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0-31 20:17: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不相信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结果:打死了猛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

  2.学生自己练习。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进店(详)喝酒谈虎——神态

  二、上冈(略)心理活动

  老虎 扑 掀 剪 性格

  三、过冈(详)武松 闪 闪 闪 豪放

  劈 跳 掀 无畏

  按 踢 打

  四、下冈(略)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说明:

  《珍珠鸟》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的整体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并运用课文中不同的表达方法。

  作者冯骥才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

  2、 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25 珍珠鸟)

  3、 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

  评:让学生看老师板书,虽然简单,但不是形式,它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另外,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略读课文应突出的更充分。而且应在略读课文中体现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方法来学习,所以怎么学的方法,也应该逐步建构。

  4、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板书:怕人----亲近)

  评:学生并不是一个知识积淀为零的容器,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能力水平,促其主动求知。所以学生初读课文后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有的还会很深刻。另外,我们常常提倡学生自由读书,弘扬主体精神,但学生读一遍书应有一遍的收获,不能盲目而漫无目的,教师应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 质疑问难,探究学习

  1、 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2、 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请你探究:

  ① 动笔读书: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小小思想家: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④作家的知心人:作者是怎样把珍珠鸟写得这么可爱的?说说看。

  3、 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课文。

  评: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既要有学习的内容,内 容最好是从学生中来,还要有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情感动机。因此,这里对学生的质疑疏理后,设计以上学习活动,既抓住了学习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实在可行。

  三、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 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学生发言)(板书:鸟笼四周、书桌、肩上)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

  (板书:信赖)

  3、是啊,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 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你们想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动笔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评: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领悟信赖美。阅读本身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读者与作者,可以是读者与文中的人物、故事,也可以是读者与读者。可以是心灵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4、交流书面感受。

  四、归纳积累,从读学写,课外延伸

  1、 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又了解了什么?

  评:这里学生通过学习一定会对文章有许多新的收获,这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个小结。

  2、 现在,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

  3、 其实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留下了许多感兴趣的情境;请

  你任选一个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个片断,要写得让人读了就喜爱这些珍珠鸟。怎么想就怎么写?

  ① 舒适、安全的巢。

  ② 可爱鸟雏儿。

  ③ 小鸟喝茶。

  ④ 幸福的“三口之家”。

  ⑤ “雏鸟儿的梦”。

  评:教学中两次安排这样的小练笔,一次课内完成,一次课外完成,但必须都在引起学生感情共鸣的前提下,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强化了读中表达、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字音,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由敦煌壁画导入)(边播放课件,边进行解说。课件自动播放。结束导入后,单击鼠标,出示课题。)

  导入解说词: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享誉国内外的的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记录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关于九色鹿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单击鼠标,出示文中人物。再继续单击,逐一显示人物之间的联系。)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四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九色鹿是只怎么样的鹿呢?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中关于九色鹿描写,边读边体会。单击鼠标出示:

  九色鹿啊,你是一只()的鹿。

  该界面设计有四个链接:依次对应下面的四个问题的内容:

  1、美丽;2、勇敢、无私;3、敢斗、敢争;4、总结,形成一首诗。

  (一)自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各自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课文。

  2、根据第一部分课文所写内容,想一想,第一节小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为什么?

  3、齐读第一节小诗:九色鹿呀,一只(美丽)的鹿,你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色彩衣。

  (二)自主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想想、议议:

  (1)根据这段课文所写内容,第二节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勇敢)为什么?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汹涌的波涛)九色鹿是怎样救敌的?(立即纵身跳入水中)从立即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

  (2)后一条横线上又该填上一个什么词呢?调达救上岸后是怎样向九色鹿表示的?九色鹿是怎么回答的?

  冒着生命危险救人,却不要别人的任何报答,这表现了九色鹿怎样的品质?(无私)

  (3)齐读填好的第二首诗:九色鹿呀,一只(勇敢)、(无私)的鹿,你救起了垂死的调达却根本不要报答。

  (三)自主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1、引读课文。

  各自轻声朗读第三部分课文。思考:这段课文中,哪段话你们觉得读起来最起劲、最有味?出示九色鹿义正辞严揭露调达、斥责国王的一段话

  2、指导朗读。

  仔细体会:为什么你们特别喜欢这段话?(真消气!真痛快!真过瘾!)根据事情的前后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3、想想,第三节诗的横线上究竟该填上一个怎样的词呢?(敢斗敢争)

  4、齐读已填好的第三节诗:九色鹿呀,一只(敢斗敢争)的鹿,你揭露调达斥责国王决不忍受屈辱。

  四、激励自主完成诗的结尾

  我们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已经胜利完成了这首诗的一、二、三节的填空。凭着大家的聪明才智,结尾的这两句诗,一定会写得更精彩!

  1、总结以上归纳的句子,再让学生补充后两句,形成一首歌颂九色鹿的诗。九色鹿啊,九色鹿,(

  ),我们会永远放声把你歌唱。

  2、齐读诗的结尾

  五、加深理解,朗读课文个别朗读课文,集体朗读相应的诗句

  六、小结课文,说话

  练习:故事读到这里,再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其他人物的认识和看法。

  你最不想看到的是谁?为什么?你想对我们身边的人也可以是自己说些什么?

  七、布置下节课内容。

  下节课我们就来讲一讲、演一演这个动人的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环节

  一:读课题。

  师:(看板书),请大家恭恭敬敬地读课文题目,不错,去掉深字,再读;

  师:再加上深字读,你读出了什么?

  生1:真挚的爱。

  生2:事例中反映的感情深。

  师:带着感情,再次读题目

  师:面对着深字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为什么慈母情深?

  生2:感情有多深?

  生3:为什么用深?

  解析:变换方式四次读课题,紧紧抓住深字做文章,实际上是为学习课文定调,让学生在进入文本之前初步感受慈母情深。

  教学环节二:预习检测,找到教学突破口

  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做一张练习(课前已发),填空。

  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的一双( )的眼睛,

  出示正确答案,学生校对,马上修改。

  请一生读这段文字。

  师:读得非常棒,这里面有一个怪字,对是龟字,齐读。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正确。

  师:谁见过龟裂的手?

  生:奶奶的手。

  师:有一个字写起来特别繁,我数过整整23笔。对,是攥字。请大家拿起手,用食指书写。

  师:记住的同学请把手攥紧。再次齐读这段话。

  师: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

  生1:想哭。

  生2:伤心。

  师:不对啊?母亲给了我买书的钱,我应该怎么样呀?(学生答高兴)。而我却鼻子一酸,

  让学生读再读再次读。问:为什么呀?

  解析:1、预习是课前的事,检测在课堂上进行会更有效;2、每个年段在教学中都不能忘了当堂识字、写字的教学;3、鼻子一酸无疑是这堂课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突破口,课堂找到了突破口,就找到教学的方向,找准了方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切手段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

  教学环节三:默读、找句子。

  让学生打开课文,静静默读,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用笔划下来。(教师巡回观察,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

  师:划出一处、两处、三处及其以上的同学分别举手。

  师:刚才我发现一位同学和我们大家不太一样的,请XX来读你划的那句。

  解析:学生在课堂上有静心默读,圈点批注,用心思考的时间,动静结合的课堂。

  教学环节四:品词品句、咬文嚼字。

  (一)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读。2、哪个词是重点?3、什么意思?欲什么意思?

  4、想想应该怎么读?

  师:震耳欲聋你会怎么想?(难受;烦躁;一刻读停不下来)把你们的感受送到字里行间去。读

  师:你们一刻都停不下来,而母亲停止过吗?(生答:没有)找出依据?

  生:大声的说话;大声的喊母亲;

  师:大声喊告诉我们,噪音消失了吗?

  师引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继续找。

  生回答:争分夺秒;多的感叹号;母亲大声的问;旁边的喊;塞在,大声的说。共6个地方提醒我们这噪音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师:我进去了,噪声没有停止过,再次读:七八十台缝纫

  而这只是今天这一刻,

  昨天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

  明天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

  去年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读:七八十台缝纫

  设想:明年、后年、再后年,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孩子们,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回有什么滋味?

  生:难受;心酸;感动

  师:这是一份酸楚的感动。这么多的感受,我的鼻子怎么不会一酸?

  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些句子能少吗?这大声喊能少吗?这就叫语文意识。

  解析: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体会、感受母亲的艰辛,母亲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中工作,我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2、引导学生在品读这句话时,老师对母亲工作的情景进行还原,设想母亲昨天,明天,去年,明年,后年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学生如身临其境,此情此景,我 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这种造境手法的巧妙运用,让学生有了现场感,再加上老师通过语言的魅力深情地对气氛进行渲染,多个来回的带读,学生对母亲生活的艰辛的感受便水到渠成。

  师:还有那些地方,那些文字让我鼻子一酸?

  (二)生回答,(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1:里面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

  生2:这句话是反过来说的。

  师:那正常怎么说?

  生: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师:对比着读,比较两句,第一句有什么感觉?

  生:强调;感情深;奇怪(表扬,有一双慧眼)。

  解析:1、教师善于深度挖掘教材,对语言极度敏感,才能捕捉到这种独特的写法;2、通过比照阅读,通过这组慢镜头,让母亲的影像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清晰起来,让母亲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高大起来。

  师:这句话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让学生读慢读。

  师:作者这么慢是让你们仔仔细细的看看母亲的脸。

  让学生闭上眼睛,师感情朗读(背的部分),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瘦弱的背,疲惫的背,一个饱经风霜的母亲的背。

  师: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怎么样的?

  生:挺拔的;健康的

  师:闭上眼睛,继续看,(教师读脸的部分)睁开眼,你们看到母亲怎么样的脸?

  生:布满汗珠的脸;疲惫不堪的脸

  师:孩子们,这不是我母亲的脸,在我的印象中,我母亲的脸应该是怎么样的?

  生:光彩照人;光洁鲜亮

  师:闭上眼睛,(师读眼睛部分),孩子门,你们看到了目前怎么样的眼?

  生:无情的眼;充满血丝的眼

  师:孩子们,这不是我印象中母亲的眼,我母亲的眼应该是?

  生:炯炯有神;水灵灵

  师:然而这样的脸,这样的背,这样的眼我再也没有看到了,却看到了,读(这段话)(先师读我的母亲,生读其他;再调换,生读我的母亲,)

  师:作为儿子,不禁要问:母亲呀,你那挺拔的背,炯炯有神的眼,光彩照人的脸到哪里去了?

  生1:被繁忙的工作夺去了。

  生2:被我们吃掉了。

  师:看到母亲这样,你作为儿子,怎么能不鼻子一酸?再读。

  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个句子能少吗?这就是语文意识。

  解析:老师再次采用造境的手法,把文字通过想象还原成画面,并将记忆中的母亲形象与现实中母亲的形象进行比对,作为儿子的我,看到现在为生活操劳,为生活奔波,为儿子着想的母亲,怎能不鼻子一酸?短短的一句话,通过老师巧妙的处理,变得有了味道,变得有了温度,慈母形象在老师巧妙的处理中得到了凸显。

  师:还有哪里,令我鼻子一酸?

  (三)生答(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有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慢镜头,现在我们来用快镜头。请一位同学来读。

  师:好,很好,一口气读完了,为什么呀?

  生:因为母亲工作很忙碌。

  师:所以我们要用快镜头来读,齐读再请一生读。

  师:这里用了四个立刻,是什么意思?给它找个近义词。

  师:作者为什么要用四个立刻。

  生:母亲工作节奏快。

  师:再读,体会一种什么感觉?什么气势?

  生1:抓住一切时间工作,挣钱!

  生2:一个比一个重复,一个比一个感情更深!

  师:着是叠加,是快速、加倍的工作,来挣钱!为什么不伸懒腰?不喘气?不休息?

  生:为了我们兄弟姐妹的生活、读书!

  师:母亲,你已经干不动了,为什么还要拼着老命工作?请大家带着感情齐读!

  为了表达母亲的辛劳,这句话(慈母情深)能少吗?这就叫语文意识。

  读,师生配合读,学生读刚才的三句话,教师读其他部分。

  解析:看看这里读的处理:指名读齐读指名读抓关键词立刻读带着感情读师生配合读,每一个环节的读都有目的,都有针对性,而且层层深入,步步走高,这就是课堂的梯度上升。

  师:母亲是那样的环境下,那样辛苦的挣钱,而当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是怎么说?怎么做?

  (四)出示: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哪个字最重要?对是塞母亲是怎么样的塞?

  生1:迫不及待的塞,

  师:用上去读迫不及待的塞,

  生2:毫不犹豫的塞。

  师:用上去读毫不犹豫的塞,

  生3:不假思索的塞。

  师:用上去读不假思索的塞,

  师:是啊,母亲是想让我多看书。

  师:带上刚才的感觉在来读这个句子。

  师:这哪里是钱呀,是

  生:是爱

  生:是希望

  生:是心血

  生:是汗水

  生:是劳累

  生:是生命

  生:是情

  解析:对于一个塞的品味,竟如此深入,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塞变得变得内涵丰富起来,让塞变得情感丰富起来,塞或许只是母亲当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但蕴含着慈母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厚谊。

  教学环节五:拓展写话。

  师: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孩子们,这就是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的伟大,我的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我哪里是攥着钱,分明是攥着母亲的(爱、希望、心血、汗水、生命、情)。攥者母亲的博大情深。

  我会在心里一遍一遍对母亲说:(请大家把想说的写下来,可以是懂事、决心、自责、忏悔)

  要求:至少用到四个母亲这个词。

  学生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品读交流。

  教师总结谈话:作者笔下的母亲是这样的,我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内心震撼,那是母亲的爱;总有一种情,让我们泪流慢面,那是慈母的情!我们在《懂你》的歌声中结束。下课!

  学生起立,站着看着出示的母亲的图片,听完了这首歌。久久没有离去。

  解析:整堂课由读题感知巧妙引入品词品句拓展写话,动静结合,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慈母的形象也随之逐渐清晰起来,高大起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只是学习了语言,运用了语言,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与洗礼,这样的课堂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角度

  美读体验──在美读中获得语感的、情感的、美感的熏陶;在体验中习得学法。

  主要教学步骤

  1、学法简介:

  美的散文诗须美读,读中体味音乐美,品味画面美,感受情感美,获得审美享受。

  2、美读《浪之歌》:

  ⑴ 同学们配乐吟读:

  注意节奏、停顿、重音、尤其韵脚的处理,画㈩每节的韵脚,了解连续用韵、换韵、交韵现象。体味文章的音乐美。

  ⑵ 同学们带着想像诵读:

  想像浪的生活图景,用我读㈩了这一幅美丽的画面领起,就全文内容说活,、品味文章的画面美。

  ⑶ 同学们带着深情吟涌:

  感受涛人博大、深厚、浪漫的:情爱,对文中渗透的情感作举例式发言。体会抒情方式,感受文章的情感美。

  3、学读《雨之歌》。要求运用以上美读法,进行学法体验。

  4、组织有序发言。学法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 、”和4个偏旁“ 、 、 、 ”。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现在农村的住房很漂亮,小学校格外漂亮。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现在农村的住房很漂亮,小学校格外漂亮。

  教学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学生喜悦的心情。

  教具准备:

  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们去过农村吗?那里什么样?请到过农村的学生说一说。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农村去看一看,请大家注意看看哪座房子最漂亮?齐读课题,教师纠正“亮”读轻声。

  板书:哪座房子最漂亮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4、去掉拼音,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男女生比赛读。

  5、指名读课文。

  思考:哪座房子最漂亮?

  三、利用贴图,理解课文内容。

  1、利用贴图,再现情境。

  (1)通过学生初读课文,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地了解,你们能说说到农村看到了什么吗?

  (2)教师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贴图:山、房子、农田、树木、果树、小河、小鸭子、学校和升起的国旗。

  (3)书中是怎么讲的,读一读。

  (4)提问:“青”和“白”是说房子的什么?(颜色)

  “大”和“宽”有什么好处?(宽敞明亮)

  房子的周围什么样?

  (5)指名读读第二句。弄清“前”、“后”指的是哪儿?可以让学生到图前指一指。

  (6)很早以前你们去过农村吗?什么样?可以请学生讲一讲。

  (7)看过去农村的录相或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议论后再回答。

  (8)你们喜欢现在的农村吗?用喜爱的语气读读第一二句。

  2、适用比较想象,学习第三、四句。

  (1)自己出声读读这两句。注意第三句是什么标点?想想应该怎样读?

  (2)指名读。

  (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气。

  (4)教师提问:哪座房子最漂亮?学生回答:要数我们的小学校堂。指导学生读出自豪的语气。

  (5)为什么我们的小学堂最漂亮?组织学生讨论。

  3、读全文。采取自己读、对读、等多种形式,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读好全文。

  四、学习生字新词: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自己读读本课的7个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同学互读。

  3、指名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4、做送信游戏,巩固字音。

  (二)指导书写:

  1、根据笔顺跟随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顺把每个字描一遍。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独立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3、同桌同学对书写情况相互评议,提高书写水平。

  4、展示学生书写全班评议,教师对于班内出现的普通问题的字,再进行具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背诵课文。

  1、学生练习朗诵课文。

  2、指导学生背诵。(看图背诵课文,教师引背)

  3、举办背诵课文擂台赛。

  4、唱一唱课文。(鼓励学生把课文编成歌曲,先在小组内唱,再到全班唱)

  三、识记字形。

  1、自己自学生字的字形和通过组词了解字义。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比比谁记得方法最好!一会儿讲给同学们听。

  3、请记忆字形好的学生说说。

  四、词语积累。

  1、练习说叠词。(先读课后叠词,在发散)

  2、练习词语搭配,做“找朋友”的游戏。

  如:宽宽的 胖胖的 亮亮地 大大的 闪闪的 红红的

  马路 星星 眼睛 苹果 小手 太阳

  五、扩展活动。

  谈话:上节课我们夸农村小朋友的美丽校园,今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校园吧!

  (1)四人小组练习。

  (2)举办“夸校园”擂台赛。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由学生推荐四位同学做评委。

  六、作业设计

  1、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字3遍。

  2、背诵课文。自己背、同桌对背、指名背。

  3、填空再读一读。

  ( )( )的瓦

  ( )( )的墙

  ( )( )的窗

  (1)先口头说一说。

  (2)然后再填空

  (3)全班订正

  七、板书设计

  4 哪座房子最漂亮

  na zuo fang piao liang qing

  哪 座 房 漂 亮 青

  men chuang xiang wu yao men

  门 窗 香 屋 要 们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把握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通过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并把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1745 980=2725,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2725-1745=( ) 2725-980=( )

  3.口算下面各题.

  574 200476-300247 20

  352-200615 300113 60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 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 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象113 59这样算式的得数呢?首先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课题)下载

  2.教学例1.(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1)下载

  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1)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自己解答.

  1304634130(46 34)

  =8434=13080

  =50(本) =50(本)

  (2)学生讨论:两种算法结果怎样?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3)教师提示:

  从130里依次减去46和34,等于从130里减去46与34的和.

  3.学例2.(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2)下载

  计算295-128-72.

  (1)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联系例1同桌进行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3)教师强调: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而这两个数的和恰好是整百数,所以,先算 (128 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4.完成55页“做一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67-55-145 470-254-46

  (三)巩固发展(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63-96-104970-132-68

  400-185-15472-126-124

  168-28-72 437-137-63

  244 182 56200-173-27

  124 68 76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计算简便,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五)布置作业

   教材58页7、18题.

  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18题:学校买来2500张白纸,第一次用去365张,,第二次用去335张,还剩多少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鸽子传信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把握简算的方法,在计算中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游戏预备:

   1、全班学生分为5个竖排,每一竖排将有10名同学组成.

  2、预备一个画有鸽子的信封,每个信封中装有10道简算题的试卷.

  3、教师在黑板上划分出5个区位,然后分别贴出1——5的名次序号.

  4、分别给每一小组取个名字.

  游戏过程:

   1、把预备好的题装入信封内,并放在每一组的第一个桌子上,老师开始计时由第一个同学开始答题,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传,当最后一名同学答完时把手中的题先交给老师然后再把自己的组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在黑板相对应的区域上写出来.

  2、比赛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一起来检查信封中试题的正误,最后排出比赛的名次.

  3、获得本次比赛第一名的同学将每人得到一朵小红花.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六、板书

  9、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夏 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出示

  秋

  夏

  课后点评

  授课者本着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思想,竭诚为学生提供热情而合适的服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在研究学习中取得了成功。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相关文章: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01-28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01-15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01-07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4篇02-22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四篇01-2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十篇02-26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十篇01-26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十篇02-23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十篇03-0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10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