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7 22:06:42 文圣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给大家分享为人民服务的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准“剥削、追悼”等10个词语,学习“鼎”字的书写和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及围绕观点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并尝试运用。

  4、抓住重点词,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理解死的不同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知道围绕观点从哪几方面写的。学习引用、对比、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论证方法完成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演讲词。1944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针对这一情况,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今天,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依然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请同学们有力而响亮地再读课题——为人民服务。

  二、检查预习

  文中有些不太容易读准的词语你能读正确吗?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强调“剥削”等难读的词语。

  2、指导“鼎”的笔顺。

  “李鼎铭”的“鼎”是能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出示鼎的图片及字形演变)同学们你们看,象形字的`“鼎”就像一幅画记录着这个字的本意。他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者放在宗庙作铭记功绩的礼器。后来“鼎”字又引申出多种意义(出示ppt),学生组词。

  这个字笔画较多,笔顺易错,仔细看老师怎么写。

  师范写,生书空,写一个带“鼎”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同学们,既然这篇课文是演讲词,那么演讲是有目的的,演讲者在演讲中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让听众形成共识。请几位同学读读这篇课文

  (哪里直接提出并解释了这个观点?引出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全、彻底”再读,体会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试着概括小标题。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关键词。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通过找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原来那么长的一篇文章,现在只剩下这几个关键词了,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道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哪些方面,这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提出观点以后,要想让别人认同你的观点,还要以理服人,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席围绕观点怎么展开说、深入说,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四、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来看第二自然段,“死的意义”这部分,主席在表达这一观点时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1、引用

  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为什么要引用司马迁的话?(更有说服力)

  (2)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生死的名言?(学生交流)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像主席一样引用名言,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2、对比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1)这句其实就讲一个字——死。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个“死”能换个词解释它吗?(牺牲、献身、捐躯、就义)同样是死,这些解释能用在“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中的“死”吗?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明白死的不同意义。

  同样一个字,却写出了不同的死法。一个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敬佩,一个表达了对法西斯的愤恨。

  (2)男女生对比读出这种情感。

  (3)你还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3、举例

  “张思德的死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结合课后资料袋去理解。

  小结:运用引用、对比、举例的方法对“死的意义”做出解释。在这一自然段中,围绕中心观点发表了他的看法,我们来一起整体读一读这一段。

  4、尝试背诵。

  五、小练笔

  我们来看这一自然段,围绕自己的观点,先引用名言,再用对比,最后用举例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们学会这个方法了吗?让我们试着用一用。

  这个单元的习作是《我的理想》,习作的开头,我们可以先谈一谈。请同学们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写自己对于理想的观点。可以选择一种方法,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写完以后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小提示:

  1、提出自己对理想的观点

  例如:理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2、引用名言警句(出示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供学生参考)

  3、对比有无理想的区别

  4、举名人为理想奋斗走向成功的事例。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

  ——何塞·黎萨

  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为《人民服务》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议论性文章有三要素,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也来揭晓议论文三要素的秘密。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含义,认识其在中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出并实施服务计划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态度,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一、引入主题(约10分钟)

  开场故事:以张思德的故事为引子,简述“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起源,引发学生兴趣。

  讨论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为人民服务”可以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二、理论学习(约20分钟)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段或微课视频,介绍“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案例。

  概念解析:教师讲解“为人民服务”的核心要义,强调其在新时代的意义,如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等。

  三、案例分析(约20分钟)

  小组活动:分组研究历史上或当代的“为人民服务”典型人物或事件,如雷锋、钟南山等,准备汇报。

  汇报分享:每组选取代表分享研究结果,其他同学可提问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的价值和启示。

  四、实践活动设计(约30分钟)

  需求调研:引导学生观察学校或社区存在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帮助弱势群体等,讨论可行的`服务项目。

  方案制定:分组制定服务计划,包括目标、方法、预期成果及所需资源等,并进行小组间交流,互相评价和完善计划。

  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所设计的服务计划付诸实践,或为实施做充分准备。

  五、总结与反思(约10分钟)

  个人反思:学生书面或口头分享参与此次教学活动的感受,思考自己如何在未来生活中践行“为人民服务”。

  集体讨论:全班讨论此次学习的收获,教师总结强调服务精神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

  评估与反馈

  通过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案例分析的深度、服务计划的创意与可行性以及个人反思的真诚度进行综合评价。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教师提供建设性反馈,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重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还能激发他们的实际行动,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积极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技能: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社会服务能力。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疫情期间志愿者服务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是什么驱使这些人不顾个人安危去帮助他人?

  二、讲授新知(约15分钟)

  历史回顾:简述“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提出背景及发展历程,结合历史人物故事,如雷锋、焦裕禄等,讲解其实践意义。

  核心解读:通过小组讨论,解析“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包括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勤劳尽责等品质。

  三、案例分析(约10分钟)

  案例分享:展示不同领域(如教育、医疗、环保)中“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正面影响。

  四、实践活动(约20分钟)

  服务项目策划:分组让学生根据学校或社区的实际需求,策划一个小型的`服务项目,如环境清理、帮助老人、图书捐赠等。

  项目规划:明确项目目标、计划步骤、所需资源。

  角色分配: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

  五、成果展示与反思(约10分钟)

  成果汇报: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服务项目计划,分享设计理念和预期效果。

  集体反思:引导全班讨论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为人民服务”理念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

  六、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口号,更应成为行动指南。

  课后作业: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并规划一项个人服务行动计划。

  教学资源

  历史文献、视频资料:《为人民服务》原文、相关历史人物纪录片。

  实践工具:项目管理软件或工具(如在线协作平台)供学生策划使用。

  评估表:用于评价学生小组的项目策划和实施情况。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还能通过实践活动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06-12

《为人民服务》的教学设计09-26

为人民服务的教学设计03-19

为人民服务的教学设计范文09-30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精选13篇)06-27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07-03

为人民服务教学课件08-24

为人民服务的教学反思03-19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