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6 23:15:16 昌升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3、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索研究的价值和成就感。

  4、结合生活实践,解决与时间相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飞飞的生日是9月24日,他很早就通过日历表查到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学校不上课。他非常希望到那一天父母也能同时休息,好陪他去书店看书、去游乐场游玩,可是又不知道到那天父母是不是能同时休息。于是想请同学们帮忙提前算一算,大家愿意吗?

  2、下面是飞飞提供的一家人9月份的工作休息情况,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推断出到飞飞生日那天,全家人是否都休息呢?

  二、探究规律:

  1、从9月1日起,按要求在日历表中分别标出父亲、母亲、飞飞各自的休息日。

  2、请大家观察所标记的日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全班交流。

  3、对照日历表中所作标记分别填写出三人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和几个共同的休息日。

  4、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9月份,飞飞全家共同的休息日有几天?现在你能告诉飞飞,9月24日这一天,全家能共同休息吗?你想对飞飞说些什么?猜:飞飞知道这个消息会怎样?听生日歌:提前祝飞飞生日快乐。

  三、日历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其实在日历表中的这些数字之间还藏有许多有趣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们找出来?

  (1)仔细观察日历中加框的四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再找几组这样的'数,验证结论。

  (2)小组讨论:在日历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8、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日历表中找出了这么多的规律,这说明只要我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学会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2、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1、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学具准备:

  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教师出示书柜,把手中的书本非常整齐的摆放在书柜中,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老师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从生活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学生相互叙述,使叙述在观察、思维、想像、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

  2、明确分类。

  揭示概念:像老师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教师再出示一个书柜,比较乱,书和练习本放在一起了,让学生谈一谈观看这样的书柜的感受,进一步明确分类的意义。

  通过学生观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分类使生活更方便了,同时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就有数学。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书柜,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出示很多水果和蔬菜,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汇报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西红柿的分法,及时纠正错误。

  3、练习,练习六1—3题。

  (1)第1题

  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

  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2)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

  (1)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2)出示很多蔬菜和水果,请小组同学分类,然后派代表汇报,最后对容易出现错误的西红柿要进行指导。

  5、拓展练习

  出示9张卡片,要求学生分类。学生进行汇报。(可出现两种分类的标准)。

  教师小结:分析事物要从多角度去看。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回家之后自己整理书包和书柜,看谁整理的最干净、整齐。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4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会用自己的方式如声音、动作、图形符号等来表现不同的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规律并能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有规律的组合。

  四、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规律

  1、引入情境

  “六一”节快到了,羊村里的大肥羊学校准备开个联欢会,瞧,这懒羊羊和喜羊羊布置的教室。(出示电脑图片)

  2、引起争议

  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3、引导交流

  4、引出目标

  同学们都认为喜羊羊布置的教室比较漂亮,为什么呢?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其实刚才已经有人说到点子上了:有位同学说喜羊羊布置的小旗是按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至少3次以上的,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找一找、认一认一些简单图形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规律的知识进行创造。(揭示课题)

  (二)探究中认识规律

  1、找一找,认一认

  (出示主题图):大肥羊学校最后决定用喜羊羊布置的教室来开联欢会,喜羊羊还邀请了一些小朋友们来参加呢!瞧,现在他们已经高兴得又唱又跳了。请仔细观察图,同桌一起找一找,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指名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说得真好,谁能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还能找到其他规律吗?

  2、猜一猜,说一说

  ①大家真不简单,图上的规律都找着了,根据它们各自的规律,你能猜出后一个是什么吗?请把书翻到88页,自已完成例1,比比谁圈得又对又快。

  ②汇报交流:花有什么规律?灯笼呢?……指名回答。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规律,也就是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还能根据规律猜出接下去的应是什么。

  (三)运用中理解规律

  1、第一关:涂一涂,画一画

  ①孩子们想不想参加喜羊羊它们的联欢会呢?那就要闯过喜羊羊设置的智力关哦,大家有信心吗?(出示挂图:例2例3)这就是喜羊羊它们设置的联欢会的两种入场门票,也就是书上的例2、例3,只要你按门票上的要求画对了、涂对了,就能来参加联欢会了。同桌合作每人完成一道题,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你的.同桌对了吗?对了就来参加,如果错了,你就帮忙教教他好吗?先看题目要求:例2要求大家接下去摆,你认为摆什么就画在横线上,例3是接下去该涂什么颜色。赶快动起来吧!

  ②交流评价:请一组同学来汇报。

  2、第二关:涂一涂,摆一摆

  ①大家已经来到联欢会上了,喜羊羊想让我们也表演个节目,可他不知该让谁来表演呢?于是喜羊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出了一道题,谁做错就要上台表演。

  ②交流评价: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涂错的同学请上台来。(都对啦,看来大家对新知识规律掌握的不错)

  (四)创造中深化规律

  1、排一排

  我提议我们来个小组唱吧!先排个好看的队形。

  你还能变一变,排出不同的规律吗?人数不够的你再请下面的同学上来。

  2、你能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或图形符号来表现这一队伍的规律吗?

  3、画一画

  大家不但能用声音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规律了,真是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画一画有规律的图形。同桌先商量要按什么规律画,再动手合作画在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画的规律多。

  ①哪个小组最勇敢先来展示你们的作品。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们组吗?(他们组真会创造啊)

  ②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啊,真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能根据自己摆的规律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③请各小组长拿高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你们组完成了吗?请仔细看,这样有规律吗?为什么?

  ④小结:对啊,要一组事物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三次才叫规律。同学们真聪明只用彩笔就画出这么多有规律的美丽图案。课后我们就用这些图来装扮教室吧!

  (五)生活中欣赏规律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还创造了一些简单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你能介绍给大家吗?(课件出示图片)

  大家介绍的真好,只要大家细心观察肯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规律的事物。

  (六)延伸中体现规律

  1、反思: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想说的?我们认识了规律,还会创造规律,更是认识了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得更加美丽。

  2、延伸: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联欢会,眼看六一节就快到了,我们也来开个联欢会,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联欢会中都要有所表现,让规律为我们的联欢会服务,请同学们先做好以下准备:如先画出教室的布置图稿,或是在才艺展示中画一幅有规律的图案,或是自已设计一些有规律的舞蹈动作,或是编一组有规律的声音,或是为小组唱、合唱设计队形等等。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

  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图1:小明9时半图2:小军8时半图3:小强9时4、快乐的周末第95面的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8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照片,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

  2。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学会评价;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有关水果店、鞋店、电脑市场、服装店的情景照片;课件(能控制图片,音乐,及其他题目的展示);货柜台及物品(水果类、学具类、蔬菜类、生活用品等多种物品)

  学具: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学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出示一张水果店照片。

  师:这张图片漂亮吗?你逛过商场吗?这张图片是老师上周星期天逛商场用相机拍下来的,还有几张,想不想看?

  师:那好,待会同学可要仔细观察每张照片,看谁看完之后,能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情景中探索、生活经验的升化。

  (一)从生活经验中悟出新知。

  1、课件一张一张显示商店里拍的照片。(学生小声说)

  2、抽学生说。

  3、几张照片放在一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了这么多。你发现这些东西是怎么摆放的?

  师:你们的发现都不错。你们的意思就是说把一样的'(或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数学上把一样的或同样的称为同一类。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类的方法。

  (二)实践体会,分组动手摆,生活经验的升化。

  1、师:刚才商店里的阿姨摆柜台,分类摆得不错,你们想不想摆呀?好,下面请大家来当小售货员,动手分类摆一摆。

  要求:首先,同组的小朋友一起到柜台前,看看你们的柜台前的篮子里有些什么东西。然后,商量、讨论怎样把这些东西分类摆放好。再动手合作把物品分类摆放好。

  2、小朋友动手合作摆放。 (放音乐,让小朋友在欢快的音乐中活动)

  3、小组参观、交流、汇报。

  师:哪个组先请大家来参观?

  接着一组一组汇报,同学相互评价。(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培养交流、评价意识)

  4、列举生活中的分类。

  师:我(老师)觉得四个小组摆得挺不错,经过我们小售货员分类摆放,这些东西就不乱了,看起来就清楚了不,找起来就方便了。

  比如,我要买西瓜,到哪儿买?兴趣班的同学要买足球,到哪儿买?冬天来了,妈妈要给你买毛衣,到哪儿买?李老师要买电脑,到哪儿买?(列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

  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曾经到什么店里去买过什么?

  5、德育教育

  师:分类带来这么多方便,你们说分类好不好?

  平时,我们同学们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都要分类摆放好,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分类知识的抽象运用。

  师:刚才,同学们动手合作分类摆放物品,做得非常好,那么,画出来的,你能分吗?

  1、出示课本第40页第1题。

  2、出示课本第40页第2题。

  4、分类的多样化。

  三、课堂回顾。

  师: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师:今天大家学会了分类,还掌握了分类的一些技巧。

  四、把分类运用于生活。

  1、说生活中的事例。

  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分类。

  2、课外运用。(针对寄宿制学校)

  (1)今天中午在食堂就餐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在食堂,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我们学习的分类。

  (2)学们今晚分类摆放自己生活柜里的物品,晚上老师要来参观。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

  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算式。

  难点

  理解加法中两部分合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3 分钟)

  展示一些物品,如 3 个苹果和 2 个梨子,引导学生观察。

  新授(15 分钟)

  把 3 个苹果和 2 个梨子放在一起,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引出加法概念。

  用数学算式表示为 3 + 2 = 5,讲解“+”和“=”的含义。

  通过摆小棒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加法的意义。

  练习(15 分钟)

  出示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做书上的练习题,巩固加法计算。

  游戏(5 分钟)

  “开火车”游戏:老师说一个加法算式,学生依次回答结果。

  总结(2 分钟)

  回顾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

  回家数一数家里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橙子,然后算一算一共有几个水果。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感知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

  能够区分不同的图形。

  难点

  理解图形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3 分钟)

  展示一些由不同图形组成的有趣图案,引起学生兴趣。

  新授(15 分钟)

  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实物或图片。

  让学生观察、触摸,描述每个图形的特点。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品是这些图形。

  练习(15 分钟)

  完成书上的.图形辨认练习。

  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相应的图形。

  活动(5 分钟)

  用这些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总结(2 分钟)

  回顾所学图形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用彩纸剪出不同的图形,贴在一张纸上。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退位的概念。

  难点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退位减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3 分钟)

  创设情境:有 15 个气球,飞走了 8 个,还剩几个?

  新授(15 分钟)

  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

  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如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等。

  多举例练习。

  练习(15 分钟)

  做书上的练习题。

  小组互相出题计算。

  游戏(5 分钟)

  “减法大比拼”,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总结(2 分钟)

  总结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掌握分类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

  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难点

  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3 分钟)

  展示一个杂乱的书包,提问学生如何整理。

  新授(15 分钟)

  出示一些不同的物品图片,如水果、文具、玩具等。

  让学生尝试分类,并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

  教师总结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练习(15 分钟)

  完成书上的分类练习。

  让学生对教室里的物品进行分类。

  讨论(5 分钟)

  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分类。

  总结(2 分钟)

  强调分类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回家帮助爸爸妈妈整理房间,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时间观念。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时针和分针,会认读整时。

  理解整时的含义。

  难点

  准确认读整时。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时间的儿歌,引入课题。

  新授(15 分钟)

  展示钟表模型,介绍时针和分针。

  演示不同整时的指针位置,如 1 时、2 时等。

  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整时的特点。

  练习(15 分钟)

  认读书上的`钟表时间。

  老师拨钟表,学生说出时间。

  活动(5 分钟)

  让学生模仿时钟,用身体动作表示不同的整时。

  总结(2 分钟)

  回顾认读整时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和早上起床的时间。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一年级学生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02-06

数学教学设计05-09

数学教学设计06-12

《数学》教学设计06-27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9-05

一年级用数学教学设计05-05

一年级有趣的数学教学设计05-05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7-08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