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

时间:2021-07-02 17:04:07 论文 我要投稿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 要:人本主义学习论是指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态度和主张。我们发现人本主义学习论与素质教育存在着某些相通点,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实施素质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人文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论;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美国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对美国传统教育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强烈呼吁改革美国既有的“反人性”、“反个性”的教育模式;倡导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本主义学习论是指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态度和主张。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意义学习、全面发展、主体地位和情感陶冶,力主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所有这些主张和努力都为一种崭新学习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传统学习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提供了新的视角。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益得到广泛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潮,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素质教育是指向大众化的教育。目前,中国正在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当今我国教育界的主潮流。现在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正在进一步厘清,素质教育的实践也在渐次深入。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本主义学习论的立足点与素质教育的重心有某些类似,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合理主张中寻求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真正动力,不是财,不是物,而是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胆识,敢于打破旧体制、旧观念、旧习惯,敢于开创新局面的人。以人为本,目中有人,是认识素质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前提。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必须构建以人育人,以人促人的机制。对于施教者来说,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的职责是教人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会动脑、会动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做一个思想品德好、知识技能高、身心健康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教人做人和学会做人是一部师生大合唱,这部教育大合唱要获得成功,必须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靠双方密切的协作和配合。所以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我们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把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二、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人本主义学习论相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罗杰斯倡导的“师生平等”,“真实、尊重、理解”的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感和价值,主张采用情感教学,这正是我们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所缺乏的。其实,任何教学改革,教学理论的创新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变,首先是教师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的更新,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教师角色如何扮演,以及怎样处理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从人本主义学习论有关师生关系的观念中得到些启发,改变我们教学中硬邦邦、令人窒息的气氛,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充满生机,散发浓郁的人情味儿。1.学生是学习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2.每个学生都值得培养。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所有的学生都值得培养的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内在的潜力,都有向上、向善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3.学生是完整的个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具有两层涵义: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包含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的基本素质,缺一不可;二是在每个基本素质中,其组成要素也具有完整性。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就应该对学生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4.尊重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思想碰撞、情感沟通、人格互动的过程,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下,学生才会身心愉悦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健康人格观对我们在教育上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人本主义学习论健康人格的心理目标──让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自在、更幸福、更有价值,达到心灵生活的丰满、自我的完善。近年来,人们逐渐认同了这样一个道理:社会发展的步伐越快,对人适应能力的要求越高;社会竞争越激烈,人的心理素质的作用越显重要。所以要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中小学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多种途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科技、体育、卫生、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专题心理讲座,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形式,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心理知识,得到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有意识地用科学知识调节、控制行为,做到知、行统一。学校应该配备专职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例如:自我认识的教育、青春期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耐挫能力的培养、适应性教育、职业心理辅导等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1.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启发好奇心,发展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2.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协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学会认识和接纳自己,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自知、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积极的心态。3.学会人际交往,使学生善于交往、乐于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及技巧。4.提高学习效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学法,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具备了完善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论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目标,相信人人都有创造力,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自由创造,自由创造的实现就是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发自主地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从中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思想无疑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创造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儿童和青少年人人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教育的全部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挖掘人的创造潜能和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就是在创新认知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加速实现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的社会化进程,使具有创新人格的人尽快脱颖而出。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1.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2.建立适应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制、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形成完整的创新教育新体系。3.推行创造的知识结构策略。让学生形成以良好的基础知识为主干,理念知识(数、理、化、生)、人文知识(文、政、史、地、哲、艺术)、实验知识(操作、考察)比例合理,能举一反三的知识结构。4.创设创新教育环境。5.教师首先要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全新观念,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教改的核心,对儿童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人格的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复兴中华民族这个历史的重任才能实现。

  五、重视人文教育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美国教育界过分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提出质疑,主张应大力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且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大力加强人文教育,也已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精神泛指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当代的人文精神在人与自然的态度上主张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人对社会的基本态度的实质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核心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人生的社会价值与人生的个人价值之间的基本关系。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坚持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注意社会群体长远利益,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人对他人的基本态度,属于道德观的范畴,关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倡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促进合作。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的核心是如何认识自己和控制自己。教育的人文意义和价值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亦即教育使人成为人,教育对个人和人类的幸福生活所具有的作用与功能。它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具有非功利性和超功利性。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教育的人文价值将培养健全或完整的人格放在首位。它关注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否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它强调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彻底解放;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劳动者,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动物,还是一个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尚的审美情趣,既能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人。在教育内容上,教育的人文价值将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放在核心位置,强调学校不能仅仅只教给学生实际有用的知识,不能仅仅只提供就业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如果学校一味强调知识或智能,只能造就出一批缺乏情感、缺乏意志,没有人生趣味的“现代机器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是教育追求的理念,反映出一种对人的人格、文化、创造力的完整性追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六、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人本主义学习论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主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信任、无外在压力、无讽刺的良好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前提。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搞好家庭教育,家长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才能正确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孩子,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要多鼓励孩子,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要注意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学校的教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与社会进步极不相称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丑恶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实,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一道努力,齐抓共管。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台北市:东华书局,1998.

  [2]向海英.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及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1.2.

  [3]李斌.21世纪教师应有的学生观[J].教育评论,2000,6.

  [4]张崇善.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6.

  [5]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编.素质教育──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4.

  [6]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6.

  [7]俞学明等.创造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8]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相关文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论文12-31

浅析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合作学习的启示教育论文01-03

论现代家庭中素质教育论文07-03

论学习议论文10-11

论高职教育日语专业素质教育的论文04-02

席勒美育论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的教育论文07-03

论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培养论文12-06

素质教育与学习方法探索(教学论文)12-06

素质教育与学习方法探索(教学论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