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1-03-30 15:06:22 论文 我要投稿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爱是教育的主题,是成功的秘诀。教育之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小编收集了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一】

  一、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不足的分析思考

  (一)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语文能力是通过长久的学习积累起来的,语文是自己使用的母语,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在使用,无论怎么学习,提升幅度都不大,只需要在考试以前进行简单的复习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将多数时间用在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其实语文的魅力是无限的,只要长时间坚持,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一再被强调,然而要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完全变成素质教育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高中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而学校则面临着升学率这一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语文时的重点成了钻研解题技巧,部分学生甚至将各类型的参考资料作为教材,殊不知语文教材中那些经教育界行家里手精挑细选的文章,岂是那几本简单的参考资料就可以取代的?这种完全抛弃精华的学习模式根本不能真正帮助高中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倘若课本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那么语文教师则是语文课堂的主导。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水平、教学习惯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必须要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倘若教师自身的水平不高,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选择照搬一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然而并未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性,这样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改革措施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培养与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当注意加入激趣这个部分,利用这个部分充分开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直奔主题、引用名言警句、运用成语、背古诗、讲故事、看图画、猜谜语以及听音乐等方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充满吸引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想象力、活力与激情。通过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标,最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融入“人文味”

  语文教学首先必须要具有“人文味”,因为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人文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指要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人文教育,那么必然会走向消亡。而语文学科恰好是人文精神滋养的沃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融入“人文味”。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属于一个从已知领域逐渐向未知领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指引学生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潜在联系。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远比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为重要,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去探索产生积极联想、解决问题、认知新事物的教学和思考方式。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写随笔与读后感的习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产生自己的思维与感受,感受到文章的审美情趣。大量的实践证实,让学生通过自我构建文学形象的方式所产生的体会才是最为生动、形象且真实的,所以,学生能够运用的方式越多、越细,其自主学习的水平相对就越强,就能够将课堂中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生活当中去,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尝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能问、善思、敢想的学习氛围,从而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来。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师生仅仅在课堂的45分钟之内有交流,这导致有些学生的疑问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长年累月之后,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电脑与网络的.广泛普及,使现代化的交流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采用电话、邮箱、微信、QQ、微博等各种方式开展交流与沟通。这样,在课后教师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的疑问,并且师生之间可以了解彼此的情况,通过这些载体去分享生活中的事情,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比如,教师在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问题上传到班级论坛中,可以让学生或者是教师给予解答,这样既便于师生互动,又可以反馈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激发其对所学专业的热爱。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二】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性

  1.平等

  高中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2.公平

  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是一样的,都有功必赏,有错必纠。

  3.期待

  学生拥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需要教师细心挖掘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因此,教师不能片面地认为学生的认知就只能停留在某个层次上,而是要对学生充满期待,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督促学生进步。

  4.和谐

  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情感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加强知识的互动,还要进行情感的沟通。因为这些积极的情感具有强大的感染与推动作用。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发现的基石,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无法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起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此时开展探究活动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准确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艺术,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在提问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语言本身的严密性、科学性与准确性,也就是说语言要精练、准确,不可模棱两可,存在歧义,使学生无法弄清题意,无法进行解答。

  2.问题的探索性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避免那种是非判断型题目或是可以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来解答的问题,而是在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提出富有思考价值、探索价值的问题,并留出更多思考的空白。这样,学生才可以展开充分的思考,才能突破常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问题的启发性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且会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不断解决来促进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挫折,阻碍学生的思维。此时,我们不可轻易地抛出答案,而是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4.问题的全体性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基础知识、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提问时我们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尊重客观事实,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加强问题的目标性,真正做到“兼顾差异,面向全体”,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推动教学现代化进程。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且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媒介的飞跃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日益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而且,将其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情感性的学科。文字本身就有着无穷的魅力,就是一门语言艺术。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来描述语言,并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得教学枯燥,内容单一,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激情。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视听效果,更能展现文字的魅力以及语文的魅力,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展现途径多样

  多媒体可为我们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情境,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这对于以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飞跃,且其表达的方式更为多样化。

  2.信息种类丰富

  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种类主要是文字,还有少量的插图。而多媒体可以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将图片、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素材综合呈现,使得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使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直观信息,从而为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意境更优美

  多媒体可以真实地再现文本意境,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社会人文、风俗习惯,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成共识。这样更利于学生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纯粹地学习文本;更利于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四、总结

  总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悦,学有动力,学有成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