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伙伴》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伙伴》教学反思1
《小伙伴》是以20xx年新修订的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新修订的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小伙伴》第一课时的内容,是造型表现类型的课题。通过学习有关知识,理解在中学美术学习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欣赏、认识、了解并尝试绘画的内容。是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相结合的典型课题。
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这个年龄段正是绘画的转型期,结合预习,能有意识的收集相关的作品图片,并通过认识初步了解肖像画。联系实际生活,对理解本课学习内容已有较丰富的学习基础。此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视听效果,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起了明显的作用。画人物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技法训练,在七年级的时期让学生接触人物的基本画法是为了让学生对人物的大体比例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在画人物画是建立比例的意识,从而把人物画得更加的准确和真实。
1.本课教学通过借助学生内在的生活体验,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运用大量的图片、音乐、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焕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领悟到表现的多种手法。
2.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师生、学生间的交流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对比、讨论的形式,尽可能的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的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突出感受。当然在对课堂的把握、教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在师生交流方面都有值得注意和商榷的地方,但经过细致、周密的备课和课堂上的大胆尝试之后,这一课将对我以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把握都有很大益处。
《小伙伴》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以“交流、体验”为主线,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探究学习更好的饲养方法,从而增强了对小动物的喜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是“乐于跟同学交流,丰富关于动物的认识”,重点是“激发孩子对动物的感情和对生命的热爱”。
对小动物,小孩子有着天生的喜爱之情。小,在孩子眼里,就是可爱。所以本节课活动主题是“我的动物小伙伴”,从生活中体验饲养小动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开课的前3分钟,就是一个《动物世界》的片头,稍稍有些激昂的音乐中,不断变化闪过各种动物的形象。学生一边专注地看,一边抢着叫出动物的名称。兴趣被激发了,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我趁机提出本节课的要求:跟大家分享你与小动物在一起的快乐。
本节课我最满意之处是注意到了资源的生成,并且能够加以利用。在活动二交流饲养经验中的“动物诊所”一环节,我原本预设是蚕宝宝不吃桑叶也不动了,是不是生病了,可是,在小组交流中,学生突然发现余瑜同学的金鱼死了一条,在汇报时就说了出来。我趁机就提出问题:“小金鱼为什么会死呢?”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受惊吓”“饿死”“撑死”“生病”……反正就他们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范围内的答案都出来了。可是到底怎么回事,大家都不确定。这时,我忽然记起刚才在汇报时,关恒杰家的金鱼养得最好。刚好关恒杰的妈妈爸爸都来参加这次的开放日活动。我就邀请了他的妈妈上台讲怎样才能更好地喂养金鱼。家长讲得很出彩,她讲话的时候,全班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出乎我意料之外。其实,因为这是孩子们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喜爱小金鱼,因为他们感到惋惜。这一环节,让大家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这就是关注学生吧。
我感到最遗憾之处是有一位学生从来就没有饲养过小动物,他在课堂上一直很着急、担心、不安。同桌跟同组的成员还责怪他取笑他,可以想象得到他在课堂上是没有融入这个交流的氛围的。可是,我却没有很有效地消除他的这种担心不安,只是简单问他喜欢谁样的小动物,就去哪个小组里一起交流。然后我就忙着走动与各个小组之间。可以说,我并没有真正关注全体学生。
品德课堂跟语文课堂不同,轻知识传授重情感体验。今后,我要在品德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要关注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伙伴》教学反思3
《小伙伴》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感觉有个成功之处即利用同桌,促进学生读准生字词。识字教学仍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学生的识字量参差不齐,而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又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因此,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或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和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把自己圈出来的词语和生字读给同桌听,请同桌帮助正音。最后来集体交流,巩固字音。
但遗憾的是在教学后我发现我没有吃透教材,定位不准确。这篇课文看起来简单,可是越仔细琢磨却越觉得不好把握。其中有个iusi课文中的几个人物的定位把握不准。事后和其他老师讨论的时发现维加和安娜虽然只是口头上的询问、担心,但是也是对玛莎的关心。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关心,都值得肯定。但是我把重心都放在了安东身上。这也表明了我在平时教学时还不够严谨,以后一定要避免这样的失误。
《小伙伴》教学反思4
《三个小伙伴》是一年级下的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孩子们在品读中悟出应团结协作的道理。
在读课文时,我问孩子们“你最喜欢三个小伙伴中的哪一个?你觉得它哪些地方让你最喜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边自由品读课文时,我边引导学生想象小野猪撅起小嘴,用力左右“拱”的样子;小袋鼠挺起肚子,吃力地运肥料的样子;小象一会儿“吸水”,一会儿“喷水”的样子。把朗读和想象有机地结合,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就当作了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再朗读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对他们来说走进童话世界,和小动物们交朋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课堂上我尽量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读出疑问,读出画面,读出情趣,读出情感,读出自我,我还及时地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给学生提供阅读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小组结合去表演,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演出来。
本课教学下来,比较流畅,各环节的衔接也比较自如,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最后的表演环节中,很多学生关注了表演,而忽略了背诵,学生之间的配合不怎么默契,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也没有完全放开,还有写字的时间显得略微少了些,得专门再来一节课让学生写字。
《小伙伴》教学反思5
本课讲了小水滴齐心协力帮助木船和干枯的禾苗的问题。我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故事。孩子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办大事的道理。我于是把“齐心协力”写在了黑板上,问他们,你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呢。有的学生说,马上我们班的课本剧和诵经就要参加表演了,我们应该齐心协力,认真排练争取演出成功。
有的学生说,如果有人排练的时候不听话或者捣乱,我们就会练不好,就会影响演出了。孩子们表示同意,他们说了很多,通过课文里的故事学会了其中的道理,并且能联系生活经验总结出做事的办法,我觉得孩子们是真的读懂了课文。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会知识,语文给予孩子们更多感悟生活的方法,相信语文课中学习会让他们成长的更快更好。
《小伙伴》教学反思6
《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课文的几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内容。
在教学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自己找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等三个问题,然后重点指导第一个问题。剩下的两个问题留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自去实践,学生不断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在自由品读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小野猪撅起小嘴,用力左右“拱”的样子;小袋鼠挺起肚子,吃力地运肥料的样子;小象一会儿“吸水”,一会儿“喷水”的样子。把朗读和想象有机地结合,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就当作了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再朗读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悟、内化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朗读课文时,给孩子们读的时间较少,虽然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孩子们弥补了一些不足,最后达到了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悟、内化课文内容。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教学经验,有助于我的成长和进一步发展。
很多学生都认为伙伴就是朋友,没有认识到其中有一层合作的关系,我决定将这个作为本课的难点。那么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问了学生:“你们觉得什么是伙伴啊?”当时,每个学生都举手表示伙伴就是朋友。我想这主要是他们还没有读懂在种树的过程中,三只小动物是利用自己的特长互相帮助合作,最后才将小树种好的。所以在讲课中,我重点是通过带领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来理解他们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但并不点明。在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读完这篇课文后还有什么想说的?有学生已经能够答出没有另外两个小动物的帮助,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只要三个人各自发挥自己所长,通力合作,才能将小树栽好。同时,这节课也有一个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朗读,然后背诵,进而能够表演,那么这篇课文的指导朗读重点不在如何断句上,而在读出小动物们遇到困难焦急,解决困难自告奋勇,以及最后的欣喜之情。
《小伙伴》教学反思7
《小伙伴》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28课,这篇课文讲述了玛莎在春游时丢了背包,她的三个小伙伴表达了不同的关心,旨在激发孩子们乐于助人的愿望并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给他人最需要的帮助。
这篇课文是我备课时间最久,试课次数最多的一篇课文。这里就最后一次执教情况作一些反思。我的教学流程如是:一直接入课 复习生字词;二导学第一段 引入主要内容;三朗读课文2——8段 理解内容;四总结拓展;五书写指导“问”“间”。板书设计在教参基础上有所改变:28 小伙伴
玛莎 背包丢了
维加 问 说 语言
关心 安娜 说 又说
安东 走 掰 放 说 行动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有两个方面的亮点需要我继续在教学中实践着。
1、充分钻研教材,整个课堂能够牢牢立足文本,通过读、说、演、再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仔细品味语言,体会小伙伴们不同的关心,从而明白用实际行动给人最需要的帮助更值得我们学习。
2、朗读方式多样化,指导层层深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正是积累语言的黄金时段,多读能让学生快速识记、积累语言。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以读代讲,以读促教”的新理念。在这一课中我采用了个别读、指名读、小组读、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师生演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能充分的读,读充分,最终让他们做到朗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各种方式穿插灵活使用,不累赘不繁琐,这也保持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在执教这一课时,我个人的语气语调有了很大进步,这是值得肯定和需要继续努力的。当然也有以下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有效,应该教师少说,多让学生说。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2、具体环节还有些琐碎,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多彩。
3、课堂上不够从容大方。如果能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更加亲切融入他们的学习当中就更好,真正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就更好了。一堂课的成功需要花费很多心血,有时一个小小的改动,一个字、一个词的运用都会让课堂有不一样的效果。作为年轻教师,需要学习和努力的真的很多。如果能多去想想,多反思,我们就会做得更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伙伴》教学反思8
《小伙伴》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旨在告诉学生,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小组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许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是他们并非把票都投给了安东。有的投给了第一个发现玛莎丢了背包的维加,说:他最关心玛莎,因为他最早发现了玛莎的情况。要不是他,别人都还不知道呢!有的最喜欢安娜,说:她对玛莎的告诫,像给她上了一课,这样玛莎就能改掉粗心的毛病了。这些回答,让我有些“意外”。但是我并没有给他们否定的评价。相反,他们对事物持有自己的见解,且有理有据、表达完整,这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当然,我在引导总结时,告诉他们,丢了背包的玛莎,十分沮丧悲伤,饥饿难忍,当时她最需要的莫过于一点食物了。安东的大半块儿面包,以及关心的话语,一定让玛莎感觉到无比的温暖。这才是在伙伴遇到困难时,最应该做的。
在后续的思考题中:当你的小伙伴在美术课时,忘拿彩笔了,你会怎么做?可能是受到这一环节的影响与启发,好多孩子在回答时,说:“会把彩笔借给他,然后再给他上一课,告诉他以后不要这么粗心。”也就是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既做安东,也做安娜。给他最需要的帮助的同时,再对他劝诫教育,帮他养成好的习惯。孩子们本真的回答,比预想的答案发散、延伸了一些,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
这个教学中的小插曲,使我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特见解,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能够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我也总是期待他们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智慧之光不断闪烁。
《小伙伴》教学反思9
江苏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故事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遇到困难的时侯,只要大家密切合作,就能把事情做好。
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就想该怎样才能上好这篇课文,才能让孩子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呢?我想起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受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是,我就做了以下尝试:
教学片段
当我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新方法学习第19课《三个小伙伴》……”我话音没下,“快嘴”张和耀就站起来问:“老师,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方法老师先不说,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是最喜欢动脑筋的孩子?你们先按老师的提示学习课文,再给我们学课文的方法取个名字,好吗?”“好!”学生们欢呼起来。
师:谁想读课文就站起来大声读,好吗?
生:我来。
生:我想读……(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班上三分之一的学生都站起来想读课文。)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读完后]师:谁认为自己在班上读书最好,就站起来读。
(学生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站起来读,场面极其热烈,其间,学生之间还相互指出不足之处。)
师:同学们认为课文里哪些句子或自然段写得好,就站起来读,读完后,要说说为什么这些句子或段落写得好。
(学生读后各抒己见。)
生;我喜欢第一自然段,我从这自然段知道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是好朋友。
师:哦!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好朋友呀?
生:因为它们一起去山上栽树呀!
师:对,它们一起去山上栽树,可书上找不到“一起”这个词呀!
生:书上不是写“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吗?
师:(板书:一同)对,书上出现的是“一同”,但你刚才说它们一起(板书:一起)去山上栽树,(指板书),这两个词的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同学们能用别的词换这两个词吗?
生:能,一齐。
师:你懂的词语可真多。
生:一道。
师:你也是词语高手。
……
就这样,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于是我又趁热打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上高潮。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棒,也说得很有道理,老师发现你们可真会学习呀!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生:能(学生纷纷大声说)
师:好,下面就分小组演故事,演好了,再派代表上台表演,我们一起来评出“最佳”演员。
(学生分小组练习表演,然后推选代表上台表演故事,并评出最佳演员。)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咱们班的同学不仅会读书,表演也是最棒的,只要你们继续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班肯定会有电影演员。(哈哈……学生高兴地笑了)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课文的时候做了些什么?
生:读书。
生:说话。(“也就是说自己读书的理由”师补充。)
生:表演故事。
师:很好,谁来给我们刚才学课文的方法取个名?
生:读读。
生:表演。
……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就把今天学课文的方法叫“读读、说说、演演”,好吗?
生:好……
(学生开心地笑了,看着孩子们喜悦的笑脸,成功的激动,我的心里乐极了。)
反思:
这是一堂气氛热烈的语文课,也是站在讲台上9年来第一次令我真正兴奋的一堂课。过去,总不敢放开手让学生学,总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以致于堂堂语文课从字、词教学到朗读教学都是手把手地教学生,一堂课下来,不是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就是整个课堂了无情趣,死气沉沉,天长地久,老师再拼命地教,学生也只记住了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毫无主见可言,碰到活点的题也只能空白交差了事。如今,在新课程改革春风沐浴下,我的教学方式也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知道了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要的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这样,一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尝试,我更坚信了这么一句话:“放开手,相信孩子,他们会走得更好”。
《小伙伴》教学反思10
《小伙伴》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以春游为题材,写了几个小伙伴去春游,而其中一个叫玛莎的丢了背包后;同伴们都采用了自己的关心方式。从中,展现了儿童的情感世界是如此天真、可爱。
一年级教学应该注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更应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一堂课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情趣的导入极为重要,小孩子天生喜欢看动画,用适合课文相联系的动画,可以激发小孩子对课文内容有极大的兴趣。
在课文朗读方面,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通过角色朗读让其他同学对扮演角色的同学进行朗读评价,并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朗读的处理说出来。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读给同学们听,通过这一环节小孩子们特感兴趣,积极参与评价;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从而达到预想的效果。
不足之处很多:
1、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
2、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学生朗读时,应该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读。
3、教学环节的衔接不够流畅。
《小伙伴》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伙伴》一文时,感觉有以下两点成功之处,特加以记录:
一、利用同桌,促进学生读准生字词
识字教学仍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学生的识字量参差不齐,而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又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因此,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或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和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把自己圈出来的词语和生字读给同桌听,请同桌帮助正音。最后用老师考考小朋友的方法,来集体交流,巩固字音。这个环节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去自主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二、教给朗读方法,激励自读自悟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自悟自读”。为了避免老师讲得多,提问多,引导得多,我运用学习小伙伴的口吻,用浅显的语言把练习朗读的方法教给学生。
“我抓住了能帮我读出感情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当我知道了,玛莎和维加在想些什么时,我就把句子读好了。
”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读自悟、边读边思,同桌交流,使学生在朗读中去理解词语,去体会感情,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地语言熏陶。
在上课过程中,正是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我体会到了令我激动的气息:学生自由阅读,灵活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如读到“你怎么不吃呀?”这句话时,有的学生抓住问号,迁移以往学过的知识,体会它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进行朗读练习;有的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维加当时的想法,读出他非常奇怪的语气。尽管大家练习朗读的方法不同,但都或近或远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经过点拨,孩子们都感悟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绘声绘色地读出了人物说话的语气。
《小伙伴》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对语文阅读教学最关键的是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达到正确、通顺、流利,如果能读出感情,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认字学词,积累语言也是其中的重要任务。此外,也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
《小伙伴》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讲了三个小伙伴关心玛莎的事。让学生明白:要乐于助人,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为他人着想,做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这篇课文学生非常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课前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一、自读课文
1、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2、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3、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4、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6、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2)、同桌同学互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二、合作交流
1、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
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3、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带领组员
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4、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5、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
尝试书写。
("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
偏旁都是"单人旁"。)
6、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7、学生书写。
[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
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8、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2)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品读领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
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
2、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 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看起来简单,可是越仔细琢磨却越觉得不好把握。首先,很容易把课文的重点放到教育孩子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上,上成思想品德课。其次,课文中的几个人物的定位把握不准。我们组的七位语文老师一起分析,维加和安娜虽然只是口头上的询问、担心,但是也是对玛莎的关心。如果简单地褒贬,对于他们来说不公平。同时,在生活中,这样的关心也是存在的,必要的。
并且从题目上看,“小伙伴”是指的这四个人物,指的是一个群体,不能突出一部分,淡化一部分。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觉得在教学课文时首先要确定这是一堂语文课,而不是思想品德课,要上出语文味。上出语文味就要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堂课的识字教学虽然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导致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印象模糊。。在教学中还是要关注语言文字,通过读、思、品、议去感悟语言文字,去提高语文素养。
《小伙伴》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该如何跟邻居家的小朋友友好相处,并能从中感受到与邻居小伙伴共同生活、学习、游戏的乐趣。
2、与邻居小伙伴之间发生小矛盾时,学会自己解决,不麻烦大人。
3、知道和邻居小伙伴在一起玩之前,要记得事先告知大人,争得同意,并注意自护,按时回家,不让家长担心。
教学重难点
与邻居小伙伴之间发生小的矛盾时,要学会自己解决,不要事事都麻烦大人是本课的重点;互相串门,或者离开家活动,应征得双方家长的同意,并按时回家,注意安全,不让大人担心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的照片或绘画作品
3、两个情境小品:教材26页小故事、《我该怎么办》
设计理念
本课是第二单元《爱心温暖你我他》中第1课“远亲不如近邻”中的第2个话题。主要是通过让孩子回忆和邻居小伙伴友好相处的经历,感受到邻里关系和谐带来的'快乐。
如今的孩子大多住在高楼大厦里,虽同处一栋楼,甚至门对门,却常常相当陌生,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如今的孩子又都是独生子女,回到家,关上门,没有同龄的伙伴,孤独可想而知。这种孤单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的健康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在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引导有邻居好伙伴,甚至伙伴就在课堂上的孩子,充分回忆朋友相处的快乐经历,激发儿童内心的向往,产生和邻居小朋友交往的强烈愿望。并列举孩子和邻居小伙伴交往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障碍,通过集体讨论,学会几种实用的方法,引导他们排除障碍,化解矛盾,为今后的邻里交往铺平道路。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具有实效性,能实实在在给儿童生活提供帮助的!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和邻居小伙伴在一起
师:上次,咱们说好这节课来介绍一下自己最要好的邻居小伙伴,谁先来?
生1和2:(同时上台,生1介绍)我和咱们班的XX就是邻居,而且还门对门住!我们几乎每天都一起上学,一起回家。我爸爸妈妈工作忙,回家晚,我放了学常到XX家写作业,然后一起做游戏、看书,还常在他家吃晚饭。他和他的爸爸妈妈对我可好了!所以我和XX既是邻居,也是最好的伙伴!
师:真巧呀!咱们班的同学里还有像他们这样是邻居的吗?
生:(多人举手)
师:看来咱们小学生因为是就近入学,很多人既是好学友,还是好邻居呢!
生:(七嘴八舌议论)隔壁年级、班级也有我的邻居!
师:还有人想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邻居小伙伴吗?
生:(投影和邻居小伙伴的照片)这是我的邻居伙伴XX。我们常在一起踢球、下棋,就是他教会我下象棋的,可他现在已经不是我得对手了!
师:你这么快就超过“师傅”了!
生1:(投影自己的画)这是我的邻居XX!我也常和他一起玩!除了踢球,我们最爱一起学唱流行歌曲!上次“六一”,居委会组织庆祝会,我和他一起唱的歌还得了奖呢!
生2:我和邻居XX一起写作业,我们互相报听写,还比赛背课文,这学期,我俩的成绩都提高了!
生3:邻居家的小妹妹总和我一起玩,我把我的新玩具拿给她,还给她讲故事。她家比我家高两层楼,玩完了,我会把她送回家!她可喜欢我了!
活动二:没有伙伴真孤单
师:看来你们和邻居小伙伴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游戏,互相帮助,生活挺开心、挺丰富的呢!每个人都是这样吗?
生:(多数)是的!(少数)才不是呢!
师:咦?我好像听见有人说不是!
生:我妈妈根本就不让我跟邻居玩,我一回家,她就不让我出门了!
师:是吗?
生:(好几人)我也是!
师:你们自己想跟邻居做朋友吗?
生1:当然想呀!一个人在家可孤单了!
生2:爸爸妈妈也不陪我下棋、打牌,我一个人又玩不了,真没劲!
生3:上次邻居XX来找我玩,妈妈还把他赶走了!回到家,再也没人来找我玩了!
师:你们知道大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吗?
生:我妈妈说不回家,就记着玩,玩野了就不想学习了!而且XX学习不好,和他玩成绩会变差的!
师:哦!怕耽误你们的学习!
生:我妈妈说,就在家里安全,几个小孩子跑出去玩会出事!我上次和XX在楼下踢毽子,就把脚扭了,是爸爸背我上楼的。
师:是呀,大人一刻看不到你们就会非常担心!
生:我妈妈说,别人来我们家玩,会把家里搞脏,去别人家也会给别人家添麻烦的!
师:这也的确是个问题!你们不做家务,不知道妈妈做家务的辛苦呀!
生:我爸爸要我少串门,也不许别人来我家,上次XX来我家玩过后,爸爸给我买的小汽车就不见了。我问他,他还不承认。他爸爸妈妈说我冤枉他,也不让他跟我玩了!他爸爸妈妈和我的爸爸妈妈也不讲话了!
师:唉!因为你们的矛盾,还影响了邻里之情!
师:看来这里头的缘故还真不少呀!爸爸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可作为小孩子,你们的确需要好伙伴!在学校还有这么多同学陪伴,可一回家,有的孩子就孤单了,咱们该怎样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呢?想一想,和周围同学商量商量!
生:(四人小组活动)
师:谁有好主意了?
生:大人怕耽误我们的学习,我就做完了功课再去和邻居玩。
师:嗯!学了再玩!
生:找成绩好、表现好的邻居玩!我妈妈就很喜欢我和邻居XX玩,我的听写还是他给我报的!
师:如果自己自觉性不是很强,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邻居小朋友做伙伴。
生:妈妈怕我们在外面玩出危险,我们就在楼下玩文明的游戏不跑远,妈妈一上阳台就看得见我们!还可以就在家里玩!
师:让大人看得到你们,是个好办法!可也有同学的父母根本就不让邻居小朋友进门呀!
生1:那就向妈妈保证,不把家里弄脏,玩过之后,自己把家里收拾干净,妈妈看了就不会怪我们了!
生2:我就是自己收拾,所以妈妈让我把朋友带到家里!而且我去别人家也很注意卫生,爱护东西,邻居也很欢迎我去玩!
师:看来是个好办法,赶紧试试!
生:大人不喜欢的小朋友就不带回家,免得他们生气!
师:你们还小,有时不太会选择伙伴,多听听大人的建议也是应该的!回家试试这些好办法,祝你们早日和大家一样,也能有要好的邻居小伙伴!
生:还是要先跟父母打招呼,他们同意了再和伙伴玩才会开心。
师:为什么父母同意了会觉得开心些呢?
生1:心里很轻松呀!躲着父母偷偷玩总是很紧张,怕被发现了受罚。
生2:出门玩还要遵守时间!说几点回就一定要回!回晚了父母会担心,下回就不会让你出去了!
师:谢谢你的提醒!最好把你在谁家,或游戏地点也提前告知父母,让他们更加放心!相信消除了这些顾虑,爸爸妈妈应该不会再反对你们和邻居小伙伴做朋友了!
活动三:自己的矛盾自己解决
师:和邻居伙伴一起真开心!那有没有发生过不顺心的事呢?
生:(举手、七嘴八舌)有!
师:看这架势,似乎矛盾也不少呀!快说说怎么回事?
生:我和XX都想看《奥特曼》的书,书是我的,我想自己先看,再借本别的书给他看,他不肯,就告诉了我妈妈,妈妈就把书给他了。我很生气,再也不想理他了!
师:你们现在还在一起玩吗?
生:很少了!总是他来叫我!
师:是这样呀!你们遇到过这样的矛盾吗?怎么解决的?
生:唉!这点小事!别人来到自己家就是客人,当然应该让客人先看了!
师:噢!你还知道主客之别,真不简单!
生:就让给邻居看吧,他看一下就要回家了,你可以在家慢慢看呀!
师:能为别人着想,好孩子!
生:还可以说好,自己先看一下,等下借给邻居带回家看,他就不会和你抢了!我上绘就把新买的水枪借给邻居了,他第二天还给我带了个泡泡糖!
师:将心比心呀!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不能都怪XX,他的邻居也有不对!
师:噢?你是说说他怎么不对了?
生:书本来就是XX的,别人不肯借他就抢,很不尊重主人!
师:有道理!客人也应该尊重主人呀!何况借别人的东西是要经过别人同意的。
生:他还向XX的妈妈告状,害XX受委屈,要是我,也不想跟他玩!
师:你们觉得呢?
生1:我也讨厌告状,害妈妈骂我!
生2:明明是他不对,妈妈还帮他,真烦!
师:怪妈妈吗?
生:开始有点,后来想通了,妈妈当然会先教育自己的孩子让着客人,我不怪妈妈!
师: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师:海怨邻居小朋友吗?
生:有点!
师:大家怎么帮帮他?
生1:这点小事,别放在心里,男子汉嘛!
生2:你和他都有不对,互相原谅就好了!何况他还总是主动来找你,就原谅他吧!
生3:你们是好朋友嘛!互相谦让一点,如果老扯皮,妈妈会不让你们一起玩的,那就没朋友了!
师:XX,听了同学们的话,对你有帮助吗?
生:我也不该为一点小事长时间生好伙伴的气,我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回去我就主动找他和好!谢谢同学们!
师:XX的矛盾解决了,真开心!可还有些小朋友正在为闹矛盾发愁,咱们也去帮帮他们!
情景表演—:教材26页小故事
情景表演二:《我该怎么办》(剧情:甲、乙、丙三个是邻居。甲和乙、丙都是好朋友,可乙和丙关系却不好,他们都偷偷叫甲不跟对方玩,甲不知该怎么办了。情景由学生表演,观众分四人小组讨论)
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可放心多了!看来,今后和邻居小伙伴之间就是发生了一点误会或矛盾,你们都能够不找大人帮忙,自己就可以解决好它,爸爸妈妈也不会因为你们的小矛盾反对你们交往,甚至破坏邻里之情了!老师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生活在高楼大厦里的孩子都能和邻居成为朋友,让自己生活得更丰富、更幸福!
板书设计
我和邻居小伙伴
友好谦让 互帮互助
矛盾误会 商量解决
和谐相处 共创幸福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话题的焦点集中在城市孩子回家后的孤独上。衣食无忧,家人众星捧月,却依然代替不了缺乏同龄伙伴的孤独。如果说白天在学校里,孩子们还有学习、游戏、倾诉、竞争的伙伴,那么,放学回家后的情景就与白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城市里的家长们有太多理由不让邻里间的孩子交往,自己却也往往抽不出空来陪孩子。即使有家人陪伴,也不能代替孩子需要有同林玩伴的需要。从平时的学校生活中观察,孩子的交往能力越来越弱,适应环境越来越难,与人沟通也存在问题。自私、狭隘、偏激……似乎越来越多地从孩子身上暴露出来。怪孩子吗?还是怪我们过分的限制了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很多心理问题、性格变异来自于内心的孤独,也许我们还没发现,孩子更没有意识到。
开课时的:“说”,其实就是一支火柴,我要用它去点燃孩子内心渴望朋友的火种。让拥有邻居伙伴的孩子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幸福,让还没有邻居伙伴的孩子意识到,自己回家后的诸多不快、不满其实来自于内心的孤独,从而渴望打破看似正常的“回家后”生活方式,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伙伴”。
但说起来简单,事实上障碍重重。经过课前与学生谈心,我发现障碍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父母的限制;伙伴间的矛盾。于是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没有伙伴真孤单”和“自己的矛盾自己解决”两个活动,通过表演、分析、交流,用生活中的实际来指导孩子,解决他们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生活。
《小伙伴》教学反思13
《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课是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小散文。课堂上我始终运用交互式学习方式,围绕“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这个话题展开,谈感受、找依据、说理由。在教学时,我感到比较满意的是:
1、紧紧依靠文本设计交互情境。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我备课没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没有与文本的亲密接触,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深入文本,努力寻找交流的“空间”,以便准确把握和理解教材,使交流的水平更高、更有效。并因此设计了一个“折小棒、寻找大力士”的游戏作为课文学习的导入,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中创设的宽松、和谐的情景,既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一根小棒就能折断,一捆小棒就折不断了?”,在思索与交流中进入交互学习,又为学习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2、重视学生与生活的交互。
生活,永远都是语文课程的一篇沃土,语文也无时无处不与实际生活相联相通。学生与生活对话,就是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由课堂向生活延伸,从生活中捕捉、筛选、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学生在自我回忆——参与同学回忆——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这一过程中尝到了发现的喜悦与识字的快乐。为了扩大学生识字量,我又将识字教学引向生活——“这些方法真不错,再找找看,你曾经在哪儿见过这个字?身边有没有?”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冥思苦想中发现很多汉字在生活中都能找到,都来源于生活。这个发现不仅有利于学生很快的识记生字,而且能使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思考中认识生活,扩大视野,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3、尊重个性阅读中的情感交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交流的过程,教学时我给学生大量读的机会和时间: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时的读应当是高一层次的“读出感情、读出体会”。学生在自由读、分角色读、读喜欢的句子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小水滴、木船、禾苗对话,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认识、情感等精神的东西细心感悟小水滴和它的朋友们无私的帮助小木船、禾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可贵精神。学生在交流时先读,然后我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在读完“我们流到木船下,肩并着肩,手挽着手,齐心协力托起了木船”一句后说:“小水滴们多团结呀!”我追问到:“团结在一起的小水滴会是什么样?”学生说:“小水滴们会合在一起成了一条有很多水的小河,这样才能把木船托起来。”我接着引导:“小水滴真团结,力量真大,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吗?”学生读课文,使感从文中来,还回到文中去,这样在朗读中感悟,伴着这感悟,书也读得越来越有味,越来越有情趣。
我让学生想象:“搁浅的木船在小水滴们的帮助下,又能航行了,大家想想它会去干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到的不仅是去运输货物,还有“木船受到小水滴们的帮助才能航行了,它一定也会像小水滴们一样去帮助别人。”……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情趣、看问题的角度等各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和言语的感知、理解都会有所不同,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吸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面将随着学生个体间充分的交流而消失。这样不同的思维、情感相互碰撞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感悟才会越来越深,学习才会有滋有味。
不太满意的地方是:
在师生交流过程中,自己倾听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语言显得苍白、不能及时捕捉学生回答问题时想说但没有表达出来的点,自己提升性的语言不够到位,造成师生交流不能很流畅、深入的进行下去。比如:在处理第四自然段时,学生从“我们流到木船下,肩并着肩,手挽着手,齐心协力托起了木船。”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小水滴们真团结,帮助了小木船。其实学生此时并没有真正明白“齐心协力”的含义,我却对此进行了总结,说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如果在教学时,我能够追问一句:“你能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表演出这句话中的情景吗?”学生就会从相互配合中更好的理解“齐心协力”,明白团结与力量的关系。然后我在小结:“是呀,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什么困难都不怕,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这句话吧!”就会使小水滴们的行为和形象更加立体化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内心的真实渴望往往就像流星一般稍纵即逝,没能及时捕捉到是非常遗憾的,也为这节课留下了遗憾。
一节课下来,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师只有把教材真正打开,丰蕴自己的素材,备学生备教材,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使课堂教学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丝丝入扣,层层深入,进入理想中的交互状态,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不断的追求。
《小伙伴》教学反思14
本课是色彩课,因此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我布置了学生准备颜料、画笔、调色盘、水罐等,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准备了抹布,以备最后做好教室的卫生工作。
在进行三原色、三间色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能了解间色的产生,我准备了三个透明的塑料瓶,我先进行了橙色的色彩变化演示,先用笔蘸了一些红色放进了水里,然后又取了相同量的黄色放进了红色的瓶子里,学生亲眼看到了瓶子里的水经过搅拌后变成了橙色,发出了“哇”惊叹声,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身感受间色的产生,下面的两个试验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色彩的试验,并要求学生把最后“红+蓝、黄+蓝”试验的结果告诉大家,通过试验,有的同学发现“黄+蓝”调配的颜色有的是蓝绿,有的是黄绿,也有的是绿;有的同学发现颜色“红+蓝”调配的颜色有的是蓝紫,有的是紫色,也有的是灰色,通过学生的亲手实验,我帮学生分析了为什么他们的调色不是绿或紫色,因为他们放入的颜色的量不一样多,或者在两色调配时笔没洗干净,带了其它的颜色,所以产生了其它的颜色,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色彩的变化这么神奇,这么丰富,在饶有兴趣的情绪中学生认真完成他们三原色、三间色的作业,相信学生的收获一定是很大的。
我也明白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一定要让他们亲自参与,自己动手,这样所学的知识才是他们自己的,也是终生难忘、扬。
《小伙伴》教学反思15
读这篇课文,留意到了课后习题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再演一演。因此教学这课,我就根据这一题来展开。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童话是最具吸引力的。《三个小伙伴》主要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角色鲜明。教学时,我让学生进入角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担当起角色在组内进行练习朗读。这样教学的氛围也会因此热闹起来。当学生进入角色后,就不由自主会产生出表现的欲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角色表演童话故事。表演时,仍然可以采用四人小组进行,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另外一位同学扮演小树。在故事中,小树也是“核心”人物之一——因为是栽树,才会有这样一个故事。所以,表演中不能遗漏了小树这个角色。
表演这个童话故事,我想仍然应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故事中,进入角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童话故事的主人。
另外,正式表演时,教师适当准备一些小道具,比如,小野猪、小象、小袋鼠的头饰。关于头饰,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他们通过真正地自主参与,更好地走进故事,融入到角色中去。同时,这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从而真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通过表演,回过头再让学生来读课文,学生读得更加出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上台来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复述故事),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加入自己的语言加以讲述。复述故事,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孩子对故事的情感体验,而且又一次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这样,背诵也就不在话下了。
【《小伙伴》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我的小伙伴教学设计01-12
尊严教学反思01-06
琥珀教学反思12-28
《成功》教学反思12-26
《清贫》教学反思12-23
《掌声》教学反思12-21
《藏戏》教学反思12-08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12-02
白鹭教学反思11-30
《检阅》教学反思11-28