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与反思

时间:2024-07-16 11:04:07 教学评价 我要投稿

(热门)教学评价与反思15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评价与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教学评价与反思15篇

教学评价与反思1

  1、加分奖励机制:

  考核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

  2、扣分惩罚机制:

  ①纪律: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睡觉,看小说,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参加班级和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

  组员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扣1分。

  ②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

  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1分;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1分。

  ③合作交流: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一天内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平均分,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小组长的得分必须得到本组组员认可。)

  3、评价结果

  各班级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小组长一名。下周归0,从新计算。学校每一个教学月汇总一次。下个教学月归0,从新计算。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学期末学校将评出年度优秀小组长、年度小组合作优秀班级体。并给予适当奖励。

教学评价与反思2

  寒假里,我阅读了由北师大出版的《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虽未读完,已感受益匪浅。比起一般纯理论性的书籍,本书更加直观、易懂。它用一个个案例来引导学习,从组织活动的最初立主题和制定目标开始,逐步学习环境的配合、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课后的详细反思及改进,都能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借鉴,从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科学、合理的主动学习的课堂。

  本书的最大看点是每个活动后分三个层面的.反思与评价。首先是执教者对自身教学组织的梳理与反思,然后是同伴作为旁观者对活动的评价与建议,最后是专家理论性的总结与指导。这样分层次的评价,既清晰又全面,引导我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去认识和思考教学的价值,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懂得了反思与评价的要点。既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有很大的启发。

  在工作中反思是一种自我积累的过程,常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自然就会为自己增加不少经验。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目标、选择的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从而减少教师在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错误。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够从活动反思中逐步学会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读过本书和查看了一些资料后,我意识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不再把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重点取向,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对幼儿知识技能的评价,往往由于幼儿知识技能发展经验的不足,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屡遭挫折,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情绪。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评价一定要多元化,以欣赏的态度去评价幼儿,全面地赏识幼儿各方面素质的新的进展,使幼儿能较多的感受成功与被肯定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动力和自身的潜力。当然在评价中也要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让家长参与进来,努力提升家长在评价中的地位。例如,可以在家长开放日中为家长设计评价表格来评价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家长园地中挂上家园联系本,进行家园交流;为孩子建立成长记录表格;以及各种调查表等,请家长参与对幼儿的评价,让家长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更有效的共促幼儿个性化发展。

教学评价与反思3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以评价反思性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为研究对象,以山西师范大学20xx级排球选修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就“评价反思”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文献,通过教学实践的观摩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在教学过程中向山西师范大学20xx级排球选修课学生(共100人)发放关于评价反思性教学的调查问卷,征求对于评价反思的看法及其对本人教学能力的影响。问卷共发放100份,实际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1.2.3实验法

  在20xx年,对该校20xx级排球选修班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实验前后测,分析“思与评”模式融入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作用。

  (1)实验的设计。在16周的排球选修课中,对实验对象进行观察、考查,其中15名男生,5名女生。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选取“学习活动,学习环境,知识传递,师生互动”几项指标,根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教学能力按优秀、合格、不合格给予打分。

  (2)实验的实施。实验前1周,让20名学生都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每位学生都独立完成一次课堂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语言性评价。督促学生进行文字性反思与评价,收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统计实验前学生的教学能力情况。课前: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专研课本知识;在认真专研课本知识时,增加课本外的新知识;多次尝试独立完成教案设计,思索其不足之处。课中:通过让学生自己代课的方式,学习组织课堂教学;多让学生自己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身组织教学及课堂评价,学习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学生结合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将其记录下来;让学生独立设计教案,研究自身教案操作起来是否可行;8周后,让学生进行总结,研究学生教学能力的变化。实验进入尾声时,同样让20名学生都独立完成一次课堂教学,并进行语言性评价。收集16周学生所有的反思与评价,统计实验后学生的教学能力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收集20xx级排球选修班学生的评价和反思及学生教学能力的得分,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后教学评价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教学评价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5人,合格的学生10人,不合格的学生5人。学生并不太清楚评价的形式以及怎么样正确合理地评价课堂教学。实验后,学生教学评价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16人,合格的学生有4人,不合格的学生0人。通过反思评价性模式的教学,学生懂得了正确的评价方式,并通过反思,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了学生doi:10.3969/j.issn.1674-151x.20xx.03.028实验与调查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2.1.1注重教学评价中自身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大多数人不能够清楚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就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评价反思性教学中,同学、老师等评价可以促进和深化学生个人的自身评价和自我发展,更有效地达到教学要求,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1.2注重教学评价中语言评价和文字评价相结合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语言评价,更直观地找到问题,了解自身的不足。从另一个方面,通过语言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以此让学生不断积累,提高今后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时,可能会想不全面优缺点,这时候就需要文字性评价。学生通过课后回忆课堂教学时所产生的各种情况及教师、学生的心理变化,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2.2实验前后教学组织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教学组织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3人,达合格的学生有10人,不合格的学生有7人。以往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课堂教学的机会不多,所以很多教学环节学生从未仔细考虑过。实验后,学生教学组织能力达优秀的有17人,合格的有3人,不合格的0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运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进步,为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

  2.3实验前后教案设计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教案设计能力达优秀的有9人,达合格的有10人,不合格的1人。学生之前都独立完成过教案,但很少自己思索其可行性,大部分只是模仿教师以往的教案设计。实验后,学生教案设计能力达优秀的有18人,合格的有2人,不合格的0人。学生不再是一味模仿,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以及对教案设计进行创新。

  2.4实验前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优秀的有5人,达合格的11人,不合格4人。以往学生很少自己独立完成课堂教学,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必然有所欠缺。实验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16人,合格的学生有4人,不合格的学生0人。经过16周的反思评价性学习,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断学习,慢慢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讲解示范正确的技术动作有很大的帮助。

  2.5学生阶段性教学反思能力的对比分析通过评价反思性教学,将本学期课程分为4个阶段,每阶段的评价各有自己的特点:A:自身评价,B:对同学的评价,C:积极性评价,D:反思性评价,E:共性评价,F:教学能力的评价,G:对教师教学评价从收集数据可以看出(表1),第1阶段,更注重的是对教师的评价,并且在该阶段学生都对自己比较满意。第2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开始发现问题,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反思。第3阶段,学生在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段方法,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第4阶段,学生自身不能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所以需要学生互评,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反思评价性学习,让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进步。在长期的积累中,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一起进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教师也直观地看到了教学效果。

  2.5.1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学会教”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基本上都把“学生成绩”作为唯一准则。而这种评价方式与当代教育对教师能力、素质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是不适应的。通过评价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成长,并让教师从中积累经验,为完善自身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反思评价性学习的重点是探究和解决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5.2在教学反思中,学生“学会学”评价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它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手段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自身、同学、老师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其次,反思评价性教学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评价只是单纯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在反思中进步、在评价中提高的良好习惯。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通过反思评价性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教学评价能力。实验研究表明,多进行反思和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1.2通过反思评价性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课堂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更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与反思4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我们也看了不少反思教学的体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通过对此书《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细细品位,感到此书的实用价值很大,在我们的实践教育教学中,我们更需要贴近我们工作的书来为我们引路,这样我们能更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办公倍的效果。

  我们经常会抱怨:班上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没有积极地反应,常显得很被动,我们也曾从教材的选择、教具的准备及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花心思,然收效不大,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认识到:首先要调整对“学习”的认识。幼儿的学习基本不同于小学生的学习,幼儿的学习是广义的.,生活即学习,游戏即学习,活动即学习,“上课”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实施幼儿式的教学,而不是小学化。

  从广义的学习观来看,儿童是天生的好学者。你看,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不是“闲不住”吗?好动、好奇、好问,这不是主动地学习吗?这是孩子认识世界,求得发展的需要。老师心中的“不好学”,可能指的是上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为甚麽呢?上课这种方式本来就不太适合幼儿,若做法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幼儿就会厌烦。

  这个问题涉及的因素较多,我主要从“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阐述。

  学习的内容应是幼儿感兴趣的,例如,自然常识的内容很多,要选择孩子喜欢的、想知道的进行,不是按教材本本走,更不是主观臆断地“赐予”幼儿。

  学习的内容与要求要有一定的难度,太容易了,没有吸引力,太难了,也没有吸引力,跳一跳够得到,是最有吸引力的。所以,教师要掌握孩子的程度,对孩子提出的学习要求,是孩子需要努力的,又是努一努力就能达到的。

  学习的方式一定要符合幼儿特点,例如学习数学,孤立地讲解则效果不好,即使配上教具也不行,但是,让孩子动手摆弄,在有趣的操作中学习数学,孩子就会有积极性。

  若让幼儿的操作能自选、自便,孩子不是就主动起来了吗?再如学习自然常识,不能只是看图听讲,若动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又动手,又动脑,怎麽会没有积极性呢?总是老师牵着孩子走,孩子必然是被动的,现在倡导教育追随幼儿,要根据班上孩子的需要施教,要让孩子主动参与,才能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评价与反思5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进行全面检查,并予以价值上的判断。它的目的不在于区分学生学业成绩的等级差别,而在于测评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除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判断外,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克服目前存在的只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今天通过教师讲解,我对课堂评价这一教学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课堂评价是与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等同等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是激励,激励为主批评为辅,激励与批评相结合。

  3、评价可以发生于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过程中,活动结束后。

  4、不要担心给学生的评价多了,学生应该在我们关注的关注下成长。

  5、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6、评价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语言、目光、表情、暗示、动作都可以。

  只要把握住评价能激励学生成长这条主线,我们还会创造出更多的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让评价成为我们教学成功的秘密武器吧!

  简单的说:就是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这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运用的恰当教学效果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评价与反思6

  《快乐的舞蹈》是一堂综合性很强的课,课中牵涉到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体验,然而它又是一堂美术课。是通过孩子们对音乐的欣赏,对舞蹈的体验,感受舞蹈给人们所带来的快乐,用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对教材和课标作了详细的阅读,由于是低年级的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尽量把握深入浅出的原则,对幼儿重感受体验和情感的培养。故而课前准备,我找了一些接近他们的生活和年龄接近的'一些图片及视频,做到备好教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这节课的内容分为两大环节。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把幼儿的作业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这样一个方式进行引导。这节课除了对音乐的欣赏对舞蹈的体验,后要回到主题。得用画笔将其表现出来。那么要画这样一幅画,其难点,主要在于对人物动态的表现和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于是,在对重难点的土坡上,我采用模仿舞蹈动作,让幼儿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其加深印象。然后用画笔将舞蹈动态表现出来。这个练习是幼儿尝试练习的过程。也是为下一步做好准备。紧接着让幼儿看一些相关舞蹈方面的画作。对比自己的画,跟范画相比找出自己的画面所缺少的内容将其完成。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认为思路和方法是清晰的。从课堂效果来看我发现有一个重大不足。孩子们在体验舞蹈的快乐这个环节中做得不够。从幼儿的作业来看,虽然画面相对完整了,但是没有做到百花齐放。从孩子们得年龄和思维乃至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和所见所闻来看,他们的作品应该要各有个性。所以这堂课后来我进一步的思考:教学不是一味地让孩子们看,看图看画。重在让其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去悟,感悟和领悟。在画法上也不要作过多的要求。强调基本原则便行。

  对于孩子们来说,画无定法。或许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的单纯画出来的东西正是原汁原味的东西,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一种原始的美。

教学评价与反思7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这些课在平时的听课活动和观摩教学中并不少见,其中有些课甚至还被评为好课。众所周知,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笔者以为,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指出,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一方面,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诚然,这一系列目标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每个学生都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我们所进行的都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课堂的引入、新知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应充分挖掘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新阶段。通过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我们认为,一堂好课不同于一台好戏。演戏是按照固定的剧本,依据既定的程序,演绎着不变的情节。而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丰富情感。因此,我们所上的每一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一堂好课,不应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上的精雕细刻,而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评价与反思8

  如何让学生把习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评价手段的正确运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喜欢上写作,才乐于把写作当作一件轻松愉快的活动去接受。由此来看只有激发和调动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快乐的心态对待习作。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要做到用孩子的水平去要求。要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给以鼓励,特别是那些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哪怕是一个词语用得好也要给予表扬,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有自信,去写自己的话。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理解、尊重、欣赏学生写作过程的个性体验,努力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多激励,不批评。《课标》提出“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好文不厌百回改”,“好文是改出来的。”这些都告诉我们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历来习作教学上教师习作修改的指导上一直裹足不前,其重要原因是教师一直占据着评价的主体,甚至独权专政,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习作质量,导致学生不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水平提高甚微。对此,我们要尝试着把评价的主权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会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

  1、因文施改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和不同的写作材料结构、写作技巧结构、智力结构和动力结构综合组成的写作技能。因此,对同一个班级中几十个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把这些学生按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按“优、良、中、差”的等级去评价。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学生,不一定篇篇作文都好;语文基础知识差的学生,不一定每篇作文都糟糕。因此,我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是因文施改。

  2、分类别批

  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学生每次习作后,都有盼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的心理。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就学主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不能用文学的标准,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小学生。分类别批就是根据学生写作时谴词造句、连句成段、叙述条理以及依据生活素材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分类,然后,依类详批细改。在评改过程中,尽量评给“优”、“良”等级,并在眉批、总批和面批时,给学生以鼓励,充分肯定优点,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放过一个好词、?个佳句.进行保护性评价。如用“???”画出习作中修辞手法精妙、词语运用恰当、语句通顺流畅、过渡自然、内容具体、情感丰富……等语句,同时给予“这句比喻句写得太妙了”、“观察多么具体啊!”、“成语用得棒”、“开头引人入胜”、“结尾如画龙点睛”的批语点明不同属性不同特点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如有存在问题也应以委婉、巧妙的语言加以点拨.如“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分开行吗?”“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更好的?”尽量避免一些裁判式的,冷冰冰的评语。即使是批阅实在写得很差的习作,也不能用训斥的语言下笔伤人。学生毕竟是小孩,他们的自尊心老师必须给予保护。如“东拉西扯,不知你在写什么?”“你的字写得太糟了,这哪是写作文?”等语言不仅令孩子伤心,也挫伤了孩子的写作积极性,一定要注意,千万别写。也不要写空洞的,含糊的评语,如“文章生动、内容具体、想象丰富、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学生看不懂,这样的评语等于没写。如一位学生在写《我爱小白兔》的其中一段只写“小白兔的毛是白的,一双红眼睛,喜欢吃草。”我则在这段话旁写上“能抓住特点写,很好,老师相信你回去再仔细观察小白兔后会写得更具体的。”这个评语诱发了他的求知欲,他经过再次观察终于写出了动静结合、生动具体的一段话。又如,一个粗心的学生常在作文中出现错别字,我给他评语“这句有三个错别字,我相信你会找到它,并加以改正。”待他订正后批上“你改对了,真高兴!”这些评语如同春风吹进了学生的.心田,使他们产生了“我要作文,作文真有趣”的求知欲望,一个好的评语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习作产生热情和兴趣,从而构成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积极向上的习作。反之,则会使学生永远消沉、悲观、丧失自信心,导致厌恶作文的心理,这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3、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文

  学生习作过后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这次作文到底写好了没有,能得到怎样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谁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我应为朗读优秀的习作会让学生有种成就感,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说过:“三分文章七分读。”老师们要善于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朗读发挥,而这朗读本身也就蕴含了老师对学生习作的理解与肯定。这样的做法既发挥了导向作用,又起到了鼓励、促进与创设情境的作用。老师要善于寻找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根据习作的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做出富于个性化和情感性的评价。如:有一次学生写《我学会的做菜》我在读学生的习作后说:“老师真想学会你做那道菜的方法,如果你能把做菜的过程写得再具体一些,那老师一定能学会”;“你们家的‘开心’(小狗)实在是太可爱了,短短的百十个字却写出了别人几张纸也表现不出的生气来。看来,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仔细地观察”。还有一次学生写《难忘的一堂课》,我班有个学生写道:“跨入小学,我听过无数堂课:有引人入胜的语文课、妙处横生的数学课、奥秘无穷的科学课......课最难忘的还是四年级刘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语文课。这堂课让我记忆犹新,至今还历历在目。”我在旁边评价:“短短的两句话,你用了五个成语,这说明你平时善于积累词语,真棒!”其实这个孩子平时作文并不很突出,但是从此以后,这孩子的作文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这样把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与对学生的熏陶、鼓励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文还是很有希望的,从而使他们初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对于学生的作文朝更深层次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朗读优秀习作可以是老师朗读,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朗读,大家给他说出写得成功的句段,这样的评价学生都喜欢读自己的文章,每次习作过后都想感受成功的喜悦,如此一来学生更喜欢习作了。

  4、自评反思找不足

  老师在习作自评环节要发挥导向性及引领性作用,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对自己的习作学会自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种自我评价中找到了份愉悦,收获一份“改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享受。让学生先大声的读自己的习作,感受语句是否通顺,事件描写是否有序,语言是否活泼清新等。再默读,思考自己如何修改。对修改态度认真、修改精彩的习作,老师应立刻给予肯定与表扬,并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发挥资源共享之效。

  5、同伴互助促提高。“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习作上也要学会取长补短,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收获着不同的思想,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产生更大的智慧。把写作水平不同的同学分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习作。这样,小组成员之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读他人的习作发现优点弥补自己不足,找出不足;指导修改,提高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老师在小组成员互评中对配合默契、修改优秀的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其他小组在争强中超强,在超强进步,形成积极向上学风。

  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孩子情动而辞发,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付诸笔端一泻而后快。

  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第一位助手,是习作教学中的盐,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总之对学生的习作评价要做到用孩子的眼光去评价,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充满期待,去完成一篇又一篇的习作。

教学评价与反思9

  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使用案例书写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的撰写,可以促进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在撰写教学案例中,思考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为什么”,今后的教学“如何做”等问题,有助于教学得到不断的改进。

  关于教学案例的写作提出以下建议作参考:

  1、教学案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的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学案例必须蕴含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了某种意外的教学冲突。由于这种案例是对具体的或某种意外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它的叙述必须相应地显示出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它既不同于教学之前“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3、案例可以反映教师心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面试自我介绍 ) 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4、案例写作一般包括标题、问题的提出、材料的分析、选择的方法、提出的建议、个人的评价等等。教学案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教师本人反思课堂教学的“教学事件”,也可以是观察他人教学过程的“教学事件”,在叙述“教学事件”时除了“白描”以外,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

教学评价与反思10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评价能力,是发展地理智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毕业后也许将来会从事旅游业,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大的行业,也是深受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的行业。

  只有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旅游业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关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状态,才能使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观念,并掌握科学的人地关系理论。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评价旅游览地的地位和价值的标准教给学生,经过反复训练,不但能培养学生科学评价环境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科学世界观的培养。

  此外为了准确认识地理事象的整体特征,需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分析各种内在关系和矛盾。例如,将某季风区河流的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要了解流域内汛期是否同时出现,则应有目的`地分析河流的水系特征,盲目地分析致使分析的角度不对,如对上述河流分析流量、流速等水文因素,不能认识整体特征。

  如果分析只是罗列出各个因素的特征,不揭示各个因素的矛盾,不确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分析只是“地理八股”,无从认识整体特征。

教学评价与反思11

  《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所以在教学课堂中为了能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我一般采用“一点(教师)”评“一线(小组)”,“一线”评“一面(全体同学)”的评价方式,具体如下:

  为了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和认同评价结果,在评价主体上,就要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人员要根据评价内容来确定,可以是教师、主要评价小组、小组长评价组内学生、等。如对学生的平日作业,可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后由小组评价,再由小组长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评价。由于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使过去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变成了教师、管理者、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向交互活动评价,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评价内容上要力图把地理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尽可能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建立自尊、自信、自强,且持续发展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兼顾学生的差异和特长,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的操作方法一定要简明、有可操作性。为此,可把难以用笔试评价的如“课堂回答、作业完成度、合作探究、学习态度、课内外表现”等学习内容细化成若干评价项目,用表格和得“★”(优秀★★★较好★★一般★较差)的形式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期末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得“星”的总体情况,作出综合评定的等级。

教学评价与反思12

  二年级的美术课,在快要下课时我把学生上次的美术作业发了下去,男孩子小浩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垂头丧气,我过去看了一下他的作业,一个鲜红的“差”映入眼帘。当与我的目光相遇时,他忐忑不安的心情溢于言表。像这样的孩子每个班级都存在,我也尝试过惩罚他们,却破坏了美术课轻松、愉快的氛围。但是也就是这几个喜欢“偷懒”的学生在每次清扫美术室时个个自告奋勇,变成了勤劳的小帮手,难道真的是他们懒惰和美术能力差吗?

  我后来反省了一下,之后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取消了评价“差”的等第。而是用建议性的评语来替代:“如果你能够用二分钟的时间仔细欣赏一下自己的画,再用二十分钟的时间把你不满意的部分修改一下,你的画就会更加的精彩。”“老师给你评的等第,你肯定会不满意,你来找老师谈谈好吗?”这些充满期待和人文关怀的批语,更加体现出美术课评价的发展性和人性化,使成绩评价的根本目的得以体现。

  虽然是小小的一个改变,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多原来总得“差”的小朋友比以前认真了,有信心了。因为正确的评价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人文关怀。

  其实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用欣赏者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其实孩子因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遗传因素,都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及操作中会参差不齐。比如画拔河,学生能正确画出人在拔河时的结构与动作关系,并能扩展成一组人就是很有创造力的作业。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放弃“一刀切”的武断做法,而是进行了人性化的尝试。

  对于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我们不能只注重作品所呈现的专业性美感,我们应该注重作业深层所蕴含的因素——学生。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用与别人的成功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横向的'比较来判断,而应看自身的纵向发展,因此我在批改学生作品时,特别留心几个以往美术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鼓励他们的方式我采取了分层实施:当发现他们进步时,我采取单独与学生谈心的方式表扬他的进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他逐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业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时,我就进一步对他所取得的进步采用全班公开化地表扬,对他的努力进行赞赏,为他的进步表示高兴。在另一方面对于美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应该注重他们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鼓励学生不断地探索表现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绘画惰性的产生。

  用发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作品体现人文关怀,还应体现在课堂中学生创作美术作业时,教师用学生美的法则,规律加以引导,让学生们共同探讨找出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并让其自己断续完成作品,这样会让他们的作品更加完美、精益求精。教学反思《正确评价美术作业》

教学评价与反思13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原因是很多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但在我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致情况如下:

  一、评价语性语言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的课堂使用的评价语过于格式化,用得最多的就是:“你回答的真好”、“老师真为你高兴”、“你回答错了”、“你太棒了”等几个简单的词汇,就像在套用统一的格式范本复制评语。至于为什么回答的好,为什么老师真为你高兴,好,好在哪儿,不去解释,只有靠学生自己去揣摩。

  二、对学困生,没有诚挚地欣赏

  我在新授课时,讨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叫优生或中等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较多,叫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现象较少,当学困生回答不上来时,我对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和鼓励学困生的评价语使用的太少,或过于太简单。没有给学困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没有对学困生诚挚地欣赏,造成学困生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习的.主动调动不起来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三、不善于创造即兴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评价语言一般都是在课堂生成过程中生成的,它可能是教师预先设想的,但也可能是课堂上出现预设外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即兴评价。这就考验教师课堂机智和随机应变能力,但也是一节课的关键点。有的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真是回答的天衣无缝,可有时候我只会说一句:“你回答的真好”,这位学生当时肯定没有感到喜悦。如果是这样表扬的话:“你回答的真完整,和老师想的一样,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这位学生一定会特别的高兴,而且学习的兴趣又一次的被调动起来。这就充分的说明我不善于创造即兴评价语言,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总之,我会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评价用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绝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喜欢学数学。

教学评价与反思14

  评价要由知识传授为本向能力培养为本转变。传统课堂以知识为本位,以教材知识的传授为主,课堂评价也以知识记忆、强化训练作为重点,很少让学生讨论和质疑。这种课堂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个性、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批判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也无从谈起,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象力被消磨殆尽。

  评价必须与时俱进,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更新课堂教学方式,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评价制度。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数字教育技术、“云端教育”、太空授课、电子书包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写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观念也都在不断更新。传统的教材概念、课堂概念已经新增了许多内涵与外延,如果教育者还不能转变观念,只能落后于教育的脚步。学生通过网校、网络课堂、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新型学习渠道所得到的知识容量、思维能力训练、技能提高以及学习的超前性是传统学习环境下所无法想象的.,更是传统灌输式课堂所不可比拟的。因此,教学方式必须改变,课堂评价方式也必须跟随时代,加快步伐。要把课本基本知识的教学评价放在初级和基本的指标体系中,把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还有更重要的学习兴趣习惯、意志品质、人格修养等高级指标放在教学评价的主要位置。

教学评价与反思15

  现在许多学校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着重强调从教师的角度把课堂教学活动分成具体的一些指标进行评价。当教师在校内外的公开课结束后,听课教师要与开课教师之间要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课堂中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问题,在探讨中时常有经过思维的碰撞,擦出的火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启发。作为开课或听课教师都要反思交流、探讨中所涉及到的掌握教材、情景创设、问题设置、教法选择、课堂容量、师生互动等内容。除此之外,我觉得课堂教学评价更应该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的反思,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收集学生的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授完课后,可以利用学生自修的时间,到班级里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真诚的交流,从中提取带有普遍性的或者是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周记将一周以来本门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一文。

【教学评价与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评价与反思07-15

教学评价的反思11-07

教学评价与反思12-27

教学评价与反思07-15

教学评价的几点反思09-05

美术教学评价的反思08-26

教学评价与反思【荐】07-15

教学评价与反思[集合]07-15

教学评价与反思15篇12-27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与评价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