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赏牡丹刘禹锡课件
《赏牡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描写京城长安牡丹盛开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赏牡丹刘禹锡课件 ,欢迎阅读。
(一)鉴赏刘禹锡的《赏牡丹》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观物
芍药: 庭前 —— 妖 —— 无格
芙蕖: 池上 —— 净 —— 少情
牡丹: 京城 —— ? —— ?
(环境) (形) (神)
①根据以上提示,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诗中牡丹的形象。
②老师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物”所得:读了《赏牡丹》,我仿佛看到刘禹锡缓缓而行,一路寻觅心中向往的花儿。他经过春意盎然的庭院,看到盛开的芍药娇艳美丽,不由驻足。然而转瞬想到芍药被护养在庭院中难免过于柔弱娇媚,失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气格。诗人轻叹着迈步前行,远远便见到池塘中玉立的芙蕖,亭亭净植,风姿优雅。诗人不禁停步,忽而又觉得池水清冷,一朵独放的芙蕖只可远观,显得疏离,难以亲近,未免少了几分情趣。直至他步出大门,看到漫山遍野,开遍了整个京城的牡丹,花团锦簇,端丽坚韧,绚烂繁茂,雍容高贵,诗人的心终于被撼动了。
明确:观物要紧扣文本,抓住描摹物态的关键词(环境、形、神)。
2.思人
牡丹 人格形象
绽放于京城(洛阳) ? (环境/处境)
有气格,有情韵,高贵雍容 ? (物态特征/人的品性)
①让学生根据诗中牡丹的形象特点联想与其相似的人格形象。
②老师分享自己的“思人”所得:端丽坚韧、雍容华贵的牡丹有格调,有情韵,是花中之王。这样的牡丹像极了那些高洁傲岸、气度高贵的人,他们是人中脊梁。
明确:“思人”要善于由物及人,发现物和人的相似点,抓住物态特征与人格品性,物所处环境与人的处境之间的关联,将物的形象人格化。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紧扣文本,抓住关键词,看准物的形象特点,并能由物及人,由外而内,由实到虚地进行联想,读出诗人的寄托。这是鉴赏中最关键的一步——读进去,读懂诗歌。
3.悟意
把诗人心中 “牡丹”的人格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呈现出来。
【示范1】读了《赏牡丹》,我觉得诗中高贵雍容的牡丹就是刘禹锡自己的人格写照。世上有人媚俗取宠,失了格调;也有人冷眼睥睨,不近人情。可他即使身处陋室,依然“谈笑有鸿儒”“调素琴,阅金经”,不改高贵气度;即使屡遭贬谪,依然高歌“前度刘郎今又来”,不弃傲岸风姿。这和他笔下的牡丹何其相似啊!(处境、品性)
【示范2】我还想到了武则天,那位宛如牡丹怒放于盛唐的千古奇女子,那位让百花无颜的千古女帝。后宫女子艳如云,尽如弱柳不可扶,唯有媚娘真国色,巾帼不肯逊男儿。红妆脂粉驭乾坤,文治武功显神州。无字碑上留空白,功过敢待后人说。武则天以睥睨的姿态拒绝了柔弱,在男权社会里傲视须眉,那雍容的气度、高贵的精魂惊世骇俗、撼人心魄。(处境、品性)
——设计意图:以读促写,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延展,并能形成鉴赏文字。这是鉴赏中更深入的一步——读出来,品悟诗歌。
(二)《赏牡丹》赏析
唯有牡丹真国色
——刘禹锡诗《赏牡丹》赏析
牡丹花事之盛,应该始于唐朝。直到唐末,在人们的印象中,牡丹仍然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牡丹花二首》)。连和尚归仁也作诗说:“天下更无花胜此。”宋代周敦颐则概括地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直到梅花的声誉崛起以前,牡丹实际上被人们当作国花看。难怪唐代诗人们那么喜欢讴吟牡丹呢。
在唐代众多吟咏牡丹的诗人中,有一位我们洛阳的大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写洛阳的名花,自然更多了几分钟爱。请看他写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本来是《赏牡丹》,可落笔却不先说牡丹,而先对芍药和芙蕖进行评赏。首句写芍药,这种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本来比之牡丹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凑有》就写到过周朝郑国的男女以芍药相赠的欢乐场面,而同时期却不见有关牡丹的记载。所以宋代韩琦的《北第同赏芍药》写道:“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王禹偁《芍药诗序》),以至于有人将牡丹比为君王,把芍药当成近侍。芍药地位的下迁,被刘禹锡认为格调不高,所以说芍药虽妖娆而无格。
芙蕖,即荷花,这是自屈原以来在诗文中常常以清高洁净面目出现的时花。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吧,刘禹锡觉得她虽纯洁却寡情。至此前两句已经分别对两种可与牡丹并肩的花卉进行了评赏:芍药种植历史悠久,也曾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却“妖冶无格”;荷花也的确堪称花中君子,清高洁净,但却冷艳寡情。至此为后两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爱,可谓做好了厚厚的铺垫,唯有期待着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场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旧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用它来比喻牡丹,便将牡丹的超群紫色表现了出来。“真”字虽是副词,却加强了语气;“唯有”,是一种不二的选择,增强了评赏的分量,照应了上面两句,包含着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选择,是经过了认真比较,确认了“非此莫属”的地位的意思。在这样的美好评价和高度概括之后,再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既反映了京城人们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力:正是由于她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才使得“花开时节”京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争先赏玩。
四句诗评赏了三种名花,有强烈的主观感情和鲜明的时代、地方色彩。如果说,对芍药与荷花的评价,纯属诗人自己的感想,未必能够获得多数人的首肯,那么,对于牡丹的评价,却完全符合当时的风尚潮流,说出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心声。“国色”成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定评,也为后人所乐于接受和沿用。正因为如此,人们没有必要去和诗人争论芍药是否“妖无格”,荷花是否“净少情”。相反,人们从这些评议中,还可以进一步看到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体会到诗人赞赏牡丹其实除了姿色超群以外,还具备了高尚、合群的品格。
四句诗,褒贬了三种名花,贬是为了褒,贬中含有褒,贬与褒都合乎分寸。诗中为了褒扬牡丹,对芍药与荷花都有些贬抑。然而说芍药用了“妖”字,妖是艳丽的意思,是褒词。说荷花用了“净”字,净指洁净,这是沿用屈原的评价。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这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在人们心目中,芍药与荷花都是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名花,诗人不能为了突出牡丹便把它们说得一无是处,尤其不能把它们令人喜爱的优点全都抹杀掉,只有这样对牡丹的更高赞美才能立于可信之地。同样,诗中赞美牡丹也注意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除了别出心裁地借用“国色”一词加以高度概括外,“花开时节动京城”一句,简直就是对当时京城习俗的实景再现,令人玩味再三,仍感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