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籼型杂交水稻,熟悉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通过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视频和相关资料,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生自学导弹和航天知识,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小组学习,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看书,学会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学习,启迪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教学重点: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难点:
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成就的原因;渗透科技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自信、自主、自省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观看视频,训练学生从资料中发现信息和分析事件的方法。指导学生小组学习,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国家》。师借用歌词,导入新课(正如《国家》中的歌词所言: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就是要学习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学习这些奇迹产生的艰辛历程,学习科学家们为科技发展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二、讲授新课:
(一)两弹一星首先释疑:两弹一星是什么?区别“两弹一星”与“两弹元勋”中的“两弹”。
1、原子弹
放视频《广岛原子弹爆炸》。师带领学生看视频,感受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威力,并简述广岛原子弹爆炸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投降及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让学生直接感知到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引起震撼,为探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系列问题做好铺垫。
(师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什么时间?科学家是谁?(学生看书直接回答)
(2)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发现答案。师特别强调: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
(3)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还不能生产一辆汽车、一架飞机,而原子弹是一种最尖端的武器,中国人为什么能造出自己的原子弹?(师展示资料,生看资料发现答案,突破难点)
(4)我国成为了有核国家后,制定了怎样的核政策?(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从中发现答案。同时与“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呼应,让学生进一步
明确:中国的核政策,恰恰说明了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5)从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和中国的核政策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省,认识升华)
2、导弹(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回顾第14课导弹部队的组建,学新顾旧。
展示图片,让学生看课本91页的内容,学生讲述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
师展示中国二炮部队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人造地球卫星
(1)中国梦·太空梦
师展示图片,学生阅读课本91页的内容,了解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一事件。(学生自主学习)
(2)中国梦·飞天梦
列表格,展示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的一系列知识,学生看书自学神一、神五、神六,并通过视频了解神五、神六的发射情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简单介绍神舟七号、八号、九号、十号的情况,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发展。(教师简单进行自学指导)
(3)中国梦·北斗梦(师简单介绍北斗导航系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中国梦·太空育种(师带领学生了解航天技术的用途,向学生渗透科技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
(二)籼型杂交水稻
展示袁隆平图片和袁隆平获奖资料。(师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思考,探究)
(1)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生参照课本92页回答,自主学习)
(2)他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师展示资料,生通过资料挖掘答案)
(3)展示袁隆平未能入选中科院院士资料及表现和当选工程院院士之后的表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袁隆平伟大的人格,再次加强对袁隆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的认识。
(4)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你知道人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吗?(材料既说明了他在人民心目中的极高地位。也突出了袁隆平的巨大贡献。知识点的整合,学生交流提升。)
(5)创意设计:请为袁隆平设计一个颁奖辞。(既有利于对知识整合提炼,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课堂小结:表格展示科学技术成就(突出..首次..,学生达标)
(四)合作探究: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系统整合答案的能力。并告知学生,有些答案在后面课中讲述,为下节课做准备。(学生归纳总结、自省)
(五)学以致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全球,无论在哪个时期,总有民族在不断地创新,但结果往往是那些不断创新的民族领跑于世界,雄立于世界。中国的发展历程也同样论证了这一道理。
请运用两弹精神、航天精神、袁隆平精神,以“科技创新精神与中国梦......”为主题,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紧扣主题,观点明确,有史有论,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200字。
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两弹一星”和“东方魔稻”;了解拥有原子弹的重大意义。通过对邓稼先、袁隆平事迹的介绍,引导学生找出他们具备的共同品质,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归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核武器的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材料,科学处理信息,简明表达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的历史观认知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影像图文教学资源,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阅读想象,独立思考、协作交流,对新中国的科技史进行科学认知、深入探究、客观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弘扬热爱祖国、关注民生、探索创新的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崇高志向。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分国防科技——“两弹一星”和民用科技——“东方魔稻”两部分介绍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并突出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光辉业绩。
2、学生分析:
针对学生好新奇、好观察、好探究等心理特征,选用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兴趣,升华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质量。
3、设计思想:
学生对本课的相关科技原理很感兴趣,应当适度地予以介绍,体现科技史教学理当具有的“科技含量”。
使用视频直观地展示邓稼先和袁隆平的动人事迹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精神。
指导学生观看图片、视频史料,让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
多媒体的运用、教学资源的采用要服务于教师的主导思想,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2、教学难点:如何辩证地看待核武器的作用,如何通俗简明地介绍相关科技常识,如何科学地认识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师导言
教师导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非凡的创造力量,几千年来,我们的一系列伟大发明,引领了时代的潮流,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量却受到了极大地压抑,我们落后了,落后使我们贫穷,使我们屈辱,使我们受到前所未有巨大伤害。但是,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已经习惯了优秀的民族来说,落后、屈辱、受伤仅仅是暂时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华民族被压抑了百年的创造力量重新得到了激发,再度取得了一系列震撼世界的`成就。
活动2【活动】一、“两弹一星”
教师破题:什么是“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教师讲述:新中国建立之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采取敌视并威胁中国的政策,对于新中国的领导人和科学家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加强国防力量、保卫人民安全更紧迫的事了……
1、核弹
动画演示:用PowerPoint的动画程序演示氦原子的构成
教师讲述:原子是构成自然界各种元素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转动。
动画演示:用PowerPoint的动画程序演示原子弹的原理——核裂变
教师讲述:用一个中子轰击一个铀235原子核,使其分裂,同时产生出更多的中子,继续轰击其他的铀235原子核,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克铀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吨煤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播放视频:《原子弹摧毁广岛》剪辑自纪录片《BBC.Hiroshima.》
教师启发:原子弹的威力如此巨大,而敌视我们的国家却拥有,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学生活动:联想、探究并回答。
教师讲述: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有一句名言:“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不算是大国。”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新中国的领导人们在极其严峻的形势下,毅然决定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制造出我们自己的核武器,而我们的伟大的科学家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终于研制成功我们自己的核武器……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播放视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剪辑自纪录片《共和国档案》
归纳要点:
①时间:
②意义: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问题探究:怎样理解我国研制成功原子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学生活动:联想、探究并回答。
教师点拨: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让拥有它的大国对其没有原子弹的敌国形成恐怖的“核威慑”,但当它的敌国也拥有原子弹就会使双方迫于可能相互毁灭的巨大危险性而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从而形成所谓的“核平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主张“以和为贵”,但和平是不可能通过乞求而得来的,拥有和平首先必须拥有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
动画演示:用PowerPoint的动画程序演示氢弹的原理——核聚变
教师讲述:一个氘原子核和一个氚原子核在高温高压下聚合为一个氦原子核并产生一个中子,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氘氚聚变产生1克氦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2吨煤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2)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
播放视频:《氢弹爆炸成功》剪辑自纪录片《中国军队·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军队》
教师讲述:核弹的研制成功,离不开对科技的高度重视,离不开新中国日益恢复发展的经济实力,更离不开新中国科技工作者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伟大的创造力量。
(3)两弹元勋邓稼先
播放视频:《科学家的故事·两弹元勋邓稼先》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并学习邓稼先的崇高精神。
教师过渡:作为一个追求“以和为贵”的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政府不会凭借核武器威胁其他国家,并发出了正义的宣言
(4)中国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声明: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问题探究:中国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声明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联想、探究并回答。
教师点拨:说明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并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从不持强凌弱。这就是以和为贵的中华精神,这才是负责任的大国气魄。
问题探究:教材第91页动脑经: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
教师提示:这个问题和我们刚才探讨过的哪个问题相似?(相同的问题的不同提问方式)
学生活动:(回顾“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拥有原子弹可以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教师过渡:拥有核弹,大大加强了我们的国防力量,但是,我们还缺乏投放核弹的工具,我们的核弹的威力难以真正发挥……
2、导弹
展示文本:“有人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无非是说我们光有原子弹,没有运载工具,我们要用导弹把原子弹打出去,用行动来回答挑战!”
——周恩来
学生活动:深情地朗读该段引言,感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科技强国的迫切心情。
展示相应图片和板书:
①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②中国第一枚核导弹发射成功
教师过渡:无垠的宇宙自古以来就寄托了人们的无限憧憬,当苏联、美国等大国开始闯入太空进行科学探索甚至军事行动时,伟大的中华民族自然也不能落后……
3、人造地球卫星
展示文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毛泽东
(强调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科技强国的迫切心情)
动画演示:用PowerPoint的动画程序演示人造地球卫星的基本原理
教师讲述:在一定高度释放物体,地球的引力会把该物体吸引到地面,但是如果该物体的运动初速度达到一定数值(7.9km/s≤ v ≤ 11.2km/s)时,该物体将不断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成为地球的卫星。
展示图片:《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
播放视频:《东方红一号》剪辑自纪录片《共和国档案》
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1970)
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以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② 中国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成功(1981)
4、宇宙飞船
展示相关图片和板书:
①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并回收(1975)
②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并回收(1999)
③“神舟五号”实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xx)
④“神舟六号”发射成功(20xx)
⑤“神舟七号” 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20xx)
教师讲述:中国是继苏、美以后第三个独立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并进行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活动3【导入】过渡
教师过渡:新中国的科技研究不但致力于加强国防力量、保卫人民的安全,也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领导人和科学家们,没有什么比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让社会和谐稳定更重要的事了……
活动4【活动】二、“东方魔稻”
教师破题:什么是“东方魔稻”?
籼型杂交水稻
展示相应图片和板书: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973)
教师强调:注意“世界上首次”这几个字,这意味着在这一领域中国人再次引领了时代的潮流。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袁隆平》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并学习袁隆平的崇高精神。
活动5【活动】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如何理解“中国人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学生活动:联想、探究并回答
教师点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要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又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
问题探究:从邓稼先和袁隆平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高贵品质?
学生活动:思考、比较、归纳、讨论
教师点拨:爱国为民、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爱岗敬业、勇挑重担、探索创新……
问题探究:新中国取得“两弹一星”和“东方魔稻”等伟大成就的原因?
学生活动:联想、探究并回答
归纳要点:
①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与努力奋斗;
②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
③新中国逐渐恢复发展的经济实力。
活动6【导入】总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弹一星”
“东方魔稻”的伟大成就,前者属于国防科技,后者属于民用科技,只有国防科技发达了,人民的安全才有保障;只有民用科技发达了,人民的生活才能改善。然而,面对这些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许多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不断刷新成绩,努力紧跟时代的步伐,争取引领时代的潮流。只有把中国的发展建立在强大的科技基础上,中国才能真正作为一个大国而重新崛起;只有中国科技的全面振兴,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
活动7【练习】课后思考
课后思考:预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并思考:如何理解邓小平的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活动8【活动】教学反思
1、科技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爱科学、重人文教育的绝佳舞台,教师有必要补充信息,让学生在学习科技史知识的同时,了解科技的基本原理,认识科技的伟大力量和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学习科学家的事迹提高精神境界。
2、教师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多方搜集教学资源。努力营造一个既绚丽多彩,又有深刻内涵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充分地直接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科学家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教师要少灌输,而是科学地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想象、联想、探究、比较、归纳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尤其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
4、对于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师切忌只充当一个简单的“播放器”,而要让各种教学资源的配置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思想。对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切忌袖手旁观,而要主动融入其中,动员更多学生参与并加以科学地指导。
5、对于科技成就的评价,要注意不要一味强调成就,让学生盲目乐观。要同时指出差距,让学生有紧迫感,从而增强学习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技术成就(一)》的教学反思10-10
《集体生活成就我》教案01-02
关于成就完美的课堂教案05-29
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教案09-06
关于成就完美的课堂教案08-16
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的教案01-16
小班现代科学技术教案02-16
中班现代科学技术教案02-15
好习惯成就人生的作文-成就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