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校舞蹈教学策略与改进措施论文
第一篇:高校舞蹈教育问题及策略
摘要:高校中的舞蹈专业是高校学科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舞蹈专业教育能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我国的高校舞蹈教育中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育模式下使得当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舞蹈教学的效果,不利于舞蹈专业学生的发展。由此,本文针对教育改革背景中的高校舞蹈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促进和实现高校舞蹈专业的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素质教育改革;创新;教师团队
当前高校都开始着手开展教育改革,通过教育改革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正如全国高校的教育改革一般,高校舞蹈教育专业也在推进改革,改革后的舞蹈教学目标既要重视学生在本专业学习的技能技巧和舞蹈艺术修养,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改革的浪潮中,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没有适应改革的浪潮,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活动组织滞后,很难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完成当前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科学的舞蹈教学认识。在固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大学阶段才开始学习舞蹈,感觉这样的学习为时已晚,错过了舞蹈教育的好时期,这些教师认为只有从小学习舞蹈的人才能获得理想的舞蹈教育效果。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采取应付教学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舞蹈专业的学习,导致了学生也没有认真对待学习,教师的固有观念和教学态度影响到了舞蹈专业学生的学习,从而也就使得舞蹈教学难以顺利完成。这种片面的认识忽视了舞蹈对于个人的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性。第二,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下,很多舞蹈教师还在进行传统的教学,例如理论知识传授呆板、直接示范舞蹈动作后让学生模仿等。这样“死板”的舞蹈教学缺乏和学生的学习沟通,也不能进行舞蹈动作的创新教育引导,很难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第三,舞蹈教师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当前高校的舞蹈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较低,有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然而缺乏实践能力,有的教师有实践领导能力,然而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中来,出现了高校的舞蹈教育不能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难以训练和培养出综合素质强、专业能力过硬的舞蹈人才。
二、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有效的策略
新时期,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国家在对高校教育改革中也强调了艺术教育及其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艺术人才的要求。舞蹈专业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地位。当前高校在教育改革中纷纷开设了舞蹈教育专业,以此提高学生在艺术上的修养,提高其审美。开展舞蹈教育,还有助于学生在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创新舞蹈动作及其表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所以,推行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第一,转变高校舞蹈教师的观念,加强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高校舞蹈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认识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目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舍弃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人性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开展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加强和学生进行沟通,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要特别重视学生自身的舞蹈学习体验和感悟。例如通过多媒体的民族舞动作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自编一段民族舞,并表演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第二,发挥教育机智,创新舞蹈教学。教师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能有效激起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舞蹈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舞蹈教师需要发挥教育机智,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编创一些有趣的舞蹈动作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非常有好处。比如对于一段现代舞的教学,教师将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给舞蹈小组编排任务,要求每个小组都根据一段音乐来编排一段舞蹈,最后来展示各小组的成果。这种小组教学法就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此外,还有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都可以灵活地应用到舞蹈教学中来。第三,建立高素质的舞蹈教师队伍,为舞蹈教学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在教育改革下,新的教学目标对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及时建设一支能顺利开始舞蹈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为素质教育提供一支强大的舞蹈专业教师团队,保障高校舞蹈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述,只有与时俱进的高校教学模式才能完成教育改革下新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时期新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思想,针对新的教学目标,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学生为本,进行舞蹈教育创新,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出合格的新时期的舞蹈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原春.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创新探析[J].黄河之声,2016,09.
[2]程家跃.舞蹈鉴赏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6,17.
第二篇:舞蹈教学在高校教学的创新
摘要:新时期,高校舞蹈教学体现出了新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舞蹈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讨论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创新高校舞蹈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服务育人;高校;舞蹈教学
高校舞蹈教学是高等教育服务育人、实践的育人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教育、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学生群体。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然而,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理念创新的不足,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本篇论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展开了讨论与研究。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新时期,部分高校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院校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都是沿用了以往的课程安排,未根据新时期学生的数量、学生的个性特点、师资队伍的数量等因素做出及时的调整与改变,有时会造成课时不能按时完成的情况,此时教学老师会通过缩减课时、加快进度等方式完成课时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质量提升。同时,有部分高校将舞蹈理论课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了安排。在学生心目中,选修课一般是不重要的课程,出勤率也不是很高。此时,部分学生便忽视了舞蹈理论课程的认真学习,最终会影响到舞蹈理论技巧的掌握,舞蹈理论素养的提升,审美价值观的形成。[1]2.教学模式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高校舞蹈教学的模式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部分高校的素质教学、民族舞蹈等课程的安排,参考依据了北京舞蹈学院等知名专业舞蹈院校课程安排,考试标准也参考了专业舞蹈院校的高标准要求。但是,忽视普通院校学生生源与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不同,影响到了舞蹈教学的实效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特点与主体地位。普通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大多数是由于高中阶段文化成绩不理想,在高中短短的一年两年时间里,进行突击式训练而取得了一时的成绩。与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基本功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区别与不足之处。完全依照专业舞蹈院校的标准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差异性。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中,高校舞蹈教学的考评机制主要以理论测试与舞蹈技能为主。部分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评价,获取的更好的成绩,舞蹈技能的训练很到位,但在学习过程中忽视舞蹈审美能力的培养、情感素质的关注,不能用心灵、真情去感受舞蹈真正的艺术美。过份关注结果的考评机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与舞蹈素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高校舞蹈教学模式
1.树立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高校舞蹈教学思想,是创新高校舞蹈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只有明确了学生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关注学生的缺点与进步。不同学生因为自身成长环境、基本功扎实程度、努力情况,身体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对于舞蹈训练的成果也会有差异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应该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与身体素养等区别,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与心理特征制定与改变教学计划与方式,完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舞蹈课程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舞蹈的动感与快感,帮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将来实现顺利就业奠定基础。[3]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舞蹈兴趣的增加,激情的绽放,也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与效率。[4]2.引导学生树立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舞蹈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不仅仅是教育学生进行肢体训练,将优美的舞姿展现给观众,更是为了通过高校舞蹈的学习,培养大学生较强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锻炼,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过程中,有利于增强舞蹈的感染力,同时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与情绪。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方便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艺术感受能力的同时树立良好的情绪与品质,面对挫折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善于调节情绪,真正将舞蹈艺术作为自己对于生活、人生的享受。教师将情感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是新时期对于高校舞蹈教学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培养舞蹈技术动作过硬,艺术感受能力较强的新时期大学生。3.陶冶性情、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以前守旧的舞蹈教学只注重对舞蹈技巧和肢体语言的学习,没有重视对舞蹈中艺术元素的培养和学生性格的形成,这就使以前的舞蹈教学只在乎外在的东西,让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气。新时期的到来促使各大高校加大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锻炼和对自身情感世界的感知,对90后的关注随着他们迈入大学校门而日益增加,90后这一代的诸多行为也存在着很多的争议。高校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学生好性情的培养可以通过舞蹈教学来实现,青少年内心的不拘可以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来消除,把学生情绪上的浮躁压下去,减少大起大落的心情的出现频率,舞蹈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完善舞蹈教学评价体系,指引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意识,优化高校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舞蹈技能掌握程度的及时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校安排的常规期中、期末考核老师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之外,舞蹈教学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构建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将平时训练过程中的疑问与进步,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流,从而发现不足,取得长远的进步,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合理的评价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实现自我评价。这就需要舞蹈教学老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后是朋友关系,建立学生与老师的长久友谊,这样学生才能将老师视为知心朋友,对老师敞开心扉,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与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综上所述,实践中高校舞蹈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与不足之处,本篇论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完善教学评级机制、实现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具体措施。坚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周轶瑾.高校舞蹈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15(18).
[2]李菁.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
[3]岳喜宁.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艺术科技,2016(2).
[4]王锦峰.优化高校舞蹈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26(5).
第三篇:高校舞蹈教育素养培养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论证了普通高等院校对舞蹈素质教学的态度认知,通过了解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情况,对其舞蹈教育素养的培养做出一定的针对性对策。努力把高等院校的舞蹈素质教学向高水平高标准方向推进。
【关键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
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成为众口多谈的热点,而在大学教学中,艺术教育也就备受关注。舞蹈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方向。舞蹈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而是把最高水准的舞蹈拿出来让人们学习;它们强调的不是舞蹈的技术含量,应该做到何种程度,而是重在培养人们的自身素质、观念与气质;它是面对全民的艺术理念。
一、对高校舞蹈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在教育对象上不足,受众面积过小;第二,在舞蹈课程的安排上,并不能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相联系;第三,在教学手段上,它过于强调老师的口头传授与模仿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过于重视自身所学的科目,忽视了一些相关联科目的横向学习,这些方面会严重影响高等院校舞蹈教学的发展。
二、高校舞蹈教育素养培养的路径
在深入了解普通高等院校对舞蹈素质教学的认知态度、分析了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情况,笔者对高校舞蹈教育素养的培养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树立科学理念,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技术是人文文化的基础,人文文化是科学技术的方向标,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应该秉持人文和科学教学同等重要的教学观念,把舞蹈素质教学与学校内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结合,把所有校内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群体。清晰管理机制是高等学校舞蹈教学变革的基点。现如今,中国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创办了一套完备的舞蹈教学管理体系。其他学校也要与现实相联系,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作为教学方针,努力寻求有意义、有价值、有特点的舞蹈素质教学管理机制。(二)改进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设置。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教学在教学计划上应该秉持“统筹舞蹈教学基本技能、理论、美学三个方面”的指导,有结构、系统化计划教学内容,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向艺术的殿堂。在教学安排上,第一要注重素质教学,安排一门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上升性、综合性的学科,就是以舞蹈的优美、欣赏、表现力为基础,与学生的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相结合,积极构建一系列与舞蹈教学有关的学习科目。与此同时,在舞蹈艺术类科目的安排上,也要有主有次,要多开设一些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比较教育学等相互联系的科目,使学生对此感到满足。改进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设置是目前舞蹈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以往的舞蹈教育经常是刻板的、形式化的教学,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抑制学生发展。这是和“关注个性发展”、“着重发展实践”、“激励创新行为”等教育观点相背离的。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姆说:“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体现对兴趣发展的重视”。现代教学重视实践的作用,构建一个以提升学生美学情操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拥有优质的人文情怀,具有高深人文素养为目标,以自由、开放、创造为立足点,和以往教学方法相反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高等院校教学变革的灵魂。在教学方法上,既要留存原有教学方法的精华,又要借鉴现代教育观点积极的一面,寻求从知识口头传授到个性教学的改变,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欣赏美学与现场演示相关联的完备教学模式转变。要逐渐转变传统的重视技能的教授、忽视素质的提升,重视舞台表现力、忽视艺术魅力的状况,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与综合素质。(四)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笔者发现,发展性评价不会忽视学生的背景,关注当前,着重未来,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优点,这在高校舞蹈素质教育中极其适用。普通高校舞蹈教学要改革传统的鉴别和挑选机制、轻改进和激励机制的情况,把发展性机制作为大学舞蹈教育评价的中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性评价等方法相结合,积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高水平评价。在进行评价时,应该依据现实情况采用检验评价、资料查看评价等方式进行,着重评估学生的舞蹈素质、学习内容、基本技能、知识储备能力、实践能力等内容。变革教学评价内容,是目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五)营造艺术氛围,提高教育实效。学校舞蹈活动的发展是舞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它既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充分展示自己,对提升舞蹈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在开展各种活动时,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学生活跃现场,激发学生的活动乐趣,促使学生积极交流,从而使艺术文化深入交流发展。
第四篇: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和发展
摘要::研究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目的在于找到适合新时期高校舞蹈教学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现状阐释了舞蹈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并就改革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发展
舞蹈是艺术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新形势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品格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分支之一。
一、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一)模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总的来说,当下众多高校的舞蹈教学仅仅处于单纯模仿的肢体教学层面,教师满足于动作分解之后的组合再现,学生则如同提线木偶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依葫芦画瓢”。此外,虽然多数高校已经配备了标准的舞蹈教室,然而舞蹈教学依然处于相对低层级模式,只能满足教材上基础动作的教与学,而在道具、服装等的装备方面相对匮乏,尤其是舞蹈演出的要求几乎无法得到满足。基于此,学生对于舞蹈教学兴趣缺乏,某种程度上甚至只将其作为学习任务应付了事,无法切实领会舞蹈的艺术性与美感,因此舞蹈的素质教育功能很难全面发挥。
(二)师资相对薄弱
当下的高校舞蹈教学教师队伍中过半数量只有专科甚至以下学历,同时,年轻教师比例较低,四十岁以上教师数量众多。较低的学历结构和较高的年龄结构对于高校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学而言可谓“硬伤”。这样的师资力量不仅容易与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产生群体性代沟,也难以满足对艺术理解力和体能都有较高要求的舞蹈教学的现实要求。
二、舞蹈教学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
舞蹈艺术对于观赏者来说,除了舞者肢体运动的协调性、韵律感能够带给受众视觉上的美感与力量外,其伴奏音乐的节奏性、音乐、乐色等则同时带给受众听觉上的享受。因此优秀舞蹈作品是与音乐会、演唱会同样具有很强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对于舞者而言,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肢体运动表达感情、传递心境不仅是纯粹的表现,更是与观众的心灵交流,舞蹈对于舞者就是用身体说话。大学生接受舞蹈教育的过程既是感悟美的过程,也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尤其是在集体舞蹈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在接受音乐和舞蹈动作的美感教育的同时,也是和同龄人的一种思想交流、情感沟通。通过舞蹈,大学生能够从另一个侧面学习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生活,增加自我约束能力和对外界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从这些方面说,舞蹈教育其实也是提高大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性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集体意识和发挥自我潜能的能力等。
三、新形势下改革高校舞蹈教学的举措
(一)增加艺术鉴赏教学的比重
新形势下的高校素质教育中,开展舞蹈教学的目标中更多的比重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美的感知力,因此舞蹈教学中增加艺术鉴赏课程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不同舞蹈各类背后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甚至故事典故等的介绍其实并不亚于对具体肢体动作的讲解与模仿。同时,艺术鉴赏环节的教学还能让大学生对于舞蹈的类型和内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有了对背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大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寓情于景,将情感融入肢体运动,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成效等。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了接触和使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最积极人群之一。海量的网络资讯中不乏舞蹈艺术作品元素,比如欧美各国的歌舞片中就有大量时尚舞蹈艺术的成份。尤其是美国系列电影《舞出我人生》中,无论是芭蕾还是街舞都有所涉猎。而在日韩等亚洲国家偶像音乐人的MTV中,街舞、现代舞等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标配”。与其让学生在课后笨拙地模仿这些影视娱乐作品中的舞蹈,不如将其适当融入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这些前沿、流行的舞蹈和音乐适当简化后改编,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而且足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点,更重要的是,有了教师系统和规范的整理、改编,学生不至于因为贸然模仿而对身体有所损伤。此外,多媒体的应用还能够激发出大学生原创舞蹈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舞蹈教学的兴趣,不妨尝试让其结合自己的知识范围和内容等创作和改编舞蹈内容。比如在纯粹的民族舞蹈中穿插若干街舞动作,或者将器乐伴奏改编为摇滚、蓝调音乐等。大学生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原创或改编后的舞蹈作品不仅能够使舞蹈教学更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而且能够反馈给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和内容,不失为提升高校舞蹈教学水平的又一手段。
(三)融合体育舞蹈等开展综合教学
按照目前国内教育时间计算,大学生进入高校时的年龄已经普遍接近二十岁,其身体发育基本定型,因此学习舞蹈时已经有了相当的局限性。尤其是那些要求具备“童子功”、对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要求极高的舞蹈类型如芭蕾等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并不合适,故选择适当舞蹈类型和内容不仅关系到教学成绩的优劣,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从这一点上讲,融合体育舞蹈开展综合性的舞蹈教学比较适合多数大学生的舞蹈教学。比如体育舞蹈中的快步舞、华尔兹、狐步舞等动作难度适中,只要多加练习,一般人都能够基本掌握;如果学生身体条件尚可,那么伦巴、探戈等也是不错的教学内容选择。除了体育舞蹈,韵律操也是一类比较大众化的舞蹈形式。韵律操的一大优势在于改编容易,不仅能够融合西方舞蹈元素,中国传统舞蹈、民族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也是丰富的改编素材。
四、结束语
舞蹈教学作为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但相对单调的模式与师资的薄弱却影响着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成效。改革高校舞蹈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结合九零后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创新不仅是实现舞蹈教学提升素质的教育目标,也是提升高校舞蹈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安华文.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
[2]孟慧.论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2(20).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的应用
【摘要】就目前情况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一定的创新和优化。随着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实践中一次新的尝试,并且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成熟和灵活,其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高校舞蹈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围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的优势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多媒体技术高效应用于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促进高校舞蹈理论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校;舞蹈教学;理论教学
舞蹈理论教学是高校舞蹈专业学生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当前高校舞蹈专业学生而言,其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感到厌烦和无趣,其学习效果也受到影响。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专业理论教学活动中。下面针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高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措施。
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的优势
1.1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扩展学生的视野
随着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高校舞蹈理论课程教学的优化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高校舞蹈理论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充分掌握理论课程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能够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例如,在高校舞蹈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利用舞蹈视频和分解动作动画等为学生演示标准的舞蹈动作,促使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的观察技术动作,使其不再拘泥于课程内容的学习,让他们能够领悟到更多舞蹈动作技能。
1.2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校舞蹈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舞蹈相关视频和音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舞蹈理论课程教学中。与此同时,舞蹈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明确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涵,进而强化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2]。可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校舞蹈理论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在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同时,为其学好舞蹈理论相关知识提供重要前提。
1.3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轻松、活泼、富有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让其对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经典舞蹈动作形成更加充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校舞蹈理论教学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舞蹈文化内涵研究探索的能力,还在提升其学习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其创新思维和艺术思维得到充分培养[3]。
2高校舞蹈理论教学优化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措施
2.1教师发挥自身在舞蹈理论课堂教学的主导优势
在高校舞蹈理论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从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方面,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和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舞蹈文化背景等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舞蹈相关的民俗文化、音乐以及动作技术等视频,使学生直观了解这种舞蹈的风格和人文,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注意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程度,避免自身职能丧失[4]。
2.2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理论课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课程进度和教学任务进行协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动作录制成视频,然后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动作中的不足,并指导学生对错误的动作加以改正。同时,教师还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将教学重心偏移到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在使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提高其创新能力和舞蹈艺术鉴赏能力。
2.3准确定位多媒体教学地位
在高校舞蹈理论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利用较为经典的舞蹈视频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鉴赏能力,在舞蹈视频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技术动作,在分析过程中将创新意识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和创新能力[5]。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无法取代教师在舞蹈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学生的舞蹈基础不尽相同,所以开展多媒体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学生录制一些微视频,使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还应该避免情景教学变成观摩教学,注意视频课件的比重。
3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理论教学的开展不仅是高校学生掌握舞蹈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其提升自身气质的主要途径,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观意识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提升,促进高校舞蹈理论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强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凸显自身的课堂主导优势,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六篇: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性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各大高校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规模,培养艺术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就是舞蹈教学,因此,对高校舞蹈教学方法、内容等进行创新是很有必要的。高校的舞蹈教学使学生的气质内涵、创造力和艺术审美等能力都得到了相应提升,更是对高校素质教育价值和作用的最好体现,以下笔者将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性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新;实践
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各高校对学生的舞蹈教学提出更高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培养舞蹈人才方面,高校对于舞蹈的教学必须保持着创新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使教学模式得到完善,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缺乏整合。有的高校由于师资不足和历史不长等原因,无法将舞蹈教学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进行有机结合,无法实现舞蹈课程“理实一体化”的目标。所以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不能缺乏舞蹈专业的技能训练[1]。(二)师生交流低效。在很多高校的舞蹈课堂上,舞蹈教师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得个别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学习动机、人格特征、学习基础、身体特征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对所授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提升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三)师资不足。在从前舞蹈未兴起的时候,高校的舞蹈教学采取的基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该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专业指导。但是如今高校对各个专业都进行了大力扩招,学习舞蹈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舞蹈教学都是采用大班化教学,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必须加大对舞蹈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舞蹈教师,适应当今的社会形势[2]。(四)教学模式陈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参与舞蹈学习的热情,学生完全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附属品。因此,必须对舞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激起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的舞蹈教学。
二、高校舞蹈教学创新性开展实践的策略
(一)加强舞蹈师资队伍。加强舞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学创新的基础,要想更好地进行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就必须要有强大的舞蹈师资队伍,教学的创新和开展,同时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壮大舞蹈教师队伍作为支撑[3]。高校的舞蹈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舞蹈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教学技能和舞蹈知识,对各种舞蹈类型都有其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对学生的舞蹈能力进行全面拓展。另外,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所以必须激发舞蹈教师的热情,使其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深化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高校舞蹈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更新舞蹈知识,整合教学手段,从而使舞蹈的教学课堂满足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同时,高校在进行舞蹈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积累和拓展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二)拓展舞蹈实践平台。实践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杆,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而对于高校舞蹈的教学而言,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技巧进行把握,而是使学生通过各种平台更好地呈现出去。所以,高校舞蹈教学必须注重扩展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必须创造出更多的实践平台,通过平台使学习的舞台驾驭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学校可以通过构建学校艺术氛围、发展舞蹈课堂、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的、全国性的舞蹈赛事,使高校舞蹈学生的舞蹈实力得到有效提升。(三)加入科技教学手段和环节。高科技的技术必须和舞蹈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不仅使舞蹈艺术的内涵得以提升,也提升了舞蹈教学的课堂效果,使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得到不断深化,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舞蹈学科的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授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除此之外,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的基础之下,学生对舞蹈也有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挖掘出自身更多的创新潜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型发展道路还很长,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教学实践,使舞蹈教学能够更好地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各项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拓展和优化,从而使得舞蹈教学的发展力和创新力得到提升,进而培养出更好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轶瑾.高校舞蹈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15(18).
[2]宋丽莎.论舞蹈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创新[J].成功(教育),2011(10).
[3]李文作.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
第七篇:高校民族舞蹈教学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在目前高校东北民族舞蹈教学中,很多舞蹈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解法与示范法进行教学。固然,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确能够让舞蹈教师在很短时间将大量的东北民族舞蹈知识传授给众多的学生,能够保证教学效率。但是,这两种教学方法也非常容易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例如,舞蹈教师在给大学生示
一、东北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高校在组织、实施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专门的东北民族舞蹈教材
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高校在组织、开展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时并没有专门的教材。当前,舞蹈教师们向学生传授东北舞蹈知识与技能,通常是通过一本(或一套)综合性的舞蹈教材进行讲解,如高校舞蹈教学中常见的《大学舞蹈》《舞蹈舞蹈鉴赏》《中国民族舞蹈》等。在这些教材中,东北民族舞蹈知识只占有很小的比重,甚至是一两段话带过。在此条件下,舞蹈教师想给学生多讲一些东北民族舞蹈知识但碍于教材上没太多资料,只能自己在其他文献或网络上查找,然后再制作成课件给学生讲解。还有的舞蹈教师嫌查找资料浪费时间与精力,直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学习。东北民族舞蹈教材是舞蹈教师顺利开展东北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要载体,缺乏这个载体,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高校东北民族舞蹈教学中,很多舞蹈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解法与示范法进行教学。固然,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确能够让舞蹈教师在很短时间将大量的东北民族舞蹈知识传授给众多的学生,能够保证教学效率。但是,这两种教学方法也非常容易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例如,舞蹈教师在给大学生示范东北秧歌舞蹈时,舞蹈教师只给大学生示范东北秧歌舞蹈的基本动律,如上身的左右摆动、前后扭动与下身的压脚跟、双膝屈伸,但不给学生示范东北秧歌如何做到“艮劲儿”“美劲儿”“火爆劲儿”与“泼辣劲儿”等,这就使得大学生在跳起东北秧歌来显得比较表浅,缺少灵魂,没有感染力。
(三)东北民族舞蹈教学配套知识不足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的东北民族舞蹈教学,其教学的重点依然放在东北民族舞蹈的动作技能教学上,而对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音乐知识、舞台表演知识等都很少涉及。以上诸多不足使得大学生在学习东北民族舞蹈时不能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影响东北民族舞蹈教学的最终质量。
(四)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氛围不浓厚
相比其他地区的民族舞蹈,如新疆民族舞、蒙古民族舞、云南民族舞等,东北民族舞除了在东北地区的高校中较为盛行外,在我国其他地区的高校并不是很常见。这就使得高校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氛围不是很浓厚,其具体表现在:高校领导与舞蹈教师对东北民族舞蹈教学不是很重视,在人力、物力与财力方面投入较少,宣传力度不够等;大学生选择东北民族舞蹈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较差,迟到、旷课较为严重,课下实践较少等。东北民族舞蹈作为我国地区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东北丰富的文化与东北人独特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东北民族舞蹈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高校在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方面依然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北民族舞蹈教师人数少。高校招聘舞蹈教师时,很少招聘专项的舞蹈教师,如傣族舞教师、新疆舞教师,只要应聘的舞蹈教师会教一些热门的舞蹈即可。然而,东北民族舞蹈作为一种非热门的舞蹈,很少有舞蹈教师精通。这就造成了高校东北民族舞蹈教师人数偏少;二是东北民族舞蹈教师教学配置较低。虽然有些高校也拥有一些东北民族舞蹈教师,但他们存在年龄大、学历低、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
二、东北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东北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领导应组织舞蹈教师积极开展教学交流,认真研究问题的起因与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概括而言,改进措施有以下几项。
(一)设计与开发东北民族舞蹈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一个好的教材不仅能够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东北民族舞蹈教材缺乏的问题,高校应当突出东北民族舞蹈的特点,建立一套东北民族舞蹈教材体系。在实践中,高校应组织舞蹈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相关文献、上网搜集资料等,突出东北民族舞蹈教学中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教材,如二人转、秧歌等。当然,选择舞蹈时仅仅有代表性还不够,还需要符合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与职业素质等。在建立教材体系时,高校应突出东北民族多舞种、多层次的特点,积极构建特有的东北舞蹈教材。
(二)创新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方法
结合当前我国东北民族舞蹈教学的现状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提出了以下两种创新东北民族舞蹈教学的方法。一是观摩法。对于大学生而言,现场观看东北民族舞蹈,远比舞蹈教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地讲解与示范生动得多。为此,舞蹈教师有必要带领大学生去观看一些东北民族舞蹈演出。观看形式可以是网络观看,也可以是现场观看。二是活动实践法。舞蹈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参与一些东北民族舞蹈表演活动或竞赛活动。活动的规模可以是班级内部的,也可以是年级内部的、学校内部的,还可以是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参与表演与竞赛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东北民族舞蹈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广提高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水平,为高校形成东北民族舞蹈特色教学打好基础。
(三)构建东北民族舞蹈教学配套知识体系
舞蹈教师在东北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将东北民族舞蹈文化发展、东北人文风情、东北民族舞蹈音乐特点等融入其中。同时,还要学习一些与东北民族舞蹈动作练习与技能训练相关的生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保健学知识等,以保证大学生在学习东北民族舞蹈过程中的科学性。
(四)积极营造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氛围
高校领导与舞蹈教师应积极打造东北民族舞蹈教学的良好氛围。措施有四:一是在校内张贴东北民族舞蹈方面的海报、宣传栏,建造具有东北民族舞蹈特色的雕塑、喷泉、花卉等景观;二是校园网上增设东北民族舞蹈板块,对东北民族舞蹈的起源、发展、特色以及舞蹈教师风采、优秀舞者进行普及与宣传;三是定期举办东北民族舞蹈表演与竞赛活动,并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四是邀请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方面的名师到校上课,邀请表演方面的舞蹈家到学校进行表演,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学习东北民族舞蹈的兴趣;五是打造东北民族舞蹈教学“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组建东北民族舞蹈队、俱乐部、学习小组等,并合理指导他们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五)优化东北民族舞蹈师资配置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东北民族舞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两个改进措施:一是改进东北民族舞蹈教师招聘制度。招聘时,高校不仅要认真考察他们在东北民族舞蹈方面的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还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年龄结构、学习层次、职业道德、个人魅力等。二是对东北民族舞蹈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监督与定期评价。评价时,高校领导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大学生评价与社会评价要相互结合,力求评价主体多样化。同时,评价方法也不能太单一,要综合运用当前国内外高校舞蹈教学评价的新要求新标准。三是定期组织东北民族舞蹈教师学习交流与培训,以不断提升他们的东北民族舞蹈教学技能。学习交流活动可以在本校舞蹈教师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高校的舞蹈教师之间进行。培训可以是校内培训,也可以是校外培训。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舞蹈教师前往东北地区对当地的民族舞蹈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
三、结语
东北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舞蹈艺术更是丰富多样。对于大学生而言,东北民族舞蹈中的动作技能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而且舞蹈中蕴含的东北民族的发展历史与人文风情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民族情怀,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因此,高校开展东北民族舞蹈教学非常必要,解决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瑶.探究东北地域民风民俗及民间素材在创作舞蹈作品中的运用和表现[J].艺术品鉴,2016(4).
[2]宋媛.东北原生态舞蹈提炼为课堂舞蹈的几点思考[J].艺术研究,2016(1).
[3]王海峰.东北民族民间舞蹈研究——试论锡伯族舞蹈的艺术价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4).
[4]马娜.浅析目前高校东北秧歌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5(19).
【高校舞蹈教学策略与改进措施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论文09-25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论文09-26
总结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02-22
教学常规月活动总结改进措施03-14
小学数学工作总结改进措施09-16
总结工作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03-06
述职报告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05-15
学校管理问题工作总结及改进措施08-07
谈地理教学策略的转变论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