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26 14:49: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通用5篇)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难点:人身自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1)从视频中,你知道作为公民我们拥有哪些权利?

  (2)是谁赋予了公民基本的权利?

  (3)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是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看的都很认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请同学们先预习一下课本。

  2、讲授新课

  展示新闻:

  “政务微博”“网络问政”是中国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产物,也是自媒体迅疾普遍下,政府与民众第一时间、零距离论政“必不可少”的沟通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公众参与,促进群众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理解,引导舆论走势,提升信息透明度…

  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公民行使什么权利?

  学生回答: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提问: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

  (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

  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师:以下的人群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展示图片)学生逐个分析

  案例分析:

  2015年4月6日,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视频流出,对开国领袖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视频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央视表态严肃治理,从4月8日零点起,暂停毕福剑在央视主持的所有节目。4月9日晚,毕福剑在微博中写道:“我个人的言论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我感到非常自责和痛心。我诚恳向社会公众致以深深的歉意。”

  思考:

  有同学认为毕福剑的事例说明公民言论不自由?你怎么认为?

  学生各抒己见。

  师: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展示漫画:思考图中的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

  学生:监督权

  展示材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围绕推进扶贫开发这一问题,某人大代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听民声、集民智,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他们纷纷留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思考下面问题。

  (1)网友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是在行使哪些政治权利?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2)网友应该怎样正确行使这些权利?

  学生回答:

  (1)监督权。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对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总结:政治权利与自由

  法律中的定义作用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案例回放:于欢案

  播放视频,思考问题:

  (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

  (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

  (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师: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身自由?它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

  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话都涉及到公民的人格尊严,请具体分析并回答:

  甲:“经过协商,照相馆使用了我的照片并付给了我报酬。”

  乙:“我现在开始写作了,笔名叫晨曦。”

  丙:“他长得胖头胖脑的,我叫他小胖猪。”

  丁:“他的手机短信真多,我偷看了一下,什么都没有。”

  请分别指出上述四位同学所享受的权利或所侵犯的他人的什么权利?

  学生回答:甲的肖像权受到尊重,乙行使了姓名权。丙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丁侵犯了他人隐私权。

  1、下列行为中,属于合法搜查的()

  A.冲冲怀疑同桌华华偷了他的手机,对华华进行搜身检查

  B.超市负责人怀疑顾客杨某偷拿超市商品,对他进行强行搜身

  C.公安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住所进行搜查

  D.某电器厂为防止产品丢失,对下班的员工搜身检查

  2、下列不属于侵犯我国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

  A.小张为其2岁的儿子代为开拆信件

  B.村干部查阅劳教人员给家属的信

  C.父母查看子女储存在电子邮箱上的电子邮件

  D.公安人员出于好奇拆阅居民的信件

  总结:

  人身自由包括如下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了解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同时也要积极同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五、布置作业

  为了增强我们珍惜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和观念,请以“我的权利我做主”为主题,设计两句宣传标语;画一幅主题宣传漫画。

  六、板书设计

  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人身自由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散步。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入课题。

  2、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

  (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决书中有一句说得好: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思考:

  (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

  (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

  (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2.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总结:

  4.教师归纳: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五: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活动六: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3.总结:

  4、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了解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知道了宪法是怎样保护这些权利的,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权利的重要性,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积极同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5、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有哪些。

  2.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能力目标:

  1.提高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能力,能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

  2.增强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3.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宪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法律观念,提高宪法意识,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养成崇尚法律的思维习惯和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2.根据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塑造个人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念,在宪法最高准则的指引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3.珍惜公民基本权利,坚决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重点:

  人身自由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难点:

  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提高宪法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清初,香港著名的政治家何启先生的一段话,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无殊。大家齐声读一遍,谁知道这段话的含义呢?

  生:每个人都有自己应有的权利,国家必定会兴旺,人民没有权利,国家必然会混乱。这准则就像日升月落,江河奔流大地,从古至今不变,世界各地都一样。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公民权利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宪法规定的公民到底有哪些基本权利。在第一课,我们也提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大家齐备一下。(教师板书)

  师:这节课,咱们重点来学习这三个方面。(勾画黑板)首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分享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忆权利

  课下,让大家预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那么,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思维导图。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二、辨权利

  猜一猜,师:接下来,请大家猜一下,这个人物是谁?我给大家几点提示:

  (1)他是中国内地男演员、出品人、制片人

  (2)他是中国巨力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

  (3)他是中国巨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子。

  据了解,杨子上学时,从初二寒暑假开始就在工厂里勤工俭学,北京大学MBA毕业。值得大家佩服。然而,杨子上学时,不是班里所有的孩子都跟他一样,也出现了不少调皮的学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王涛(化名)和朋友唱着歌在上学的路上遇到张佳辉(化名),张佳辉觉得王涛唱歌难听,讽刺、谩骂王涛比乌鸦唱的都难听,王涛受到了张佳辉的侮辱。

  师:如果你是王涛,你会怎么做呢?(学生畅所欲言)

  王涛回到家,黑了张佳辉的电脑,截获了他的电子邮件、并把全部个人信息和照片都公开,并把他的照片整成猪头表情包,在学校引起了轰动。

  张佳辉知道后,气愤不已,第二天和朋友一起绑架了王涛,把他关到郊外的小黑屋里。

  王涛的父母在得知自己儿子和张佳辉有矛盾后,找到张佳辉家,认定是张佳辉把自己儿子藏起来,便闯入张佳辉家中搜查,却搜查未果。

  第二天上学,王涛上学迟到,为逃避班主任批评,冒用张佳辉的姓名在迟到簿上签名,班主任知道后,结合王涛近期表现,撤销其校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师:那么,事情发生到这里:

  (1)情境中哪些权利被侵犯了呢,你能找出哪些呢?幷从书中中出相关的法律依据。

  (2)宪法为什么赋予我们人身自由权?(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结组讨论)

  各组展示,其他组补充。教师评价。

  过渡:这些场景,是不是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发生呢?原来宪法赋予我们每个人享有这么多的权利。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权利,同时还要提高我们的宪法意识。

  师:接着,大家再来猜一位人物。

  (1)他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曾荣获“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保定市形象大使”、“保定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他是巨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子的大哥。----杨建忠

  师:为什么要提他呢?因为他还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那么,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呢?(选举产生),你们有选举权吗?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有选举权吗?让我们看看宪法里是如何规定的。合作探究:出示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中的行为侵害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并找出法律依据。

  学生答;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

  观察图片,说明公民还享有哪些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并找出法律依据。

  生:物质帮助权、文化权

  三、谈权利

  今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有哪些启示呢?(结合自身,畅所欲言)

  师:这节课内容很多,同学们自己总结的也不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享受一下我国权威媒体做的总结吧。

  播放视频: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起来也简单,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很抽象,不利于理解,结合典型材料和生活中的事例,以及一些典型图片,就会好掌握一些。

  导入环节,通过古文的引入,引发学生思考,社会对权利的探究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本节内容比较多,本节课重点讲人身自由包括的内容,以及选举权、被选举权,通过改编中国巨力集团副总裁杨子同学的故事,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改编成故事,通过故事把侵犯人身自由的具体内容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身边的事例,理解抽象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很多侵权事件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再引出杨子的哥哥,杨建忠,徐水人,又是全国人大代表,引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整堂课中,采用小组加分制,即回答对一个问题为组内加一分,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足: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少而且过于单一;如果把所有权利用一个故事贯穿始终,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2.懂得珍惜公民权利,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已的权利。同时增强作为公民的自豪感和宪法意识。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能力目标:

  了解和认清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能力,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区分、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教学难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四、教学过程

  【自学提纲】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P33)

  3.人身自由(广义)包括哪些?

  4.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哪些?

  5.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专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分三个话题,分别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每个话题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话题一“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材内容包括基本权利的含义、内容,权利行使的界限。

  【学情分析】

  现在六年级小学生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当然他们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还较模糊,且往往感觉离自己的生活较远。教学要着力拉近公民权利与儿童经验的距离,让他们观念更明,感触更深,进而引导行为。

  【教学目标】

  1.了解宪法和其他法律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2.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认同争取权利的实际行动。

  3.懂得权利行使有界限,尝试结合道德与法治观念调节自身行为。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民法典宣传短片、瓶子小球游戏用具。

  【教学流程】

  问题导入

  怀孕期间,家庭发生变故,对于财产,腹中的胎儿有权继承吗?

  学生发表意见。如果提到胎儿是不是公民的问题,可联系学过的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话题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引出《民法典》的条文,“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明确: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甚至包括将来的公民。

  (设计意图:生活真实的法律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公民权利的确重要,得到法律充分保障。)

  一、权利的保障

  1.读法有“法”

  (1)细读教材32页的正文部分。

  布置细读任务:划关键词,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梳理。

  关键词参考:公民、权利、宪法、保障

  概括梳理参考:谁保障—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

  复述教材,借助关键词和概括梳理。

  点明读法有“法”之一:找关键词,概括梳理。

  (设计意图:在学习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相关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细读法律文本的方法,明晰条理,把握要旨。)

  (2)速读宪法,看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与自由。

  全班一起快速查,大声说。其中规定的权利与自由如下:

  平等权,选举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权,通信自由,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活动自由,婚姻自由……

  注意,宪法其他章也有公民权利与自由的规定,比如第一章第十三条规定了财产权,继承权。

  点明读法有“法”之二:快速浏览查找。

  (设计意图:阅读宪法原文,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锻炼学生查阅法律条文的初步能力。)

  2.认识民法典

  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猜一猜:这是哪部法律。以下信息逐一呈现,比谁最快猜出。

  (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3)是民事权利的保障书,守护你我的一生。

  (4)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观看民法典宣传短片。

  (设计意图:以猜一猜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特点,核心还是落实保障公民权利。)

  3.情景见权利

  填一填: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见教材32页活动园。

  情景一对应②物质帮助权,情景二对应③平等权,情景三对应①休息权。

  (设计意图:简单的运用和检测,也是过渡。)

  二、权利的争取

  以案说法:三毛钱的官司

  过渡:大家对公民权利的知识掌握很快,具体实践又会如何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1998年10月6日,郑州火车站,青年农民葛锐在候车室上厕所被收费三角钱。

  1998年10月29日,葛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郑州铁路分局退回三角钱入厕费。

  1999年4月2日,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葛锐提请上诉。

  2000年8月16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撤销二七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要求郑州铁路分局返还葛锐的入厕费0.30元。

  此后,全国各地火车站逐步取消了候车室厕所的收费。

  分析讨论:打这场“三毛钱的官司”值吗?你会这样做吗?

  引导学生明白:三毛钱很少,公民的基本权利重大。即使无法这样做,也应该赞赏葛锐敢于争取合法权利的精神,当然,这样的官司应该努力成为公益诉讼。

  提示,第四单元还有依法维权的内容可进一步学习。

  (设计意图:此案例凸显了公民权利的知行冲突,给学生情感触动,激发争取权利的意愿。)

  三、权利的界限

  1.游戏悟法: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

  一瓶中放四个小球,连着每个小球的线置于瓶外。瓶口仅能通过一个小球。让四位学生上台玩游戏,看谁能将自己牵的小球握在手。

  感受领悟:如果小球如同“权利”,这个游戏让你对权利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如果一起用力,大家的球挤在一起,都无法出来,好比权利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权利有可能损害另一个人的权利。

  如果大家商量好,有序拉扯小球,先后出来,则好比通过协调,处理好权利的界限,大家的权利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明确:权利有界限,法律来协调。

  (设计意图:游戏既是过渡,又让学生用形象的方式感悟权利的界限。)

  2.读法有“法”(运用巩固)

  细读教材34页正文部分,运用之前尝试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参考:权利、界限、行使、不损害、不滥用

  概括梳理参考:有界限—是什么—怎么办

  (设计意图:在学习权利有界限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之前学到的阅读法律文本的方法。)

  3.以案说法

  (1)装修住宅的权利与休息权之争

  阅读教材34页活动园的案例,四人小组讨论其中的问题: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要求学生注意运用之前读到的法律论述。

  全班讨论分享。

  (2)深圳业主拉横幅抗议精神残疾者家庭入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法律观点分析案例,加深对权力有界限的理解,补充的真实案例更复杂,给予学生更大挑战。)

  4.默省思法

  学校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矛盾你又会如何处理呢?

  生活中的矛盾往往是复杂的,处理好既需要法律精神,也需要道德修养。

  请大家闭上眼睛,默默地省思一分钟。

  (设计意图:将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融通,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热烈讨论与默默省思交替。)

  四、教学小结

  1.回顾质疑

  结合板书,梳理这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鼓励质疑问难。如果学生没有提问,可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追问学生问题。比如:一些长辈认为如今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动不动就主张自己的“权利”,是滥用权利,你怎么看?再如,家长在孩子的房间装摄像头监控,是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吗?

  (设计意图:鼓励独立思考,这本身就是重要的权利教育。)

  2.课后作业

  1月26日疫情日益严峻的时候,小远的妈妈收到一位好友发来的信息,是寒假从武汉高校返回本市的学生情况,包括他们的姓名、就读学校、详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手机号、回家车次时间,甚至还有他们父母的身份信息。小远妈妈把信息转发到朋友圈,提醒大家避免被传染。

  如果你是小远,对妈妈的做法是支持,还是反对,为什么?可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交流讨论。

  温馨提示:讨论若涉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可自学本课的话题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设计意图:联系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实际,引出下节课话题二的学习。)

  3.齐诵宪法

  全体起立,齐声朗诵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04-28

公民赠与合同(通用10篇)03-05

公民赠与合同通用10篇03-03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说课稿11-25

威武的盾牌教学设计(通用6篇)05-20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6篇)05-19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通用6篇)05-12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通用7篇)05-11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5篇)05-11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通用5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