战略目标不明确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只注重眼前利润,却忽视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小型企业中,贷款所占的投资比重较大,这就意味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为了能够尽快收回投资成本,这些企业往往会选择进行多元化投资,而由于缺乏明确的财务战略目标,对于如何投资、具体流程等细节问题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导致企业的投资行为通常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与短期目标性,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投资失败,反而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

  (三)财务观念缺乏创新性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管理者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及时地对财务工作的理念、治理结构、工作内容等作相应的调整与创新,仍然采用旧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经营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步伐。除此之外,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也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只是机械性地填写报表、凭证,而报表的实际用途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提升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财务经理招聘工作财务经理属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拥有一定的实际项目操作经验。大多数企业在招聘财务经理时都要求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即在新环境中快速成长、学习的能力,这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由于财务管理的很多工作内容都与政策法规、制度规章等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这些政策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式而不断变化,这就要求财务工作者应时刻保持学习意识,快速理解并消化吸收新的财务知识内容,尤其是财务经理更应如此。除此之外,还要求财务经理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协调、分配好部门内部各项工作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财务经理的基本工作内容。

  (二)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财务部门的.报销工作往往费时长且手续复杂,既占用了员工较多的工作时间,也影响了领导正常工作的安排计划,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财务部门每天需处理的工作量较大,需要对大量原始单据进行审批、编制记账凭证、录入信息系统等一系列繁复的操作,导致财务部门的整体管理效率也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引入现代化技术软件是提升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软件技术平台,高层领导可以随时随地对相关单据或文件进行签字处理,员工则可以快速轻松地查询报销审批的工作进度,领导签字后,经财务工作人员确认后,报销款项即刻到账,员工可以直接从银行或自助取款机提现,自动生成报销凭证上传至财务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还保证了财务工作中资金调用的公开透明度。

  (三)转变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思想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本质上来看,体现了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的战略思想与财务管理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亲密。所谓的财务战略管理是指财务经理或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制订的整体战略计划,依靠企业内部高效的运营机制将其付诸实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严格控制动态管理过程,不能只是简单地从财务理念角度出发,还应当注重追求财务管理目标的最大化,凭借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思想,基于全局来思考、设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组织结构、行为等等,不仅要满足当前的生存需求,更应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促进企业持久发展的一种战略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应主动积极地构建自身财务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为契机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定优势,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旺清,蔡旺.广州市中小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xx(05).

  [2]巫洪艳.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研究[J].企业研究,20xx(24).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5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采矿工程企业面临着诸多人力成本、财务成本剧烈波动上升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产能过剩的加剧影响,我国涉矿企业的产能和市场化运作受到冲击越来越加明显。如何在新常态下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是采矿工程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采矿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是未来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升级。

  【关键词】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人;人才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掌握并且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并由核心能力衍生出企业的优势就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过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和塑造,也需要企业投入成本,不断巩固,并且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步形成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总而言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资源能力息息相关,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形式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否则光靠一个因素是无法形成的。而这企业最为关键的要素并且得到业界认可的就是人才因素,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需要抓住这一要点。

  1.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

  采矿工程企业的所处行业属于资源行业,其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企业的资源禀赋、企业运作、技术能力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而核心能力的形成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成果。

  1.1企业资源禀赋

  企业的资源禀赋是指企业在初始阶段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之所以将资源禀赋摆在第一位乃是因为采矿企业是资源的主要生命线,没有资源就没有一切,因此资源数量的多寡决定着企业生存是否能够持续。企业资源的数量多,则企业未来发展基础就牢固,企业资源数量少,则发展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企业资源的质量则能够使得企业发展更加优越,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推手。企业资源品位高,则企业未来资源价格就高,获得的回报就更好,也更加有利于企业从市场上延伸自己的业务。

  1.2企业经营运作

  企业经营运作能力则包括了企业营销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企业计划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促使企业能够真正有效运作,也是企业未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实上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就是来源于此,这也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黑箱,是企业取得成果的关键。企业的营销能力是指企业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优势挖掘自身的卖点,从而有效占领市场,实现企业的经营利润。企业的市场营销必须考虑企业的产品特点,采矿企业不能一味在产品上光顾着采矿而忽略企业的营销。事实上,企业的营销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远比资源本身来得重要。采矿企业不仅要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还需要对企业自身进行包装,将自身打造成为符合社会责任、公众期许的企业,将自身的贡献如实展现出来,从而吸引企业的的市场。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则是采矿企业业务衍生的关键能力。资源整合的关键是要建立采矿企业上的资源生态链,要占据价值链的顶端,主导价值链的发展。企业生态链的建立就是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事实上,采矿企业如果能够建立从资源勘探到开采再到贸易等产业上的一条龙服务则有利于企业在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神华集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神华集团建立了采矿、运输到港口贸易等一系列资源链条,在国际煤价下行的基础上,还能盈利主要就是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源运作能力。企业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对计划生产的控制能力,即采矿企业要对未来的生产计划做出前瞻性安排,合理调度生产量,控制生产成本。企业计划能力能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合理控制生产节奏,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因此企业计划生产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否则生产过多则会导致较大亏损,企业已无法消化多余产品。而生产过少则会导致企业无法按时交互产品,导致企业市场损失。

  1.3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则是企业的另外一项核心能力,技术越先进,生产效率越高,企业支付成本越小,则企业的生产利润越大。而且技术越成熟,生产越稳定和安全,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提升,有利于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提高企业的安全系数。采矿工程企业的技术能力需要企业的大量投入,因此企业在保持稳定持续投入的前提下,还需要就企业的技术引进保持一定开支,从而获得企业技术更新。当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关键还是在于企业人才的管理,企业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关键,采矿工程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采矿企业人才的投入和培养,需要高端工程机械人才的研发,从而方能够使得技术更加使用,企业技术牢固发展。

  2.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在人才梯度建设、企业管理能力和企业计划生产能力等方面。

  2.1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采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完善的'企业制度紧密相连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因此,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把企业改造为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尤其要加快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2.2强化采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采矿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虽然核心能力并不存在于单个人中,但是核心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而人才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为此,必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第二,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拥有技术和管理创新知识并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2.3提高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采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其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要提高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第一,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大型企业应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第二,积极探索新技术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研结合,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主要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目前,国外一些大的采矿企业或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3.总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形势下,采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在不断完善。采矿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也在不断变化,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学习型企业等,这些都是我国采矿企业所要考虑的。总之,在当前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采矿企业想要求得生存空间,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红梅.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xx.

  [2]李卫军.信息化与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xx.

  [3]曹敏杰.中小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4]翟文华.沈阳市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xx.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6

  [摘 要] 供应链信息共享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明确信息共享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其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充分合作,以及实施供应链管理,共享信息资源,使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得以发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供应链;信息共享;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经济发展趋势十分明显,竞争己从企业层面转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作为市场个体出现的企业,必须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思考自己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主动与其他优势互补企业密切合作,一同参与市场竞争。

  一、供应链管理的一般内涵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思想近年来受到全球理论界的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的先进管理思想。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链式系统。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价值增值链。因为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增加其市场价值或附加价值的增值过程。在这个系统上,供应链企业通过紧密合作来增加产品价值,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利用外部资源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管理策略之一,是集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其他物流服务商为一体的管理。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用最优的商品供应体系,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同时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供应链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管理,它更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集成与协调,要求各节点企业围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业务流进行信息共享与经营协调,实现柔性与稳定的供需关系。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过去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使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市场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

  供应链管理强调链上各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以使每个企业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整合优势,这种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是信息的共享。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是指在供应链环境下,合作企业间关于供应链运行的各种信息,例如客户订单、销售数据、库存报告、产品需求信息、生产安排信息、订单传递信息、交货及库存状态信息和产品在途信息等,能够从一个企业,开放地、有效地、自动地流向另一个企业,即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分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是物质财富,它并不因为产权的转移而丧失对信息的使用权,它不遵循收益递减法则,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使得信息使用得越多,产生的收益越大。因此,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加强信息的共享,可以降低企业中成员获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运用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与质量。

  二、企业一般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今天的市场竞争已不只是简单的成本竞争,企业只有以更高的服务水平,更快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将产品以更低的成本、更优的.质量及时地送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而企业要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一般竞争力是通常意义所指的企业功能领域上的竞争力,如营销竞争力、研究开发竞争力、理财竞争力、人员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等。这些竞争力通常是企业活动的某一方面、某个领域的竞争力,是一种浅层次的竞争力,其波动性较大,如一个产品寿命周期进入晚期,该产品的竞争力就消失了。

  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决定企业不可能在所有业务领域都获得同样的竞争力,必须把有限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应该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设计及制造能力、分销运输能力,可以是品牌或商誉。企业核心竞争力处于企业核心地位,它在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供应链管理注重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供应链的协调运作就是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上。信息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能否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并立即做出反应,是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

  (一)实施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

  供应链实施信息共享后,使供应链企业在提高柔性、响应能力等方面会取得预期效果。首先,在柔性方面,信息共享型供应链中各企业能够实时接收到市场信息,减少了信息传递时间,降低了信息发生错误的概率,能够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使得供应链上的成员更好地安排生产作业及库存配送计划,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最终用户的满意度,使供应链的柔性得以提高。其次,在响应能力方面,响应能力指供应链对定制订单完成的快慢程度。实时信息由信息平台传给相关企业,缩短了供应链响应时间,有利于结成更为紧密的联盟来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敏捷的反应,提高供应链对订单的响应能力。

  (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主要障碍

  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主要障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共享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因为投资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需要大量直接的投入,随之而来的管理上的变更,如人员的培训,组织机构及业务流程的调整等也意味着相当高的转换成本。(2)信息共享有可能使企业泄露商业机密,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意味着部分内部信息的公开,如生产技术和财务状况等,这些都将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3)观念问题。传统上人们通常认为信息就是权力,掌握更多信息的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时能够拥有更多的控制力,企业通常故意曲解信息来掩盖他们的意图,因此不论是核心企业还是其他企业都不愿意将自己的信息披露给别的企业,最终结果是双方收益都受影响。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就是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应该认识到只有各方将自己的信息共享,才能够实现更大的收益。

  (三)提升供应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1.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时空压缩”效应使企业信息交流变得直接和简单。另一方面,“时空放大”效应将使企业之间的联合和竞争可通过数字信息来实施,这既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方式,又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企业信

  息化并不只是自动化系统的引进,更重要的是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引进。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信息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必须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调整。只有在优化经营过程、强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的经济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

  2.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充分合作

  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基础。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可利用的核心竞争力,拥有相同的企业价值。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核心优势,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承担利益与风险,在合作方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机制,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供应链企业相互封锁的弊端,使信息资源在供应链各方得到充分共享,共同对付市场上的竞争者,谋求最大的合作利益。

  3.对供应链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系统建立起来以后,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企业间信息共享的顺利开展,才是关键的部分。企业首先可以通过对供应商实行价格激励来实现信息共享。在信息共享的初期,制造商为了获得稳定的材料供应源,可以采取价格激励,促使供应商加入到信息共享系统中。同时,信息共享使制造商的材料搜索成本、库存费用、交易费用降低,使制造商维持甚至超出原有的利润。当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信息共享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供应链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就得到了消除,实现供应链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通过减少零售商前置时间来实现信息共享。对于与零售商的信息共享,除了采用价格折扣等优惠策略外,还可采用减少零售商前置时间的措施。虽然零售商前置时间的减少会导致零售商库存水平的下降,会影响制造商的库存费用和缺货损失费用,但就整个供应链来讲,零售商前置时间的减少使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平均库存水平都得到了减少,同时使零售商订货模型更加稳定,也会给制造商的生产决策带来更大的好处,能够保证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双赢。

  最后,通过风险防范措施来实现信息共享。对于参与信息共享的各企业,可以采用博弈论来防止企业间的不合作行为。对参与信息共享的企业,首先选择“信息共享”,如果对方也选择了共享,自己就继续合作,如果对方一旦选择不共享,自己就永远选择不共享,除非对方重新开始合作,自己才开始重新合作。这种策略成功的前提是双方要通过多次交易来熟悉和了解对方。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充分合作,以及实施供应链管理,共享信息资源,可以使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得以发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供应链信息共享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明确信息共享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其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作用,努力搞好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企业外部的协调,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7

  [摘 要]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结合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价格与性能的竞争,但从本质上看则是造就这种独特的产品价格与性能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行能力;再一类是制度能力。现代企业要积极构建以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创新框架。通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通过企业各层次的重组与积累实现的,培植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之本、兴盛之道。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创新

  一、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与特性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它能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水平。这种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的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基础条件,而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突出的业绩则应具备“过人之处”,即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个分散的技术能力或技术,而是一组技能或技术的结合体,它是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心得及各个组织知识的总和。核心竞争力并非固定于企业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充斥于企业不同的研究、工程、设计、生产及营销等部门。然而,就每一具体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并非包括所有方面,一个企业即使缺乏整体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知识领域而获得成功。亦即企业各式各样的能力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并非都同样重要。

  核心竞争力是一相对概念。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仅仅看其内部效率及管理体制是难以得出准确结论的,它只有通过与竞争对手比较才能看出。

  通常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性:1.明显的用户价值。即能使顾客感受到末端产品对其有益的买点和卖点。只有那些确实能为用户提供根本性效用的技能才能表明企业在此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2.具有延展现象。核心竞争力不是局限于某一业务部门或领域,而是能为企业找出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撑,可以降低多个产品的成本。它具有发散作用,从而能够将能量持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新的产品。核心竞争力的这种特性可使企业在产业、技术的演变进程中生长出许多受人推崇的最终产品,使企业出现许多商机,从而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3.具有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技术实践中以特有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道逐步累积而成,是特定企业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性,不易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或通过努力很快能建立。4.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相伴而生,是体现于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它虽可被人们感知,但却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那样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买卖,它一旦在企业内部形成,即与竞争对手产生质的差别,成为企业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5.价值可变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一成不变,由于竞争的存在,竞争对手会竭力弥补自身的不足,赶超对方,从而消除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超额利润,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为所有企业的一般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结合体,由各种各样的能力组成,包括一般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并非包容一切和涵盖各种类型的技术与技能,它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行能力;再一类是制度能力。前者指各种各样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能力,后者则主要是确定企业从事核心活动的范围,它通常涉及企业的有效性及成本效率等方面。由于企业竞争最终体现在市场上,产品又是技术能力的竞争,因此,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之核心。就企业核心技术能力而言,它又包括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及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能力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系列与其相关的能力的支撑。就核心技术能力而言,与其相关的能力主要有:1.企业战略决策力。它预示企业能够超前预测产业及技术等变化情况,超前决策,以提前做好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保护工作。2.快速反应力。它是企业对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的捕捉能力。3.生产制造力。这是企业为市场提供有竞争力产品的基本工作能力。4.市场界面力,如销售、广告、售后服务等,这是使企业核心技术优势转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5.组织协调力。它通过管理过程的制度化、程式化而将企业技术知识与生产技能融入核心竞争力等。

  三、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创新

  中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当今国际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运作的发展,构建以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创新框架,使每一层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围绕其运行的企业管理创新,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融为一体,协调运作。

  当今建立在知识经济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与壮大,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支撑力推动着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使得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顾客或消费者由于知识素质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以及选择范围的扩大,其主要消费将越来越多地转向知识密度较高的产品或服务。当然顾客所购买的并不是产品中包含的知识本身,而是产品中凝结的知识的成果,这就需要企业由过去的机器化产品生产经营方式转向知识化产品生产经营方式。从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来看,企业中技术等知识因素与其他要素相比,将在企业今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性各不相同,企业若都集中在某些技术等知识因素上,有可能造成过度竞争。但问题是技术等知识因素在其种类、运用角度方面的选择范围很大,且它极易改变并处于不断的扩张之中,根本不会短缺,更重要的在于企业并不是仅仅拥有技术等知识因素就可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企业而言是各种地位不同的要素和各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企业应适应当今知识化运作发展趋势,选择技术等知识因素为企业核心要素,并结合自身实际和特性进行综合运作,以建立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为促进企业中的技术等知识因素的企业核心要素高效运作,企业需以技术等知识因素为中心,进行相应的要素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人本管理的知识化、管理信息化。人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决定因素,一个企业即便有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人的作用如得不到发挥,其有效运作也等于空谈。人本管理知识化与社会化,它强调人员管理中的知识因素,并通过知识因素将企业中的人员行为与更高层次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使人员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同时实现自我,是一种从根本上激励企业人员行为的方式。管理信息化则使企业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如准时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得以运行,同时可以创造出各种企业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直接参与企业运作,极大地提高企业在时间、空间方面运行的效率。

  可见,企业通过人本管理知识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使技术等知识因素的企业核心要素得到强有力的人员和运作效率的支持。企业应围绕企业核心流程的运作进行企业管理过程创新。核心流程是企业核心要素综合运作的集中体现,是指以企业中的某个或某些过程为核心的过程间有机联系的运作体系,在这一运作体系中有处于核心地位的核心过程,也有处于非核心地位的基础过程,二者的相互配合,使核心流程得以顺利运作。企业运作虽然是基础过程与核心过程相互配合的结果,但基础过程却为核心流程的运作指明了方向,是企业主体动力的集中反映。每一个企业核心流程的确立实际上就是在企业设计、开发、工艺准备、生产线运用等诸多过程中,选择既能体现企业核心要素的地位,同时又能充分反映企业核心运作的主要过程,并由此形成以主要过程为主的具有辐射结构的运作体系。当随着企业技术等知识因素的企业核心要素的确定,不同企业的运作则将着重突出设计、开发、工艺准备、生产线运用等过程,确立能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特有的企业知识化核心流程。

  企业过程再造是当今企业管理过程创新的典范,以特有的企业知识化核心流程为中心进行企业过程再造,将使企业核心流程适应性更强。企业过程再造是对企业现有系统的否定,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是剧烈的、跳跃式的,是一种突变。在当今企业运作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确立企业核心流程时,若通过企业过程再造对长期以积累、演变而来的在人们心中已经习以为常的流程和工作体系进行根本变革,将使企业核心流程的运作能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企业特有的知识化核心流程为中心的企业过程再造重点须掌握4个方面,即面向过程、根本性反思、彻底性再设计和惊人的飞跃;二要将主要过程与企业其他过程融为一体,以形成知识化的企业整体运作体系。根本性反思就是企业对过去的运作过程进行根本性思考,找出运作中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为今后的流程设计打下基础。彻底性再设计就是根据企业运作方式的转变,重新设计知识化的企业核心流程,增强其适应性和运作中的可行性。惊人飞跃即促使知识化企业核心流程尽快地融入企业进行运作,使企业能够在知识化运作方面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相应的收益。企业通过以企业特有的知识化核心流程为中心的企业过程再造,将使企业核心流程运作更具生命力。

  企业还应以企业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进行企业管理创新。与最终产品相比,企业核心产品可回避最终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并且受到限制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核心产品的选择与运作,企业需以核心产品为中心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即企业应由过去注重实物资产管理转化到更注重无形资产的管理上来,使企业能更好地进行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运用,与其他企业、客户、政府机构的协作关系更加协调,让企业商誉、企业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从而为核心产品的构建打下深厚的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三者的集合,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的知识化,作为三者集合的核心竞争力的实现为中心,企业应从整体上进行管理创新:一是管理意识创新。企业需建立以知识为轴心的竞争优势观,应改变过去对知识有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状况,使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二是进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它在整个企业管理创新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它使企业运行更加合理,以促进企业知识化运作能力的提高。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统领企业的权力结构。因为只有拥有高技能的人才能推动企业的重要决策。如一些跨国公司,其商标管理部门对该公司的所有重大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核心的市场界面能力即隶属于商标管理部门。

  (2)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选择核心竞争力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没有经理的一致认可是不可能形成的。

  (3)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应从自身及环境特点出发,专门进行某一方面专门业务能力的培养,最终成为该领域的最强者,企业只要在某一点形成核心竞争力就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2.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步骤

  通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通过企业各层次的重组与积累实现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开发与获取阶段。这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建立核心竞争力所必须的专长与技能以组成特定竞争能力的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技术、人才、结盟伙伴及知识产权市场而言。如设法获取那些可以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单项技术、率先注册专利,率先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取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等。由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局限性,该阶段通常是通过外部资源的重组来完成。美、日企业在这方面的做法较为典型,他们通过外部引进再经自身组合,结果形成了在世界范围有一定影响的核心竞争力。

  获得外部资源的途径,主要有关键技术人才的引进、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结盟、签订技术转让协议、招聘留学人员及向新兴企业进行产权投资等。

  (2)整合阶段。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要达到这种结合就需要对开发与获取得到的建立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要素进行整合。如就组织中的个人而言,其个人所拥有的能力不等于组织的核心技巧,只有经过整合才能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整合获取的多种多样的技术与技巧,这是一条漫长的需要持久加以努力的过程。整合核心竞争力要素,涉及企业各方面具体问题,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设置,这是一项实质性的工作,是第一阶段工作的必然结果。然而,就我国这几年的实践看,一些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缺乏在技术、市场及管理方面的整合,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3)开发核心产品市场。核心产品是介于企业竞争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核心竞争力能够覆盖多个部门或产品,能够提供潜在的进入市场的多种方法,显然核心产品市场的进入有多种方法,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市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8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客户期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产和供应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要求。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改变模式,以提高竞争能力获得生存和发展,供应链管理(SCM)模式就应运而生。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已经和正在改变着每一个企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实践证明,成功地运用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法宝。国际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沃尔玛特、松下公司等都在优化供应链管理中受益,国内著名企业海尔、TCL等也都开始尝试运用供应链管理来提升竞争力。

  供应链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供应链产生和存在的本质是为了增强和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产品创新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已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取得特定的绩效,管理的重心转为以核心竞争力为焦点的企业规模缩减化,同时把非核心竞争力的部分通过外部委托的形式来取得相应的资源。正因为如此,构筑从供应商开始所有相关企业有效链接的网络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为了维系现有的市场份额,并取得长足的发展,供应链的建立,主要供应商、生产商、流通业者和顾客等经济主体之间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树立是必不可少的。

  2、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如何链接的问题,而供应链中每一个企业的边界的确定是研究和确定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链接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企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组核心竞争力和支持核心竞争力的补充性资产的整合。企业的边界可以通过组织学习、路径依赖、技术机会、环境选择和企业的补充性资产中的地位等因素来理解。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每一个企业的边界,然后使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在合理确定的边界的基础上衔接起来。而这几个因素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密切的联系。企业的边界问题就是企业经营范围的问题。企业边界和范围的确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有密切的联系。如果企业的经营范围过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果企业经营范围过大,企业中的`某些业务可能就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支撑。所以说,从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可以证明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3、供应链管理本身就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构成要素。供应链管理是目前企业管理的一种先进模式。它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将非关键业务转由供应链中的其它企业完成,充分发挥各相关企业各自的核心能力,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客户的价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生产上对所有供应厂家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使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企业往往有很多供应厂家,为了满足某一个具体的用户目标,就必须对所有这些供应厂家的生产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使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所掌握的、对其所有供应厂家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的技术,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供应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内部供应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供应链是上下游企业之间各自取长补短,整合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效率,这就要求成员企业在竞争中要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整合。

  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效率问题,主要考虑在优化资源、能力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生产最好的产品快速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以用户需求和高质量的预测信息驱动整个企业供应链的运作,提高企业反应能力和效率。内部供应链的管理问题说到底就是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的问题。我国最早推行内部供应链管理的是青岛海尔集团。海尔通过实施内部供应链管理促进了产品适销率、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三提高”,实现了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零距离的“三零经营”目标。

  大企业是由许多内部企业组成的,这些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发生着交易,他们同时也与本企业之外的客户进行着交易,于是产生了内部市场。内部企业和内部市场的存在导致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出现。通过实施内部市场化把各利益主体紧密联系起来,有效的整合资源,抢占相当的市场份额以提高整个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出发点是高度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实质是使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客户的价值。而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最根本的目的是加强相关流程间的供求关系,企业内部各相关流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经济实体的关系——内部供应链。

  内部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整合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及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都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中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实行内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内部的流程之间的供应与需求的关系越来越与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关系相似。供应链是供应链中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具体讲,是供应链中的企业将核心竞争力与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在一起;而企业是企业内部的各项流程的能力的整合。各项流程对企业整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贡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分别都有特殊的贡献,就是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达到对相关流程的需求及其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同时控制和减少各流程的经营成本的目的,从而提升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

  内部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实际上是企业内部流程之间的协调与整合的问题,协调与整合的内容是各流程为企业所贡献的内部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2、外部供应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外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对整个链条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其目标就是将客户所需的正确产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这些活动的总成本最小,实现高的客户满意度。著名的物流专家Martin Christopher认为‘在竞争日益加速的今天,市场的竞争不是企业层次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管理追求整个链条收益最大化,这种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改变了过去企业间‘各自为政’、‘互为对手’的格局,建立了成员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行为,可以降低交易风险,实现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共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供应链之间网络体系的搭建,信息被快速、准确的传递,有利于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通过供应链,与其它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业务交由联盟企业完成,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补。供应链各成员建立了信息系统,信息代替了库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建立在‘按需生产’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供应链各企业持有的库存,节约资金占用。据统计,世界级的供应链管理在分销渠道中的库存水平要比同行业不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对手低50%。

  外部供应链管理中要特别注重战略伙伴关系管理。管理的焦点要以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就可以很好地与用户、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实现集成和合作,共同在预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和竞争策略等方面设计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达到共同获利的目的。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使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相匹配。

  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完成的。内外供应链的整合,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状况,选择合适的外部供应商;另一方面要根据所处的外部供应链的情况,对企业内部供应链进行调整。在对内外供应链整合时要分别对内外供应链进行评价,明确企业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的状况。在对企业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评价的基础上,本着与产品特点相适应、核心竞争力互补和消除供应链中的瓶颈企业的原则来选择外部供应链。但有时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所限,对于特定企业而言,供应链的重新选择和转换的实现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根本无法做到。此时,企业就只有通过调整内部供应链来适应所在的整条供应链的要求。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9

  摘 要:本文将针对于现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现状分别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企业内部经济资源以及企业自身核心能力三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与思考,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源会计报表、企业核心竞争力存量会计报表、企业核心竞争力变量会计报表实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进一步深入研究,切实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体系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和提升作用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

  一、绪论

  自核心竞争力理论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管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与其相关的研究精彩纷呈,至今仍然热度不减,是企业管理学的研究热点。而反观与管理学一脉相承的会计学,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表面上看似繁荣,在 21 世纪初就曾有学者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之后又有很多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但从总体上看,会计学领域对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还局限在表层,尚未深入下去,有的学者在提出相关问题后也未进行后续研究,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统一。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竞争力强弱最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综合力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对企业内部组织和经营管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且还密切关系着企业是否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国际上尚未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给予统一的定位,因此,如何不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会计的内部职能,建立起对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计量核算体系已成为诸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报告

  企业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解释和传递某种有效的信息,以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准确的做出决策。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报告是指企业管理者将有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种信息传递给下级部门的相关管理者,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企业、更好的做出决策。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动因

  对于整体企业而言,企业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不对称现象极易导致真实、相关、有用的信息难以在企业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有效的传递。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该投资者需要的是企业未来的成长信息以及相关的经营效益信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该管理者除需要的企业未来的成长信息与相关的经营效益信息之外,还需要相关管理的诸多信息。其二者所需要的信息均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充分的反映出企业发展的前景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企业若是能够充分的披露出核心竞争力信息,将能够掌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针对于可能或者将要发生的种种问题做出及时的处理或者预防,不仅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而且还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投资者决策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保障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企业在进行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充分披露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重视未来价值原则以及不侵犯商业机密原则。

  1、充分披露原则。会计具有为各部门之间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实现会计的充分披露原则要求披露的信息要完整、可理解的报告与特定经济主体相关的信息。因此,企业应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形式,保障尽可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2、成本效益原则。对于企业竞争力披露而言,企业在实行信息披露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费用,即劳动力成本、不利因素的成本以及提供披露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实行企业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能够不断降低资本成本,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3、重视未来价值原则。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之所以重要最大程度上源于该信息能够充分发映出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可能状况,并体现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因此,企业应在重视未来价值的原则基础之上,有效的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使其企业公允价值的概念在企业中得以充分体现。

  4、不侵犯商业机密原则。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其企业自身具有自身的机密,其机密在商业中堪称商业机密。为此,企业在进行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过程中应在保障不侵犯商业机密的原则下进行有效的进行,切实最大程度上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方式

  现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依附在企业整体中存在的,尚未形成具体的实体和形态,以至于不能够适用现行以经济交易为基础来进行核算与报告的方式。总结来说,现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强制性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以及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且强制性信息披露具有规范性和定期性;资源性信息披露是指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之内,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外报告的事项或信息。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信息,若是企业信息都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披露,将导致企业丧失可比性,且执行起来较困难,因此,企业在进行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时应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主,强制性披露起辅助作用,以此,将能够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递。

  2、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相结合。现行企业信息报告可分为两种,即对外报告和对内报告,近年来,伴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日趋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越来越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应实现企业的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相结合,不仅仅能够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提供有效信息,而且还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诸多有效的信息,确保企业各项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开展。

  3、披露形式多样化。在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时,应采取多样化的披露形式,首先是以文字说明为主的财务报告披露;其次是以媒体、网络、信息沟通会等为主的非财务报告披露;最后是编制企业核心竞争力专项报告。实现披露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企业信息使用者更好的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动趋势,进而,制定出可行性的预防或者应对措施。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处理

  对财务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这是会计确认的过程;以特定的单位对信息做出数量表示,这是会计计量的过程,计量是以确认为基础的。本文第三章谈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要素这一问题时,已经阐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属性,应当将其确认为资产,而对于计量问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难点。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账户设定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一项特殊的资产,它是由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一个资产合集,而在目前的会计体系中并没有这样的先例,因此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记录需要设立新的账户。如本文第三章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资产,其来源应属于所有者权益。

  1、“核心竞争力资产”账户。核心竞争力资产这个会计科目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初始确认价值记入该账户的借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注销计入该账户的贷方,资产类账户余额为借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初始确认价值。

  2、“核心竞争力变动”账户。核心竞争力变动这个会计科目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在正常幅度内的变化情况,设置增值和贬损两个二级科目。企业核心竞争力发生的价值增值计入该科目的借方(增值),企业核心竞争力发生的价值贬损计入该科目的贷方(贬损),作为资产辅助核算账户,与核心竞争力资产余额共同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

  3、“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账户。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这个会计科目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大幅降低,计入该科目的贷方,是核心竞争力资产的备抵账户。

  4、“竞争力资本”账户。竞争力资本这个科目作为核心竞争力资产、核心竞争力变动、核心竞争力减值的对应科目,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来源,会计要素属于所有者权益。企业核心竞争力初始确认价值、增加的价值记入该账户的贷方,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的贬损、减值、注销计入该账户的借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为贷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量价值。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业务处理

  经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评估,应当确认其初始价值;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若发生了价值增值、价值贬损、资产减值,应当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在账面上如实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状况;当企业失去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时候,应当将相应的核心竞争力资产予以注销。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业务及相应的会计分录主要有下面几项:

  (1)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价值的初始确认

  借:核心竞争力资产

  贷:竞争力资本

  (2)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增加

  借:核心竞争力变动-增值

  贷:竞争力资本

  (3)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减少

  借:竞争力资本

  贷: 核心竞争力变动-贬损

  (4)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发生减值

  借:竞争力资本

  贷: 核心竞争力资产减值准备

  (5)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注销

  借:竞争力资本

  核心竞争力变动-贬损

  核心竞争力资产减值准备

  贷:核心竞争力资产

  核心竞争力变动-增值

  参考文献:

  [1] 王胜杰,王翠华,赵萌,王立虎.企业财务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 河北企业. 20xx(02)

  [2] 安静,刘福民.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反木桶原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财务能力、执行力的关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xx(04)

  [3] 王志星,安静.企业财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探讨[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xx(01)

  [4] 王小军.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内涵及建设[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xx(02)

  [5] 张李君.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初探[J]. 财会研究. 20xx(05)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1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深入改革,其市场化程度也不断在加剧,电力企业需要依靠企业文化的支撑来拓展业务、提高服务、提升管理,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发挥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就是用企业认知的共同理念、共同的思想及精神,培养出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建立好企业长期的规划,挖掘出企业的潜力,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国际中电力集团的挑战。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由于其垄断性,用较低的成本占用了土地、能源、人才等国家资源。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电力企业的管理意识、制度及其管理方式及员工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内部也没有足够的管理创新。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电力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行业,电力体制由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改革为集生产、运行、服务、生产、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企业。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愈加激烈,因此,电力企业需对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积极的摸索,形成电力企业专有的文化体系。但是部分电力企业在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建设上存在着问题,存在人云亦云和跟风的情况,如不及时解决,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很难正确发展。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电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不够,部分电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各种口号,企业文化是各种规范和企业标识等,电力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没有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只有企业宣传部参与,普通电力工人几乎无人知晓,这也是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

  (2)电力行业长期都是其垄断制度,与市场经济并不相融合。然而,随着垄断的瓦解和市场化的深入,电力企业部分职工仍缺乏市场认识及竞争观念、成本和效益的观念,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灵活性和时机性,结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3)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缺长远的系统规划,很多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个表现和积累政绩的机会,他们强调只重视表面的情况且急功近利,过分注重企业文化宣传的短期效应。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整体,如果不事先设计好系统的理念,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深度,不能深入巩固文化建设的成果,无法促进电力企业的凝聚力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电力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可以使企业形成一种积极的文化氛围,从而正面引导职工的心理及行为,把电力职工的努力方向引导到企业价值观所要求的目标上来,使职工自觉为企业服务,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其次,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凝聚力,文化建设可以促使职工对企业的目标、准则及观念产生认同,实现作为企业职工对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以及对企业价值的认同,对企业有归属感。企业职工在统一的文化氛围中,可以逐渐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便于其交流和促进企业内上下级关系的融洽及和谐。最后,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其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产生内在动力,向企业所期望的目标奋进。

  四、电力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方法

  (一)建立先进的电力企业文化

  科学有效地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我国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推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电力企业文化。电力企业面临的环境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新战略的实施会与传统的企业文化产生冲突。电力企业的传统文化以生产为导向,注重实施内向型的文化,电力企业实施的新战略是以市场为导向,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其次,电力企业人员必须以客户利益为关键,电力客户不再仅满足于用电,他们更需要得到及时有效及有保障的安全服务,电力企业应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和电网功能,建立长久的互利关系,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以此为基础制定用人机制、绩效考核、业务流程和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其在电力企业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最后,电力企业应认真分析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状况,根据自身在社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建立既富有自身特征,又大胆借鉴其他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的企业文化,广泛吸收优秀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赋予行业特色,创造其特有的电力企业文化。

  (二)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新产品的开发的根源力量,也是其不断面临的挑战,企业把智力及知识注入到企业管理之中,把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电力企业的产品就是电能,要提高电能的质量,就要加强技术方面的改进,引进运用现代化电气设备及监测设备,同时还应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电网运行中的耗损,降低电价,同时还应提高电力营销的服务质量。

  (三)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电力企业应树立“企业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意识,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信息经济,企业文化体现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也是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国家电网提出的建立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的理念,就是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保障供电安全是电网公司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

  电力企业应建立统一的企业理念及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各岗位员工的精神动力,增强员工的内部凝聚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开拓力。电力企业可建立企业信息化网络,使职工可以交流对企业建设的看法,企业负责人由此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提高文化建设工作的效率。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而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则取决于员工的心理尊重程度和务实性。企业应划清员工的需求的层次和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建设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文化建设工作应保证企业在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电力企业的和谐长远发展,也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11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唯有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本文在分析如何界定企业核心竞争以及分析其存在问题基础上,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打造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我国各种企业的经营实践有所裨益。

  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关于企业竞争力,学术界和企业界均有多种论述。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的:就短期而言,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它的竞争力,但就长期发展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们的高度重视。

  企业竞争力中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认识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企业是一个由各生产要素有效组合而成的有机体。形象地说,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即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而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物质体现,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体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可能有很多,但这些并不能被认为一定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某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和效用。(2)应具备独有性。那些蕴藏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整体系统经验基础上的特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些个出色的领导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特长,具有更好的独有性。(3)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即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

  企业具备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说明企业在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而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市场和商机。

  在认识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企业将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适合我国经济情况的核心竞争力呢?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四、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较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也就无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增加国际竞争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和途径。所以要从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生长和形成的要素中培育和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在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战略的有效实施才能为企业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指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和其他一系列技术秘密。拥有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拥有持久并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3)企业诚信。企业信用、企业形象工程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和精神文明的有效手段。

  (4)营销策略。营销真是无处不在。我们周围的人或者组织从事着的各种活动都可以正式或非正式地被算作营销。良好的营销越来越成为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5)管理能力。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源,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6)研发能力。研发能力是企业获得持久技术从而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

  (7)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利器

  五、打造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上。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当下中国企业的一个历史重任。那么,如何构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一)从自身做起,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1)要从企业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充分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要重视、关心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2)要集中公司优势资源来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坚实的竞争力来自执著的专业化。兢兢业业在一个领域做好,拥有专有技术、形成专利产品,做出品牌,占领一个稳定的市场,形成专业化优势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竞争对手望而却步,这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专项技术的内容必须体现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要始终把项目的技术含量放在突出位置。神火集团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专项技术优势,开发出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3.5m支柱采煤法,HJ块煤防破碎系统,XJI—Ⅲ型焦化技术、铝硅钛合金自然生成技术和SY兰炭技术等,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大加强。

  (3)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神火集团的技术创新从三个层次进行。一是老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以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二是开展技术创新,促使所从事的传统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增加技术含量,加快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三是知识更新,积极参股以知识经济为内涵的产业,实现产学研结合,加快企业高新技术的'步伐。

  (4)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与打造提供制度保证。企业的不活和竞争力不强是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5)塑造独有的企业文化。以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个性化、深层次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强烈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并通过经营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等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实践和管理实践中。

  (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打造核心竞争力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联盟有助于一个企业向另一企业学习专业、管理等能力,有助于两个企业的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可通过企业兼并与整合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与整合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与整合,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与整合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最后,培育大量的、忠诚于本企业的稳定顾客群体。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我们的企业都要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除了通过上面两点打造核心竞争力外,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有动态意识。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所以在这个不确定性急速增加的商业世界里具备应变能力,以及在剧烈变化的条件下进行战略决策,对于管理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正在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飞速膨胀,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给企业内外部的经营环境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带来的是更高度的不确定性,节奏越来越快,情况越来越复杂,前景也越来越难以预料。企业再也不可能像市场稳定时期那样作规划,先制定一个几年计划,然后慢慢调整实现。如今,游戏的规则已经改变,在一个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以月甚至以周计算的时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懂得如何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如何迅速制定新的战略,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而这正是新一代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随着时间推移,核心竞争力由于缺乏有效的提升而可能贬值,造成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乃至消失。造成核心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一是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员可能会渐渐游离出去。而人才的流失尤其是大型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到大规模扩张的紧要关头,往往不为人所察觉。对此引入人力资本管理概念是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企业应通过设计如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将有用人才吸引并长期留住。应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国际科技、文化、经济交流的管理制度,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二是如果较多员工由于个人行为而改变企业统一制订的组织管理制度(如招聘措施、薪酬、升迁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下降。如果高层管理者不进行监督,保证这些单独的变化与总的核竞争力项目方向一致,久而久之,核心竞争力就会被侵蚀甚至消失殆尽。

  每当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大到在同业中领先的地步,仍然要保证它的可持续性。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仅依靠被动的维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竞争对手一直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地准备取而代之。这样,要使可持续性发展则意味着要持续地改进,否则就无法保持现有的领先地位。同时,所谓的持续改进是不要闭门造车地衡量自己改进的绝对程度,而是要全面地、相对地和竞争对手的努力相比较。不断进行竞争战略的分析。

  六、结束语

  企业提升与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好:立足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突出主营行业优势,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分析企业在本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明确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和手段;明确集团中各企业之间的分工及战略协作关系,提高企业集团的协调力和资源整合力;加强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运用,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同时要有资源规划和经营计划,要进行企业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的规划,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落实企业可以快速反应的企业经营计划。

  参考文献

  (1)王金凤、白言壮,追求企业卓越——核心竞争力打造方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xx-1

  (2)刘光明,诚信,经济管理出版社,20xx-4

  (3)黄河涛,田利民,企业文化学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7

  (4)王焰,一体化的供应链—战略设计与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xx-1

  (5)科特勒,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9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12

  【摘要】笔者认为,在现实的增值型内部审计 理论 与实务的基础上引入核心竞争力审计,一方面可以拓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的 研究 内容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 企业 对于核心竞争力重要性的认识,这对于促进核心竞争力管理,将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问题的提出

  在市场 经济 条件下,竞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 发展 ,就必须要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竞争力中最为关键、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不断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别人无法取代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层来讲,也需要相关的、通过审核的值得信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来帮助企业进行自我诊断和 分析 ,为其寻找自身的薄弱环节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同时使企业了解自身的产业定位,为其在产业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提供指导性的方向。这一切入点,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登堂入室”提供了可能。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的核心:无形资产审计

  核心竞争力是一组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术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它使得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成为领先者。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其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能力。作为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一组技能和知识的集合。这种能力使企业能长期保持其竞争优势,就其实质而言,这些能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从这一点来看,核心竞争力在本质上与无形资产具有一致性,即都体现为企业的获利能力,都使企业成为特定市场领域的领先者并获得超额利润。同时,它们在内容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除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利等无形资产外,其他无形资产或者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技能或知识,或者是企业运用这些技术和知识所获得的成果。当然,不能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简单地等同起来,但至少可以说,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以无形资产为基础,是企业通过多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无形资产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并决定着企业价值的高低。根据以上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为无形资产,据此可以推断,核心竞争力审计的核心就是无形资产审计。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的特点

  (一)审计客体的独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身就具有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机统一体,尤其是隐性知识,它具有高度个人化的难以察觉性和模仿性,恰恰是这部分知识不仅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且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内在动力。因此,隐性知识的特征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从而与竞争对手相区别。

  (二)审计主体的高层次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对于从事该审计业务的组织和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审计人员精通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知识。从事核心竞争力审计的组织、人员必须具有 学习 、研究、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必须跳出传统审计的层次,从企业资源整合及运用的更高角度,判断、审视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方方面面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得出这个企业发展前景究竟如何的.结论,这种结论也可以验证企业的现行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是否真实、可靠。

  (三)程序与 方法 的特殊性

  传统审计程序和方法一般立足于静态的企业环境中,对企业状况进行分析,没有涉及企业的战略领域,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其内容也就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这就要求审计方法不仅要吸收传统审计方法的精华,还要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将技术创新、时间等动态因素加入到审计分析方法中来,完善 现代 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体系。例如,有些审计对象可以采用定量化的指标进行衡量,但是一些重要的非定量指标如: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都很难找到 科学 的方法加以量化,而这些有时更能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因此,必须考虑这些特殊性,否则必将会使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受到影响 。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文化审计 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对此,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竞争力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总是根植于独特的企业文化土壤之中,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优秀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应该成为核心竞争力审计的重要内容。审计人员应该运用专业的管理审计知识,帮助企业识别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一种文化, 总结 经验和经营理念,不断地以书面的形式,以制度的方式,将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因素具体地体现出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二)特色管理平台审计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能力,如果某项专长已普及或者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就不能称其为核心竞争力。管理平台是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架构,它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和管理的优化。企业应在其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构建有特色的管理系统平台,使企业内部的管理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减少管理层次,消除信息阻隔,以加快对于市场的快速反应,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例如,春兰集团能够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综合家电企业,正是得益于它的管理。随着春兰的发展,他们意识到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显得有些落后,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需求的全新管理模式。正是本着这种需求,春兰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扬弃、创新,逐渐创立了矩阵管理模式、六西格玛模式,基于核心技术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使企业组织结构合理、管理优化,形成了“春兰”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增值型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全面权衡,综合考虑企业的管理平台,通过企业战略管理、核心制造管理、核心技术管理、组织界面管理、核心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的考核指标审查,分析本企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建议,以此不断培育和构建具有特色的企业管理平台。

  (三)人力资源审计

  人力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核,不仅能使人才发挥聪明的才智,而且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增强 企业 的凝聚力,使人才成为企业长期 发展 的源动力。在知识 经济 和全球一体化的当今 时代 ,作为高 科技 公司,就必须把企业建成高科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大舞台,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将无疑是吸引人、用好人、留住人的最好办法。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求高效和强有力的合力,高效要求 科学 的机制、灵活而有效,合力要求整合而有规则,灵活、协调而有序,规则和控制又不能是制约效率的教条,在科学有效的规则下,在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凝聚中,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人力资源审计是按照特定的标准,采用综合性的 研究 分析 法对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全而检查、分析和评估,发现存在的 问题 以及问题产生的机理,从而为组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支撑。通过人力资源审计有利于确定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否符合公司发展的目标;明确人力资源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发现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审计

  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是终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该产品和服务背后隐含的科技的竞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生产线,在 电子 、信息等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仍然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一个企业短期内可以通过引进甚至是购并等方式获得技术,但长期和过分地依赖创新成果很可能导致内部创新能力的下降,从而 影响 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国外,几乎所有的名牌企业都很重视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他们认为只有抢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制高点,才能取得竞争优势。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而且都有自己的领先技术和拳头产品。

  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技术本身并不等于商业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把企业的技术转化为商业上的竞争优势更为关键。对此,内部审计必须掌握技术研发方面的重要技能,当新技术的 应用 导致经营程序的变革时,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对这种变化的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其达到既定目标。此外,针对将会导致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削弱的模仿复制现象,为了防止核心技术的扩散,应采取不同的手段来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有价值的稀缺资源。

  五、开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深入开展核心竞争力审计理论的研究

  到 目前 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方面研究甚少,还远未形成理论体系。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它的研究既有利于丰富审计理论,又有利于培养和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活动。最初由管 理学 界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的竞争环境,对于竞争相关的审计问题研究得相对较少,尤其对于核心竞争力审计问题的理论研究更少,从cnki的检索来看,不过四、五篇论文。目前对于核心竞争力审计问题的研究还停留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审计理论与实务人员不断投入到核心竞争力审计的研究中来,丰富核心竞争力审计理论,以此来指导创建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践。

  (二)树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新理念

  以“增值和改善”为目标的内部审计,促使传统内部审计向增值型审计改造;从事后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转向事前的防范;从微观层次转向宏观层次,以有限的资源和风险管理为基础,寻找高风险领域,制定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的控制制度或程序,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完善管理,使内部审计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从而发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尤其是董事会的高层组织人员应彻底转变观念,内部审计不是一个不得不设置的“得罪人”的部门,其对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积极活跃的增值型审计部门能够在提高企业收益、改进经营程序、增进部门交流、加强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

  (三)注重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指标体系

  在审计实践中,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还缺乏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要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审计,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为审计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诊断、构建及培育提供参考 。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1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工程咨询企业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而带动了其快速发展。工程咨询企业属于知识型、技术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工程咨询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工程咨询企业的人资源管理进行分析,并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视角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关键词工程咨询企业 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牵引机制形成

  (一)KPI核心指标体系设计

  在人力资源牵引机制构建中,对人员的目标与期望制定十分关键,合理、科学的要求与期望是人力资源牵引成功的关键,因此可以通过KPI核心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的设计。KPI核心指标设计是从组织战略目标出发,并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利用目标管理思想进行层层分解,形成组织自上而下的项层目标的牵引机制。对于工程咨询企业而言,利用KPI核心指标设计体系能够明确分工、职责鲜明。KPI战略目标规划中,战略目标分为财务目标、客户目标、内部流程目标、学习与成长目标四个部分,具体规划流程为:战略目标→分层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

  (二)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体系

  企业文化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是以无形的方式来规划和指引员工达成组织目标。企业文化营造凝聚氛围,打造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体系,进而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出发,知识资源构建是软件层面,知识平台则是硬件层面,构建知识共享平台是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咨询企业需要营造一种富有知识共享气息的企业文化,并打造知识共享核心价值观体系。此外,从需求动机层面构建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体系,对人力资管理作用的`发挥具有积极的作用。需求动机的流程通常为:刺激→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反馈→刺激……

  (三)培训与开发体系

  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工程咨询企业对员工整体素质的要求较高,这必然会涉及大量的培训活动。在工程咨询企业中,员工培训与开发历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重点,通过培训与开发不仅能够提升员工核心技能与专长,而且能够传递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看,员工的培训与开发需要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训。通常可采取绩效差距法来了解员工的实际绩效与期望绩效之间的差距,从而制定培训与开发策略。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培训结果的考核,遵循PDCA原则,即计划、执行、检验、处理。

  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形成

  从本质上来看,工程咨询企业属于服务型企业,因此其薪酬体系设计应采取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结合岗位职责与工作绩效制定具有弹性的薪酬体系,包括固定薪酬与浮动业绩薪酬。在薪酬设计中,员工业绩与提成呈现指数增长模式,并专门设计核心员工福利体系,比如技能薪酬、业绩薪酬、服务薪酬等。此外还可设立荣誉与评价相匹配的绩效激励制度,这样既能满足物质奖励,还能满足精神需求。

  除了薪酬激励之外,还可建立符合工程咨询企业实际情况的升迁制度,引导和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发展与晋升路径梳理清楚,可采用地区轮换与部门轮换相结合的方式来盘活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工程咨询企业人力资源生涯规划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明确的晋升制度,二是为员工股晋升提供必要的培训及远程教育。

  三、人力资源约束机制形成

  (一)绩效管理体系

  工程咨询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五个循环往复的管理程序,即计划制定、辅导沟通、考核评价、结果应用、目标提升。在绩效管理体系中要认识到绩效管理不仅仅是绩效考核,而是整个围绕着企业绩效提升的管理过程。工程咨询企业绩效管理流程为:绩效计划(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绩效实施(日常监督与提醒、指导与沟通)→绩效考核(定期考核、指导与反馈)→结果应用(绩效奖惩、确定发展目标、明确改进方向)。

  (二)职业化评价体系

  为确保工程咨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以及通过提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质量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对员工工作过程的职业化程度进行评价,建立相应的职业化评价体系。工程咨询企业员工的职业化包括四个内涵,即优化职业资质、保持职业体能、開发职业意识、修养职业道德。工程咨询企业职业化评价体系包括四个层面:职业化技能(专业化知识、沟通技能、知识贡献能力)、职业化态度(责任心与积极性)、职业化道德(弄虚作假、忠诚度)、职业化行为(工作规范、言行举止)。

  四、人力资源竞争与淘汰机制的形成

  人力资源竞争与淘汰机制是工程咨询企业人力资源优质结构的保障,是提升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工程咨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内部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现象,而科学的竞聘上岗机制则为有效的管理方法,有助于培养员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面向社会招聘人才时,需充分了解应聘者,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测评系统选择合适的人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制定双向人力资源规划,即自上而下的规划与自下而上的规划,同时满足精英人才的吸收与劣质员工的淘汰。

  参考文献

  [1]竹隰生,李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析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策略[J].价值工程.20xx.13.

  [2]尚文.工程咨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xx.7.

  [3]胡丰.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xx.1.

  [4]张玉林,尹曦林,韦娟.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xx.20.

  [5]张明利.激励政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xx.8.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14

  内容摘要:国际化竞争的今天,企业家们都在思考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都在寻找步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根本解决之道就在于缔造优秀企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根本精神力量;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则能更好的促进适合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深入人心。本文旨在分析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期促进企业的进步。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硬件 软件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前沿课题。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冲击和挑战,生存与发展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种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投入产出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主要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形成的优势能力。可以通过如个人能力、组织能力更有效的发挥,使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销售、组织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做的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负责任、更高质量和更低风险。简单地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界和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有人认为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有人认为人才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到技术、资源、管理模式等硬件因素的影响,而且与企业文化这一软件因素密切相关。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层次和竞争品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当前,从我国成功企业的成长经验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离不开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纵使掌握了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也无法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也由于缺少文化的支撑而陷于困境。

  硬件部分。企业核心价值的硬件部分,基本上说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包括市场拓展能力、融资能力、获得政府支持能力等)。就硬性部分一般而言,核心产品生产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主干;其余较细的枝干则是基于核心产品附带的外观识别、品牌特征等;提供养分、生命力及稳定力的根基部分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资源包括所获取的技术、知识、外部资源以及相关能力。

  软件部分。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的各方面都对核心竞争能力起到推动和发展作用。

  核心价值观。某种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念(和方式)可以持续而有效的解决组织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道理就会成为组织的共识,继而成为理所当然的道理,被称之为核心价值观或核心理念。这种核心信念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时候凸显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同样,也可能因为组织在为适应外部环境而调整组织核心理念的时候遇到的阻力。

  使命。使命也是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维度。使命定义了企业存在的意义,“它是企业进行所有活动的根本的原因”(麦克尔·茨威尔,20xx)。每一个组织都必须对自己的生存意义进行清晰的诠释,而围绕组织生存意义的课题,就包含了与组织生存密切的相关者:投资者、管理者和员工、供货商、政府、社区、顾客。如何定位自己的使命,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选择取向和排序取向,比如联想的“四为”思想:为客户,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承担企业公民义务。再如,昊华能源的“提供洁净环保能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沃尔玛的“使平民大众有机会购买富人购买的商品”、红蜻蜓的“创造新生活、回归大自然”都是企业生存意义的清晰界定。

  愿景。愿景与使命是递进的关系,或者说愿景是组织肩负使命而趋向的未来图景,是组织个性倾向性的表现维度。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对企业未来的希冀的景象,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使这种感觉遍布到整个组织的活动中,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愿景基本有三个要素:大家愿意看到的(期望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主动的)、通过努力可以一步步接近的(可接近的)。愿景之所以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愿景源自企业领导和领导团队的必胜的信心和神圣的使命感,信心和责任共享本身就是组织突破藩篱,永续成功的必要条件。当组织行为出现疑惑或者冲突时,明晰的愿景可以使组织成员主动调整自己,抑制冲突。尤其是跨文化管理,树立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成员走到一起。企业愿景如果在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就会产生新的愿景,激发新的组织愿望和动力。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模型构建

  企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的外层元素指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以下内容:

  指导力。即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文化为企业经营活动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

  推动力。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

  改善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对企业管理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更富有思想性和人情味,具有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

  导向力。企业文化对企业意识具有导向功能,从而使员工个人思想观念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凝聚力。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企业主体即员工的习惯、知觉、价值等,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构成企业成功的基石。

  激励力。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约束力。企业文化是不成文的约束,对企业和员工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功能。

  润滑力。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念,在员工中起润滑作用和相互协调作用。

  开发力。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构建。其中企业文化也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

  感应力。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在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应功能。

  企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内层元素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第一层面,基础层,主要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保障。第二层面,载体层,主要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层面,转换层,主要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

  企业文化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核心和实质的作用。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建造和提升,其主要途径就是要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体系,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的精神文化。只有创建富有个性的独创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企业才会拥有自身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构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

  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环境下进行的战略选择是建立在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的。IBM的三条行为准则就是“沃森哲学”的体现:第一条是必须尊重个人;第二条是必须尽可能给顾客更好的服务,这是IBM企业文化的最大特色;第三条是必须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卓越是沃森要求员工对任何事情都要以追求完善的精神去做。这种令人振奋的做法,传播给客户,便会产生积极的反应,客户们喜欢这种作风并愿意和他们做生意。国际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在评论IBM时说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沃森哲学造就了IBM的企业文化,IBM的企业文化造就了一个成功的IBM公司。可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保持自身优势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eterSenge)博士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形成了系统的学习型组织的设计蓝图和管理思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最热门的管理新理念,其主要思想是提出了公司领导及企业组织应该如何学习,如何以学习促进有效的企业管理。圣吉提出了帮助组织学习,开发组织实现最高期望的能力,其学习的基本工具包括个人超越、心智模式、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个方面。组织学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来自对经济和历史的反思;二是制度化的、有组织的学习。学习型团队建设的途径,首先应从企业价值观提升入手。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要素。企业的理念及价值体系只有被员工普遍认同、接受、成共识,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业的竞争力才会得到提升。市场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全员的人才素质是企业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

  (三)注重人才和技术资源的积累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对财富的贡献越来越大或者知识能直接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超额收益,但知识的更新、知识资产价值的发挥,非要靠人才完成不可。因此,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谁最善于整合人才,发挥人才的群体优势,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谁就能拥有未来,赢得领先地位。企业技术资源的积累与人才资源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技术是企业管理、企业创新、企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技术水平是检验企业素质与能力最直观的标准,它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21世纪,离开技术创新,任何企业都无法在市场中立足。如海尔、海信等优秀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能力。因此,培养和形成一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就成为现代企业技术力量高效运转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动力。

  总之,在信息时代,企业只有不断开拓视野,制定符合时代步伐的发展战略,形成富有个性、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才能长期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15

  摘 要: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出发,提出关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文化塑造

  一、企业文化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美国学者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于1981年7月出版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自主》一书,是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丛林理论等传统管理理论的的不足,强调了“软”、“硬”结合的最佳管理运作方式,把管理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

  企业文化通常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企业文化。广义上的企业文化,即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积累的的富有本企业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首要内容。

  综前所述,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在管理者积极倡导和细心培育下逐渐形成的并且被企业所有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循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规章条例、员工文化素养,以及隐涵于企业形象、企业产品和服务之中的诸多物化精神的综合。

  企业文化的结构以及内涵。企业的文化通常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结构:一个是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又称精神层;一个是表层的制度文化,又称制度层;一个是显现层的物质文化,又称物质层。精神层是其他两个层次形成的思想基础,它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灵魂,精神层的首要内容为价值观,包括组织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使命和宗旨,它将本企业以及员工的意识形态综和在一起。制度层对另外两个层次起着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企业运用制度层来约束所有员工的行为,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和规章条例。物质层则是企业自身文化的外在显现和载体,是形成其他两个层次的物质基础,它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的经营成果――生产的产品以及提供的服务;另外它还包括厂徽、厂容、产品的外观和产品包装,运营环境等。

  文中核心竞争力,即指企业所熟练掌握的独有的技能、知识和资源,以及企业运用这些技能、知识和资源来争夺市场、赢得高额利润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有新产品研发能力、新技术开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进取能力、人力储备、信息资源整合、品牌竞争力等几个方面。

  二、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内修员工素养、外塑企业形象,双管齐下,使企业在社会公众的赞誉度和诚信度大大提高,由此提升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优秀文化是形成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不竭源泉是企业文化。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的一种表现方式。文化不仅是对一定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反映,而且与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适应。企业文化的不断演化和进步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不竭源泉。

  (三)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化了核心竞争力的特有性。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其独特性,它是其他企业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背景不尽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各类组织文化,由此强化了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特有性。

  (四)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保障作用。企业文化所独有的特性和作用决定了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中形成的,它通常蕴含着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创始人的众多特质。企业文化是无法被仿效和替代的,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领先性和不可模仿性。

  三、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型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约为7年,但小微型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不足3年。国内企业寿命普遍偏短的关键因素是竞争力不强,竞争力不强则有企业运作管理不善所致,其主要体现是企业文化的缺失。参照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20xx年对1000家各类企业的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认为已经形成自身组织文化的企业只占41.9%,中小企业则不足30%,真正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提倡文化管理以及踏入现代管理阶段门槛的更是少之又少。

  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将会彻底性地改变市场竞争的规则和企业的生存法则,创造和培育优秀且先进的文化是企业来获利的主要手段。企业文化已经日益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支撑。国内企业要充分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将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为此,企业应当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结 论:人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所改造着。当企业文化与其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战略目标相顺应时,企业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就会停滞不前。文化的力量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同资本力量难分轻重,甚至超过资本的力量。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大幅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的必经之路。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相关文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02-28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15篇03-01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03-13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优秀)03-13

试谈区域核心竞争力论文09-24

从核心竞争力谈我国超市自有品牌的开发的论文09-24

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励志作文(通用16篇)04-12

强化数学建模提升核心素养论文03-02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演讲稿(精选10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