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论文

时间:2021-02-18 15:34:18 论文 我要投稿

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自主合作学习;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论文

  论文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形成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性的合作学习”是根据对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课堂教学中相当程度存在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状况提出来的,目的是改变目前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探究性的合作学习也是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授”与“受”的关系。只有当学生有兴趣的时候,只有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只有当教学内容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的时候,只有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的时候,只有当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与创新的时候,只有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的时候,只有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的时候,他们才能学得更好,学得最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品质。

  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要有所了解。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提出的。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自主学习的特点是学生自己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所谓“合作学习”,是就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它要求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围绕共同学习任务,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支持、配合、沟通、互动,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的集体加工,并对共同活动的成效做出评估。合作学习的特点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有助于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所谓“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它要求学生在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和发展。探究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理智能力发展的深层次体验,有助于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更积极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如果不能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就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检省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学习什么、想获得什么;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引导和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民主、互动、积极、和谐的氛围;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课堂有效教学效果。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摒弃一切有伤孩子自尊心的做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将学生当成小主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热爱他们,鼓励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中每一个人,特别要给落后学生更多的温暖和爱,使学生都能对生活充满自信与希望,产生自强奋斗的心理与力量。

  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愿望与可能,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是能不能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速度问题。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智力有差异,但他们的心智时时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利于各自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发展得更快一些。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我们需要从研究差异入手,承认个性、尊重个性,为每个人健康的个性发展创设和谐、愉快的氛围,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适合教育的儿童”。

  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而这种潜能完全具有被开发成现实的可能性。教师要努力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让他们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制作。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和变通性,使他们具有更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更强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更好的创新求异思维品质。

  二、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与环境

  1.加强个体自主学习。

  ①课内增加自练环节。

  教师在讲授每部分知识前有意识地增设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圈、自点、自写、自查等环节,在课堂上让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我感悟,自求所得。借助独立、积极、主动的个体练习活动为教师的讲授、集体的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②课外增设自备环节。

  在课外努力去除以往预习、复习、查阅资料等学习活动中的刻板强制成份,加入更具灵活、自主的成份,使自备内容更充实、更富于个性。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意识逐渐由弱到强,进而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使他们通过自己主动的读,积极的思和大胆的问来获取知识。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能,又培养了自主性素质。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分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男女性别、个性差异、能力强弱等状况进行合理搭配分组,每组4—6人,改变传统的“秧田式”桌椅摆放形式,成为t形或对桌摆放。这样做,既体现出组内大致是班级的缩影,又体现出组间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既可运用组内成员的差异性、互补性,有利学生的参与和互助合作,又可利用组间水平的大体平衡开展公平竞争。

  第二:实施。

  ①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预习读书、思考质疑、查阅资料三项工作。

  首先学生按照课本的预习要求,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或自行拓展的准备范围自主进行预习。他们认真查字典,读书,进行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书刊杂志,弄清背景材料。然后,通过组内交流或组长检查,使其得到落实。

  通过自主、合作搞好课前准备就为顺利上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不仅使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疑点、难点、便于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而且能使学生打有备之战,激活思维,促使他们去主动探究。

  ②课中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变教师讲解这种单向式信息交流的方式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种双向和多向式信息交流方式。在小组内部学生们互学互练、互查互评、互帮互助,他们互相激励、共同探讨、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组内一般按照独立思考→研究探讨→核对检查→总结评价的程序进行学习。组间还可以开展交流、争论、竞赛等活动。

  教师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去教学:学生能读懂的,老师一定不讲,学生能通过小组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去讨论,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进而逐步学会学习。

  ③课后复习:

  作业批改:让学生当小老师,互判听写。做完作业后先自查进行自我订正,然后互查做上记号,再组长查,层层把关,最后老师批改,看一看是哪一关没把好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奖励。这样,不但降低了错误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落后生也能充当小老师,更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克服了自卑感。

  综合复习:期中、期末复习的查缺补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组合作复习节约了时间,减轻了负担,同学们互相帮助,积极性高,实效性强,得到学生的一致肯定。

  第三:评价。

  ①变过去单纯结果性评价为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评价,实行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从中体会进步,消除落后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②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只有当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才能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集体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前进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教师精心设计主体活动,灵活应变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样上这堂课,怎样教学生才能学会,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样解决”。我们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在备课时,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旧知识的生成点。教学中,我们要以现实生活为载体,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感受、联想、质疑、钻研、讨论中主动探究知识。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交流与争鸣的机会,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为学生解疑释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还要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帮助。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促使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课堂上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反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更需要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根据教学内容,让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分层要求,分层设问,分层练习,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以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营造和谐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创新的潜能。

  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趟着石头过河。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学,经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

  锻炼学生发言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消除其胆怯心理。

  教师在课堂上力求做到精讲精练,教师的拓展、点拨要“点到为止”,启发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总结,教师进行引申精讲,并灵活设计变式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学生预习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因此,教师在知识归纳中起指导作用,让学生起主体作用。要处理好“空白”教学,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他们留有发挥的余地,不把学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师设置的教案框框内,问题讲到关键处要有意停顿,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第19期

  2、教育科学研究,费洁如

  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