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29 12:30: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理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理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理想》教学设计1

  手段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2、理解诗歌的主旨。

  3、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1、先叫学生标出段数,12段。(2分钟)

  2、检查预习作业。(10分钟)

  “拿出堂上练习本”请3位同学上黑板注音,加分,并要求其他学生在课文找出并注音。翻到第29页,把生字朗读一遍。

  3、听课文录音。要求:认真听,注意语调。(5分钟)

  4、先端正坐姿。学生朗读课文,先读1—3段。(3分钟)

  5、串讲1—3段(15分钟):

  来,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梳理1—3段的意思。教师先读一遍第一段,“这里运用了修辞手法了吗?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把理想比作什么?”然后板书。

  板书:另附纸。

  第二段,同学们先读一遍。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和第二句、第三和第四句有什么特点?“是不是前面一句的“温饱”是后面一句的开头呀?有同学知道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吗?”然后板书。

  第三段,同学们先读一遍。“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把理想比作什么?”

  放映第四页幻灯片。“1—3段分别用什么形象比喻理想?”

  布置作业:

  1、星期五布置的预习作业,没有完成的同学回去完成;完成的同学可以补充一下作业,使作业更加完整。

  2、练习册、抄生字。

  第二课时:

  1、回顾板书内容。(2分钟)

  2、学生朗读4—7段。(3分钟)

  3、串讲4—7段。(12分钟)

  第四段:“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把理想比作什么?”解析一下后两句。(但是理想有时候是海天相接的那条弯弯的线,我们只能远远地看见,而靠近不了,这里不是说理想不能实现,而是说理想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然后板书。

  第五段:“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板书。

  第六段:“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板书。“最后两句怎么理解?好,我们看完第七段再来分析。”

  第七段:“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板书。“好,回到刚才那个问题,获得是什么?收获是什么?”播幻灯片第5页。

  4、串讲8—11段。(10分钟)

  第八段:“前2句,在理想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不幸,但是理想的信念又使这些不幸者重新找到希望和出路。大写的人是指什么?是指伟大的人。所以这里说了理想可以让平凡的人变得伟大。”然后板书。

  第九段:“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理想让罪人、浪子重新做人。”板书。

  第10、11段:学生先朗读一遍。“理想有可能被玷污、人们甚至会失去理想。失去理想之后,英雄会退化成庸人,庸人失去理想之后只能一辈子忙忙碌碌、平平淡淡又无所作为。所以这2段告诫人们要坚守理想。”板书。

  5、串讲12段。(5分钟)

  先朗读一遍“一二句说明了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也就是说人们树立了理想,并为之奋斗,最终理想会变成美好的现实。最后2句描写了光辉的前景,鼓励我们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

  6、放映第6张幻灯片。(5分钟)

  “同学们在第一段的末尾写上分段符号,如此类推。”“抄完笔记,请听老师说一说老师的理想,老师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大概是06年的时候就确立了当老师的理想,我凭着这个理想,考上了大学。我认为教师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现在老师也在努力地当好一个老师。这就是老师理想的故事。心里一直想着这个目标,并做出符合这个目标的行为,你的理想最终会实现的。”

  布置作业:

  1、练习册2、预习第七课《短文两篇》,抄生字,抄课文注释的四字词语及解析。3、收堂上练习本。

  若时间有多,就讲堂上练习本上的三、四题。放映幻灯片。或放映幻灯片第七页(比较阅读)。

  《理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字斟句酌,细心研读种种哲言睿语。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阐述、赞美理想的熏陶感染中,净化灵魂,提高人生境界。

  2、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2、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

  3、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像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理想”两个字我们从小就听说过,并且从小到大老师一直会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现在,我们暂且不讨论大家的理想是什么,一起来用这个词造个句。

  师:理想是种子,让贫瘠的心田变成绿洲。

  理想是船浆,荡起驶向彼岸的生命之舟。

  理想是翅膀,承载起翱翔于蓝天的力量。

  现在请同学们来试一试,发挥想象,每人造一个句子。

  生: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把这些句子连接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名诗人了。在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王家新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流沙河的一首关于理想的诗,看看诗人笔下的理想有着怎样深厚的含义,看看这两首诗是否有某些相通之处。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听一段范读,同学们可以根据范读,划分诗句朗读节奏,也可轻轻地跟着默读。

  二、朗读

  1、师播放音频文件范读

  2、再次播放范读,生跟读一遍

  师:下面我再将范读播放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其中的语调、音律和词语的轻重缓急,自己轻声地跟着朗读一遍,体会诗中的情感和韵味。

  (生有感情地跟读)

  3、正音、正字。

  师:将书P29的字词齐读3遍

  4、自读

  师:好的,刚才已经听了两遍范读,前几个星期我们已经反复地强调过,朗读要根据文中内容和情感的变化来调整语气和节奏。在这首诗中,共有12个小节,根据内容和情感的转换,我们要注意对朗读语气作这样的把握:第1小节,明朗坚定的语气,2~7小节,悲壮沉思的语气,8~11小节,劝告警醒的语气,12小节,欢快奋发的语气。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训练,揣摩这些语气的不同。

  5、分小组朗读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型的诗歌朗读选拔赛,每组读3小节,其他三组做评委,对朗读的这一组做出点评,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6、各小组作朗读点评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比赛,同学们的朗读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了,很好。我们反复强调,语文,尤其是诗歌,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读,背诵,才能逐步理解诗句的含义,品味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具体来探讨每一小节的诗句。

  三、精读研讨

  1、品读第1节

  师:这是一首哲理诗,现在再将第1小节的诗齐读一遍,四人小组讨论、思考:

  a)这一小节的四句诗有什么特点?

  b)这一小节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路”、“黎明”指的分别是什么?

  生:第一节诗句之间好象是一个连环套,一句扣一句,读起来很有气势。

  师:对了,在这一小节中,下一句诗的开头就是上一句结尾的词。这种“以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叫做“顶针”,又叫“顶真”。我们还可以形象地称作“蝉联”、“接龙”、“连环套”等。那么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呢?

  生:使得句子之间环环相扣,气势连贯。

  师:很好,今天我们又学了一种新的修辞手法。那么在这一小节中,诗人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用了4个比喻,分别把理想比作“石”、“火”、“灯”、“路”。

  师:很好,这里运用了4个比喻,使“理想”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那么,这里的“路”和“黎明”又分别指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路”指人生前进的方向,“黎明”指理想境界。

  师:很好,把这个意义加进去,诗句就变成了“理想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引你走到理想世界。”这里用了四个比喻,重点放在后两句,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这一小节起到一个总领全诗的作用,总说理想的意义。下面几个小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理想的意义作出诠释。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讨

  1、品读2~7

  师:上节课,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诗歌朗读比赛,这节课上,我们要举行一个诗歌评论会,请同学们再次展开讨论,说说你们最喜欢哪句诗,或者哪一小节的诗,为什么,好处体现在哪里?每位同学做一个小小诗歌评论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

  生:

  明确:

  ①第2节: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想。

  理想具有时代性、层次性,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也运用顶针,从生活状况、社会秩序两个角度说。)

  ②第3节: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珍珠链”:把理想比作珍珠,从古到今,人类的理想有如串起来的珍珠链。

  “脊梁骨”:一代一代人的理想,使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理想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

  ③第4节:重点在后两句,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艰巨性和长期性。

  罗盘,导引方向——理想使人明确方向

  船舶,载你远航——理想必然能够实现

  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④第5节:理想给人力量

  微笑地观察生活——理想使人乐观

  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人充满斗志

  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人充满活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⑤第6节:为崇高的社会理想奋斗,往往要牺牲个人利益

  理想应是崇高的社会理想,而不是“黄金梦”

  牺牲:黄金梦的破碎,个人利益;

  获得:自私心得到洗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

  ⑥第7节: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到反对,从而使奋斗者陷入寂寥的境地。

  寂寥里的欢笑——享受斗争的欢乐

  欢笑里的酸辛——遭人误解、反对

  第三课时

  一、精读探讨

  1、品读8~11小节

  师:后面几个小节的诗句较难理解,我给每个小节设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只要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a)第8节中“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

  b)第9节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了理想具有什么作用?

  c)第10节中,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理想被“玷污”或“扒窃”,“考验”指什么?

  d)第11节中,为什么说英雄“可厌”、庸人“可笑”?

  明确:

  a)大写的人——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b)比喻,理想能让罪人恢复正常人的灵魂,引导浪子走回正轨,理想的教育引导作用。

  c)“十年”间,共产主义理想被玷污,共产主义信念被动摇(扒窃),考验你是否能识别真假,对真正的理想坚定不移。

  d)英雄夸耀当年,不再立新功,躺在功名簿上争名夺利,因此可厌;庸人不愿意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因此可笑。

  二、品读第12节

  师:“理想开花”、“理想抽芽”比喻的是一种怎样的现象?

  生:今天的理想之花,结出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长成明天的浓荫。

  师:很好,概括起来,也就是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为之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结句为什么这么写,而不是照应开头?形容的是怎样的一片景象?

  生: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好时代。

  师:很好,以这样的诗句做结,诗人是在鼓舞我们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

  下面,我们将这首诗的脉络再做一次梳理。

  板书:

  (1)总说理想的意义

  (2~3)理想的历史意义

  (4~7)理想的人格意义

  (8~11)理想的人生意义

  (12)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全诗赞扬理想的意义,鼓舞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并为之奋斗

  三、练习研讨

  师:看课后研讨与练习一(3)

  《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理想》: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进取的心。

  以上诗句都说,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

  四、作业布置

  1、模仿第一段,写一段诗句,以爱心、亲情、生活、追求等为客体。

  2、同步练

  《理想》教学设计3

  一、研讨与练习

  1、朗读这首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问题。

  ⑴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⑵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⑶你能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2、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3、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

  二、读一读,写一写

  蜕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

  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彩虹,经过与雷电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谚语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

  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谚语

  《理想》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在了解文本思路的前提下筛选提取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筛选提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学习写批注、写感想片段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难点]

  1、读懂文本,理解文中作者对有关理想的看法。

  2、使学生正确的理想,并产生为之终生奋斗的动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交流所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

  3、小结:从上述材料中,我们看到巴老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遭遇过挫折、打击和失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想,凡是有志青年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巴老是怎样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呢?从他那里,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奋斗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二、理解文本

  师:看课后练习第一题,在全文内容中,你最急于阅读的两个内容是哪两个?

  生:(思考,小声说话,几个表达)

  师:较为趋同的想法是“我的理想”“我的追求”两个内容,我们就从这两个内容的阅读开始。请看书,先读“我的理想”的段落。

  生:(朗读课文)

  师:读“我的理想”,肯定是想知道巴老的理想是什么吧。读后,你有答案了吗?

  生:巴老的理想是“把个人的生命联系在群体的生命上面”。

  生:巴老的理想是“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

  师:大家不再举手了,是认可两个答案了吗?

  生:(思考,交头接耳)

  生:第二个答案好。因为这一句话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师:这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大家同意吗?

  生:(看书,点头)

  师:点头不算完,要说说为什么这一句话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生:本段先分后总,先分说自己20、30年代和现在所表达过的理想,后总说一生的理想。

  师:说的好,回到答案上来,“集体”一词是什么意思,要诠释一下。能否在本段中找一个词来替代?

  生:(在课文中找词语,惊喜地)人类。

  师:好。一起高声地将答案读一遍。

  生:(高声朗读)追求人类的幸福和繁荣。

  师:大家知道了巴老的理想,还想知道巴老是怎样追求理想的。读“我的追求”段落,看看我们能获得什么?

  生:(读第8段)

  师:做个游戏:选:选学生读某些句子,要求所读句子有一个集中的内容,其他同学听读,谈谈你对作者追求理想的过程有什么认识,行吗?

  生:(读1—3句)

  生:作者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战胜了困惑和挫折。

  生:(读4、5句)

  生:理想一直指引作者一心向前。

  生:(读6—8句)

  生:晚年的作者仍然受理想的洗涤、鼓舞,为理想而奋斗。

  师:同学们说的好,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概括出巴老一生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

  师:读了以上两节内容,我们对巴老一生的崇高理想以及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有了了解,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想想,相互说说。

  生:(交头接耳)

  三、再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书信格式给巴老写封信,要求格式要正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到理想,不少同学也和10名写信少年一样有困惑。在上节课中,不少同学就表示对文中“我的迷惑”的内容感兴趣,我们来一起研读。

  二、研究探讨

  师:巴老在寻找理想中有什么困惑?读出来了告诉大家。

  生:(读书,思考)

  师:有答案了吗?

  生:是“理想究竟是什么?”

  生:是“理想是不是虚空的东西?”

  生:是“理想究竟在哪儿?”

  师:这些都是巴老在寻找理想过程中的困惑。再读,说说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生:(读书,思考)

  生:是“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

  师:“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怎么理解?

  生: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师:注意: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很多呀,文段中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指的是什么,要结合文段内容才能准确回答。

  生:社会上的“向钱看”的不正之风。

  师:巴老是这个意思吗?我来读一段话,大家想想怎么表述才准。(读第5段“这几十年来—————定风珠也会变成风信鸡”一段)

  生:应加上“不择手段”。

  生:还应加上“十分厉害”。

  师:很细心。请完整表述写在边逢作为批注。

  三、课堂训练

  师: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直采用筛选提取重要信息的方法解读文本,大家有所体会吧!下面做一个当堂练习:

  课堂练习:读“我的希望”(第9段),说说作者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分条表述)。

  生:(读文段,思考,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师:完成后就近讨论。

  生:就近讨论,提出疑问。

  师:我来读,同学们提取信息。读“亲爱的同学们————千万要珍惜你们宝贵的时间。”

  生:希望青少年认识到青春的美丽与使命,懂得珍青春时光。

  师:好啊!读“只要你们—————就永远不会迷途。”

  生:希望青少年树立为集体为祖国奋斗的崇高理想,不迷途。

  师:为集体为祖国奋斗的崇高理想,概括得好!读“理想不抛弃—————光辉之中。”

  生:希望青少年苦心追求理想,不停止追求。

  师:苦心,摘取文中重点词,好!读“不用害怕——————就不会给黄金潮冲倒。”

  生:希望青少年勇敢地、充满自信地追求理想,在黄金潮面前不动摇。

  师:勇敢地、充满自信地分别从“不用害怕”、“不要看轻自己”中来,不动摇从“站得稳,顶得住”中来,太好了!在练习本上修改答案。

  四、教师小节及布置作业:理解探究第三题

  《理想》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

  二、诵读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2、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3、自主学习:正音、正字、释词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朗读,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四、品读明理

  1、品读课文,逐段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2、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互动释疑

  四人小组提问释疑

  六、体验拓展:

  1、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七、背诵理解:

  分小组竞赛背诵

  八、师生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九、作业布置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理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范文03-03

《奥伊达的理想》课件教学设计反思04-20

习作我的理想教学反思范文12-23

用电安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三篇12-25

小蜗牛教学设计范文01-0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8篇02-1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四篇01-2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9篇01-1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六篇02-2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