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费尔米纳·达萨形象浅析论文
很多学者对于《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研究着重于对小说中的爱情的主题的专研以及对男主人公弗伦蒂诺 阿里萨的双向人格的研究,或者是着重研究加西亚 马尔克斯对于拉美地区的历史和时间的态度。对于小说中其余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分析至今尚少,所以本篇文章着重于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费尔米纳 达萨的形象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期冀为《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时代经典爱情小说的研究提供一个女性角度的研究论述。
一、爱情方面
费尔米纳在年轻的时候对爱情尚不成熟,但她内心爱着阿里萨,她花费了一生终于明白了爱情是什么。而她与医生之间的婚姻中并无爱情和激情可言,有的只是携手相伴这么多年的默契和温情。
(一)与阿里萨的爱情
她与阿里萨之间的爱情是懵懵懂懂的。当时确实有爱情的存在,但在旅行归来后,费尔米纳突然意识到和阿里萨的爱情只是做了一个爱情的美梦。一方面,小说中成功地揭示了“林妹妹不会爱上焦大”的原因 :阶级、门户、种族偏见等社会因素仍然是影响男女关系的重要成分 ;另一方面,在长久的离别后,热恋中的阿里萨突然看见了恋人费尔米纳,他神魂飘荡地盯着她那穿行于市场中的惊鸿般的身影,气喘吁吁地尾随而行。当姑娘不经意间地走进被视为“品行端庄的姑娘的禁区”的市场的一角时,他跟上去说了一句简单却至关重要的话 :“对戴王冠的仙女来说,这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刹那间,长达数年的思恋和梦想一下在姑娘心中化为泡影。一场将近半个世纪的爱情的苦难就此酿成,使得阿里萨陷入了长期的爱情陷阱中无法自拔。但在经过了五十多年的漫长的婚姻生活后,费尔米纳终于重新爱上了阿里萨,这证明他的苦心等待是值得的。年轻时主观和客观原因导致两人无法在一起,这说明费尔米纳对于爱情的认识尚不成熟,拒绝了爱情的幻想性 ;年老时又因两人年纪已大,无法结合。这时的费尔米纳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且勇敢地抛弃个人成见与社会舆论不顾,大胆接受爱情。
(二)与乌尔比诺的婚姻
女主人公与乌尔比诺医生之间并没有爱情和激情可言,两人的结合只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乌尔比诺医生在与妻子进行结合时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并不爱她,只是觉得她的美貌可以配得上自己高贵的身份地位,且是想要征服费尔米纳骨子里的高傲的心理促使他追求妻子并和她结婚。费尔米纳与阿里萨之间的爱情是不现实的,正如马尔克斯自己所说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弗伦蒂诺 阿里萨的爱情观念被理想化了,他的爱情观念与现实中的是截然相反的。”相对而言,她与丈夫之间的无爱婚姻则更多的是平静没波澜,更加的世俗化。小说中对于两人之间的感情的描写更多的是关于两人多年来在一起生活的默契,以及一些生活琐事。作者通过细节化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婚姻生活。马尔克斯说过 :“男女双方的结合,如同整个生活历程一样,是一件极其难以处理的事情,它必须从最初的时刻天天开始,而且必须在有生之年天天如此。”
物质生活上,医生对于费尔米纳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在精神生活上,医生却不能给她幸福。乌尔比诺是一个懦弱得害怕死亡的人,所以服用大量药物来延缓死亡的脚步。且他是一个终身被社会地位和家庭观念所禁锢的没有灵魂的可怜人。妻子内心的苦闷他漠不关心,妻子每天都感觉自己像是丈夫的高级女仆。他对妻子说 :“你要记住,对于一对恩爱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写出了两人婚后生活中的点滴,以及夫妻在生活中的吵闹,其实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所以在我看来,两人之间更多的是世俗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夫妻间的温情,直到医生死的时候才用尽最后的气力说出了那句“我爱你”,这是他对两人携手相伴一生的最好的感谢。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细节化的描写手法——很少运用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而是大篇幅的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法,这样使得小说更加地贴近于生活,使读者具有一种真实感。
二、社会意义
(一)费尔米纳人性中的弱点
费尔米纳忍受半个世纪以来无激情的婚姻以及囚徒般的生活,体现出了她人性的弱点。年轻时的费尔米纳,母亲早逝,一直在父亲封建家长式的管理以及姑妈的监督下长大,但骨子里的她却是个敢作敢为的女孩。所以当阿里萨带着他的炽热的爱情如期而至时,勇敢的女孩敞开心扉迎接爱情,并倔犟地对父亲的'反对以死相逼。但最终还是向现实屈服了。在 21 岁时勉强地嫁给了医生。婚后,婆婆和小姑的刻薄以及生活怪癖,繁重的家务,还有丈夫的懦弱与不忠,这林林种种都使得她难以忍受,但由于她珍惜现有的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内心缺乏追求公平命运的勇气,所以和当时社会上的妇女一样选择了隐忍。费尔米纳人性的弱点,造成了她半个世纪的悲剧命运,一生都作为家庭的囚徒而存在。丈夫去世后,在阿里萨的电报式信件以及白玫瑰的安慰下,终于找回了被婚姻以及世俗扼杀的人性以及少女时的爱恋,并且勇于追求自己晚年的幸福,通过与阿里萨之间的爱情来补偿自己这半个世纪以来的精神上的匮乏。
在当时的拉美社会中,爱情是受到压制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是在压制人性,而费尔米纳用一生来看透了自己人性上的缺失。在我看来,即使是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这仍然是值得的,至少可以和相爱的对象晚年的阿里萨携手走过余下的岁月,不管俩人最后能走到哪儿。在小说的结尾处,当船长问阿里萨这艘船驶向何处驶到何时时,阿里萨说出了“早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日夜夜之前就准备好了的答案——‘永生永世!’”所以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即使两人没能结合,但依然是个完美的结局。
(二)女权主义意识的觉醒
从女权主义来看,费尔米纳的觉醒意味着拉美地区成千上万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使得小说具有一层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当时的拉美社会中封建意识还很强烈,女性成为寡妇后,不能穿着花哨的衣服,不能表现得过快乐和热情。在小说中,当时的费尔米纳婚后即使意识到自己成为了家庭的囚徒,却没有勇气冲破生活的樊笼,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费尔米纳在丈夫去世后仍然认为自己是丈夫的社会符号,依然保持着丈夫在世时的风采以及生活习惯,多亏了阿里萨的耐心开导,才使得可怜的费尔米纳走出这一误区,认识到自己被束缚的人性,明白了什么才是爱情和激情。所以当时的拉美社会女性的女权主义意识的尚未觉醒,而作者笔下的费尔米纳却在晚年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不顾社会舆论、嘲笑和女儿的反对。马尔克斯曾说过,“妇女能支撑世界而男人们只知一味推倒历史。”这也表示在作者的心里对当时社会上的成千上万的拉美地区的女性的身份和地位是抱以同情态度的。
加西亚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以及女主人公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所反映出来的女权主义意识的觉醒。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费尔米纳是值得人们同情的,她用了将近半个世纪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爱情,其自身的性格弱点在表现出人性复杂性的同时,也折射出当时拉美社会妇女的境遇以及女权主义意识的逐渐觉醒。当然,在这一点上,仍然值得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研究。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费尔米纳·达萨形象浅析论文】相关文章: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9篇)04-12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9篇04-12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1500字04-12
浅析秦观词中的闲愁论文08-07
浅析王勃漫游时期的诗歌创作09-04
浅析余光中诗歌中的“江南”11-15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分析08-27
浅析余光中的“乡愁”08-27
浅析余光中的乡愁08-25
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