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实物投影、三角板、活动角、;学生每人一个活动角、一副三角板、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你对角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课本38页校园一角情境图)
图中那些地方有角?
(用多媒体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a.说说角的样子?
b.指出下列各角中的顶点和边
2.动手实践,感知角
活动一:折角。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你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折角是让学生能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角,进一步感知角,获取实际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带角的图形,真正感悟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这就把角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深深的印在学生心中,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二:超级“变变变”
同学们,拿起你桌面的活动角,我们一起玩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变大,变小,那位同学能告诉我,教师怎么变大,怎么变小的?角变大时边变了没有?
(通过活动,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的奥秘,感悟其中的道理,自己会讲出来,充分的感知角,用变魔术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画角
每人动手画一个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三、拓展延伸
1.下面的图中各有几个角?你能找到吗?
2.画一个有更多角的图形。
四、回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折一折、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做角;通过画一画,掌握角的画法,能够正确地画角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5、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准确地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上的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操场上的活动可真丰富,这里边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角。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形状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评析]
情境导入抓住了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在这幅校园图里有好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让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学生自己指出来: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剪刀上张开形成的角、红旗上的角等等)
[评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图片中找出角,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个发现角、认识角。
2.初步感知,正确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图片。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指?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2)从实物中剥离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看看角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角画出来。
并让同学说说它们的形状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并汇报)。整理并板书: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感受。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题略)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
3.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用折一折的办法,折出一个角来。
学生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并四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出所折的角的两条边和顶点在哪里。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定义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与角两条边张开有程度有关,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师生一起,边操作边说)
5.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老师拿出两个相差比较大纸折的角,怎么样比较?(学生回答)
(2)重叠法。老师拿出差不多大的角,这两个角谁大谁小?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6、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在小组内讨论画角的方法。
2、展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出了一个角。
[评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三、巩固拓展
1.数一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里各有几个角。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了数学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
1.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放手。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了时间与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找角、指角、做角、定义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都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2.注意了知识的拓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设了一个拓展训练,别具匠心,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习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习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习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课件出示)
3、折直角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5、画直角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习】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习】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带孔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
师: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 生:指角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联系实际,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到前面指角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演示)
出示幻灯片,练习指角、辩角。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动手操作,比角
1.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2.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出示幻灯片,练习比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碰四:体验感悟,画角
师:现在大家已经会比角了,那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比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5
在教研基地活动中,我进行了冀教版二年级上册56~58页《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或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围绕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情境创设:
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图)这幅图上有许多我们认识的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把你发现的图形用你手中的小棒摆出来(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摆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摆了哪些图形?分别用了几根小棒?(全班汇报交流)
生1:我用四根小棒摆成了一个长方形;
生2:我用三根小棒摆成了一个三角形;
生3:我用四根小棒摆成了一个正方形;
生4:我用四根小棒摆成了一个菱形;
生5:我用两根小棒摆成了一个角;
……
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把用两根小棒摆成的图形,放在投影上展示.
(针对教材呈现的用四根、三根、两根小棒进行再加工,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字路口的情景图,图中蕴含了很多图形,让学仔细观察图,把你发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出来,这个开放情境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挑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图形,同时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刚才经过大家的认真观察、积极动脑,我们摆出了许多图形。其中像这样用两根小棒摆出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图形角。哪个是角呢?角就是这两根小棒相夹的部分。请大家也像这几位同学这样用两根小棒摆成一个角。拼完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哪是角?把你拼得角用手势告诉老师。
(揭示角、摆角、指角、用手势比划角,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为下面进一步认识角打下了基础。)
二、探究与体验
师:刚才大家用小棒拼得角都是固定的角,下面大家想不想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请大家用准备好的两条硬纸板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学生操作)
师:把你做的角举起来,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请大家像老师这样移动角的一条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你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
生1:我发现移动一条硬纸板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2:我发现移动一条硬纸板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生3:我发现两条纸板的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
……
(移动角的一条边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符合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通过同桌交流,发现并进一步理解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师:移动一条硬纸板都可以形成哪些角呢?请大家举起来(找几人回答)同桌互相比较一下谁得角大?谁的角小?
师:总结,也就是说可以形成这几种类型的角(电脑出示实物图)如果把这几种角画下来是这样的(电脑出示角)这就是角,我们把它叫角1、它叫角2、它叫角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我们把这两条直线叫角的两条边(出示)这个点叫角的顶点。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积极动脑认真操作我们认识了角,并制作了一个活动角,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折纸的游戏好不好?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彩纸折一个角,折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哪是角的边,哪是角的顶点?
生:交流(找4—5人展示)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安排用彩纸折角的游戏,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角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地方有角,谁来说一说你在哪见过角?(指名说)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把数学知识扩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从教室中找出了许多角,并能笔画出哪是角,虽然找出了许多角,但学生仍有语言未尽的感觉。)
师:大家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角?
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应怎样画,请大家打开书58页,自己试着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画完后同桌互相指一指角的边和顶点。
三、实践与应用
1、出示教材58页2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问题讨论”栏目,哪些图形里有角,哪些图形里没有角?说明理由。
课上完了,回想《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生活经验不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点: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角。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知道角有大小,理解与角的大小有关的因素。
【学习重点】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能辨认角。
【学习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大三角板、学具袋(三角板、绒线绳、剪刀、图钉、折扇、硬纸条)。
学习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出示4幅建筑物的图片)找出与其它三幅图不一样的地方,并说出理由揭示课题。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2、明确目标:
(1)、认识角
(2)、学习画角
(3)、比较角的大小
3、效果预期:
二、民主导学
1. 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议一议生活中角的特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指一指:图形中角的顶点和边。
在角上标出来。
3. 判一判: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是角的画对号,不是角的画错号。
4.数一数:给定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5、画一画:按要求画角
(1)、给一条射线,画一个角。
(2)、给一个顶点画一个角
6、 唱一唱: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
7、摆一摆:
(1) 从学具袋中寻找材料,看谁最快摆出一个角。
(2) 同桌合作,把你们准备好的绒线变成一个角。
8、开合折扇或自制的活动角
观察:角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越大角越大。
9、补充歌谣:要知我的大和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三、检测导结:
1、检测目标:课本练习八第一、第二题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角
2、小组检查完成情况。
3、反馈检测结果。
四、课后拓展:
课后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我是一个小小角》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的内容及练习八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一些表面有角的物品和三角板。教师准备小棒、三角板、纸、硬纸条、图钉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现在先一起玩一个摆小棒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教师巡视)
师: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
师:好,现在拿走一根,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师:你们真能干,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先读,然后请学生读一遍。)
二、新授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角呢?谁来说说?(让学生自由地讲,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说)同学们都说了许多,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哪里有角?(老师的三角板,花工的剪刀上……)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请你们说说这些物品中哪里有角?(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
(一)动手探索
师: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许多物体表面的角,好,我们现在来试一试画一个角或做一个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硬纸条、图钉、彩色纸、尺子,还有白纸。如果你对角感觉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再看看桌面上的物品,然后再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汇报,小结
师:刚才有的同学做角,也有的画角,都很认真,那好,谁来说说你感觉角是怎么样的?(头尖尖的,两条直直的线……)
师:我想问一下,刚才用硬纸条做角的同学,你们的角可以活动吗?角是怎么变化的?(请学生上台演示可活动的角,角张开得大,角就大,角张开得小,角就小。)
师:用纸折角的同学,你们发现了什么?(角折得越多,角就越小,相反则大)
师:画角的同学呢?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谁画得比较好呢,上来展示一下。
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做角、折角、画角,做出了不同的角(展示三种不同的角),你们发现了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三)结合实践自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们所做的和所讲的都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请教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吧,请打开课本第39页,看第三行三个不同的角,自己看看。
课件显示第一个角,教师点顶点,问:角的这部分是什么?然后点边,问:角的这部分叫什么?点另一边问:这又叫什么?
出现另两角,问: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都叫角的什么?
电脑显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好,请大家检查一下,你们刚才所做的角是不是都只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呢,找出来,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
师:好,下面谁来说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做活动角的学生上来讲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小结
师:通过我们的学习认识了角是怎样的图形,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五)画标准的角
师: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角的知识,下面再来画一个标准的角。你可以先看书再画。
(教师巡视)
师:请画好的同学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讲给同学们听你是怎么画的。
师:你画的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教师标出来,将之当做板书)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按这个同学的方法再画一个更好的角。
师:大家真能干,又学会画角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练习,看看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今天学的知识。
三、练习
1.辨别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为什么?(图略)
2.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一下两个角的大小。(图略)
3.数出下面角的个数。(图略)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在准备此课前我就查阅了这课以往的教案,但都觉得过去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因为新的课程改革提倡的是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所以我在备课时,摒弃了以往从头到尾牵着学生学习的方法,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知识的活动。全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在学生原有的对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小棒摆图形,当摆到三角形时问:再拿走一根后是什么图形?从而自然地引入所学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活动实践并小结。第三部分是练习。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据自己对角的感受制作角、结合课本和实践小结角的特征、画角等几个部分。这里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也是整堂课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和对所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因为教师很难预料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学中,我对于自己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及时做出了灵活处理,没有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设计的思路。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情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这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知道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再问仅此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
新课改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也在教学中根据它采取了许多新的方法,创设了许多情境。但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思想上时刻意识到学生自主参与、体验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想,去做,去交流,去发现,从自己的成败体验中获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的、有价值的学习。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8
教材内容解读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借助三角尺感知角的度数。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对1°角的大小有直观的认识。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4、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5、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过程,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6、体验角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度量角并能画出特定度数的角,掌握角的分类及各种角之间的关系。难点:画角的方法。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角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课件,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形成的角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和画法)
师:回顾我们以前学的测量知识,根据测量线段的长度,以及计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大家猜测一下计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是有一点,测量出来的角的大小,都不是太准确,为了测量的更准确一些,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学习用具——量角器。
一、角的测量
﹙1﹚认识度量单位
学生讨论并回答
生1:我用三角尺上的角来测量。发现形成的角有三个∠1那么大。
生2:我用三角板上的∠2来量,比2个∠2大一些。
生3:我用折出的∠3来量,有5个∠3那么大。
生4:我用折出的∠4来量,比2个∠4小一些。
认识1°角:(多媒体) 出示一个圆,分成360份,然后分为二个半圆,把这样的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
下面听小电脑博士的介绍。
板书: 10 =1度
﹙2﹚认识量角器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把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圆形,请同学们想一想,它和那个学习用品比较像———————量角器
(1)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对量角器的认识。
(2)小结(课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同桌相互操练。
3、角的度量
出示120度角。那么怎样来量角的大小呢?
(1)自学尝试。
A、边自学书上第26页上半部分的内容,边自己也学着量一量。
B、量的时候想一想,你量角的步骤是怎样的?
(2)指名汇报,教师演示。
(3)提醒注意:由于量角器有两圈刻度,读刻度时,要根据测量角的方向选择合适的刻度。
4、画角
谈话:给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画出来吗?
(1)尝试画一个40度的角
(2)小组内交流画法。
(3)总结画角的方法,课件演示。
(4)再练习画几个角。
三、角的分类和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位置着色闪动。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用10 表示1度
(1)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①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②内圆的数字称为内刻度线, 外圆的数字称为外刻度线。
③以右边的00 为起点,起点处的00 这条刻度线是内刻度00 的刻度线。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沟通,在全班交流。
学生通过度量和讨论:
直角是90度
平角是180度 1平角=2直角
周角是360度 1周角=2平角
锐角<90度 90度<钝角<180度
活动内容
(1)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反馈总结。
四、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
生谈发现
全班交流
达标测评:
1、火眼金睛辩对错
①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三个角一定都是锐角。 ( )
②把一个10度的角放大5倍打印出来,得到的角是50度。 ( )
③角的两边画出的越长,角就越大 。 ( )
2、填一填
(1) 1周角=( )直角,( )直角=1平角
(2)周角是平角的( )倍
板书设计: 角量与画角
度“°”
点重合
边重合
找刻度、定点
再画射线
画角:先画顶点;再画其中一条边;最后确定另一条边。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
教材分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找直角——判断角——折直角——画直角四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同时这几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纵向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形成空间观念,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直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年级学生虽然没有形成直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直角,对直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小大的比较。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认识直角,会用直尺画直角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角有( )个顶点(1个顶点),( )条边(2条边)。
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
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观察一下三角板上有没有你认识的角。学生观察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呢?
3.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尺画直角。
(1)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2)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
先画一个点→以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另一边画一条线→画成一个直角。
(3)电脑显示画直角。
(4)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巩固应用
1.练习八的第6题。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检验。
2.练习八的第7、8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3.生活中的数学。
这里学生可以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直角?哪些地方用到直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尺画角?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课本P101、105页。
学情分析:
学生对各部分知识已经掌握,关键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来制定实际的复习计划,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能快速地认识钟面上的时间,如整时和几时几分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2、能准确地认识时间,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
教学方法:
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的时间、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小猪、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认识角的儿歌吗?一起齐诵一遍: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注意,先画顶点后画边。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和角有关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一)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102页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二)复习认识时间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 在这个钝角的内部,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2、 想一想,填一填。
星期六上午,妈妈准备到商场买衣服,到银行交水电费,去餐馆买早点,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标序号。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平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2、师:选择你喜欢的标注方法,标注一下自己的角。
四、认识直角、钝角和锐角。
(一)比较角的大小:
1、师:我们还回过头来观察这些角,除了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演示课件第五张)
2、生:边有长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师:那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个来比一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生观察比较(师用课件操作反馈)。
(2)师:你们用的是观察法。
4、(课件演示:一红一蓝两个角)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生观察可能出现的结果:蓝角大,因为蓝角边长)
5、师:到底哪个大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等我们探讨完这个问题,再来比较这两个角(请你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思考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6、生活动、思考、交流。(课件演示结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师:现在请你比较红角和蓝角的大小。(师课件演示:两个角一样大)
(二)分类:
1、认识直角。
(1)我们还回到生活中这些角,有一种角长得很规矩,很特殊,是什么角?(生:直角)
(2)师:你们能把直角挑出来吗?
(3)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直角?
2、分类。
(1)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角分一下类,分类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不同角的特点。
(2)师:直角为一类,其它的角与直角比,分为两类,你会分吗?
(3)生:独立分类。(师演示课件:依据学生的回答拖动角进行分类)
(4)课件演示结果: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师: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三类角,怎样排?
(6)师:请你们观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么角?
(7)师:又来了一些角的朋友,请你挑一挑。(课件演示)
(8)(课件演示一个近似于直角的角)师:请你判断这个角是直角吗?(生自由发言)当你用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这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量一量。(课件演示)
3、做直角。
(1)师:现在你们桌子上都有一张不规则纸,你能折出直角吗?(生折交流)
(2)师:你们是这样折的吗?(课件演示)
4、找直角(课件演示)。
(1)在平面图形中找。
(2)在钟面上找。
五、欣赏角。
课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小结。
(一)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应该能发现,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们又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2
一、激趣引新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稻香小镇——望亭,鱼米之乡美景尽收眼底。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问:看,在这些物体上,你能找到哪些曾经学过的图形?
师:小明同学也有发现,听,他发现了什么?
问:你们发现角了吗?角是怎样的呢?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角、认识角、研究角。(板书课认识)
(设计意图:课前视频《稻香小镇——望亭》动感的画面,震撼的音乐,一方面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冲击,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并再现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画面中藏着要认识的新的图形——角,如此忆“形”引“角”,顺其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新问题,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
二、探索悟新
(一)认识角
1.指角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吗?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
教师用笔描出“.”,然后取走三角尺。
问:这是角吗?
师: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指角呢?(边示范边讲解)先指这里的一个点,再沿着两条边指,最后像这样在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弧线,这就是角。
生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再同桌互相指一指。指出课件中物体上的角。
师:这些物体上有很多的角。为了把这些角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物体上的一些角移下来(课件演示角下移过程)标上角的标记,它们就成了数学上的角。
(设计意图:多次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找“角”容易,指“角”困难。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对不准确的指角方法进行纠正、示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向“数学化”的过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指角活动,不断强化对角的形状的感知,为之后的抽象和概括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撑。)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尖尖的地方,有它的名字,叫顶点。(板书:顶点)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角的顶点和边。
师: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不同的角,找到共同的特征,使学生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巩固角的基本特征
1.判断辨析,再次巩固角的特征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北太湖风景区,你们想去玩吗?想去看美丽的油菜花海吗?那必须通过稻草人的考验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吗?
稻草人1:欢迎同学们来参观油菜花海,请跟我来吧!
稻草人2:小朋友们,我要先考考你们的判断力。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师:是角的,我们用这个手势表示(√),不是的用这个手势(×)。
学生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稻草人3:你们的判断力真强,我要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继续跟我来吧!
2.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稻草人4:小朋友们,角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们能找到身边物体上的角吗?
同桌合作,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3.数一数图形中的角(想想做做第2题)
稻草人5:小朋友们,想进入油菜花海大门就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密码是由每幅图角的个数组成的数,看你们是否能顺利找到密码,进入油菜花海!加油!
指名学生上台数一数,写一写。
师:小朋友们,你们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开门大吉”,好吗?
课件出示油菜花海视频,视频最后有绿化带工人在修剪树枝。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富有层次。通过角的辨析,生活中找角、指角,以及在图形中找角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角的认识,明晰角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角作为图形中的一部分,是隐含在很多图形中的。)
(三)感受角的大小
师:为了使景区更美,油菜花海路边的绿化带里,园林工人正在修剪树枝。(课件出示绿化带工人修剪树枝的两张图片,一把剪刀张开得大,一把剪刀张开得小。)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角了吗?仔细观察剪刀上的角,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
师:也就说明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有大小)
问: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创造一个角?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奇的造角工具,请同学们拿出来,创造一个角,完成后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学生活动。
启发:我们做出的角称为活动角。现在我们就好好地来利用这个活动角,看看你的本事大不大!请听要求——
师:这是老师做出的角,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大很多的角。再举给大家看一看。
问:你是怎么做的?
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还小很多的角。做好的举起来。
问:你是怎么做的?
师:通过做角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名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把角变大,再大一点,变小,再变小一点。
问:现在你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生: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桌两人各做一个角,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一些,谁做的.角小一些。做好的角不能变哦。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名交流。
师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情况,教师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前举起角。
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学生意见不一。
师: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呢?
指名学生上台来演示比较的过程,发现这两个角的大小相等。
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把顶点对齐,再把一条边对齐。
课件出示边长不一样的两个角,问:这两个角呢?哪个大,哪个小?怎么比?
师:见证结果的时候到了。课件演示重合。
课件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慢慢拉长,问:如果把这个角的两条边拉长,角会变大吗?
课件演示把角的边慢慢缩短,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问:所以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
生: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剪刀张开的大小初步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再让学生每人做一个活动角,并用活动角分别做出比老师做的角大和小的角,力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接着,通过同桌做角、比角,结合课件比较了边长一样、边长不一样的角,但角的大小相等,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注重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和体验。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对角的大小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最近油菜花海管理人员想在长方形油菜花地地里建一个儿童游乐场,如果割掉一个角把剩下的地用来建造游乐场,猜一猜,这块地还有几个角?
学生先猜一猜,再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展示,课件同步演示。
问:你们还能想到不一样的剪法吗?可不可以拐着弯剪?
师:看,这样拐着弯剪,就会剩下6个角。如果这里拐的弯越来越多,剩下的角就会越来越多。你看我们数学就是这样的变化无穷又充满乐趣。
(设计意图:这个拓展练习,学生通过猜想、验证,交流提升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的猜想,愉悦的思考,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角。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呀!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让我们用一个手势来表示一下成功的喜悦。你看到角了吗?
师:因为有了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探究角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成功的喜悦,有人用V字,有人画√,使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看角多了一份数学的眼光。)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和无关,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朋友,想不想见一见?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它们吗?
生自由回答。
师: 最后一个叫三角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
生摆三角形
师:现在请你拿掉一个小棒,现在你还认识它吗?
它的名字叫角,今天老师将领着大家一起去认识它。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 找角,指角,感受角
1、学生在生活中找角,指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角的身影也是处处都存在的。你能从你身边找到角吗?给你的同桌指一指。
生互相指角。
2、师示范指角
师:看大家这么有兴趣,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看我是怎么指给你看的(师示范指角)。
指名学生指角,有错及时纠正。
师:刚才大家都在身边找到了角,老师这里有些漂亮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到角吗?(课件出示,从中找角)
3、摸角,感受角
师:看完这些角,同学们原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学生拿出三角板,
老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感受角,让学生说感受。
三、学角
1、师示范画角,
师:下面同学们说着,老师画一个角好吗?
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是怎样的?
生:直的
师:然后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
生:直直的
师:在看看这个点呢?
生自由回答。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
师:角的各部分还有自己的名字。
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
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那么怎样来标记这个角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再写上数字1
记作: 读作:角1
师:这里只有一个角,我呢用数字1来标记,同学们还可以给它起不同的名字,可以用其他数字2、3等,还可以用字母,例如a、b、c、d等。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角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小结: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四、 运用新知,辨别角,数角。
1、练习,判断是不是角
师:现在我们对角的了解越来越多了,下面请大家当一次孙悟空,练一练你的火眼金睛,到造角工厂去打假,看你能不能判断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课件出示相关练习题。(投影出示,让学生到前面指出顶点和边)
2、练习,在图形中数角
师:刚才大家可真厉害,从造角工厂出来,好客的小猴子要请大家到他家做客,但他却忘记了门的密码,你能帮它吗?
课件出示习题,数图形中角的个数。学生拿自己练习题到前面展示。最终揭示密码是图中角的个数。
五、 比角的大小,探究与角的大小相关的因素
1、玩角,发现角有大小
师:进了小猴家,看看它送你了什么玩具?
生从抽屉里拿出活动角
师:它的名字叫活动角,大家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
师:这说明角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可以把角变大变小呢?引导学生说出把两边往外拉就会变大,往里合就会变小。也就是两边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2、游戏变角,比角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变角游戏
师做一个活动角,要求学生变出比自己大或小的角。要求学生放进抽屉,师喊123齐拿出。找出大小差别大的角让学生辨认,能直观看出大小。
师做一个活动角,要求一名学生变出比自己大或小的角。
之后请一名学生上台做一个和老师一样大的角。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自由回答。
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小结: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来比较。
生生活动,分工:左边学生出示角,右边同学变一个和他一样大的角。
3、探究与角大小的相关因素
师:我们玩的这么高兴,有两个伙伴也来了,瞧,是谁呀?
课件出示: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边长不一样的角(1、2)。
师:你认为哪个角大?
生可能会说边较长的角大。
师:我们要用事实说话呀。怎样才能知道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比一比。
课件演示比角,最终结果一样大。
师:那为什么刚才会有人认为1大呢?
生:因为它的角边很长
师:那么现在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没?是不是边长了角就大,边短了角就小?
生:不是
师:事实已经证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那和什么有关呢?角的大小主要是看什么呢?
课件出示:角的大小和 有关,和 无关。
六:总结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呢?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互助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五角星、剪刀、纸扇、钉子板、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尺)把你的三角尺拿出来,你能找一找它身上的角吗?再用手摸一摸哪里有角。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课件显示:钟面、剪刀、长方形、五角星。
谈话:它们都是角的好朋友,从自己带来的这些物体中能找出它们身上的角吗?再摸一摸。
在课件上把这些物体的其他部分隐去,留下角的轮廓。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一样的地方吗,根据学生的叙述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追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通过“看”、“找”、“摸”的活动,体会角在面上,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体验角的抽象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做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做一个角吗?(每个小组都有多种可做角的材料。)
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个角,感觉你做的角与同桌做的角大小怎样?展示一下你做的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做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得到的?
(2)课件演示例3钟面图(7时、3时、2时、7时20分)。谈话: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有没有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3)生活中,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课件演示(3时、7时20分)钟面,小朋友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的?(可能有学生用课本介绍的方法,也前能通过数分针与时针之间有多少小格来比较。)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 “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课件展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课件展示“想想做做”第2题,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想想做做”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课件展示题目。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1)动手拉扇子、合拢剪子。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2)给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启发学生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
[设计意图: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课后反思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我通过设计“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教学中我能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本节课设计的“找”、“摸”、“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这一环节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贯彻执行新课标的理念与目标并非易事。本节课我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关注不够,这方面,今后还应作更多的思考,并尝试更好的方法。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活动一〗 引入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设计意图 对于正方形 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活动二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红领巾 剪刀 吸管
师: 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
师: 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
生1: 角尖尖的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三〗 创造
师: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 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 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 , 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 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 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 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 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 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 ,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设计意图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活动四〗探索
师: 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 怎么变?
生1: 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 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 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 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 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 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 : 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 不是 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 不是 两条边张开的大 ,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设计意图 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五〗 画角
深化角的认识
师: 我们认识了角, 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 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觉得谁表现最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学会了画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角的认识教学课件11-16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02-24
认识角说课稿11-08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12-29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12-29
《角的认识》的听课记录01-24
《校园一角》教学设计12-18
幼儿认识颜色教学设计02-15
《认识角》教案15篇02-28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4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