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12篇(合集)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
摘 要:本文就我国在“三农”问题上遇到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以及破解的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金融抑制 破解 对策
20xx年底,中国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的综合改革,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的增收就成为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农村工作主旋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聚合。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血液”,加快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一、金融抑制现象在农村地区的反映
1、市场城乡分割,金融组织体系的不健全。首先,农村金融体系中只有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在发展。其次,银行类机构呈现快速收缩的态势。根据调查:从20xx年以来襄樊市累计撤销农村金融网点302个,目前工行、中行、建行在乡镇一级网点已全部撤完:农业银行也将服务局限于县城,乡镇一级目前只有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户提供信贷的服务。此外,融资担保、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在农村还是空白的。
2、金融管制的过度,机构经营的僵化。一是在金融市场准入上城市与农村一样高,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十分的单一。二是以服务“三农”为主业的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商业银行化倾向不断的延伸,管理的半径逐步的加大,机制日益的僵化,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也越来越难。许多由基层的农村信用社结合各地实际创新信贷产品因贷款权限的上收被停办。
3、农村信贷投放总量的不足,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偏低。仍以襄樊市为例,20xx年,全市共实现GDP612亿元,其中,县域部分实现325亿元,占比为54%。同期,全市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60亿元,其中,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264.68亿元,占比为47.3% ;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259.77亿元,其中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仅119.42, 占比为46% 。金融深化比率约为81.53% ,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村人均储蓄的存款3486元.约为全市人均储蓄的存款36% :人均占用的贷款2602元,约为全市人均占用贷款的58% ;若剔除生活在县城的非农人口,农民人均金融资产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的一半,总量明显的不足,经济货币化程度严重的偏低。
4、农村金融产品结构的单一,金融服务面的狭窄。根据调查。目前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中80%是针对一般农民发放的小额农贷,其余20%是县、市联社集中的向县属大企业发放的营销贷款。作为乡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产粮大户的大额贷款要么无法满足要么满足很少,农田水利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更是求贷无门。目前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只有“小额农贷”一个产品,贷款的最长期限仅为9个月,最高金额仅为3万元;无论种养殖大户、农机专业户,还是乡村小企业生产所需资金都只能够按照“小额农贷”的管理办法来发放。种养殖的大户、农机专业户的贷款满足率只有12.5% ;乡村企业的贷款满足率只有可怜的7.5% 。
5、农村金融服务价格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据人民银行利率监测情况和笔者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金融服务的价格不仅仅远高于城市平均借贷的利率水平,甚至高于农村经济主体的承受能力。目前,襄樊市农村信用社1年期农户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11.15% , 比城市居民1年期贷款的平均利率6.58%高5.57个百分点。过高的金融服务价格会继续的挤占农村生产部门的利润,很不利于农村资本的形成,也必定会提高农村经济主体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据调查显示 48%的农户认为可承受的最高利率为5%一10% :78%贷款农户认为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过高。并且有22%农户因贷款利率的过高而放弃贷款。
6、金融保险缺位,农业发展失去最终的保障。因为农业保险风险较大,一般的保险公司不会愿意介入,急需现代金融提供可靠的保障。据对4个乡镇政府及200户农户的调查,均没享受到农业保险服务。此外,如农民大病医疗统筹、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政策性的保险业务也不是很普及, 少数试点的地区也因为财政投入的金额太少,收效甚微,因此,也急需金融的配合与支持。
二、破解金融抑制的对策
1、鉴于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仍然缺位、农村信用社的实力有待提高、民间金融有待规范等因素,农业银行的改革取向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并设置在农村的网点。
2、重构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规范农业政策性的金融机构的地位、作用、经营目标、管理方式、筹资机制等内容。规范自身的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与政府、财政、中央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等外部主体关系;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带有互助合作的性质。
3、对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的改革。在经济发达地区按股份制原则将其改为标准的商业银行,并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在经济基础欠发达地区按合作制的原则进行改革,恢复其作为农民合作的金融组织本来面目,给予农村信用社更多政策支持。
4、调节资金流向,使邮政储蓄资金有效的回流农村金融市场。人民银行应降低转存款利率,把邮政存款限制在盈亏平衡、略有盈利水平,为其他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进入金融市场;人民银行可将转存款通过再贷款的形式,交由农业发展银行或农村信用社投入农村的金融市场。
三、结语
如今,我国在解决“三农”的问题中,面临着金融抑制的难题,只有在了解及掌握新农村在建设中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破解对策,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工程。
参考文献:
[1] 房德东 王嘉秀 杨秀艳:我国农村领域的金融抑制问题[J].农金纵横,20xx,(5):17-19.
[2]王青峰: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困境与改革思路[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57-61.
[3]汪昌桥 王亚洲 李学邦:农村金融机构撤并的利弊及其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xx,(14):31-3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2
一、农村金融需求新问题研究
农村金融需求从广义角度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农业的金融需求、农户的金融需求、县域金融需求。农村金融需求从狭义角度看,主要是指对信贷服务的基本需求。“三农”问题具有不可分性,因此导致了三个概念之间存在很大的紧密性,从交融性、交叉性角度看,农村金融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更好的满足“三农”对金融的需求。
(一)从农户金融需求角度分析
农户金融制度制定需要满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形式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满足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金融需求,我国农户金融需求阶段已经表现了很多的特征,其一是狭义小农和理性小农并存的局面,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活性资金和生产性资金需求并存的局面。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其对金融需求产生一定的差异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通常倾向于单一型金融需求,而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户主要是想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差异化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金融需要不断细分市场,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对象对金融的具体需求[1]。随着农村经济多样化的发展,非生产性支出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因此非农业生产性需求逐渐凸显出来,农村的生活性借款比例在加大。在农村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于收入越高的农户,其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会越高,因此此类农户对经营型资金需求比较大,当前农村金融需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金融资金的需求,同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细分,避免与城市产生金融趋同效应。
(二)农户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随着农村经济多渠道发展,农户对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特点要求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多样化,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对象划分,越是收入高的农户越要通过金融手段鼓励其进行规模化生产,最终能够形成规模化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就业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与农户收入之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性,越是收入高的农户其生产经营越偏向于规模化农业和非农产业[2]。从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看,低收入农户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此类农户的还款能力比较低,信用贷款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三)从农业金融资金需求角度分析
农业金融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农业现代化经营、生产、流通和加工过程中,生产和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和各类农业组织。从广义角度看,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中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坚持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发展之路,通过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升农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链需要不断向产前、产后、流通领域延伸,把农村各类产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展示出来,积极稳妥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3]。对农村市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最终能够建立产业化经济发展制度。金融市场细分可以更好地形成种养加工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能够把产供销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整合和优化农村资源,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四)农村金融市场关联划分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需要按照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划分,把金融需求和经营性农业需求关联起来,按照金融需求主体进行有效性划分,因此可以把农户生产性组织和农业组织的生产经营性金融需求有效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关联划分机制。从而能够建立农产业初期产品检验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业的金融需求,农产品流通企业联合体,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农业金融发展需要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农业生产的特征为依据,首先需要按照农村市场的特点建立季节性金融服务机制。其次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自然灾害金融预警机制,从根本上防范农村金融风险[4]。第三需要根据农村贷款需求建立市场关联划分长期机制,第四需要根据农村生产经营分散性特点,建立金融需求的协调机制,把市场有效的整合,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水平,最后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收益率建立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益。
(五)农村金融市场细分需要按照“三农”特点进行农村金融市场细分
过程中需要和“三农”建立紧密的联系,当前需要从农业需求、农户需求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金融机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避免农村金融市场与“三农”脱离的现象产生,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把农村各项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水平[5]。随着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金融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因此对金融服务的层次要求越来高,县域经济创造的`GDP已经占有很高的比例,农村金融市场细分需要综合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建设规划、特色资源开发、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板块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等多种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六)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与体系完善分析
农村金融在服务农业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细分策略,逐步完善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当前需要建立六大体系,分别为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农村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把体系建设与“三农”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商业性金融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二、农村金融市场差异化分析
(一)地区金融差异性分析
从我国西北地区农村金融的情况看,由于西北地区相对比较贫困,人均收入和消费都比较低,因此金融需求不是很旺盛。但是当前农村金融需要对西北地区进行科学定位,改变当前金融扶持力度不够的局面,实现西北农村金融转型发展,把西北农村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同时需要提供良好的金融产品,促使农产品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带动一批农村支柱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西北地区的情况看,不同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金融产品制定过程中需要当地的农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户收入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农村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从西北欠发达地区金融需求看,其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经营性需求和消费需求,从生产性金融需求特点看,具有周期短、时间性强的特点,借款额度与农户的生产规模具有很大的关系。
(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细分方法
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金融市场细分需要坚持走规模化、产业化金融之路,以经济发达地区为区域中心,建立辐射周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证金融市场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运转。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区域经济水平的影响,需要充分分析经济的差异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完善金融服务政策,不断优化金融市场发展环境。农村金融需求从市场结构、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与农户的动态协调机制,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制定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促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层次化、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需要对农村金融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进行划分,根据农户的收入不同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中、西、东农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从而能够针对区域特点制定金融服务模式,农村金融当前需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市场细分机制,提升金融产品的创新水平。农村金融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地区发展战略不断调整金融服务策略,积极稳妥地优化金融服务机制,把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农村经济发展导致农村产业划分越来越细,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需要改变传统金融服务理念,积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推动农村金融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3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农林经济管理发展的脚步。因此要想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的实效性,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对农林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完善,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支持农林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对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措施
1我国当前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农林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国内农业经济市场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在管理制度方面还未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农林经济管理制度,加上在农林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执行力度不足,相应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随意性,不利于农林经济稳步发展。
1.2农林经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而言,人作为管理工作开展中的执行者,自设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作进行的成败。但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来看,农林经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与水平薄弱,没有了解市场发展的形势与农民的需求,思想顽固守旧,无法适应现代化农林经济管理工作岗位的需要,给农林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1]。
1.3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模式上,部分地区的管理仍以人工操作方式为主,虽然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模式得到改革创新,但在部分偏远山区的应用范围还未得到普及,无法适应现代化农林经济的发展。例如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虽然已经购买了相应的财务信息化设备,但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操作水平的影响,不会使用新的新设备来管理,坚持以手工操作模式进行,导致农林经济管理的财务数据整合、处理与保管工作的效率得不到保障,制约了农林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农林经济管理制度
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合理的规划是前提,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是核心,管理制度是保障。因此为了促进农林经济稳步发展,必须依据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形势来创新农林经济管理政策方针,将对农林产品的生产、加工、分配以及消费管理的内容纳入到机制中,形成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农林经济管理制度,明确农林经济管理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工作职责与义务,保证责任到人,避免出现管理问题,人员之间相互推诿。并统一规划农林经济管理的工作流程,将有关的政策方针落实到农林产品的培育、加工、维护以及市场销售中,实现管理的规范化[2]。
2.2提高农林经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快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的脚步,定期组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强化管理人员对农林经济管理认识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新的现代化农林经济管理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管理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农林经济管理的需要。例如为了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让每个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脚步,需安排全体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一年2次的继续学习,掌握新的管理知识与计算机操作能力,并针对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设立专业化培训班,邀请专业的电商专家进行现场模拟、演练电子商务平台中农产品的销售流程,提高他们的管理服务能力。
2.3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必须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建立一个农业经济管理的电子管理系统,从已有的纸质财务账单向电子版的数据账单转变,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效率。此外,为了提高数据储存、传输的安全保密性,还需有效运用加密技术,避免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窃、篡改,甚至是删除[3]。例如为了提高农林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加大电子设备的资金投入,购买电脑、系统软件以及其他辅助设备,通过Excel表格处理软件来筛选、统计与整个各种农产品的收入情况、农业经济增长幅度以及收支均衡度,详细了解经济发展中的态势,明确农业经济下一步发展的计划方案。
结束语
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想顺应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提高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4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繁荣是当前农村工作的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村金融新农村建设金融体制改革推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近8亿,占全国人口比重超过50%,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农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以把新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为目标,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经济是基础,农村金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金融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开革开放至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村金融危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农村以农业经济为主,当前发展农村经济最重要的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随着进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在发展中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也产生了许多的新问题,这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开展农村金融工作提供制度和法律依据。例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对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行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起到大的推动作用。
2.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农村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国家政策干预,又需要市场发挥导向作用,金融服务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发展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二、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发展的现状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工作的重要位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农村金融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和法律的保护。当前,农村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服务手段不断扩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农村金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上城市先于农村,使得农村金融发展时间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农村金融的限制程度高。国家在发展农村金融的过程中,对于农村金融支持新农建设的政策措施设置门槛高,严重挫伤了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例如,在新农村建设申请信贷服务时,农村金融政策要求信贷与贷款增长、不良贷款率挂钩,造成了信贷成本高、效率低的后果,不少新农村建设项目因此而夭折。
2.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方面的业务萎缩。由于农村金融投资时间长、收益较小等原因,一些金融机构出于经济利益考量,缩小了面向农村的业务,农民的金融需求受到影响,从而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滞后。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监督和约束,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基层的金融服务质量差、贪腐等问题。
四、针对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笔者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1.适当放宽农村金融的门槛。在金融市场上,严格规范民间金融行为,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同时还要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农村金融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2.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对于部分银行缩小农村金融业务的现状,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开发农村金融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专项金融产品。
3.改革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国家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加大监督和约束力度,对新农村建设中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提供支持。
五、小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就是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积极调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有效的解决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完善。
参考资料:
[1]计承江,金融要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杠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xx,10.
[2]董敬茹.《积极推进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xx,1 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5
0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种最基本要素和稀缺资源,只有同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一样遵循效益原则进行流动,才能实现要素问的优化组合,实现土地的高效益利用。另外由于农民观念的转变,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批劳动力到城市务工或改为从事非农产业,出现土地闲置荒芜等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农村面临着土地流转问题。因此,探索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对加快新农村建设,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1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建设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的束缚是造成我国农村城市化步伐缓慢的重要原因。土地使用权的凝固化,直接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可将土地保障转化为现金保障,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就会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从而使部分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专门从事非农业生产,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1.2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生产组织结构的优化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农村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重组。由于农业组织化程度太低,没有形成相应的经营规模,受市场价格变动风险影响大,且交易成本昂贵,导致农民无法参与市场利益的分割。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组织集中度,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和与他方谈判的能力。
1.3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中的非农活动的比重,使得大量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既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有利于先进科技推广与农业机械化的实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农村土地流转分析
2.1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涌入沿海,广东沿边地区土地市场全面告急,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南海模式应运而生。此后,全国各地先后涌现了以两田制为特征的监利模式、以土地换社保为特征的嘉兴模式、以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为特征的芜湖模式、以集资办社为特征的昆山模式、以农地直接入市为特征的广东模式、以农村土地资本化为特征的成都模式、以宅基地换房为特征的天津模式。这些模式都对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瑕疵。
2.2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2.1产权不明,法制缺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来看,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产权结构的使用权、收入享受权和自由转让权三个重要权能。但是在现实的土地流转过程中,承包者只拥有土地的部分产权,即承包经营权,但这部分产权是否可以构成农民的财产权,目前尚无法律依据,导致土地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在市场流动。
2.2.2缺乏规范的组织管理当前,土地流转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履行职能并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农经管理部门的职能设置。土地流转时,既不向农经管理部门申报审批,也不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结果是土地流转的资金收入管理不规范,流转后土地用途有失控之势,流转土地面积无法统计。土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经营者多方利益,流转必须按规范操作。
2.2.3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持续不断农地流转双方大多是用君子协议的方式确立流转关系,书面协议只是少数,即使是书面协议,条款不规范、不齐全、不具体的情况也很普遍。由于无土地流转协议、合同或土地流转协议、合同规范以及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等原因,在少数地区土地流转纠纷仍在增加。这种状况引发的纠纷往往难于处理,给农村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2.2.4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大部分农村地区又因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仍把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和农村就业的最后保障,宁肯种“粗放田”、“应付田”,甚至不惜暂时抛荒,也不愿放弃土地的承包权。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
2.3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
2.3.1制度的不完善及操作中的'不规范现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突出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到位与稀缺,虽然我国不缺乏涉及到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但毕竟政策不能代替法律。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性,既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也严重制约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3.2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农村土地市场不规范使得土地流转混乱。第一缺乏与农村土地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第二目前我没有专业的中介组织管理农村土地流转,使得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市场信息缺乏、市场操作不完善,交易无序进行,引起刘庄成本高、收益差;第三对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地方政府强加干涉,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农村土地流转中难以发挥,侵害到农民的利益,使得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纠纷不断增加。
2.3.3农业生产的收益比较低与其他商品市场能够相近,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着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转入方获得有较强农业生产能力和良好信用的土地非常困难,就算转入的土地能力较强,转入方还要应对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使得土地流转收益低下。
2.3.4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土地流转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的制约严重。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社保制度普遍滞后,似的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严重阻碍,农民长期束缚在土地上,客观上减少了可流转的土地量,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了影响,减缓了农业产业化速度,使得农民增收缺乏推动力,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受到影响。
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3.1正确把握土地流转的原则,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确保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保证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严格执行,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流转主体地位。要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切实做到“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在流转中不能改变土地所有权属性和权属关系。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农地流转只能用于农业生产,不能用于非农开发和建设;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土地是否流转和以何种方式流转,完全由农民自己做主,并确保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不受侵害。
3.2加强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产权的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将农用土地产权合理界定,确保民的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为农村土地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如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处置权等。土地使用权权能结构要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地使用法律制度,保罗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化、禁止承包土地频繁调整等。加大对土地闲置用户的惩罚力度。
3.3加强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在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下,结合《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流转提出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相关组织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各行政职能部门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切实担负起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土地流转的依法、规范、有序、高效。
3.4完善农地流转的市场体系通过多手段的使用加强对农村风险源的管理,尽量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农户、组织体等多元化复合结构的风险防范机制。相关政府部门要构建与农业风险防范管理相关的法律框架,制定统一制度,制定农业风险法等;制定最低限价,对农场品实行价格保护,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信息服务,使信息不足导致的风险数量降低。
3.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大局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包括农村养老、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弱化。在保障农民出让土地经营收益权时,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费由经营收益权转让获得的收益填充,使得出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户成功的由土地保障过渡到社会保障模式。农民转让土地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农民真正的放下心了,土地集中的制度障碍自然就扫除了。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6
一、“后农业税”时代农村文化市场现状分析
(一)农村文化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后,文化市场违法经营活动,特别是黑网吧、色情演出、赌博游戏机等已经向执法力量薄弱甚至是执法空白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转移。
2、农村文化经营场所较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部分经营者法制意识淡薄,加之现有文化市场稽查力量基本无力顾及农村,因此,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文化市场正在成为伪劣文化产品的倾销地。
3、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先进文化不去占领,不健康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赌博斗殴、求神拜佛、低俗文化活动等现象的出现,都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有关。
4、农村文化原有基础设备落后,一些乡镇的文化设施建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没有得到多大改善。现有的乡镇文化站,有的“名存实亡”甚至“名实俱亡”。其“自主造血”能力较弱,更多的是依靠政府部门开展“三下乡”等各种文化活动的支持。
(二)原因剖析
我国农村文化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以往那种相对不科学、不合理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没有引入必要的外在竞争机制,各地农村几乎普遍性地存在文化主体单一,文化活动与市场脱节、与农民需求脱节的情况。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受到财力的限制,作为大多数农村文化的.主要甚至唯一载体———乡镇文化站,几乎是普遍性地没有专门的场地、人员和经费,无法承担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的任务。
二、“后农业税”时代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和拓展途径
(一)以新农村发展方向为要求,文化管理部门树立责任与服务意识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的发展方针,社会各界应树立文化建设服务“三农”的观念,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使单纯的“部门行为”成为广泛的“社会参与”。第二,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成立文化阵地建设领导小组,从市到乡镇街道、村都建立相应的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二)以法制教育和规范操作为途径,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第一,规范管理,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制度建设。首先,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完善文化娱乐场所开业审批、安全审查、登记发证、定期检查、禁止承接等管理制度。与文化经营业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建立信用档案,实行分级分类的指导和管理。信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注明文化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法人、经营项目、设施设备、奖励记录、违法记录等基本情况。可根据守法经营情况,将文化经营单位分为A、B、C、D四个信用等级:对依法经营、诚实经营、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的文化经营单位,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奖励,发挥他们在行业中的示范作用,对信用等级低的,给以警告、停业整顿直至吊销文化经营资格的处罚。其次,应坚持重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加大节日和集市时期的文化工作管理,清理死角与空白,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间、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第二,措施落实,完善农村文化管理体系。措施之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城乡一体化管理网络。落实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及人员编制,在农村乡镇建立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派出机构,人员可以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录用。如,青岛市文化局就建立了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网络,185名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网络联络员组成的监管网络遍及全市每一乡镇,建立起市、区、乡镇三级“无缝式”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网络。措施之二是加强法制教育,把握文化管理源头。对农村文化经营者进行不定期的法律、法规培训,在文化经营场所摆放监督举报牌,聘请社会文化义务监督员,设立文化举报监督电话。
(三)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平台,切入“文化生产力”理念,不断夯实农村文化基础
第一,建立健全基层文化网络。以县、乡文化馆、站成为农村文化市场的“带头兵”,将文化网络阵地拓展到区、乡、村、户四级,确立建设农村“大文化”思路。结合乡镇村组实际,建立以书报阅览室、业余文艺团队、有线广播电视站、文化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农民文化活动基地。加大资金投入,将乡、村文化中心(站室)建设成为集宣传教育、科技培训、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宣传文化阵地。第二,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的投入体系,采取“敞开大门办文化”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机制、创新思维”原则,将计划经济下的文化事业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文化产业模式,建立起政府办文化与社会投入办文化相结合的机制。
(四)以扩展传统农村文化资源为基础,寻找农村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农村文化的多元效应
第一,注重培育民间文化团体,发现和培养农村基层文艺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文化专业户成为农村文化市场的“主力军”,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要积极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传统的农村文化资源,寻找蕴藏在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认真培育、开发本土性的文化人才,积极开展各种内容健康、格调清新、深为农民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从而积极引导农民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第二,启动“先进文化进祠堂(礼堂)”活动,积极探索农村先进文化传播途径,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浙江新昌以“阳光文化山里行”活动为载体,把120所祠堂庙宇改造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健康有益文化娱乐活动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积极引导一些对文化有较高追求又具有文化艺术特长的农民利用集体或个人拥有的空闲场所,在农闲时节、传统节日等时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拓展了农村文化阵地的服务体系。
(五)以新农民生活需求为目的,不断创造条件,激活和满足农民文化生活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群众在“三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推行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三个”自主选择(即自主选择模式、自主选择喜好、自主选择时间)。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群众素质相结合,按照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意愿,循序渐进,不断培养农民兴趣。第二,注重资源配置的整合与调节,实现资源共享互动。
一是大力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三下乡活动。主动适应基层群众的需要,努力丰富“三下乡”活动内涵,变阶段性下乡为一年四季不间断下乡,开通文化科技“大篷车”,成为政府联系农民的“连心车”、巡回“服务站”。
二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工作力度。因此,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和拓展新时期我国的农村文化市场,正视我国农民对文化的迫切需求与基层文化设施不完善的矛盾,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不断创造条件,拓展农村文化市场建设途径,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净化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社会”。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7
摘 要: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对农机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我国现代农机管理体制的新理念,实行农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农机管理; 新农村; 发展
1 农机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1。1 加强农机管理现代化的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1。2农业机械的管理推广,可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农机部门充分发挥科技载体作用,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的推广,充分依托丰富的源优势,发展好现有的加工企业,进一步引进农产品加工制作机具,实现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一整套加工设备与技术的机械化,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加工烘干技术和保鲜技术的推广,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林农收入,发展潜力巨大,深受农民欢迎。
1。3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前提是必须提高农业的装备水平,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必须要有农业机械的装备来保证。农业机械推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农机部门通过农机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使用,激发了农民学文化、学技术的欲望,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1。4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机管理的支持。农业机械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壤改良、旱作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既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因此,农机化是推进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合理的农机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农机化的效率。
2 创新农机管理,保障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2。1大力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机中介服务法律体系,规范、培育和发展农机中介服务市场
将农机中介组织从农机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后,农机中介组织将承担大量的农机服务业务,同时,也能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快速繁荣农机中介服务和直接为农服务市场发挥有效的作用,并将成为促进农机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保证农机管理体制创新的有序进行,使农机中介组织能够生存与发展并真正发挥作用,国家应制定法律法规,确立农机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规定农机中介组织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范农机中介组织的市场行为,使农机中介组织机构和农机中介服务市场健康成长,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国家应鼓励农机科技人员投身农机鉴定、技术推广、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农机科技人员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机中介机构。允许个人创办、国家与个人共同创办、个人合伙创办农机中介组织。
2。2构建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
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要把教育扶贫、人才扶贫、资金扶贫、技术扶贫和观念扶贫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将逐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长期目标并有计划、有阶段地完成好这项任务,这项任务完成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否能顺利进行。
3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管理,构建平安农机
农机部门首先应当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其次,要与当地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联系,寻求其支持,依法作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另外,要积极主动想当地政府汇报工作,请其切实帮助解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再者,要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并进行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 杨永华,李向东。浅议新时期国有农场农机管理工作。安徽农机, 20xx(2)。
[2] 李树军,姜涛,孙亮。我国农机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农机使用与维修, 20xx(5)。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8
摘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可以使遥远山区的农民看到电视、听到广播, 充分了解国家发展, 解决民心工程的难题。本文分析了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 新农村文化建设;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党和政府更好地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的重要载体, 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广播电视村村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难以保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长期实行
近几年, 我国开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相关工作, 但由于大多数设备出现故障, 并且缺少经费进行维修, 设备的维护成本相当高, 导致在资金方面存在不足, 最终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难以长期实行。
1.2 宣传力度不够
政府对广播电视村村通有关内容与目的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 使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村村通的了解不全面, 大部分人认为广播电视只起到娱乐作用, 对于生活与工作起不到什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难以推进的原因。
1.3 实施难度大
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时, 由于缺少资金支持, 人民群众支持较少, 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很难真正做到“村村通”, 导致入户率低下, 此工程难以进行。大部分村落自然条件较差, 居住范围较广, 也是其因素之一。
2 如何更好地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2.1 重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党和政府应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给予大力支持, 能加快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在进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时, 如若遇到困难, 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 使相关困难与难题都能得到解决。党和政府也一定要将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到日程上, 并在工程实施时, 考虑到实施地区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能顺利进行。
2.2 加强对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宣传
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时, 一定要进行大力宣传, 让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在进行大力度宣传的同时, 还要使人民群众心中有信念, 为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供更好的使用环境, 从而更好更快地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
3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
3.1 加大对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施力度
在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时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畅通机制。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时, 不仅要对已经建设好的行政村广播电视站进行巩固, 对其维护经费进行落实, 还要对未建设的行政村广播电视站加快实施建设步伐, 并在建设过程中对建设队伍进行系统培训与管理。
3.2 加强对农村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对农村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时, 一定要依照具体实际情况对农村新文化建设做出相关部署。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 要在结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往的基础对技术方面进行改造, 并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 使过去的.基础设备老化的现象得到充分改变。
3.3 加快推进网络改造的步伐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同时也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 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时, 要对农村现在拥有的广播电视进行充分改造和创新。除此之外, 积极推动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进步也十分必要, 其有利于实现广电网络的统一管理, 并建立更好的经营体制, 做到利益共享。
4 结语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是为了解决大部分农村缺少广播电视、不了解时事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利于加快我国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脚步, 有利于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有利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必须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 若要更好更快地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 就要尽快全面实施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参考文献
[1]黄正福.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和维护[J].西部广播电视, 20xx (12) .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9
【摘要】本文从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具有的传统优势和发展特色等方面以及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角度,提出了农业高等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成为智力支撑,力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农村建设,积极寻求科技成果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新农村建设 高校职能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特殊地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现有格局大多是1952年院系调整形成的,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其学科建设逐步向多科性、综合性方面发展,但却始终是以农业学科为依托,保持着农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因而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传统优势。发展至今,高等农业院校的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农业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形成了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
几十年来,高等农业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保证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发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了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高等农业院校针对学科门类较少、学科结构单一、分布较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加快了学科建设步伐,着力调整学科结构,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继续发扬了农学学科优势,促进了生物学、工学和管理学院等学科的较快发展,人文学科和理学的基础学科有所起步。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都在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步扩大内涵,改变单科性封闭式的高等农业教育格局,建立以农为主的.,融林、牧、渔、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关注农业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涉及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发展与农业有关的加工、工商、金融、市场营销和农村社会服务等专业。同时,积极调整农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推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高效、快捷地为农民或农业企业家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拓宽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有专家提出,分三个层次进行农业方面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第一个层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第二个层次是培养数以万计的农业专门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教育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按照这样的思路,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任重道远。
从农村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普九教育是起点,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关键。农村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中小企业主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不能离开高等农业教育。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己任,通过各种途径,使尽可能多的农民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辐射,推进新型农民培植工作。同时,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为农村和乡镇培养大批高级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将科技培训、创业指导、技术服务、跟踪扶持相互衔接,为新农村建设,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撑。
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保存、传播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知识的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必须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充分利用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把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底气”。 高等农业教育把自己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向社会,促进了创新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交流”日趋密切,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将不断地及时地了解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自己的需求,进一步挖掘潜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和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也将不断地及时地向高等农业院校反映生产实际需要,并通过多种联合形式向学校提供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援助及科技成果转让的补偿。据统计,每年有近8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等农业院校。这为高等农业教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孵化基地奠定了基础。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45%,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农民拥有的知识及技术已经很难支撑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缩短农业科技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周期,
强化科技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加快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找准产业,依托产业,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科技作为支撑,要让科技成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强村富民的强大动力。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此推出了不少推进科技助农的新举措,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一个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越来越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农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探索农民致富的新方式。
我国的农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纵横交错,互相补充的农业教育体系。在这个农业教育体系框架中,高等农业教育处于该系统的顶层,对整个农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龙头牵引和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业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明确定位,找准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xx.(31).
[2] 杨彩霞.关于加强农民信息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xx,(1).
[3] 周清明,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1-5.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0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和城镇化进一步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农业的发展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农业经济管理一次也开始逐渐了普及和推广。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深受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现状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备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实现农业的安稳和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何为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农业经济管理。
1、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即是对农业的发展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进行科学分工、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界定和论述,但其核心是指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和界定当地农村和农业资源,并对当地已有的各种经济社会条件予以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的经济意义在于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了农村和农业资源,促使农村和农业从单个的、零散化的发展走向规范化和集体化的.发展。
2、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尽管农业经济管理有着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但需要承认的时,当前农村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具体落实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中,农业经济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所具有的优势和前景。这一方面是受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有限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所涉及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甚至社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被农民所理解和认识。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尽管国家为了农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但在地方政府却没有积极的落实,最终被农民所轻视和忽略。
二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体制在近十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固然有一些地区在探索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标杆。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农业地区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着不足。
三是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存在差异。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其并非是简单的设计一个相关的管理职位就可以,而是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上都有着相当好的学识和文化功底。
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措施
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改善策略,并论证相关的可行措施:
一是加强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进和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现状是地区间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农村区域的大小和地形地势严重的影响到当地农业发展的现状。随着农村行政区的合并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从传统的精耕细作转向集体化的生产,促使农业从一个变动的发展转向不再过分依赖自然气候的发展,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打下相关的基础。促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存活下来,并积极发展。
二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应是现代化和规模化齐头并进,现代化包括了生产的现代化,如使用现代化生产器械进行生产和耕种。而规模化则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当前比较成熟的一区一品或一乡一品。
三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的素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农民,其所涉及的管理对象也是农民。因此,在管理学的角度,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主体,即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我们还需提高农民的相关知识文化素质,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行打下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在当前具有极高的发展潜能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受到了许多现实因素的限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逐步减少现实的阻碍,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在最大范围内得以实行。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1
1、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农民来说,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大变化。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气象。位于西部地区的广西恭城县的红岩村,20__年,80万人次的游客给这个瑶族小山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20__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更是收入突破了1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的鱼米之乡江苏常熟市蒋巷村,从20__年以来着手开发农业旅游,20__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万元。据测算,该村经济增长中的15是靠发展旅游业实现的。很多具体事例表明,是乡村旅游将“三农”推向了市场,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从而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了全面对接。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衡量,大多数示范点基本达到了标准。
实践已经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0__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座谈会,要求农业旅游示范点与时俱进,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还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2、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种类型地区:
①景区边缘地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多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展最早的地区。基本是三个发展方向:其一是,以农民自筹资金承包的山林地为资源兴办旅游业。其二是,在旅游农业(为解决物质供给问题,在景区周边农村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特种农业。如特菜种植业,特种禽、畜、鱼类的饲养业,商品花卉种植业,土特产品加工业和生产民族特色装饰物的工艺型农业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观光、学习、教育、参与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其三是,依托景区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乡村旅游。即称之为民俗旅游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②老少边贫地区。老少边贫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是继景区周边地区之后,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多为山区,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原始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
③都市郊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讲,不同性质的城郊在乡村旅游内容的构成上有其相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的特色。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郊区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等;除此之外,对都市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一年一度的各类采摘旅游和务农旅游。目前,郊县乡村旅游的开发已初见眉目的如湖北随州市,这里是以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为特色的农业旅游区。
2.2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与问题。乡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无限生机,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据调查发现,民俗旅游基本上只是提供家庭接待服务,而乡情民俗的意味并不浓。这些农家旅店均分布在旅游景区周围,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游玩的旅游者提供食宿服务。为适应城里人的习惯,农家屋都布置得像城里的小旅店,正餐除传统的农家饭外,也为游客提供包桌及大菜烹调服务,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内容开展得并不多,甚至没有。白天游客在景区里游玩,农家乐本应体现在夜生活中,然而这里的夜生活多数是看电视,有的家庭学着城里人买回VCD机乃至组合音响和激光灯,开辟简陋的迪厅供游客享用。唯一有点农村野外风味的是晚间的篝火晚会。距离景区稍远的村庄便无人光顾,体验乡俗民情的成份很低。
秋季采摘旅游是目前这三项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参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的构成面最广的。这是观光、参与性均很强的活动。我国开展的采摘旅游不只是为体味收获果实的感受,同时享有所收获的果实,有相当数量的游客在采摘中,对果实的数量和质量的在乎程度远超过参与收获过程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各采摘点(特别是果园)均堆放着被旅游者摘下又弃之的水果。从而可以看出,国内旅游者对物质满足的需求多胜于对精神满足的追求。
3、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3.1乡村旅游应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明确这一发展方向是使之规范化、健康、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生态因素、文化因素本来就是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死气沉沉的、被称作凝固乐章的静景观,不是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历史场景,不是失去原有自然环境的高度浓缩在有限空间中的民俗风情,而是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是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正是在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将使人类失去栖息地,文化一体化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之后,乡村旅游成为城里人青睐、追求的新方向。我国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
3.2开发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带动、引导国内市场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什么样的产品是高质量的。“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一指导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原则在这里受到最严格的检验,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现代科技农业观光产品中,应加强传知授教的教育内容,使游人通过旅游获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开辟生态农业区,应为游人提供参与活动的充分空间,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以旅游经济的附加来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老少边贫地区,要加强开发区的文化含量,增加度假型、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国际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
3.3加强乡村旅游的研究。目前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预测上都面临着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一是现代与传统的撞击问题,其二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的形式问题。现代文化已进入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时期,而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是停留在农业文化时期。两种文化时期,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社会意识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而最突出、最直观的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这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作为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开放眼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使这种冲撞化解,使现代与传统得以交融。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12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必要执行政策之一,其内容涵盖了土地管理、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文化发展、以及农民主体生活等多方面的建设性问题,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也就是说,三农政策下的相关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程道路中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即土地管理问题一直关系着农民生存与农业建设,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大计。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管理;问题;举措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由于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农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三农中的土地规划问题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体。也就是说,三农建设进程下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重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一些亟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以逐步凸显,如土地利用不当或受其他外部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逐步激化,进而给农民生活带来困扰。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问题直接关乎到农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国民服务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基本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建设进程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1.1 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缺乏约束性、农民基本权益保障明显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在当前看来十分普遍,同时征用范畴也未能具体明确,征用范畴较广。尤其是现行征地体系机制中,土地征用的实则所有权已经国家所有,即由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转归国家所有,从此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生产工具被逐渐剥夺,进入了以自身劳动力输出的人口就业范畴。虽然农民主体理所应当的收到了一次性土地补偿与后期安置补偿,但是当前看来农民主体的社会保障也明显不足,农民土地被国家征用也就失去了最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
1.2 农村土地所有权法规条例界定不清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条款主要存在于《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等几部重要法律之中。这几部法典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然而,这些法律中或者只是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未明确所有权主体,或虽然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却存在多重的权利主体法律界定,造成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司法实践上的巨大困难。
1.3 土地管理体系制度存在弊端、资源流转与流动规模受限
改变农业经济生产现状,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下,作为土地权力所有者的农民主体所拥有的权益是使用权与收益权,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权益根本没有直接兑现,其中最为主要的土地处置权根本难以保障。也就是说,农民土地处置权限逐步丧失会使得土地规模流动受限,进而直接导致农民土地占有量不足,影响基本农业生产量。同时,在不能获取有效经济补偿的形势下,不少农户肯定是不愿意放弃自身土地所有权,进而促使形成了土地资源闲置与过度浪费的现象发生。
2 新农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改革举措
2.1 明确权利主体使之土地所有权能够公正平等
结合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来看,首要要解决的就是土地征收体系的法律法规内容完善问题,以此才能在实行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实现成效。也就是说,土地管理问题要结合实际并从长远角度看起;即做到切实维护农民主体的切身权益,就要真正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受益主体是农民。具体来说,应当重新修订国家土地征收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内容,统筹规划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性问题,以此才能逐步激发更多公平有利的土地权能。如延缓土地承包期限,进一步提升农民主体的土地生产经营观念,避免因公务学等因素所导致的土地承包权脱节问题的发生,即不仅要保证农民土地权益要与国家实现同等公平对待,还要能够认真贯彻与长久坚持土地承包机制相关的惠民政策。
2.2 建立制约体系机制,确保征用土地范畴合理
现行农村土地体系管理机制下,农业用地如果被国家征用一般所实行的模式是“国家征用—政府批租”。而在当前产业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一直沿用这种体系管理模式势必会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使得征用的农业土地征用范畴制约职能作用弱化。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当维护土地征用所应具备的公共权益,如果是政府用于国家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而必须征用的土地,可以合理设置征用土地范畴及规模,避免或严厉打击非公益性质的征用土地行为发生。也就是说,在满足土地集体所有权益及国家所有权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大范畴的地方土地使用就不再仅仅单纯依赖国家土地,而应当建立明确市场机制,由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从而才能保证土地供需的制衡,真正体现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3 转变政府基本管理职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首先,对于政策政策的贯彻与土地基本管理职能的发挥,应当着重考虑土地所有制的差别问题,即避免由土地所有制差别引致的土地权益二元机构的形成规模继续壮大。也就是说,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初级市场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和流转市场,同时政府应退出土地经营职能,树立土地管理的“裁判员”角色,转向土地的规划、管理以及市场的监管与调控等,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条件。
结语:
总之,新农村建设背景作用下,三农政策顺利推行势必会提高土地征用管理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三农政策的贯彻与执行需要政府参与、社会参与、广大农民主体等多方群体共同积极参与。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推动当前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改革相关的重要内容,从而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与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镕基,程强然,陈伟.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2) .
[2] 张梦琳.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评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xx,(06)
[3] 舒飞跃. 基于知识本体的土地管理空间数据共享应用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xx,(04)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07-23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07-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07-15
新农村建设标语10-25
新农村建设标语经典11-10
建设新农村调研报告03-18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11-04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8-01
建设新农村的作文300字09-28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