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综合性大学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探析艺术论文

时间:2021-07-08 14:12:40 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综合性大学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探析艺术论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 声乐表演 多元化

试论综合性大学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探析艺术论文

  摘要:教学模式既是一定的教学活动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必须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成为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综合性大学的声乐表演同样需要接受时代的挑战。

  教学模式是一种“范式”,也俗称为大的教学方法,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教学活动操作程序体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依据教学条件和客观现实基础,针对特定的教学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完整的教学活动体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第四次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教学模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学模式呈现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由重“教”向重“学”的发展趋势。20世纪以来,关于音乐教育,国外先后出现了对世界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广泛影响的六种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法从各自不同的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建立了完整的教学模式。它们对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对当今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启发意义。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音乐教育改革在学科定位、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招生规模和教学水平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必须理清思路,博采不同的教学模式之所长,从实践到理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与思考,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学生的个性基础和客观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深入细致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等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找出更符合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声乐教学模式多元化的现实基础

  在生源状况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从而导致综合性大学生源嗓音条件和声乐技能的整体下降,形成了学生声乐素质的参差不齐。这是当前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所面临的生源状况,也是进行声乐教学模式多元化改革的不可忽视的现实基础之一。

  从培养目标来看,声乐表演专业是为社会培养能演唱、能教学、能组织活动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声乐表演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一对一”、口传心授式的个别课形式,侧重于声乐演唱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激发。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出现脱节,而由于前述的学生基本嗓音条件的限制,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也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和基础,也是高等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于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音乐专业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

  二、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优秀的教学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模式组合而成的。这些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的,但已经融合便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课程”。[1]声乐表演课程的教学必须借鉴已有的优秀教学经验,吸收各种教学模式的有益养分,加以融合,形成符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1.分层教学模式

  所谓的“分层教学”,也成为“分组教学”、“分类指导”,是指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潜能等把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近的不同小组进行教学,从而使不同组别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下得到更好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20世纪初首先出现在美国中学和小学高年级教学中,随后在欧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层教学引入到我国的中学外语教学中,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了实践和研究,一些学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当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的方面,即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造成自尊心的伤害。

  对于分层教学,首先应该予以肯定的是,它承认了学生存在着能力、智力、水平方面的差异,也就是个性差异,这是我们当今提倡的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实践表明,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依据所有学生现有的水平和知识基础,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极强的教学,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更容易地接受知识,得到应有的.、充分的提高,并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高校声乐表演课的传统的个别课教学形式,本质上就是尊重学生基础和个性的分层教学。然而,其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的简单化(即过于强调演唱技能的提高,忽略了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以及一对一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单调性,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率的充分提高和教学效果。而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课型的改革和适当调整,运用分层教学模式,采用一定形式的分层形式,把能力和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分成多人组成的小组,进行针对性的共同教学,则能更好地节约教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简言之,声乐表演的分层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潜质、能力、水平,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不同教学目标、不同课型的改革。

  当前学生声乐水平和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少数学生音乐感强,嗓音条件好,有较强的音乐表演培养潜能,经过高考前一定时间的规范训练后,达到一定的声乐演唱程度;大多数学生嗓音条件和专业基础一般,独唱技能的发展潜力相对小些。因此,把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较为客观、科学的分组,并根据其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课型选择上,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采用辅助的集体课型进行共同的声乐演唱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的同时,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使其把理论知识与演唱实践相结合,得到各自程度的声乐演唱技能的提高。在各自的小组内,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及观摩相近程度同学的演唱,提高对同类问题的认识能力,更有助于解决自身的学习问题。在高年级阶段,则要在前两年的声乐演唱知识学习和演唱技能提高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内容体现出更多的不同。对于演唱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加强专业声乐表演素质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培养更加个性化的演唱人才。而对于一般能力的学生,需充分利用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的优势,加大重唱、小组唱的训练和能力培养,丰富教学内容,发展其综合能力,使其不仅能独唱,更有较多的演唱、训练经验,成为全面、综合的人才。

  分层教学模式把传统声乐表演教学中单纯的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变成一对一、一对多人的多样化的形式,体现了对于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关注,减少了对相同教学内容的重复率,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其动态的操作方式对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和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也有明显效果。

  2.艺术实践教学模式

  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多年以来形成的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高校教育教学的传统模式,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学效率。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声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教学目的和艺术教育规律。音乐表演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声乐表演教学和声乐表演的价值都体现在艺术实践中。在教学中运用艺术实践模式,把声乐课堂教学成果应用于表演实践,使其与社会相结合,既检验了教学效果,也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舞台、走上社会,为其今后服务社会、融入社会打下重要基础。它将课堂上单纯的技能训练和抽象的表演理论与表演实践、社会需求、社会反响结合起来,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声乐教学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艺术实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低年级阶段首先以班级、学校等小范围的观摩、汇报、表演为主,以后逐步扩大视野,进入社区、社会,把服务社会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成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项有积极意义的实践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必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规划,制定每学期相应的艺术实践主题、活动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节目的内容、形式的选择、安排、排练,以及最后表演活动的顺利实施,把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意识。

  3.学教结合的模式

  学教结合的模式是一种合作学习模式,是通过进行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掌握一定的教学能力,是社会对综合性表演专业人才提出的一项要求,也是巩固学生自己所学,提高专业能力的一个途径。要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学生首先必须熟悉、掌握声乐表演的基础知识,并能条理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声乐演唱的生理基础知识,歌唱发声几大要素的概念、发声中的基本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做到协调自如地歌唱等等。还需要有较好的判断问题的能力,能敏锐地发现别人歌唱中的不足,提高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教学实践还要能正确地分析作品、理解作品以及引导别人准确地表达作品。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能通过自己的伴奏,引导演唱者进行艺术表现。“教学相长”,学生在指导别人的同时,也促进自己的艺术表演水平的提高。在声乐表演教学中,学教结合一般应安排在高年级阶段。可以运用分层小组形式,可以在本小组内进行相互教学,也可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学生在分析、解决别人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提高了解决自身学习中的困惑的能力。

  三、实施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条件保障

  1.更新思想观念

  在高校进行声乐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改革,必须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社会需求为重要依据,立足于各高校的专业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学生的声音条件、歌唱素质等现实基础。而要保障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实施,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传统声乐教学的观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

  2.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的价值评判,它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起着调节、检查、激励等作用。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中,需要相应地构建综合的、多方面的评价体系,把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纳入评价中,对其进行不同比例的综合,形成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评价。除了教学效果评价外,还需要对于教学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调节。

  3.加强教学管理

  在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改革中,作为教学管理者,则要打破常规,大胆试验,并统筹规划,把握全局,对声乐教学内容、形式、课型和方法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跟踪教学过程,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之处,分析、调整其不足方面,以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模式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提高其作为学习者的智力,这种技能和智力包括对于专业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学以致用,尽快工作状态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证明,在综合性大学进行声乐表演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改革,立足于社会需求,遵循专业特点和艺术教育规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把课程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全面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社会适应性、教学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等方面是富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美国BruceJoyce,MarshaWell,EmilyCalhoun著,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教学模式》前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试论综合性大学声乐表演多元化教学模式探析艺术论文】相关文章:

民办高校声乐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1-09

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论文11-14

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研究论文10-13

大学物理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0-14

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探析论文11-13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设置论文11-09

教学模式与声乐教学研究论文01-23

中专声乐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8-29

声乐教学多元化策略探讨论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