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4-05-05 18:34:49 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复习计划3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复习计划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复习计划3篇

复习计划 篇1

  一、复习目标

  经过了基础阶段的学习,相信很多同学会根据自己所报考院校,有所侧重地看适合自己的课程,无论看到哪一科目时都要注意:在暑期强化阶段每个科目,特别是你所看的重点科目要进入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学习阶段,并且在笔记中要进行归纳总结。

  二、复习建议

  1、复习要分清主次

  根据自己所报考院校,有选择地再学习重点科目,看重点参考书,比如有同学报考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规定只考三科目,那么同学们在此阶段要有针对性地将这三门课程仔细认真地再听一遍,讲义再看一遍,然后根据目录,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总结,重要的科目要有自己整理的笔记。

  2、结合习题精讲强化基础知识

  如果只学不练,一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感觉没有成就感,二会陷入一种知识点模糊地状态,不能有效地识记知识点。做题包括两种题:一是真题,二是习题,此时在学完基础精讲课程后,可以做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不是有很大难度,目的在于考察大家基本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由于专业硕士各学校自主命题,因此真题收集比较困难,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重点类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真题,为大家讲解这些院校的真题考察情况以及侧重点,同学们在此阶段就会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而不是盲目的将所有的课程都看一遍。通过真题的理解和习题的练习,可以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可以巩固知识点,可以让自己的`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又可以锻炼答题的能力。

  暑期强化阶段是备考的关键时期,但也是比较浮躁的阶段,大家都觉得时间比较多,所以就有各种理由不看书,但回过头才会发现,两三个月真的会匆匆而过。因此,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按下心来,每天至少看2-3个重要科目,每个科目看1-2个小时,这样心理才踏实,才有越学越有劲的感觉。祝愿大家备考顺利,踏踏实实,金榜题名。

复习计划 篇2

  转眼教学已经过了13个周了,如今我已经结束新课,从第14周开始正式进入复习。为了能使教学更有效,为了能使孩子掌握知识更牢固,特制定该教学计划督促复习进度以及效率:

  一、复习的主要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的内容

  本学期主要有如下几块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

  1)正确读、写20以内数(规范 工整),能从任意一个数进行正确数数 (正数、倒数、2个2 个数 、5个5个数等);

  2)明确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有几个 0 第几个);

  3)直观体会“十进数”的特点,两位数的组成,知道十位、个位的名称和各自表示的含义(几个十 几个一);

  4)能比较数(式)的大小,并用>、<、=连接数与算式(排列大小)。

  2、数的运算与应用

  1)能理解和表达加减法的'基本含义,能说出列式的运算依据或算式的实际意义;

  2)能看图意正确写式,(一图一式、二式、三式、四式 含“}”和“?”、以及三个数的加减等);

  3)能选择三个数写出四个加减算式;

  4)能解决简单的用图画呈现实际问题(求总数、求剩余、求相差、两步加减问题以及够与不够);

  5)能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转化成完整语句或文字信息并能开放性的补充信息;

  6)能观察和填写简单的数或图形个数以及用表格整理加减法的排列规律。

  3、比较和认识钟表

  1)会正确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和轻重;

  2)能进行简单的推理比较;

  3)能正确辨认时针和分针(长短 粗细 方向与快慢);

  4)会认读整时、半时、快几时和几时刚过的钟面,能连线和判断(有数 没数);

  5)知道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大致时间规律(整时)

  如:上学 上课 放学 吃午饭 某个定点活动 睡觉等

  4、空间和图形

  1)能以自已为观察标准,确定物体或数据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和顺序(左数右数 有几个 第几 与数、图形、钟面、大小、高矮等联系);

  2)会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对这些单一形体或搭建形

  进行简单的分类计数和统计(要能认、写这些形体名称的汉字)。

  5、统计和概率

  1)会对一堆实物自主进行分类;

  2)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需要了解和调查 据此来作出选择与判断);

  3)能根据收集的信息填、涂(画)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并体会各自的特点;

  4)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最多 最少 多几 少几 同样多 选择与判断)。

  三、复习的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

  难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求相差数的图文题;钟面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校有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体验,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方面年级90%以上的学生掌握较好;技能方面年级90%以上学生达到一年级现阶段应有水平,如口算1分钟完成8题;听讲常规、行为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班存在的个别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分析,对症下药。

  五、复习措施

  1、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自主回忆学了那些数;借助小棒、计数器、计数表等直观体会“满十进一”的特点;举例(说、写、画、联想)还原数的含义;

  多种方法理解数的顺序(数 想 填 画 数线);能用不同理由(多少 顺序 运算 规律 数线)比较数(式)的大小;如看到“12”,你能想到什么?(意义 运算 规律);

  2)数的运算与应用:举例(说、画、联想)还原加减运算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思路,分层优化策略 ;

  通过联想、改编、填空等方式体会加减的内在联系;在加减法算式的整理、对比和推想中,发展探索规律的能力;应用问题的呈现形式注意趣味性和挑战性(如:图示情景、表格情景、演示情景、现实情景、提出问题、补充(选择)信息、逆向思考、说说想法、尝试用画图来表达想法);指导学生读懂要求和题意,训练学生把题意连贯的说一说;

  2、空间与图形

  1)比较和认识钟表:增加有关“比较”的内容(最多最少 长短

  轻重);结合具体情景,用描述、猜想、摆放、想象等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或顺序,促进空间感觉;可以利用数和立体图形的摆放来复习位置或顺序;可以借助方位词复习钟面和两位数的认识;

  2)空间和图形:利用实物或想象,在操作、描述、猜想、比较中加深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3、统计与概率

  根据需要经历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量的比较作出初步判断,体现统计的价值;结合具体对象(物体 数 算式 钟面 图形 思考方法 大小高矮长短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分类或统计,说说同一类实物的共同特点;

  六、学困生补差措施

  1、关注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2、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改进对他们的评价,抓住他们的一点优处进行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家校联系,共同督促。

  七、复习时间安排:

  第17周:分单元进行知识梳理,练习单元测试,结合校本试卷练习。

  第18周:对全册知识进行整理,进行综合练习。

  第19周:对重点题型进行训练,查漏补缺,回头看课本。

  第20周:迎接考试,做好考试的准备。

复习计划 篇3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习课第一节的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方程的概念在小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认识方程、运用方程呢?我的教学策略是:第一步,通过“设疑引读”提出问题;第二步,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一、成功之处

  (一)、能进行一题多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先向学生展现比较简单的辨别一元一次方程;再进一步引出例题一和变式练习。并及时引出解方程的步骤,在学生找问题中理清解方程的思路,这一道题让他们体会到解方程的实质,使他们认识到有进一步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二)、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方程的概念在小学已经出现过,初一再次学习方程应该让学生们更高一个层次认识方程,因此通过介绍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文化背景,在文化层面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爱数学,展示数学的文化魅力。

  (三):分层次设置练习题,逐步突破难点。初一学生在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步住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用算术解法,对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其中,第一个方面是主要的,解决了它,另两个方面就都好解决了。今天主要是训练学生解方程,方程会解了,再在下一节重点训练学生找相等关系、列方程;其实本节是为下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本节课的数学从始至终,教室都是面带笑容的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给学生鼓励与肯定,消除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激活学生的思维,保持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一)、最后的变式练习2、3的难度过高。因为这一问题属于多解题,课前我考虑到这一题虽然有一点难度,主要是想激发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没有预料到会忽视其他学生。

  (二)、教学容量偏大,本学课在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后,设计了一组判断题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进行辨析。课后我想到这节课的难点是怎样解方程,应该淡化概念,如果删去这道练习题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练习解方程的方法了,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对学生的情况不够熟悉。因为我是刚接的这个班,所以我对许多学生叫不出名字,虽然课堂上还可以用手指着某某同学回答问题,但是课后仔细想来,做好中数学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设计上的衔接,而应该是多方位的衔接,其中就包括教师应尽快了解、熟悉学生,这样可以帮助消除学生对陌生老师的许多不适应。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经典】10-14

(经典)复习计划10-16

(精选)复习计划11-27

(精选)复习计划11-28

[精选]复习计划10-24

复习计划[精选]09-12

(经典)复习计划09-26

复习计划07-24

复习计划(经典)05-01

复习计划[经典]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