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论文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素质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质量。以下是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论文,欢迎阅读。
一、外来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提出的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越来越受大家的瞩目,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着各方面的人才,这些外来人才的到来加速了上海的崛起与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务工者积极地涌入上海,参与城市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一个个外来人口家庭在上海的组建,随之而来的外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外来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我园(注:此处指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桥幼儿园,下文同)正处于上海城乡结合的浦东外高桥,外高桥保税区的特征形成了我园独特的幼儿家庭组成模式,据统计我园外来家庭幼儿占幼儿园总数的50%,大部分外来家庭都是外高桥保税区单位职工的子女,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居住环境不理想,家庭条件普遍较差,由于保税区近几年来经济不紧气,许多职工被迫下岗或转业经商,因此这些外来子女家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教育问题:
1.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见下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两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外来人口本人或配偶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3.1%和28.7%,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指导,由于自身文化的限制,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不深,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表现比较盲目性。
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早已证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高度相关。一般来讲,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在子女教育上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外来民工子女低层次的文化水平无疑会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等。
在进行调查时,多数父母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与游戏而苦恼不已,条件稍好的家庭多半想为孩子请个家教,有的家庭的孩子已经参加一些兴趣班。在智力和品德孰重孰轻的问题上,诚如很多研究所言,部分家长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只顾孩子的学习上下功夫,却忽视了对子女的品德和性格培养。当问及家庭教育方法是否科学等问题时,多数家长表示自己不知道方法是否科学,有的干脆说,我们都是按老规矩来,或者说,看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还有的说学校老师怎样教就怎样做。这种情况说明了外来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将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2.家长的职业地位较低,外来民工子女家长不少为个体经营者、工人、郊区租地农民的。
根据我们幼儿园每年对学生家长的职业统计发现在学生家长中,从事的职业大致可分为三类:最低层的商业和服务业工作,包括卖菜或水果的,摆小摊,三轮车夫,摊鸡蛋饼,收废品,帮鸡贩杀鸡等。经过统计我园外来父母的职业中,宝税区外包工为61人、小商贩58人、批发商或个体经营21人、营业员25人、出租车驾驶员18,(还有一些事业在家待业者)家长忙于打工、做生意,无暇照顾孩子,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听之任之,任其自由的发展。
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工作,而低层次特点对其家庭教育造成复杂的影响:低层次的职业收入偏低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其家庭教育物质条件都较差;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因此其花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社会地位低,易受歧视,家庭教育权威下降,且子女易受心理伤害;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子女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这更不利于家庭教育。
3.幼儿发展不均衡,行为习惯明显较本地幼儿差,与外界接触少,生活知识经验较缺乏。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同龄群体中本地儿童数量不多,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外来务工子女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
我园有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都住在单位所提供的临时居住场所。每次家访我们都能看见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幼儿经常没有家长的看护而成群结队的漫无目的的玩耍,没有家长正确引导的话,这样幼儿很容易在和同伴交往时互相学习不良习惯。
另外,由于家庭的流动性,外来务工子女的同龄群体在不断变化,甚至在某段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新的同龄群体,外来务工子女的同龄群体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
针对以上外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帮助这些外来家长端正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改变家教态度,改善家教行为,掌握正确的家教方式。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夫妻间的关系因子女的存在而得到固定。“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生活的分子。”
作为一个基本的“三角形”,作为经济共同体的外来务工家庭不仅仅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对孩子来说还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对于子女来说,外来务工家庭仍然是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初始环境,但这种初始环境又因流动而造成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种种变化。家庭环境的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变化对其家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外来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实施
1.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能最优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目前,许多家长的家教意识有所增强,夫妻间交流的话题比较多的是孩子的学习。但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动不动就对孩子乱骂乱打,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
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汇集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大众传媒(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橱窗)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孩子上学了任其发展、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树立为国教子的正确教子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立体的教育氛围。提高家长素质,畅通沟通渠道。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影响十分深远。“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是父母
影响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实施家教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
针对当前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层次、工作情况等特点,应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根据不同对象工作特点,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分层面的培训,系统传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推广好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如在外来民工子女较多的外资、民营企业,结合就业、岗位职业培训,增设家庭教育培训内容;在小商品批发市场、火车东站、汽车东站等地,通过广播、板报、橱窗、发放家庭教育宣传材料等,传递家教新理念、新信息。
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配合,注重平时的有效指导。
2.家长因势利导言传身教,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注重家庭文化氛围创设,提高家庭教育影响力。
家庭文化是最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读报……这一切都有着教育意义。”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个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家长言传身教带出来的。有的父母长期在外奔波,让爷爷奶奶在此照看几个孩子;有的是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有些家长除忙于生意外,则热衷于一杯酒、一支烟、一副牌,当孩子埋头学习时,父母却只顾看电视、筑方城。有的家长自己一边搓麻将,一边叫孩子坐在旁边做作业。这样的环境,怎样教育出好学上进的孩子?作为家长,再忙、再苦再累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情况、思想水平、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不在家时可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在家时多谈论社会、生活、工作等积极的一面,多谈谈如何勤奋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的情况,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读读报等等。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再差,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不要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可以为孩开辟小书房或起居室,安置一张写字台、家庭图书、图片、花草盆景等,这对孩子拓宽知识面,培养高尚情趣,使其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3.教师切实了解流动人口家长的实际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可推进外来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我们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流动人口家长会议,通过填写调查表了解家长的年龄、学历、工作单位以及他们的住址、家庭成员情况。收集资料后仔细分析家长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不同需要。
对交流指导活动后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确定今后的指导活动的方向、形式、内容。我们经常通过调查表、与家长的谈话了解流动人口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以便今后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指导活动。
(1)通过与家长的谈话以及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何变化;我们要求班主任经常到流动人口的家庭家访,与家长见面,了解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从交谈中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优势和缺陷,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
(2)通过每月一次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了解孩子的变化;每个月幼儿园会下发一份对孩子学习、卫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评价表,请家长填写,及时了解幼儿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幼儿园有的放矢地教育。
(3)通过教师与孩子的交谈了解流动人口家庭氛围的变化;很多孩子都很乐意和老师交谈,从中我们可以问问他们家庭中父母是否重视他们的学习、生活,家里的教育方式是否民主,他们在家里是否有发言权等等。与家长交谈时就有了第一手的资料,更有说服力。
4.幼儿园通过各类活动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可进一步提高外来幼儿家庭教育。家长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家庭教育的教育者是孩子的家长,家长居于家庭教育的主导地位,是家庭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执行者。家长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物质生活的基础和来源,家长的劳动观念、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品质对孩子产生更有实际意义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个榜样,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首先,家长必须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让孩子自然地去学。西格莉夫人曾这样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种人,你就得在自己的言行中争当那种人。”说明家长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
其次,家长必须掌握教育常识,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地预见和分析孩子对各种情况的反映,从而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避免失误,有针对性地依据孩子的心理去设计方法,实施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单一的活动方式会令人生厌,只有用新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才会吸引学生家长积极参加指导活动。
所以,我们在取得社会各界支持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
(1)家长讲座。为使教学内容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给家长上课,力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家长年龄、家庭背景、职业、文化程度等不同层次,采取集中、分班、讨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热点说明教育道理,提高教学时效。
通过一些专题讲座,使家长们明白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并能及时掌握新信息。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活动,促进家教水平的提高。
(2)家长征文。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长中开展“工作在上海”的征文比赛,让家长写下自己在上海的工作情况,并且把优秀征文汇编成册,发给每一位外来子女及家长。这项活动可以使家长们彼此加深了解,也可以使孩子们体会到家长们工作的辛劳,加深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
(3)家长开放日。幼儿园把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定为家长开放日,这一天,家长可以随时到幼儿园与老师交流,也可以随时进课堂听课,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学习、活动情况,可以与孩子的老师作深入交流等,每次家长开放日,总是迎来众多家长的参与,开放日的建立,深受家长的喜爱。在每一届“家
庭教育宣传周”里,本着“只有学习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的新理念,园内,一条醒目的“让父母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的大红标语悬挂于园门口,营造了浓浓的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的氛围。
我们设计了多种小型多样的亲子活动。有“快乐的家庭”——家长与孩子共同露一手包饺子活动;有“健康的家庭”——家长与孩子一起跳绳踢毽子活动;有“创学习型家庭”——家长与孩子一起设计小报、撰写征文等活动。
(4)设立家园联系箱。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我们也必须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园联系信箱的设立,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向园方反映。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既可唤醒家长对教育态度的觉悟,也可促进教养的观念转变,更能增进多方面的理解,获得对家庭教育更多的启迪。
5.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使外来幼儿家庭教育更上一层楼。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发挥班主任的指导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端正思想。我们首先通过学习,使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对幼儿一视同仁,不要存在“外地人总归是外地人,教不好的。”这种看不起流动学生的错误思想。要理解外来人口的艰难处境,加倍地关心爱护这些孩子。
(2)提高认识。以前有些老师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搞家庭教育指导费时又费力,家长也不一定说好,甚至嫌老师麻烦,吃力不讨好的事何必去做?我们利用班主任例会对班主任进行系统的辅导,使老师们明确:做好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指导是我们份内的事,只有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有序地进行,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换位思考。班主任老师要从家长的角度想一想:我怎么做,家长才会更满意,而不应只考虑我要做些什么。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做些他们需要的事,更能赢得家长的信任,指导的效果会更好。
(4)加强理论修养,汲取他人经验。我们经常下发一些学习材料,与班主任一起学习研究。还定期开设班主任论坛,请一些班主任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做一些交流,互相学习,积累经验。并不定期地开展家庭教育小论文征集,汇编成册,老师们人手一册,帮助大家共同提高家教业务水平。
四、结论和努力方向
总之,外来民工子女家庭同样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外来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目前处于主流视野之外不利于外来民工子女家庭自身和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外来民工子女所受家庭教育的好坏是反映外来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和分享进步成果的重要标尺,也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有利于增加城市社会的稳定、外来民工子女家庭的稳定以及外来民工子女素质提高。
只有我们全社会都能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才能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让他们这些流动的花朵艳丽地绽放!
通过对流动人口幼儿家庭进行指导,家长拥有了较现代的教育观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深深感觉到:以往打骂式的教育正在被家长们放弃;逐渐形成民主、宽松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幼儿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有所改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系列仍需改进的地方:针对当前流动家长文化层次的差异性,幼儿园应针对各种对象,举办各类培训班;有针对系统传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推广好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配合。这些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帮助流动人口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城市流动儿童是少年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不少人会成为未来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应该受到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关注。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流动儿童的研究和行动中来,让流动儿童即使在异乡,也能同样体味到故乡的温暖,让城市也成为这些孩子的故乡,在蓝天下共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方案(通用6篇)05-09
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设计方案(精选5篇)05-09
育儿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心得01-19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个人总结04-26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汇报材料04-20
学生论文指导评语09-10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精选9篇)05-09
幼儿指导教师评语03-16
家庭教育的议论文03-15
议论文假设论证练习指导 作文指导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