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3-21 10:17: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4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的:

  1.把握本文采用倒叙讲述故事的结构方式。

  2.学习本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进行肖像、语言描写的特点。

  3.学习本文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刻划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重点:品味和积累精彩语言。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进行肖像、语言描写的特点。

  教具: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把握语脉

  1、学生各自诵读全文,回答:故事是怎样开头、发展、结束的?(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故事从二战时,盟军进攻法国前期24小时在诺曼底地区空投伞兵,其中一美国伞兵空投地点错误,误入敌人控制区开始。情节发展采用了波浪式结构:美国伞兵发现自己的处境后躲入一法国农家中,但被德军搜出,且枪毙了男主人,美国伞兵侥幸逃脱,不过当时外面的情况又迫使他再次逃回小院,女主人再次藏起他。故事以诺曼底地区解放,美国伞兵得以重返部队结束。

  2、作者在本文中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伞兵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两位主角的勇气各是怎样的?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美国青年具有拼命的勇气,法国妇女具有不怕牺牲的勇气,作者更看重法国妇女的勇气,因为美国青年具有的勇气是为了给自已找一条活路,而法国妇女所具有的勇气随时可能让自已丢掉性命。)

  二、品味语句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指导朗读:这一段主要叙述了讲这个故事时的情况及描写了讲这个故事的人。用平缓的语气朗读。

  学生各自朗读。

  2.学生齐读第二、三自然段。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当时情况?(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时间,盟军开始大规模进攻法国的前一天;地点,诺曼底地区;当时情况,天快亮了,美国伞兵投错地方,必须找地方隐藏。

  学生各自朗读第四至第十八自然段。问:

  1描写法国妇女肖像的话,2有何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善良而镇定”、“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提示:第一句突出她虽外表不美,但她有内在的优秀品质;第二句说明她仍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从侧面烘托了这位法国妇女不怕牺牲的精神。

  ②比较美国妇女所说的两种句:(幻灯片投影)

  “哦,当然啦。”

  “哦,当然啦,快!”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两句话都简练,都能突出那位法国妇女勇敢善良的品质,但两句中的“当然”有不同含义,第二句表达出这位法国妇女虽刚刚失去丈夫,但为了自己的信仰,仍愿意藏起这个美国伞兵,且多了一个“快”字,更能表达她不怕牺牲的精神。

  学生再次体会这两组句子。

  4.教师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第十九自然段是叙述,用平缓的口气;第二十自然段中对表现美国伞兵和法国妇女精神的词语“拼命”、“抓住了”、“勇敢机灵”、“不会”、“有福气”应重读;第二十自然段有一个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口气;第二十一自然段的“有福气”是对前面所说话的重复、强调,同样要重读。

  点名朗读。

  问:文中那位空军将领对那位法国妇女的评价是:“她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这两句怎样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那位法国妇女热爱和平,坚信战争能够结束。

  三、小结:(略)

  作业:

  1.将短语“单枪匹马”“寥寥可数”“干净利落”“毫不迟疑”抄写在卡片上,并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熟读文章最后五个自然段。

  3.从文中再找几处语言来欣赏品味。

  4.选印有关二战的其他文章给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三、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2、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圈点每段要点(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

  (汪曾祺等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6、布置作业: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附板书:

  胡

  胡同特点:方正

  概括要点:

  胡同文化特点:封闭

  1、化繁为简,抓总起句、同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语言特点:朴素、口语化。

  2、对若干事物从高一层次文有味儿……说明其共同点感情:无奈中有怀念,化汪批判中有失落。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设计:

  学生比较喜欢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讲学结合,一学为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平。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生词,读通读懂课文。

  2、了解古代军事知识:都督、军令状、水寨、弓弩等。

  3、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什么地方。

  三、教学难点:

  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过程:

  1、引入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和成语

  同学踊跃发言教师小结,对于课外积累多的学生鼓掌表扬。

  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东吴招亲————陪了夫人又折兵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关于三国的成语: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味如鸡肋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手不释卷 老马识途 木牛流马

  2、 学生分组自学

  (1)自学生字生词,不懂的。教师巡视。

  (2)根据写事的继续问的特点分清课文的顺序

  立下军令状—————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

  (3)认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谙熟人,二是具有丰富 的天文知识,三是通晓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讨论。

  (1)《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草船借箭?结果怎样?

  (2)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在于诸葛亮对借箭妙计的通盘考虑和周到的安排

  a、诸葛亮算到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回来时顺水顺风;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手箭。

  c、诸葛亮算好了人,知道鲁素忠厚老实守信,特地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素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鲁素见证了诸葛亮取箭的经过,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同学评价。

  5、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小、少,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大小、多少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韵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红星贴纸。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词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去作客。(课件出示一幅图)

  你们瞧,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呢?(随机在图上出示带拼音词卡)鼓励说怎么样的什么,说得好给予表扬。

  2、谁能当小老师来给大家领读这些词语?(请一生领读)

  哪些音要注意,请你给大家提个醒。

  3、同桌互相读词卡,读得不好请你帮助他,教会他。

  4、开火车,读词语(词语全下来在图下排队,去拼音)

  5、(生字变红)说说怎么记住它?(同桌互说,每人三个)

  为什么桃、苹、杏是草字头或木字旁?(都是植物的果实)

  6、齐读8个词语。

  二、学韵文

  1、认识了小院里的动物和果实,接下来,我们要学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题目是---(出示课题)抽读,齐读。

  2、谁和谁要比一比?到底比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儿歌里都讲得清清楚楚,请你自己读一读吧。(生自由读儿歌

  ,师巡回表扬读得认真的小朋友。)

  3、(请刚才被表扬的小朋友起立)刚才大家在读时,我发现这几位小朋友读得最认真,你们愿意为大家再读一读吗

  ?(每人一句接读)

  (评价表扬)请大家再象这四位小朋友一样读读儿歌,读好了请举手。

  4、读了儿歌,你知道了谁和谁比?比什么?(随意说,说到哪组老师就用箭头在课件图中标出)

  ()和()比()。句式训练

  学生说到哪句,就请他找出儿歌中的这句话读一读。(以下几步随机进行)

  *头和只换一换说行吗?为什么?

  一头(),一只(),还能说吗?

  *你从哪个字看出鸭子多?群表示什么?(多,在一起)

  *哪些东西也能用颗来说?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从哪个字看出杏子多?堆和群有什么不同?学习提土旁

  一堆()一群()口头练说

  5、比完大小和多少,让我们连起来把儿歌读一读。

  6、喜欢这首儿歌的小朋友给它配上动作来读好吗?(四人小组配动作)师生一起配动作读全文。

  7、小朋友读得好听,动作也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表演给所有听课的家长看,好吗?(全体起立向后

  转)师报幕生表演。

  三、复习字词

  1、练习(出示四个苹果,两只梨)苹果比梨多,梨比苹果(少)

  苹果比梨大,梨比苹果(小)

  (生口头填空后出示小,少两字。)

  今天,我们要来学写小和少两个字。比一比,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学生说说竖中线上的笔画是什

  么?学习小、少的笔顺演示(先中间后两边)生书空完后描红,再把两排字写好(师边巡视边发表扬的红

  星)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2、猫捉老鼠(读词语:黄牛、花猫、杏子、桃子、苹果、红枣、多少、一群、一堆、一颗)开火车比赛

  3、连一连(见同步练习第40页,手拉手,找朋友)

  4、游戏:找朋友(10人玩,数量词和名词搭配)

  一朵白云

  一条小河

  一棵小树

  一片叶子

  一只小船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块西瓜

  一双鞋子

  一辆汽车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4篇】相关文章: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01-2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02-16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02-15

教学设计方案02-28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八篇03-12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集锦8篇03-1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九篇03-0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10篇03-03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02-2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10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