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1 20:08:5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精选6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精选6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1

  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第一种佳境:“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第三种佳境 :“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细细回味此次教学基本功比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勉强也只能算是第一种境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因此,我紧紧围绕本 文的论证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本课之路虽已走过,但我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留下的脚印,得以教学反思如下:

  一、丰富认识,集思广益

  我反复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辅资料。因为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备”不但要教材、备重点难点、备 教学方法,更应该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在课堂中应对意料之外问题的把握就越大。不断丰富自己,是语文教师将课上得轻松自如的必要阶段。

  此外,一节成功的课,无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备课过程中,我时时征求同行的意见,尤其是在试讲的时候,林志雄主任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语文组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改进的地方,从细节上耐心指导,每 个环节都认真推敲,使本课生色不少。所以一节好的课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精心设计,突出重点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作者在文章第二自然段阐明自己的观点,学习自然科学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即实验),因此如何“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 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安排教学环节时设计了“揭示题意(释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义。因为我认为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是虚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因为万物可给人以启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赋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义,它是实的,主要是指科学实验,指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文章运用事实论据 ,言之有据,剖之有理,有力的论证了文章论点,而且灵活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因此在研读课文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围绕问题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举了哪些事例?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里是文章“分析问题”的主阵地,也是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的最好途径。这个问题既涵盖了对文中三个事实论据的分析,也让学生掌握了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主回答、概括归纳,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凸现亮点,学科渗透

  时间的长短并不是课上得好坏的关键,关键是在确定的时间里你怎样展示了你的课堂。因此,我大胆利用物理实验(生鸡蛋在等量的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反应)来导入新课,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利用多媒体演示“伽利略—— 自由落体实验”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例子的发掘,不但能让课堂多出一些亮丽的瞬间,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同时也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学生而言,阅读首先得钻进去,但文本的字数有限,从文本中折射出来的内涵、价值才是无限的。

  四、乐中思定,不足之处

  一是对课堂环节掌握还不够熟练。在开课前由 于自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备课及课件上,但却没有系统的把整节课的内容和幻灯 片的连接在脑海里多次回顾,熟记。导致在上课时有些环节的连接显得很生疏,不够自然;过渡也显得生硬,衔接不够紧凑。。

  二是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练。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走向精练,需要经过不断地打磨。因为废话只会降低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准,只会告诉他 人你内心世界的贫乏。本人的教学语言还有待继续锤炼,使之言简意赅。

  三是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碰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想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时,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走向活跃与和谐,还需认真的思索,不断完善课堂上的各个细节。

  语文课堂,一个永远呼唤教师课堂魅力的舞台。它最能展示一名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精神风采了。语文教师应当身配利剑,以深刻独到的思想为质,以精彩畅达的语言为锋,舞出世间最美的剑花。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2

  之前,学生已学过讲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已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学习小组由分工,有合作,有记录员,就不存在思考题太多使学生没办法一下子把五个问题合作完成这一问题,当然也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可把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分两次完成。除了在合作探究时忘了让点评小组进行点评这个环节不足外.另外一个就是张雪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高才低能”这个有语病的词时,李老师本想着在张雪同学说完之后给予纠正.可当时张雪同学被采访时那种气氛包围着,满脸的喜悦,因而她没有及时纠正,事后想这是对的,这也是作为老师不可忽视的地方。

  今后,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探究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3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学会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教学中,我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知课文,引导他们发现并抓住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对课文的.处理过于传统,放不开。教师在课堂上还是讲的过多,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课后我想:在议论文教学中除了重点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同时,能否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学会解读议论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断,使议论文教学不至于味同嚼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做的很不好。现将本课教学设计附上,以供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4

  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5

  教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恍然大悟,应让学生怎么样获取知识,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明确的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方向和途径。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缺点是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这和我们教师本身没有格物致知地教,没有让学生格物致知地学有密切的关系:

  1、教师跟着教参上课。

  我们的许多老师是依据专家撰写的教案、教学用书上课,专家撰写的教案、教学用书是很好,但客观地说,那些只是专家们格物致知的结果。能选入教材的文本本身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教师格物致知和专家一样吗?其次,教案、教学用是死的,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的,他们的心理承受力、知识基础水平,我们的教学硬件、软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差别,如果我们不格物地照搬教参上课,又如何能让学生去致知呢?

  2、教师上课为学生格物致知搭建的平台太少。

  有人用讲风不止,问风不停,学风不兴,读风不起来概括我们的阅读教学,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教学最根本的弊端在于,为学生格物致知搭建的平台太少。可喜的是,新的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敢干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去格物致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为了使我们的学生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前途,我们应牢记老祖宗的教导,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实践格物致知,充分培养学生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

  在准备教学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课时,因为备课时间比较匆忙,我只是看了课文,参考了教参,知道了课文的层次结构和论证方法后就去上课了。但在上课过程中,我却不想照丁教授的说法来贬低儒家的经典理论格物致知,我说,老师认为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是虚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为万物可给人以启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赋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义,它是实的,主要是指科学实验,指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然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练习二是要学生写写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趣的经历,练习三是要学生写在人文科学和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我说: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你们就此写写自己的看法。

  但是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2、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3、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强的急迫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精选10篇)04-2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02-1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09-30

有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通用10篇)07-0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09-2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6-2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01-0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内容09-2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选10篇)05-1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