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29 11:12: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寓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教学设计(精选5篇)

  寓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将给大家听。

  4、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过程:

  一、话引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曾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出示课题:寓言二则

  二、学习第一则:自相矛盾

  1、读题:自相矛盾

  2、看图,指出矛、盾,轻声读文,找找这人是怎么夸口矛与盾的?

  3、指导朗读这人夸口的话。

  “我的矛锐利的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坚固的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板书:矛-----锐利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盾-----坚固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4、理解“锐利”的意思。

  读准“戳”的音,并做做动作。

  5、表演读

  6、想想:什么叫自相矛盾?

  7、小结: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三、学习第二则:掩耳盗铃

  1、读题:掩耳盗铃

  2、做做:掩耳的动作

  3、自由读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找找写哪人想法的句子,想想错在哪里?

  5、小结: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四、复习巩固

  1、朗读全文

  2、摘抄所学的寓意。

  五、课外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寓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一、自读课文

  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

  四、明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寓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词语的意思。积累句子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寓意。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矛盾是什么意思”、“那个盗铃人的想法错在哪里”等问题来体会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还记得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吗?

  2、板书课题,齐读24寓言二则

  3、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常常通过一个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自学生字,练习读《自相矛盾》

  1、自己读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文通句顺

  2、自学

  3、小组交流检查

  4、检查

  (1)读词语:矛盾锐利戳穿夸口坚固自相矛盾哑口无言

  (2)理解词义

  (3)交流读文

  三、理解寓意,熟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矛”和“盾”是指什么?矛盾又是什么意思?

  2、找找有关句子读读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4、再读课文

  四、用上述方法来学《掩耳盗铃》

  1、读词语:铃铛掩耳盗铃(掩耳盗铃中“掩耳”是什么意思?“盗铃”呢?)

  2、读文,找出那个偷铃时是怎么想的?结果呢?

  3、你觉得这个想法错在哪儿?

  4、揭示寓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

  5、读这则寓言

  五、扩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介绍《伊索寓言》

  寓言教学设计4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联系旧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理解寓、则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则,篇的意思。)

  二、导学《掩耳盗铃》,揭示学法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题眼盗。

  2、,学生字:掩、盗,理解题目的意思。

  3、总结学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题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1)读了这个题目,我们应提出哪些疑问?

  (2)学生讨论,归纳出思考题:a为什么盗?b怎样盗?c盗的结果怎样?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

  (1)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铛、偷,联系插图,了解什么是铃铛。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齐读第1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结合学习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条件;就,表示必然出现的结果。)

  b齐读第2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结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设;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况就会出现后面的结果。)理解1、2句间的关系。(转折)

  c齐读第3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齐读第4句,回答:偷铃铛的人结果怎样?联系插图,结合理解句式:刚就(刚,表示时间短;就,产生的结果。)

  3、归纳学法:提问题,抓词句,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思考讨论:a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可笑?b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归纳学法:读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将这则寓言讲出来。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亡羊补牢》

  寓言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并写出课后第3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2、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具:

  字典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给大家听吗?

  说说怎样学习文言文?

  2、新课

  学生借助注释和译文自学课文,解决不了的'词句标出,在小组中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一起说说课文的意思,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屏幕出示: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

  学生说说句意,重点说明带点字的意思。

  亡:丢失。

  鈇:斧子

  意:怀疑

  其:代词,他的。

  邻:邻居。

  子:儿子。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的儿子偷走的。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视:看。

  其:代词,指邻居的儿子。

  行步:走路。

  窃:偷。

  颜色:指面部表情。

  言语:说话。

  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他)看邻居的儿子,走路的姿势,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说话的腔调,像偷斧子的。举止言谈(一言一行)没有一样儿不像偷斧子的。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俄而:不久。

  谷:地窖。

  后来再看邻居的儿子,举止言谈没有一点儿像偷斧子的了。

  4、朗读

  自己说说课文的意思。

  朗读课文,试背诵。

  通读全文,背诵课文。

  5、作业

  思考:丢斧子的人为什么前后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寓言教学设计(精选5篇)】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27

咏柳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21

《故乡》教学设计(精选5篇)12-21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18

《灰雀》教学设计(精选篇)12-16

《卡罗纳》教学设计(精选15篇)01-02

英语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29

《花钟》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29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27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