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4 14:06:16 诗琳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理解亲子之间的“爱的冲突”

  2、教学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活动,展示在亲子之间的各种表现,体会父母的关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通过“探究园”中的“节日的礼物”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和其他长辈。

  教学重点

  体验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爱的冲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老师: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是谁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又是谁在我们每晚挑灯夜读时陪在我们身边?

  学生异口同声:父母

  活动一:爱的清单

  思考1: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还为我们做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①教我们说话走路

  ②为我们生活奔波忙碌,提供物质保障

  ③为我们学习操心

  ④教我们怎样做人┄┄

  思考2:将“爱的清单”另一半完成,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们,帮父母干家务等

  老师: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故事)一、《天亮了》的创作背景 二、唐山的地震中以对父母为救自己的儿子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三、《青春的童话中》莫南和妈妈的故事

  父母对我们的爱河我们对父母的爱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那将是不平衡的,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又太少太少我们要永远记得父母的恩情

  活动二:观看书本“探究园”中的“八重奏”,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表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

  老师:小时候,我们无论是衣食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母,那时候感觉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开始与父母之间有了间隙,与父母争吵的次数越来越

  多,有时我们会抱怨:父母变了,他们变得好罗嗦,再不像以前那么通情达理,爱我疼我了。

  我们与父母之间出现了“冲突”。

  思考:既然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此血脉相连,又为什么会出现“爱的冲突”呢?双方要怎么样才能化解“爱的冲突”?

  学生选择最有感触的事情,讨论怎样化解冲突。

  典型冲突:父母偷听孩子的电话或偷看孩子的日记

  学生讨论: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有什么感觉,进而会有什么行为?

  学生发言:我会很生气,因为父母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是对我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我可能会跟他吵起来。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这样的“爱的冲突”就出现了,如果我们以为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冲突就可能会升级,最终会伤害到父母的泥,那么如果我们来换位思考,你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体会一下父母的用心,看看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父母,当你面对因为被偷听电话或者被偷看日记在一旁生气的孩子,你准备说些什么来表明你行为的用意或者此刻的心情呢?

  活动三:设计发言——孩子,我想对你说

  学生可能设计的发言:孩子,父母偷听你电话是想知道现在你都在和什么人来往,身边是不是有对你有帮助的朋友;父母偷看你日记,是想了解你最近的想法,想知道你遇到了哪些困难,父母只是希望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你,能够了解你的想法,真正成为你的朋友,希望你平安幸福的长大。

  老师小结:尽管有时父母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很不开心的事情,会使我们和父母发生争吵冲突,但我们知道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理解最关心最疼爱我们的也还是父母,父母给与我们的只有爱。也许有时候会因为其方式的不恰当回小小的伤害到我们年少的自尊,进而演化为冲突,但不管怎样,这都是“爱的冲突”他以为爱而产生,只要我们和父母互相理解学会体谅,那么这些“冲突”也必将在爱中化解。

  活动四:节日的礼物

  活动导言:父母赋予我们这么多,我们又将用什么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呢?让我们在一个特别的日子为父母献上一份特殊的爱的礼物,并谈谈你的礼物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自己的父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把这些话记录下来,作为给父母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你可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闹向父母道歉,还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写出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把最暖人的话送给自己最亲的人——父母。

  板书设计:

  一、相互关爱

  二、爱的冲突

  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2

  教学要点:

  懂得体贴父母是一种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学会体贴父母的一些坐法。

  活动要点:

  1、在家当好小帮手,分担父母的辛苦。

  2、在外不乱花零钱,珍惜父母的劳动。

  3、在校勤奋学本领,理解父母的'心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启示:

  请同学说说父母是怎样关心我们的事。

  小结后揭题:体贴父母。

  二、小品表演:

  1、红红的爸爸妈妈都在厂里工作,每天回家还要干好多家务活。红红想:爸爸妈妈每天工作那么忙,回家也不能歇一歇呀!于是……

  (四人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表演)

  2、小品:

  地点:上学路上。 人物:小贩1、2、3。 学生:01、02。

  小贩1:卖冰棍?奶油冰棍!

  学生01:喂,买两根。(顺手给02一根)

  小贩2:炒米糖吃?,又香又甜的炒米糖!

  学生01:(凑过去)多少钱一块?

  小贩2:五角。

  学生01:哦,来两块。

  小贩3:粘纸要吗?瞧,多好看的粘纸!

  学生01:(犹豫了一下)我买两张。

  学生02:(埋怨)这一会儿工夫你花了那么多钱!

  学生01:(不以为然地)嗨,这有什么,反正我爸爸有的是钱。

  讨论:

  1、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为什么说乱花零钱就是不珍惜父母劳动?

  想一想,议一议:

  1、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高兴?什么时候最不高兴?

  2、我们应该怎样体贴父母?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3

  班会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亲情,感悟亲情,理解亲情,学会感恩。

  2、丰富学生的我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的亲情意识,由己及人,培养对亲人,对他人,进而对祖国的感情。

  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相关的文章,歌曲,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场宣布班会开始

  二、父母默默地付出的爱

  看真实故事《地震中最伟大的母亲》

  (天底下所有父母的心都跟这位伟大的母亲一样,伟大、无私。以博大的胸怀关爱着子女,默默奉献着。)

  三、欣赏小品《如此儿子》小品表演

  (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很多事,可我们为爸爸妈妈做的事却很少)闭上眼睛来寻找,来回顾成长中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生说自己的故事)

  四、你对父母的了解有多少?

  统计“感恩调查问卷”每题一分,知道或做过得一分,5分以下的'同学需要加重对父母爱的砝码。

  五、看视频《一个感动千万个人的女孩彭彩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想?

  六、写“感恩卡”

  请你把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在这小小的感恩卡上吧。(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在心形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真情告白)(选两三位位同学读出自己的真情告白)

  七、感恩宣言

  全班同学跟着班长一起宣誓。八、班主任总结发言班会结束。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2、理解父母之爱

  3、引导学生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4、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给予爱,爱别人,更好地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品味父爱、母爱

  教学难点:

  理解爱,真正成为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人”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完成表格,整体感知文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了解“爱的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感悟母爱

  在16段中,找出表现母爱特点的句子,感悟母爱的特点

  四、研品父爱

  从67段中,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父爱与母爱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2、父爱有哪些消极面和积极面?

  学生活动:

  1、作者认为父爱是有条件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如何理解父爱的消极面?

  2、从父爱的积极面来思考,你对父爱的“严厉”有什么新的认识?

  (机动:此环节可作为作业,“升华爱”)

  五、探讨成熟之爱

  1、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拥有成熟的爱的能力?

  2、如何理解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孤儿的成长、成熟、成功?

  六、小结:得到爱,学会爱,好好爱

  板书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母爱父爱

  无私成熟责任

  宽容付出

  善良理智

  孩子爱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5

  一、活动目的:

  1、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激励同学们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通过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方式:

  讨论、表演、故事等。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语:

  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它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让我们感受到“家风”教育的重要,通过以父母为榜样的代际教育,在两代人中间表达和传承“孝心、礼仪”等中华传统美德和仁爱、自强的美好品格,使我们受到很好的`教育。

  2、畅所欲言:

  说说观看完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后的感受。

  3、联系实际谈一谈。

  你的父母教会你什么?在假期里都学会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提高了?哪些地方是父母教会的?

  4、孝顺父母(学习家庭礼仪三字经)

  家庭礼仪三字经

  放学后,就回家,见家人,问声好,生活上,不摆阔,乱花钱,可不好,尊长辈,懂孝敬,耍脾气,不能要

  听教导,常汇报,自己事,独立做,生活上,有规律,学习紧,休息好,看电视,上电脑,乐中学,少不了,今天事,今天了,作计划,想周到,三字经,要记牢,说得到,做得到。

  5、演唱歌曲《一起长大》。

  6、歌表演《感恩的心》。

  7、制定新学期梦想

  与上学期梦想作比较,看看自己的实现情况,并制定出自己的新学期梦想。

  8、安全主题教育

  上下学交通安全,不得乘坐未取得校车标识的车辆上下学,在公交车里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做个文明的民小人。

  课间游戏安全教育。

  楼道安全教育,特别注意上下楼梯要有序,不拥挤。

  9、班主任总结。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6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汪洋中的船,永远惦念的是港湾;高飞的倦鸟,始终牵挂的是故林;天涯的游子,无尽思念的是亲情。再优越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愫!这种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个平常但催人泪下的故事——《父母的心》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作者。

  2、积累字词:褴褛( )( )

  失魂落魄:

  无精打采:

  如数奉还: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2、分析人物形象:文中分别用了什么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了几个人物?概括其形象。

  3、语言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本文语言细腻、深沉且蕴含深刻,文中哪些话语最让你感动,有感情的读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使你动情?

  4、深入理解父母之爱:积累收集反映父母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互相交流。

  四、总结归纳:

  1、这篇文章讲述 。

  赞美了 的感情。本文的感情基调是 。

  2、写作特点:

  (1)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2)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爱自己的家庭,能尊敬父母和长辈,初步学会关心父母,听从教导。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热爱自己的家庭,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初步学会关心父母,听从教导。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在家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活并带一张全家合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你们回家帮父母做了一件什么家务活?父母高兴吗?你自己开心吗?

  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该是多么幸福呀!今天我们来谈谈自己的家庭。

  二、夸夸我的家庭

  1、让学生欣赏带来的照片。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他们对自己家庭的'热爱。

  2、你的父母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怀你的呢?你能选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来说吗?

  小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博大的爱,他们真是我们的好父母。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尊敬、关心父母,争做尊敬、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三、分辨对错,指导行为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评一评图中学生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并说出理由。

  2、小组讨论:如何尊敬、关心自己的父母?

  小结:大家都知道了怎样才算尊敬和关心父母,也都说出了自己今后的做法,你们的父母一定会非常高兴。

  四、献给父母的心里话

  1、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

  2、同桌交流。

  3、把心里话带回家让父母看,看看父母的反应。

  五、我是家庭小帮手

  请家长写评语。

  六、总结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尊敬、关心父母,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会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8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亲情,懂得爱的无私和伟大,激发爱的情感。

  2、使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百德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3、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班会形式

  小故事、演讲、讨论,问卷调查,诗朗诵

  班会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静心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受过什么人什么样的帮助,心里有什么未表达出来的话,记录下来。

  流程及内容

  1、通过诗《游子吟》引入主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父母之爱,其实都在一针一线、一封家书、一件小事之中。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父爱母爱是你身上的两重衣,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

  2、咀嚼往事,感悟亲情。

  3、感悟父母的辛劳。

  4、课堂调查。

  同学们,以下问题你能在五秒内给出正确的答案吗?

  (1)父母的生日分别是哪一天?

  (2)父亲节、母亲节是什么时候?

  (3)父母的工资是多少?

  (4)父母有什么愿望?

  (5)你给父母写过信,送过礼物吗?

  5、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

  6、所有同学一起唱《感恩的心》。

  7、班主任致词、主持人结束语、班会结束。

  班主任寄语

  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悟,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满足,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予我们生命的人的报答,感恩是对陌路关爱的珍藏;感恩,让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激情。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对一个微笑,一句关怀,即使是不经意间的,我们也要学会感恩,感激这一切。学会感恩,永远也不忘了说一声“谢谢”,传递感恩,让世界温暖如春!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9

  活动内容:

  语言故事《百花公主》班次:大一班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记住大体情节,学习词:助人为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活动分析: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难点是体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以提问法、引导法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在什么时候心情会很快乐。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进行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分段欣赏课件并进行提问:金龟子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小鱼、大龙虾和蝴蝶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进行生活延伸: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它?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什么事时,心情会很快乐?

  二、展开

  1、展示课件,幼儿听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出示字卡:百花公主)

  (2)故事中有谁?(出示字卡:百花公主、鱼、金龟子、龙虾、蝴蝶)

  (3)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

  (1)金龟子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鱼儿们听到公主的哭声是怎样做的?鱼儿、龙虾帮助公主后,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3)蝴蝶是怎样帮助公主的?帮助后的心情怎么样?

  (4)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词语:助人为乐)

  3、扩散思维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百花公主?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讲一讲如何在生活中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穷人父母当时复杂

  难点

  领会穷人父母舍不得送走孩子的原因,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穷人父母当时复杂

  教学难点

  领会穷人父母舍不得送走孩子的原因,体会父母良苦用心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感知故事背景

  1.指名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些什么?

  3.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归纳。

  (1)穷人:有三个孩子(衣裳污渍斑斑)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外谋生

  (2)富人:衣着华丽富翁(没有孩子)

  (3)富人想抱养穷人的孩子。

  三、感悟父母心

  1.指名读课文第7-17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

  (1)边读边勾画出文中描写穷孩子父母神情的语句。

  (2)穷人给富人孩子了吗?为什么?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

  3.学生独立思考,自读自悟。

  4.全班交流、汇报。

  (1)文中描写穷孩子父母神情的语句有:流着眼睛离开→难为情→放声大哭→抽泣

  (2)先给大儿子→继承家业(要回)

  再给二儿子→像奶奶(要回)

  再给小女儿→舍不得(要回)

  "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吃点苦也是快乐的)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父母对孩子的爱。

  习、拓展延伸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夫妻俩生活那么困难,送一个孩子给富人家,不正好减轻他们的负担吗?可夫妻俩开始答应,后来为

  ←么不愿意呢?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3.课件播放文中插图,放飞想象的翅膀。

  假如你是三个孩子中的一人,你愿意父母把自己送给富人家吗?为什么?

  (学生联系实际,自由畅谈)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和方法。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 11

  活动设计背景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父母养育一个孩子越来越不容易。让幼儿能对父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父母。

  活动目标

  1、清楚自己父母对家庭的辛苦付出,对自己养育的艰辛。

  2、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乐意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能对父母有爱心。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蛋宝宝成长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照顾一周蛋宝宝容易吗?”

  (1)请小朋友出示照顾一周的蛋宝宝。

  (大部分小朋友的蛋宝宝破裂)

  (2)说说这一周你们是怎样照顾蛋宝宝的。

  (3)照顾一周蛋宝宝容易吗?

  老师:对呀!照顾一周的蛋宝宝很不容易,你们很小心地呵护可它还是有可能会破,把蛋宝宝照顾很好的小朋友更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你们知道吗?你们照顾的仅仅是一个蛋宝宝,你们小时候可比蛋宝宝更难照顾,我们现在了解一下小时候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好吗?

  2、看录像: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

  (1)说一说,看后有什么感想?

  老师:是呀!妈妈照顾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仅仅是一天,妈妈是长年累月地照顾我们,我们才能茁壮成长,知道了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我们也要同样去爱妈妈。我们可以怎样爱妈妈呢?

  (2)献爱心,照顾托班的弟弟、妹妹,给他们喂饭,帮他们入厕,带他们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父母有一些较为深刻的认识了,也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个别幼儿似乎只是对这个活动没有太多的感触。提问时也比较扭捏,不敢与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专业上也有一定的思考和调整。

  师幼互动较好。

  活动效果不是太明显。

  我重新上的话,会将母亲十月怀胎的影像资料和一场关于生活中父母养育自己的生活画面通过情景表演展示,效果一定更好。

【我和父母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和邻居》教学设计05-24

我和企鹅的教学设计06-02

《我和企鹅》教学设计07-01

《我和昆虫》教学设计06-26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4-30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4-01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7-20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4-10

《我和企鹅》优秀教学设计06-30

《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