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2 05:52: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踏雪寻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中华母语文化,能用自己认为恰当的声音大胆、自信表达歌曲的意境。

  2.能在实践中感受理解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3.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分享与他人探究、合作的愉悦。

  教学设计思路:

  《踏雪寻梅》是一首传统的艺术歌曲,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堪称经典。歌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分为设问导入、探究、实践、拓展等几个部分。通过图片、文字、音乐的视听结合学习歌词,让学生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境,用“读”的方式初步表现歌词的情感,体味歌词的意境美,为歌曲的情感表现打下基础。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大胆的将歌曲活泼的小快板风格表现为优雅的骑驴赏花的行板,在歌曲表现的环节中,学生有了学习歌词时的情感积累,教师通过引导、示范、欣赏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整恰当地表现歌曲,整个过程是整体感知,分散解决,完整表现。最后通过对歌曲尾声的处理和简短的文化故事的拓展,为这节课作了一丝点缀,在轻松氛围中结束教学。

  教学重点:

  歌曲高雅意境的感受以及用适当的速度、力度来表现作品。

  教学难点:

  后半拍及大跳音程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㈠设问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而且富有情趣和诗意的歌曲,不知道同学们熟悉它吗?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前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播放课件)

  1.这首歌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从力度、速度上说)

  2.歌曲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场景?

  ㈡初步感受

  1.聆听歌曲(播放《踏雪寻梅》音乐)

  2.学生即兴回答问题。(歌曲表现活泼、欢快情绪……)

  3.教师即兴点评。

  师: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首歌的歌名叫《踏雪寻梅》(板书课题),那么这首歌作者究竟是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境呢?

  二、探究

  (一)赏析作品标题(播放课件踏雪寻梅)

  踏:游赏,用脚轻踩,指代作者轻松惬意的心情。

  雪:象征着纯洁美好。指代高洁

  寻:初意寻找,也指代寻访。意喻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向往。

  梅:腊梅迎着寒风怒放,这种顶风傲雪的精神,让无数的文人墨客感慨不已。常用来表达一种坚强不屈、超拔脱俗的志趣风格。

  (二)歌词分析(出示课件)

  1.出示歌词,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如果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么你们在诗的描绘中看到了那些景致呢?让我们边来诵读诗边来寻找答案。

  2.词作者介绍:(出示课件)

  《踏雪寻梅》词作者刘雪庵(1905-1985)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的“四大弟子”之一,代表作品《踏雪寻梅》《红豆词》《长城谣》等等。

  3.屏幕中出现诗中的生词解释

  A、“霁”——雪后放晴。(温和的暖阳使人心情愉悦)

  B、“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灞桥一般修建在城郊或乡村,这样的地理位置烘托出安静的氛围)

  C、骑驴——表现文人雅士的儒雅、怡然自得

  D、响叮当——驴铃的响声衬托更加幽静的氛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铃儿的响声离我们越来越近,离作者向往的梅林越来越近,心境更舒畅)

  E、好花采得瓶供养——找寻到知己,发自内心的感叹,抒发作者对梅花的由衷热爱

  F、伴我书声琴韵——采枝腊梅,伴我读书弹琴,共度这幸福美好时光,作者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培养像梅花一样不屈的品格。

  (三)朗读歌词

  师:下雪的冬天是美丽的,一枝枝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用他们的笔描绘冬天,描绘不畏严寒的腊梅。瞧,那骑驴的雅士在为这美丽的雪景所陶醉,好像在呼唤我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呢!同学们,就让我们根据作者所描述的意境来读一读这首《踏雪寻梅》。

  1.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介绍曲作者黄自,出示课件。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三、实践

  1.教师范唱歌曲《踏雪寻梅》(用X X︱X X X音型伴奏)

  2.出示歌谱(课件)学生随乐用lv哼唱旋律。

  3.学生随琴视唱曲谱。教师及时鼓励、纠正、评价

  4.学生找出难点,教师引领,突破难点。

  5.视谱唱词。

  6.表现歌曲

  ①、请同学们思考,你觉得,哪一句应该唱的强一些,为什么?

  0 1 3 5︱ì 7.6︱3 6 5︱

  好花采得瓶供养

  师:“好花采得瓶供养”这一句,发自内心地感叹。抒发作者对梅花由衷的热爱。哪一个字唱得更强些呢?——“花”,(力度记号强,用f表示。曲谱中出现记号)

  ②、师: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如果要表现驴儿从远处慢慢走近的铃声,怎么演唱?(力度作渐强处理)

  ③、师:之前我们就讲过,在歌曲的演唱中,曲谱上的记号非常重要,它能够告诉演唱者,如何唱好歌词。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哪些记号?

  ④、师:歌曲开始部分以叙述性的口吻来演唱,表现轻松、悠闲骑驴赏花的情趣。用中弱的力度演唱。让我们一起唱唱看看。教师点评,示范。

  四、拓展:

  1.播放导入时的《踏雪寻梅》课件(活泼欢快)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课刚开始时听到的那个版本,比较我们自己演唱的这个版本所表现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即兴点评。(前者活泼欢快,有点像骑着马在采花,而后者更像骑着驴在寻花,表现出了歌曲的不同的意境。中国的诗词讲究的是含蓄美和意境美,这首艺术歌曲《踏雪寻梅》词曲都堪称经典,我们听到的很多的版本速度偏快,表现出非常活泼、欢快的情绪,但实际却忽略了歌词所表达的意境,我们常说演唱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歌曲所表达的真实内容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我们应该尊重作品,尤其对经典作品更应该安静的审视。)

  3.根据作品的意境再次演唱歌曲(有控制,内敛的表现)

  4.师:尾声老师做了一点点修改,同学们听一听,谈谈感受(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共度好时光,共度好时光……)

  生:表现赏花人骑驴渐行渐远,同时也引发人无限遐想。

  五、小结:

  师:今天的我们一起学唱了《踏雪寻梅》这首歌,其实关于“踏雪寻梅”这个词,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传说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孟浩然经常骑着驴子在江边走来走去。他时而抬头远眺群山,时而低头俯视江面。来往的人们好奇地向:“浩然公,天气如此寒冷,您一个人在这里走来走去,干嘛呢?”孟浩然乐呵呵答道:“我在这里寻梅”。因此有人送了孟浩然这样一首打油诗:“数九寒天雪花飘,大雪纷飞似鹅毛。浩然不辞风霜苦,踏雪寻梅乐逍遥。”实际上孟浩然是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寻找写诗的灵感。所以后来唐代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诗句在霸桥风雪中的驴背上。”仿佛告诉人们下雪天骑着驴子在灞桥上走过就能写出好诗来。所以古代好多文人雅士都喜欢骑驴。李白、杜甫也不例外。改天我们也骑上一回,体验一下孟浩然般踏雪寻梅的乐趣。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追寻。“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作品的内涵,用你们更美好的声音来诠释作品!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04-07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01-21

《踏雪寻梅》教学反思04-07

《踏雪寻梅》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11-25

踏雪寻梅作文11-15

踏雪寻梅歌词03-29

关于《踏雪寻梅》教学反思(通用10篇)11-25

踏雪寻梅教案03-14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09-16

《踏雪寻梅》评课稿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