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真菌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教材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顺序,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让学生感知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探究它们的分布和生存条件;第二节《细菌》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真菌分布十分广泛,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却不清楚,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的主要特征,并为学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所以本节教学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学生的能力水平
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感兴趣,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不满足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简单重复,所以我设计由学生调查常见的真菌有哪些。学生思维偏重于直观形象思维,对材料尚缺乏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所以在分析观察酵母菌、青霉和蘑菇后,共同总结真菌的结构特征。
3.学生的情感水平
学生对真菌的认识具有片面性,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教学中依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把学习的钥匙交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首先结合真菌是不是植物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调查去交流感悟真菌的多样性。真菌的共同特征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我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探究中学习,获取真菌是真核生物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能力。利用图片和实物观察,介绍蘑菇的组成,为后续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制作孢子印这部分内容,学生较感兴趣,通过展示和交流,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举例说出各种常见真菌。
2.知道酵母菌、青霉、蘑菇的形态结构特点。
3.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和新鲜蘑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制作孢子印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
2.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3.激发学生生态学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真菌的结构特点和孢子生殖方式。
突出重点:
1.围绕观察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的实验组织教学,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顺序,使用合适的实验器材,观察酵母菌、青霉和蘑菇。
2.用发霉的桔子和蘑菇的孢子印做演示实验,理解真菌的孢子生殖。
教学难点: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青霉,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突破难点:
1.课前复习显微镜的使用,细菌的特点。
2.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比较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七、教学方法
教法:示例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学法: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活动和探究实验进行合作学习
八、教学准备
教师:
1.课前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和调查。
2.准备酵母菌培养液、青霉、蘑菇、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解剖针、解剖刀、吸水纸、碘液。
3.制作孢子印。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1.小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查阅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真菌,制作PPT和调查报告。
2.准备发霉的桔子或馒头,将其装入塑料袋中,通过学生拍打,明确孢子的存在。
九、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尽量铺设路子让学生去表达他们所了解到的真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科学观的积极性。
1.在课前布置调查活动内容,开展调查活动。课上小组的代表上来汇报调查结果以及小组自评,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通过交流认识到真菌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结合酵母菌的电镜照片,了解酵母菌的结构特点和出芽生殖;利用显微镜观察青霉,结合电镜图片了解霉菌的结构特点;通过观察蘑菇,了解蘑菇的结构特点。然后归纳总结真菌形态结构的共同特征和营养方式。
3.准备发霉的桔子或馒头,将其装入塑料袋中,通过学生拍打,明确孢子的存在。展示蘑菇制作好的孢子印,了解蘑菇的孢子生殖。
4.最后列表比较细菌和真菌的异同点,让学生对真菌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十、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青霉和蘑菇。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蘑菇、木耳、香菇等营养价值很高的真菌;但我们也经常为桔子长毛、馒头长毛、衣物发霉而苦恼,对于这些令我们既爱又恨的真菌,你最想了解哪些问题?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创设情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导入新课。营造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一、各种各样的真菌课前让学生分组,自己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分组展示自己调查报告。
《常见的真菌》《怎样区别毒蘑菇》
《食用真菌的营养》等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二、真菌的结构梳理问题,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结合“观察指导”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能力。1、观察酵母菌组织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区分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观察观察酵母菌,染色后,观察酵母菌的结构和出芽生殖。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认识酵母菌的结构。2、观察青霉组织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再用显微镜观察青霉的菌丝和孢子,注意它的形态与颜色。观察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自学课本77页青霉结构图。每组派代表介绍各组的观察结果。培养实验观察和表达能力,认识菌丝和植物器官的不同。3、观察蘑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准备的蘑菇,注意它的形态结构。用手撕蘑菇,观察它的断面。自学课本77页蘑菇结构图。用放大镜观察蘑菇的子实体(菌盖、菌褶和菌柄),蘑菇是由菌丝构成的。培养实验观察能力,理解蘑菇是由菌丝构成的。三、真菌的营养方式教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更容易采到蘑菇?为什么夏天,受潮的粮食、衣服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而干燥的粮食、衣服和皮鞋就不长毛?
教师:你们能不能从真菌的生活习性上推测它们的营养方式是属于哪一种?学生: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学生:酵母菌、青霉和蘑菇都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生,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适时引导,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解决问题。四、真菌的繁殖准备发霉的桔子或馒头,将其装入塑料袋中,通过学生拍打,明确孢子的存在。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孢子的释放过程。
观察思考,知道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自己的,说出孢子适于繁殖的种种好处。观察思考,真菌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是否和细菌一样是分裂生殖呢?
青霉生有大量的孢子,孢子很轻,能随风飘散到各处,它们遇到合适的环境,就能发育成新个体。所以,我认为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后代的。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知识回归生活。五、制作孢子印展示孢子印,引导学生探究制作孢子印的实验过程:
1.选取新鲜的蘑菇作为实验材料。用解剖刀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玻璃杯。
3.第二天,拿开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白纸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学生观察并讨论:
1.选取什么材料?
2.如何能防止孢子被风吹散?
3.如何根据蘑菇孢子印的特点,理解蘑菇孢子的位置、数量、形态和作用?鼓励学生提问,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巧,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学生总结真菌的共同特征:
1.真菌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
2.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3.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4.靠孢子繁殖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课堂练习1.蘑菇有根、茎、叶吗?蘑菇的生长需要光吗?为什么蘑菇不是植物?
2.了解细菌的繁殖特点,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3.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现象,激发学生探讨生物奥秘的热情,产生共鸣。学以致用,情感升华
板书设计
第三节真菌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
二、真菌的主要特征
1、单细胞或者多细胞(菌丝)
2、有细胞核——真核生物
3、营养方式——异养(多腐生)
4、繁殖方式——孢子繁殖
三、制作孢子印
【真菌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范文03-0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1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04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2-25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0-29
小蜗牛教学设计范文01-04
《木兰诗》教学设计范文08-02
韩愈《晚春》教学设计范文12-16
关于观潮教学设计 范文11-15
观潮的教学设计范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